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20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2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笑曰:“孤云野鹤,栖无定所。别后幸复顽健。”周命置酒,略道间阔[33],欲为变易道装。成笑不语。周曰:“愚哉!何弃妻孥犹敝展也?”

成笑曰:“不然。人将弃予,其何人之能弃[34].  ”问所栖止,答在劳山之上清宫。既而抵足寝,梦成裸伏胸上,气不得息。讶问何为,殊不答。

忽惊而寤,呼戍不应;坐而索之,杳然不知所往。定移时,始觉在成榻,骇曰:“昨不醉,何颠倒至此耶!”乃呼家人。家人火之,俨然成也。周故多髭,以手自持,则无几茎。取镜自照,讶曰:“成生在此,我何往?”已而大悟,知成以幻术招隐。意欲归内,弟以其貌异,禁不听前。周亦无以自明。

即命仆马往寻成。数日,入苏山。马行疾,仆不能及。休止树下,见羽客往来甚众[35].  内一道人目周,周因以成问。道士笑曰:“耳其名矣,似在上清。”

言已,径去。周目送之,见一矢之外,又与一人语,亦不数言而去。

与言者渐至,乃同社生[36].  见周,愕曰:“数年不晤,人以君学道名山,今尚游戏人间耶[37]?”周述其异。生惊曰:“我适遇之,而以为君也。去无几时,或当不远。”周大异,曰:“怪哉!何自己面目觌面而不之识?”

仆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自念无家可归,遂决意穷追。而怪险不复可骑,遂以马付仆归,迤逴自往。遥见一僮独坐,趋近问程,且告以故。僮自言为成弟子,代荷衣粮,导与俱行。星饭露宿,逴行殊远[38],三日始至,又非世之所谓上清。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类初冬。僮入报客,成即遽出,始认己形。执手入,置酒讌语,见异彩之禽,驯人不惊[39],声如笙簧,时来鸣于座上。心甚异之。然尘俗念切,无意留连。地下有蒲团二,曳与井坐。

至二更后,万虑俱寂[40],忽似瞥然一盹,身觉与成易位。疑之,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41].  既曙,浩然思返。成固留之。越三日,乃曰:“迄少寐息,早送君行。”甫交睫,闻成呼曰:“行装已具矣。”遂起从之。

所行殊非旧途。觉无几时,里居已在望中。成坐候路侧,俾自归。周强之不得,因踽踽至家门。叩不能应,思欲越墙,觉身飘似叶,一跃已过。凡逾数重垣,始抵卧室,灯烛荧然,内人未寝,哝哝与人语。舐窗以窥,则妻与一厮仆同杯饮,状甚狎亵。于是怒火如焚;计将掩执[42],又恐孤力难胜。

遂潜身脱扃而出,奔告成,且乞为助。成慨然从之,直抵内寝。周举石挝门,内张皇甚;擂愈急,内闭益坚。成拨以剑,划然顿辟。周奔入,仆冲户而走。

成在门外,以剑击之,断其肩臂。周执妻拷讯,乃知被收时即与仆私。周借剑决其首,胃肠庭树间。乃从成出,寻途而返。蓦然忽醒,则身在卧榻,惊而言曰:“怪梦参差,使人骇惧!”成笑曰:“梦者兄以为真,真者乃以为

梦。“周愕而问之。成出剑示之,溅血犹存。周惊怛欲绝,窃疑成张为幻[43].成知其意,乃促装送之归。荏苒至里门,乃曰:”畴昔之夜,倚剑而相待者,非此处耶!吾厌见恶浊,请还侍君于此;如过晡不来[44],予自去。“周至家,门户萧索,似无居人。还人弟家。弟见兄,双泪遽堕,曰:”兄去后,盗夜杀嫂,刳肠去,酷惨可悼,於今官捕未获。“周如梦醒,因以情告,戒勿究。弟错愕良久。周问其子,乃命老媪抱至。周曰:”此襁褓物[45],宗绪所关[46],弟好视之。兄欲辞人世矣。“遂起,径出。弟涕泗追挽[47],笑行不顾。至野外,见成,与俱行。遥回顾曰:”忍事最乐。“弟欲有言,成阔袖一举,即不可见。怅立移时,痛哭而返。

周弟朴拙,不善治家人生产,居数年,家益贫。周子渐长,不能延师,因自教读。一日,早至斋,见案头有函书,缄封甚固,签题“仲氏启”[48].  审之,为兄迹;开视,则虚无所有,只见爪甲一枚,长二指许。

心怪之。以甲置研上,出问家人所自来,井无知者。回视,则研石灿灿[49],化为黄金。大惊。以试铜铁,皆然。由此大富。以千金赐成氏子,因相传两家有点金术云[50].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文登:县名,即今山东省文登县。

[2]  杵臼交:不计贪富贵贱的朋友。《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家贫无资粮,变服为吴祐春米。吴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杵臼,捣米的木杵和石臼。

[3]  “节序登堂”二句:意思是,四时八节,成生必定携眷到周生家拜问兄嫂,亲密如一家兄弟。是称赞成生恪守古训,对周生夫妻亲而有礼。节序:犹言四时八节。我国旧称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或四序,称四立两分两至为八节。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4]  周妻生子:此据铸雪斋抄本,底本误“妻”为“子”。

[5]  别业:正宅外之园林宅舍。此“别业仆”,即指派守田庄之仆。[6]  蹊:践越,穿行。《左传。宜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杜注:“蹊,径也”

[7]  大父:祖父。

[8]  气填吭臆:怒气充咽填胸。吭,咽喉。臆,胸膛。[9]  强梁世界:强暴横行的社会。强梁,强暴凶横。《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

[10]矛弧,矛和弓,指杀人凶器。

[11]两造: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郑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

[12]嗾(s  òu  叟):指挥狗的声音。《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

《玉篇》:“《方言》云:秦、晋、冀、陇谓使犬曰嗾使犬。”[13]呈治:呈请惩冶。

[14]怂臾(y  ǒng甬):同“怂恿”。

[15]辰后:辰时过后。辰时,相当于早上七点至九点。

[16]囹圄(l  íng  yú伶俞):本秦代监狱名,后为牢狱别称。[17]捏周同党:诬陷周生与海盗同伙。捏,捏造,即诬陷。
  />

[18]据词申黜顶衣:依据海盗供词,申报革去周生功名。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向上级说明情况称“申详”或“申”。黜,革免。顶衣,指生员冠服,

代指其资格功名。科举时代,生员犯法,革除功名之后,官府才能施刑审讯。

[19]搒掠:拷打。

[20]叩阙:应从青柯亭刻本作“叩阍”(铸本“阙”旁亦注一“阍”字),指向朝廷告状。阍,指帝阍,即宫门。吏民向皇帝告状叫叩阍。[21]重犴(chóngàn  虫岸):牢狱深处,拘禁重罪犯人的地方。犴,年狱。

[22]弱弟:幼弟。弱,幼小。

[23]难而不急:人在难中而不相救。急,救助。《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4]赆(j  ìn  尽):赠送路费。

[25]着部院审奏:责成(山东)巡抚审理奏闻。部院,本指朝廷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清代各省巡抚多带侍郎和副都御史的京衔,因以部院代称巡抚。

[26]阅:经历。

[27]诬服论辟:含冤屈招,被判死刑。辟,大辟,即死刑。

[28]复提躬谳:提调案犯,亲自重审。谳,审讯犯人。

[29]营脱:设法解脱罪刑。

98

[30]朦胧题免:含糊其辞地报请朝廷免罪。朦胧,喻措辞含混。题,题本,上奏公事。

[31]拟流:判处流刑。

[32]黄巾氅(chǎng敞)服:道冠道袍。黄巾,即黄冠;道士戴的束发之冠,多用黄绢之类制成。氅,鸟羽织的外套。这里是对道士袍服的美称。

[33]间阔:久别之情。间,隔。阔,久别。

[34]“不然”三句:你说的不对。是他人要抛弃我,我又能抛弃谁呢?

未句句首省“予”字。

[35]羽客:道士的美称。道教认为修炼戍功能飞升成仙,因美称道士为羽人、羽士、羽客。

[36]同社生:社学同学。清制,大乡、镇置社学,近乡子弟可入学肄业。

[37]游戏人间:指对现实生活抱洒然超脱的态度。《世说新语补。排调》:“苏长公(苏轼)在惠州,天下传其已死。后七年北归,见南昌太守叶祖洽。叶问曰:”世传端明(苏曾为端明殿学士)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38]逴(chu  ò绰)行殊远:高一步低一步地走了很远。《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取食于敌,逴行殊远。”《说文》:“蹇,蹇也。”段注:“蹇,

(跛)

也。《庄子》‘踸踔而行’,谓脚长短也。“[39]驯人不惊:温驯依人,客至不惊。

[40]万虑俱寂:各种尘世杂念都泯灭而归于空寂;是佛道修行的一种境

界。万虑,指一切思维活动。寂,空寂。

[41]于思(s  āi  腮):浓密的胡须。《左传。宜公二年》载宋人嘲笑华元多须而战败归来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