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41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4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太史童年磊落[2]  ,胆即最豪。见庑中泥鬼[3]  ,睁琉璃眼,甚光而巨;爱之,阴以指抉取[4]  ,怀之而归。既抵家,某暴病,不语移时[5].忽起,厉声曰:“何故掘我睛!”噪叫不休。众莫之知,太史始言所作。家人乃祝曰:“童子无知,戏伤尊目,行奉还也[6].”乃大言曰:“如此,我便当去。”言讫,仆地遂绝。良久而;问其所言,茫不自觉。乃送晴仍安鬼眶中。

异史氏曰:“登堂索睛,土偶何其灵也。顾太史抉晴,而何以迁怒于同游?

盖以玉堂之贵[7]  ,而且至性觥觥[8]  ,观其上书北阙,拂袖南山[9]  ,神且惮之,而况鬼乎?“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唐太史济武:唐梦赉,字济武,别字豹岩。淄川人。幼从父曰俞习古文。

顺治五年举人,六年进士,授庶吉士。八年,授翰林院检讨。九年罢归,年未三十岁。晚年卜筑淄城东南之豹山。著有《志壑堂集》三十二卷。见《淄川县志》。

太史,三代为史官、历官之长。明清时史职多以翰林任之,故称翰林为太史。

[2]  磊落:洒脱不拘。

[3]  庑(w  ǔ午):堂屋周围的走廊,或两旁的廊屋。庙中正殿供尊神,走廊和廊屋塑众神及鬼卒。

[4]  抉(jué决)取:挖取。[5]  移时:底本作“时移”,“移”字侧出,当系误乙。此据铸本正之。[6]  行:即将。

[7]  玉堂之贵:指唐梦赉曾为翰林院官员。玉堂,宋代以后翰林院的代称,因宋太宗曾手书“玉堂之署”四字匾额悬于翰林院而得名。[8]  觥觥(g  ōng  gōng公公):刚直貌。《后汉书。郭宪传》:“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

帝曰:“常闻关东觥觥郭子横,竟不虚也。‘”[9]  上书北阙,拂袖南山: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此借以说明唐梦赉是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顺治八年,唐为翰林院检讨。顺治命翰林院译述南宋道士伪作的《文昌帝君阴文》,唐上疏切谏,以为:“曲说不典,无裨大化;请移此以辑圣贤经世大训。”疏留中不下。九年,唐乃请急归葬。旋以纠弹某给事,忤当道意,遂罢归。拂袖,谓决计辞归。

梦别

王春季先生之祖[1]  ,与先叔诅玉田公交最善[2].一夜,梦公至其家,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3]  ,故与君别耳。”问:“何之?”

曰:“远矣。”遂出。送至谷中,见石壁有裂罅[4]  ,便拱手作别,以背向罅,逡巡倒行而入;呼之不应,因而惊寤。及明,以告太公敬一[5]  ,且使备具[6]  ,曰:“玉田公捐舍矣[7]  !”太公请先探之,信,而后之。不听,竟以素服往[8].至门,则提挂矣[9].呜呼!古人于友,其死生相信如此;丧舆待巨卿而行[10],岂妄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王春李先生:李宪,字王春(县志作玉春),山东淄川人,作者挚友李尧臣(字希梅)之父。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

任浙江孝丰县(令属安吉县)知县,卒于官。有著作多种,未刊。

传见乾隆《淄川县志》六《续文学》。其诅,名字事迹未详。

[2]  先叔祖玉田公:蒲生汶,字澄甫,作者叔祖。明万历十三年(1585)

举人,二十年(1592)进士。官直隶省玉田县知县。见《淄川县志》。

[3]  长往:出远门,暗喻永逝。

[4]  裂罅(xià下):裂缝。罅,缝隙。

[5]  太公敬一:李思豫,字敬一,李宪的父亲。传见《淄川县志》六《续义厚》。

[6]  具:丧用品。

[7]  捐舍:捐弃宅舍;去世的讳称。《战国策。赵策》:“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8]  素服:丧穿的白衣。

[9]  提:门。丧家门口所挂的缘有垂幅的纸。

[10]丧舆待巨卿而行:《后汉书。独行。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张死后,范式梦其来告丧期,并嘱临葬。范乃素车白马千里往。范未至,柩至扩而不肯进;范至,叩棺致唁,“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遂如期成葬。

犬灯

韩光禄大千之仆[1]  ,夜宿厦间[2]  ,见楼上有灯,如明星。未几,荧荧飘落,及地化为犬。睨之,转舍后去。急起,潜尾之[3]  ,入园中,化为女子。

心知其狐,还卧故所。俄,女子自后来,仆阳寐以观其变[4].女俯而撼之。

仆伪作醒状,问其为谁。女不答。仆曰:“楼上灯光,非子也耶?”女曰:“既知之,何问焉?”遂共宿止。昼别宵会,以为常。

主人知之,使二人夹仆卧;二人既醒,则身卧床下,亦不知堕自何时。

主人益怒,谓仆曰:“来时,当捉之来;不然,则有鞭楚!”仆不敢言,诺而退。因念:捉之难;不捉,惧罪。展转无策。忽忆女子一小红衫,密着其体,未肯暂脱,必其要害,执此可以胁之[5].夜分[6]  ,女至,问:“主人嘱汝捉我乎?”曰:“良有之[7].但我两人情好,何肯此为?”及寝,阴掬其衫[8].女急啼,力脱而去。从此遂绝。

后仆自他方归,遥见女子坐道周[9]  ;至前,则举袖障面。仆下骑,呼曰:“何作此态?”女乃起,握手曰:“我谓子已忘旧好矣。既恋恋有故人意[10],情尚可原。前事出于主命,亦不汝怪也。但缘分已尽,今设小酌,请人为别。”

时秋初,高粱正茂。女携与俱入,则中有巨第。系马而入,厅堂中酒肴已列。

甫坐[11],群婢行炙[12].  日将暮,仆有事,欲覆主命,遂别。既出,则依然田陇耳。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注释”

[1]  韩光禄大千:韩茂椿,字大千,淄川人。父源,明代任通政使司右通政使。茂椿岁贡生,以恩荫授光禄寺署丞,补太仆寺主簿。传见《淄川县志》五《恩荫》。

[2]  厦,房廊。按,作者家乡一带,无前墙的房屋称厦屋,又叫敞屋或敞棚,多供储放柴草杂物及安置碾磨之用。

[3]  潜尾之:偷偷跟随其后。

[4]  阳寐:假装入睡。阳,通“佯”。

[5]  胁:要胁,胁迫。

[6]  夜分:夜间,半夜。

[7]  良有之:确有此事。

[8]  掬:这里是双手剥取的意思。

[9]  道周:路旁。

[10]恋恋有故人意:有旧交相爱不忘的情意。借用范睢语。见本卷《阿霞》篇“绨袍之义”注。

[11]甫坐:刚刚坐定。

[12]行炙:谓斟酒布菜。

番僧

释体空言[1]  :“在青州,见二番僧,像貌奇古[2]  ;耳缀双环,被黄布,须发鬈如[3].自言从西域来[4].闻太守重佛,谒之。太守遣二隶[5]  ,送诣丛林[6].和尚灵辔,不甚礼之。执事者见其人异[7]  ,私款之,止宿焉。或问:”西域多异人,罗汉得无有奇术否[8]  ?‘其一冁然笑[9]  ,出手于袖,掌中托小塔,高裁盈尺,玲珑可爱。壁上最高处,有小龛[10],僧掷塔其中,矗然端立,无少偏倚。视塔上有舍利放光[11],照耀一室。少间,以手招之,仍落掌中。其一僧乃袒臂,伸左肱,长可六七尺,而右肱缩无有矣[12];转伸右肱,亦如左状。“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释体空:体空和尚。释:释子,和尚的通称。体空是他的法名。

[2]  奇古:奇特、古怪。

[3]  鬈(quán  拳)如:卷曲貌。如,助词,相当于“然”。

[4]  西域:见本卷《西僧》注。

[5]  太守:此指青州知府。

[6]  丛林:指寺院。意为众僧和合共住一处,如树木之丛集为林,故名。

《大智度论》三:“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僧聚处得名‘丛林’。”

[7]  执事者:协助长老管理寺内僧众及生活供应诸务的僧人。

[8]  罗汉:即阿罗汉。佛弟子类名,地位低于菩萨。这里是对番僧的敬称。

得无,莫非。[9]  冁(chǎn  产)然:笑貌。《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10]小龛(k  ān  堪):供奉佛像的小阁。

[11]舍利:即舍利子。相传释伽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据说能放异彩;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12]肱(g  ōng弓):从肘到腕的部分;通指臂膀。

狐妾

莱芜刘洞九[1]  ,官汾州[2].独坐署中,闻亭外笑语渐近。入室,则四女子:一四十许,一可三十,一二十四五已来,末后一垂髫者。并立几前,相视而笑。

刘固知官署多狐,置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