宠文网 >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 不动心的境界

不动心的境界

书籍名:《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作者:罗智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静心录•答友人问》
  王阳明认为,有抱负、有修养的读书人的学习,其目的是在于提升自己。外来的各种毁誉荣辱,不但不要让它们触动、影响到自己内心的安定,而且还要借用它们来作为磨练自己品性、提升自己素质的地方。
  
  正所谓“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君子的学习是为了心灵的成长,而小人的学习却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换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为了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好在社会上谋得一个地位。
  其实,为了别人的学习不仅很累,而且效果也不大好。
  因为为别人而学,心中就有了得失牵挂,就有了很大的压力,而过于强大的压力是能抑制一个人的智慧和潜力的。
  如果学习是为了自己心灵的提升,就能使心灵处于一个从容淡定的状态,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平衡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使自己潜藏的智慧和才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对心灵要有一定的认识,把学习当做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样心灵淡定而充满自信,有一种平常心,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环境。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大学专科生,在学校里学习时,成绩平平,却热衷于利用自己那点可怜的经商知识,在校外与人合办经济实体。
  商海之中当然风险难测,难免有赔钱的时候,不管是赔是赚,他都安之坦然,并自嘲说:赔多赔少没关系,只要我人还在就好。颇有点象《史记》中记载张仪未成名前,被人怀疑偷了楚国宰相的王璧,挨了一顿暴打后,回到家里,面对妻子悲恨交加的埋怨时,忙着问他妻子:“快来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得知舌头尚在,才十分放心地说:“舌头还在就足够了。”后来他果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秦国,推行“连横”谋略,官拜宰相,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这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信心。
  同学们对他不注重学习课本知识的行为不屑一顾,虽然当面不说,背后说什么的都有,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的是:在这个文凭至上的年代,虽然你小子现在挺能张狂的,毕业找工作就有你好看的了,难道你一个专科生还能留校任教不成?
  苦熬三年,终于毕业了,这个大专生好象不知道自己的学历是什么,还是那么放松,居然就与一大群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一起,到一家著名的大企业去应聘了。
  大家都忙着准备自己的简历,排演面试等,他却好象没有应聘这回事,到了面试那天,晃悠晃悠地就跟着大伙去了,那从容轻松的神色,就象是去应聘现场小坐一会,与人家喝喝茶聊聊天一样。
  面试前面的人都谨慎庄重地回答完主考官的问题后,轮到他了,他轻松自在地坐在主考官面前。
  主考官例行公事般地问他一句话,你想来应聘什么职位?
  这个大专生却从容自若地反问主考官,你们有什么需要人做呢?只要你们需要的工作,我都能胜任。
  他那异于常人的镇定心态和独出心裁的回答,一下子让主考官对他刮目相看,就这样,他击败了成堆学历比他高出一大截的学兄学姐们,顺利地被这家大企业聘用了。事后,据主考官透露,他接触到这位应试者后,第一反应就是:“此子大有可为!”
  果然,后来这位大专生从最基层做起,一路干得风生水起,没有几年就做到了企业的中层领导的位置。按照大家的看法,再过几年,他就是进入最高决策层也决不会有人感到奇怪。
  其实,能够达到对外界的毁誉荣辱不动心的境界,就说明这人的内心相当强大了,他的智慧和能力必然也比别人高出一个层次,与这样的人相争,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赢他?
  就象王阳明在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七月,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时。他的同事王思舆对季本说道:“王阳明此行,必定会建立极大的事功。”季本好奇地问:“你是凭借什么如此说呢?”王思舆感叹地说:“我用各种言语试探,根本无法触动他啊。”事实果然证明了王思舆的判断是正确的。
  可见,面对人生中的诸多难免的毁誉荣辱,我们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要以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情去对待之,并借此来修炼自己的心灵,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以获得一个悠游自在的人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