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102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10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28]盈兆:极言其多。兆,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一兆是一百万,也就是一千贯。

[29]百钧:极言其重。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30]交帅:交州的军事首脑。明清时代提督以下管辖一方的驻军长官是总兵,帅即指此。

[31]千总:武官名,明嘉靖间置。明代后期职权日轻,至清为武职下级,位次于守备。[32]副将:清代从二品武官,即副总兵,亦即下文所你的“副总”。隶属于总兵,统理一协(相当于旅)军务,又称协镇。

[33]侧目视,侧足立: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视,不敢对面站立。[34]甚歆动:很羡慕,很动心。

[35]尊君:犹言今尊。敬称别人的父亲。

[36]南旋:南归交州。旋,还、归。

[37]用是辗转:因此反复未定。

[38]耗问:音讯,消息。

[39]策策;风吹枯叶声。韩愈《秋怀诗》之一:“窗前两好树,众叶光。

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40]敬:特意,专诚。方言词,今曰”敬心“。

[41]妖薮:各类怪异之物聚集的地方。

[42]难犯:难以靠近。

[43]汉:据二十四卷抄本改,底本作“漠”。

[44]逐:据二十四卷抄本改,底本作“遂”。

[45]唐突:冒犯。

[46]故道:原来的航道。

[47]送彪: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送徐”。

[48]徊徨:徘徊忧思貌。《广弘明集》梁武帝(萧衍)《孝思赋》:“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49]瑟瑟:风声。《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享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50]波如箭激:逆波急驶,如离弦之箭。

[51]翁:指徐贾。

[52]谢过不遑:道歉不迭。谓急忙连声道歉。

[53]类满制:很像满族服制。制,规制,款式。

[54]经史一过辄了:经书、史书学过一遍就能通晓。了,了然,通晓。

[55]操儒业:指读书习文以求进取。

[56]怒马:犹言烈马,暴劣难驭的马。

[57]登武进士第:考中武进士。科举时代取士分文武两科。唐宋以来,武科之制,规条节目虽不如文科之详明,然文武两途,历代相沿,分道并进,自明至清,行之不废。[58]游击:武官名。清代绿营兵设游击,职位次于参将,属下级武官。

[59]标下:犹言麾下。标,清代军制,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称标,一标三营。守备:清代绿营统兵官,位在都司之下,称营守备,统一营之兵。

[60]开百石弓:一钧三十斤,四钧为一石。开百石弓,是夸张的说法。

[61]同知将军:谓以都督同知挂副将军印,实即副总兵。明制,各省、各镇副总兵系由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充任,遇大战事,则挂副将军印,统兵出战,事毕纳还。故称副总兵为同知将军。卷四《棋鬼》篇又称“督同将军”。

[62]挂印:指挂印将军。明制,各省各镇的镇守总兵,遇大战事,则挂诸号将军印,统兵出战,战毕纳还。清代多挂提督衔。

[63]擐(guān  关)甲执锐;穿甲胄,拿武器。擐,穿。《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锐,兵器。

[64]辟易:通避,逃躲。《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65]男爵:封建社会女子例无封爵,此谓酬功视同男子,而以爵秩封之;盖特例也。

[66]疏(shù述)辞:谓上疏辞爵。

[67]“家家”句:谐语,意思是每家男人都守着个厉害老婆。悍妻泼妇俗称母夜叉。

小髻

长山居民某[1]  ,暇居,辄有短客来[2]  ,久与板谈[3].素不识其生平,颇注疑念。客曰:“三数日将使徙居,与君比邻矣。”过四五日,又曰:“今已同里,旦晚可以承教。”问:“乔居何所[4]  ?”亦不详告,但以手北指。自是,日辄一来。时向人假器具;或吝不与,则自失之。

群疑其狐。村北有古冢,陷不可测,意必居此。共操兵杖往。伏听之,久无少异。一更向尽,闻穴中戢戢然[5]  ,似数十百人作耳语。众寂不动。俄而尺许小人,连而出[6]  ,至不可数。众噪起,并击之。杖杖皆火,瞬息四散。惟

遗一小

髻,如胡桃壳然,纱饰而金线。嗅之,骚臭不可言。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长山:县名,明清时属山东济南府。

[2]  短客:矮客人。

[3]  扳(p  ān  攀)谈:谓主动找人闲谈。

[4]  乔居:迁居。《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谓乔迁,迁居的美称。

[5]  戢戢(j  íj  í及及):低语声;犹言唧唧哝哝、嘁嘁喳喳。[6]  连(l  óu  娄);络绎不绝。见《说文》段注。

西僧

两僧自西域来[1]  ,一赴五台[2]  ,一卓锡泰山[3].其服色言貌[4]  ,俱与中国殊异。自言:“历火焰山[5]  ,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凡行必于雨后,心凝目注[6]  ,轻迹步履之[7]  ;误蹴山石,则飞焰腾灼焉。又经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峭壁插天际,四面莹澈,似无所隔。又有隘,可容单车;二龙交角对口把守之。过者先拜龙;龙许过,则口角自开。龙色白,鳞鬣皆如晶然[8].”僧言:“途中历十八寒暑矣。离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国仅存其二。

西土传中国名山四[9]  :一泰山,一华山[10],一五台,一落伽也[11].  相传山上遍地皆黄金,观音[12],文殊犹生[13].  能至其处,则身便是佛,长生不死。“听其所言状,亦犹世人之慕西土也[14].  倘有西游人[15],与东渡者中途相值[16],各述所有,当必相视失笑,两免跋涉矣。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西域:玉门关以酋、巴尔喀什湖以东广大地区,古称西域。

[2]  五台:山名。在今山西五台、繁峙县境,山有东南西北中五峰,故称五台,又名清凉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文殊师利菩萨显灵说法道场,自隋唐以来香火极盛。

[3]  卓锡:谓僧人投宿;又称挂锡。卓,悬挂。锡,锡杖。泰山:又称“岱山”、“岱宗”,为五岳中的东岳。主峰在山东泰安县境。

[4]  服色:指服装的款式。[5]  火焰山:及下文“流沙河”,皆吴承恩《西游记》中西土地名。但关于火山、弱水的记载,则见于古籍甚早,是火焰山、流沙河的渊源。[6]  心凝目注:思想集中,目力专注。

[7]  轻迹步履:轻步通过。意思是不能乘车马,脚步也不能放重。[8]  鬣(liè列):颈颔上的毛须及脊尾上的短鳍。

[9]  西土:即上文“西域”。

[10]华山:五岳中的西岳。在陕西华阴县境,以奇险著称。[11]落伽:山名,即普陀洛伽山,又名普陀山。在浙江普陀县,为舟山群岛之一。相传为观音菩萨显灵说法道场,故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12]观音:佛教菩萨名,即观世音。因唐讳太宗名,故去“世”字。佛教把他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故名。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另三为文殊、普贤、地藏)。自唐以后,中国寺院中的观音塑像常作女相。

[13]文殊:佛教菩萨名,即文殊师利。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14]西土:这里指佛国。即净土宗所悦的“西方净土”、“西方极乐世界”。

[15]西游人:指向西土礼佛求经的僧人。

[16]东渡者:指西土东来的僧人。

老饕

邢德,泽州人[1]  ,绿林之杰也[2].能挽强弩[3]  ,发连矢,称一时绝技。

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4]  ,出门辄亏其资。两京大贾[5]  ,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6]  ,邀同贩鬻[7]  ;邢复自罄其囊[8]  ,将并居货[9].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10],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11].  ”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

至都,果符所占。腊将半[12],匹马出都门。自念新岁无资,倍益快闷。

时晨雾[13],暂趋临路店,解装觅饮。见一颁白叟[14],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黄发蓬蓬然[15].  邢于南座,对叟休止[16].  僮行觞,误翻具[17],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18].  捧巾持,代叟揩拭。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19],厚半寸;每一,约重二两余。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物[20],堆累几上,称秤握算[21],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