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67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6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即以婢赐金,为营斋葬。数日,婢亦去,遂以禄儿为室。逾年,举一子。然比岁不登[82],家益落。夫妻无计,对影长愁。忽忆堂陬扑满,常见十四娘投钱于中,不知尚在否。近临之,则豉具盐盎[83],罗列殆满。头头置去[84],箸探其中,坚不可入;扑而碎之,金钱溢出。

由此顿大充裕。后苍头至太华山[85],遇十四娘,乘青骡,婢子跨蹇以从[86],问:“冯郎安否?”且言:“致意主人,我已名列仙籍矣。”言讫,不见。

异史氏曰:“轻薄之词,多出于士类[87],此君子所悼惜也。余尝冒不韪之名[88],言冤则已迂;然未尝不刻苦自励,以勉附于君子之林,而祸福之说不与焉[89].  若冯生者,一言之微,儿至杀身,苟非室有仙人,亦何能解脱囹圄,以再生于当世耶?可惧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广平:县名,在今河北省。明清时属广平府。

[2]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1506—1521年)。

[3]  奚奴:此指婢女。《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注》:“古时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

[4]  刹:梵语“刹多罗”的省称,为佛塔顶部的装饰,亦指寺前的幡杆。

因称佛寺为“刹”,或“寺刹”、“梵刹”、“僧刹”。

[5]  细小:家小,指眷属。

[6]  未遭良匹:意谓未曾选配人家。遭,遇。匹,配偶。

[7]  镜台自献:意谓自媒求婚。晋人温峤的堂姑母托他为女儿作媒。一天,温峤告诉姑母说,佳婿已物色到,并送来玉镜台为聘礼。等到举行婚礼,原来新婿就是温峤本人。事见《世说新语。假谲》。后遂以“镜台自献”,代指亲自求婚。镜台,镜匣。

[8]  “千金觅玉杵”四句:这是用裴航的故事,表示求婚。唐代裴航路过蓝桥驿,遇见少女云英。裴向其祖母求婚。祖母说,神仙曾给我长生不老的灵丹,但须用玉杵臼去捣一百天,方可服用,你若找到玉杵和臼,我就把云英许给你。

后来,裴航果然购得玉杵臼,并亲自捣药百天。两人终成眷属。故事见唐人裴《传奇》。玉杵,玉杵臼,捣药的用具。将,持奉。

元霜,丹药。元,玄;请代避康熙帝玄晔讳,书“玄”为“元”。[9]  噱:谈笑。

[10]幸释疑抱:希望消除我心中的疑虑。幸,希望。

[11]卓荦:卓越;特殊。

[12]弱息:对人称呼自己子女的谦词:后专称女儿。

[13]醮命:指许婚之权。醮,旧指女子嫁人;古礼女子出嫁,父母酌酒饮之,叫“醮”。

[14]振袖倾鬟:犹言抖袖低头。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15]体:据铸雪斋抄本补,原字缺毁。

[16]闳(h  ōng):巷门;大门。

[17]累足鹄俟:驻足伸颈,站立等候。累足,站立不动。鹄,一种长颈鸟,俗称天鹅。

[18]振管:开锁。管,锁钥。

[19]郡君:妇人的封号。唐制,四品宫以上之母或妻为郡君。明代宗室女也称郡君。

[20]肃身欲拜:欲躬身下拜。肃身,直身肃容。

[21]弥甥:外甥的儿子。

[22]钟漏并:暗示死亡。徐陵《答李之书》:“馀息绵绵,待尽钟漏。”

以钟漏待尽喻残年。此谓钟漏并歇,系指生命终止。钟与漏,都是古时的报时工具。歇,停止。

[23]乖阔;远离;疏远。

[24]失怙:丧父。怙,父之代称。语出《诗。小雅。蓼莪》。[25]姻娅:此从青柯亭刻本,原作“姻”。

[26]刻莲瓣为高履:指将鞋的木底镂刻上莲瓣花纹。古代缠足妇女用木制后跟衬于鞋底,这种鞋子称为高履。

[27]作意:别出心裁。

[28]狸奴:猫的别名;这里似指精灵之类的仆婢。

[29]娉娉:身裁美好的样子。

[30]作么生:干什么。生,山东方言“营生”、“生活”。[31]作冰:作媒人。

[32]检历:查阅历书!指选择吉日。

[33]蓬颗蔽冢:冢上蔽以土封。蓬颗,东北人名土块为蓬颗,系“块”

之转语,见《说文通训定声》。《汉书。贾山传》,《注》引颜师古曰:“颗,谓土块;蓬颗,犹言块上生蓬者耳。”

[34](x  ǐ徙)屣:趿拉着鞋,形容忽促急迫。,曳履而行。[35]绣:绣花车帷,代指花轿或彩车。

[36]青庐:代指新房。北朝婚礼,用青色布幔于门内外搭成帐篷,在此交拜迎妇。见《西阳杂俎》。

[37]长鬣奴:满脸长须的仆人。鬣,胡须。《左传。昭公七年》:“使长鬣在相。”扑满:储蓄钱币用的瓦器,上有小孔,钱币可放入,但不能取出;储满后,打破取出。

[38]蹇修:代指媒人。蹇修是传说中伏羲氏的臣子。屈原《离骚》:“解佩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后因以“蹇修”作为媒人的代称。[39]贝锦:一种上有贝形花纹的锦缎。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红波。”

[40]银台:官名,通政使的别称。明清设通政使司,掌管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的文件。因宋代曾专役接受章疏的机关称银台司,所以明清时代的通政使也称银台。

[41](nuǎn  暖):旧时嫁女后三日,母家及亲友馈送食物,叫“”。[42]鹰:鹰钩鼻子。,鼻梁。

[43]居:相处。

[44]新什:新作。什,篇什,指诗篇或文卷。

[45]谀噱:恭维谈笑。噱,大笑。

[46]:同“隙”,嫌隙,隔阂。

[47]提学试:清代提督学政主持一省童生院试及生员岁、科两试。这里的“提学试”当指岁试或科试。

[48]走(b  ēng崩):派人。,使者。

[49]伧:形容音调粗浊杂乱。

[50]谓: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请”。

[51]“场中莫论文”:意谓在考场中靠命运,不靠文章。场,科举考场。

[52]起处: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八部分组成。起股至中股是正式的议论。起处,指正式议论之前阐明题旨,引起议论的部分。

[53]乡曲之儇(xuān  宣)子:识见寡陋的轻薄子弟。乡曲,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儇子,轻薄耍小聪明的人。

[54]浪饮:过量的饮酒。浪,滥,放纵。

[55]织:纺纱织布。

[56]圉(y  ǔ语)人:马夫。

[57]洗腆(tiǎu  忝):指盛设洁净的酒食。《尚书。酒诰》。“自洗腆,致用酒。”腆,丰盛。

[58]要(y  āo  邀)遮:阻拦。

[59]施脂泽:指修饰打扮。脂泽,化妆用的脂粉、头油等。

[60]酲解:酒醒。酲,酒醉。

[61]绁(xiè谢)绊:缠绕阻绊。绊,据铸雪斋抄本,原作“袢”。[62]刑宪:刑法。这里指刑罚。

[63]群小:指一般婢妾。

[64]秋决有日:将届秋季决囚之日。清代秋季审囚分四项:情真应决;缓决;可矜;可疑。决,处死。

[65]於(W  ū呜)邑:同“呜咽”,悲气郁结。

[66]晡:申时,午后三至五时。

[67]相引屏(b  ǐng柄)语:两人到无人处谈话。屏语,避人共语。[68]落落:豁达,安然。

[69]忍:狠心。

[70]平阳:府名,辖令山西省临汾等十县。观察,明清时对道员的尊称。

唐代无节度使的道,设观察使,为州以上的长官。明清时分守、分巡道也管辖府、州有关事宜,因尊称道员为观察。

[71]宁家:回家。

[72]闱中人:即闺中人,指妻。

[73]徘徊御沟间:意谓鬼婢拟见帝诉冤阻于宫中守护神,不得入宫。御沟,环绕宫墙的河沟。

[74]幸:封建时代,皇帝至某处叫“幸”或“临幸”。大同:旧府名,治所在个山西省大同市。

[75]构(g  ōu  勾)栏:妓院。宋元时伎乐演剧的场所;元以后指妓院。

[76]风尘人:流落江湖的人,喻指妓女。

[77]华(w  ǔ伍):华衣美食,指富贵。,鲜美的肉食。[78]泪双荧:两眼泪珠闪烁。泪,犹泪眼。,眼眶。荧,闪光。

[79]替:衰;懈怠。

[80]鸠盘:梵语“鸠荼”的省称,义译为瓮形鬼、冬瓜鬼!后用以形容极端丑陋的妇人。《太平广记。任》谓任怕妻,曾云:“妇当怕者三:初娶之时,端居若菩萨,岂有人不怕菩萨耶?既长,生男女,如养儿大虫,岂有人不怕大虫耶?

年老面皱,如鸠盘荼鬼,岂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妇,亦何怪焉。“

[81]溘(k  è克)逝:忽然死去。

[82]比岁不登:连年收成不好。登,指庄稼成熟。

[83]豉(shí食)具盐盎:豆豉盆、盐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