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122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12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又使枢出曰,“家中适无男子,张官人即向公役多劝数筋,前途倚赖多矣。遣人措办数十金为官人作费,兼酬两客,尚未至也。”

二役窃喜,纵饮,不复言行。日渐暮,二役径醉矣。女出,以手指械。械立脱;曳张共跨一马,驶如龙。少时,促下,曰:“君止此。妾与妹有青海之约[34],又为君逗留一晌,久劳盼注矣。”张问:“后会何时?”女不答,再问之,推堕马下而去。既晓,问其地,太原也。遂至郡[35],赁屋授徒焉。

托名宫子迁。居十年,访知捕亡浸怠,乃复逡巡东向。既近里门,不敢遽入,俟夜深而后人。及门,则墙垣高固,不复可越,只得以鞭挝门。久之,妻始出问。张低语之。喜极,纳入,作呵叱声,曰:“都中少用度,即当早归,何得遣汝半夜来?”入室,各道情事,始知二役逃亡未返。言次,帘外一少妇频来,张问伊谁,曰:“儿妇耳。”问:“儿安在?”曰:“赴郡大比未归[35].  ”张涕下曰:“流离数年,儿已成立,不谓能继书香,卿心血殆尽矣!”话未已,子妇已温酒炊饭,罗列满几。张喜慰过望。居数日,隐匿屋榻,惟恐人知。一夜,方卧,忽闻人语腾沸,捶门甚厉。大惧,并起。闻人言日:“有后门否?”益惧,急以门扇代梯,送张夜度垣而出;然后诣门问故,乃报新贵者也[36].  方大喜,深悔张遁,不可追挽。

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初念本欲向西,问之途人,则去京都通衢下远矣。遂入乡村,意将质衣而食。见一高门:有报条粘壁上[37];近视,知为许姓,新孝廉也。顷之一翁自内出,张迎揖而舍以情。

翁见仪客都雅,知非赚食者,延入相款。因诸所往,张托言:“设帐都门,归途遇寇。”翁留海其少子。张略问宫阀,乃京堂林下者[38];孝廉,其犹子也。月余,孝廉偕一同榜归[39],云是水平张姓,十八九少年也。张以乡谱俱同:[40],暗中疑是其子;然邑中此姓良多,姑默之,至晚解装,出“齿录”[41],急惜披读[42],真子也。不觉泪下。共惊问之,乃指名曰:“张鸿渐,即我是也。”备言其由,张孝廉抱父大哭。许叔侄慰劝,始收悲以喜。

许即以金帛函字:[43],致告宪台:[44],父子乃同归。方自闻报,日以张在亡为悲[45],忽白孝廉归,感伤益痛。少时,父子并入,骇如天降,询知其故,始共悲喜。甲父见其子贵,涡心不敢复萌。张益厚遇之,又历述当年情状,甲父感愧,遂相交好: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永平:府名,府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2]  杖毙:杖刑毙命。

[3]  鸣部院:呜冤于部院。部院,指巡抚衙门。见《小谢》注。

[4]  为刀笔之词:撰写讼状。刀笔,古时称主办文案的官吏为刀笔吏;后世也称讼师为刀笔,是说其笔利如刀。

[5]  贪天功:喻指贪他人之功为己有。《左传。信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而况贡夭之功以为己力乎?”

[6]  瓦解:喻崩溃之势如屋瓦散脱,各自分离。语出《椎南子;泰族》。

[7]  急难:急人之难;此指兄弟相助。语出《诗。小雅。常棣》:“兄弟急难。”

[8]  婉谢: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宛谢”。

[9]  创词:起草讼词。创,草创。

[10]坐结党:治以结党之罪。收:逮捕入狱。

[11]捉刀人:《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令洼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捉刀,握刀。后称代人作文字者为捉刀人。

[12]凤翔:府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

[13]细弱:指老、幼、妇女。

[14]匪人:不是亲近的人。《易。比》:“比之匪人,不亦伤乎?”注“所与比者,皆作己亲,故日比之匪人。”

[15]关白:禀告。

[16]《南华经》:即《庄子》。唐大宝元年二月号庄子为南华真人,始称《庄子》为《南华真经》。

[17]以门户相托:托付家事,支撑门户。指招男人赘。

[18]瓜李之嫌:此谓私相会见,处身嫌疑。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19]遐弃,远弃。《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干,不我遐弃。”

[20]临眺:登高望远;指游览。

[21]千里一息:千里之遥,呼吸之间即可到达。息,气息、呼吸。

[22]白分(f  èn  份):自认为。

[23]垝(guǐ鬼)垣:倒坍的垣墙。

[24]瘦(y  ǔ羽)死:病死狱中。瘦,囚徒病叫“瘦”。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瘦”。

[25]远徙,流放到边远地区。徒,流刑。

[26]竹夫人,夏天置于床上的取凉用具,竹制,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风。

[27]分(f  èn  份)当:自应;本应该。

[28]差足白赎:勉强可以赎罪。白赎,将功折罪。

[29]涕不可仰,哭泣得不能仰视。仰,抬头。

[30]望君如岁:《左传。哀公十二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岁,一年的农业收成。此谓盼您如盼年岁丰登。

[31]勿断书香:意谓今其子继承父业,读书上进。书香,古人以芸香草藏书辟蠹,故有书香之称。此用指读书的家风。

[32]钦案:钦命审办的案件。钦,旧时对皇帝行事的敬称。

[33]障纱:犹言面纱。

  />
[34]青海:古称仙海,中有海心山,传说为求仙访道之地。吕湛恩注引逎贤诗:“丘公神仙流,学道青海东。”

[35]郡:指太原府治。明清时的太原县,在个太原市西南。大比:乡试。

[36]报新贵者:向新贵人报喜的人。新贵,新任高官的人;此指新登科第的人。

[37]报条:向科学考中青报喜的纸帖。

[38]京堂林下者:退休的京官。清代部察院、通政司及诸卿寺的堂宫,均称京堂。林下,僻静之处,指退隐之地。此揩退隐。

[39]同榜:科举时代同榜取中的人叫“同榜”或“同科”。

[40]乡、诺:指籍贯和姓氏。乡,乡里,乡贯。谱,姓谱,记录族姓世系的簿藉。

[41]齿录:也称“同年录”。科举时代,凡同登一榜者,各具姓名、年龄、籍贯、三代,汇刻成帙,称“齿录”。

[42]披读:翻阅。

[43]金帛函字:礼品及书信。

[44]宪台:东汉称御史府为宪台,后乃以之通称御史。此为封建时代下属对上司的称呼。

[45]在亡:在逃。

太医

万历间,孙评事少孤[1]  ,母十九岁守节。孙举进士,而母已死。尝语人曰:“我必博浩命以光泉壤[2]  ,始不负芝堂苦节[3].”忽得暴病,綦笃。

素与太医善[4]  ,使人招之;使者出门,而疾益剧。张目日:“生不能扬名显亲,何以见老母地下乎!”遂卒,目不瞑。

无何,太医至,闻哭声,即人临吊。见其状,异之。家人告以故,太医曰:“欲得诰命,即亦不难。今皇后旦晚临盆矣,但活十余日,浩命可得。”

立命取艾[5]  ,灸尸一十八处。炷将尽,床上已呻;急灌以药,居然复生。嘱曰:“切记勿食熊虎肉。”共志之;然以此物不常有,颇不关意。既而三日平复,仍从朝贺[6].过六七日,果生太子,召赐群臣宴,中使出异品[7]  ,遍赐文武,白片朱丝[8]  ,甘美无比。孙啖之,不知何物。次日,访诸同僚,日:“熊膰也[9].”

大惊失色;即刻而病,至家遂卒。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孙评事:未详。

[2]  “我必博诰命”句:谓孙立志使亡母受到封赠。诰命,帝王的封赠命令。分言之,明清官五品以上授浩命(本身之封日浩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存者曰浩封,殁者曰浩赠);六品以下之封赠日敕命。此“诰命”

系泛指封赠。

[3]  萱堂:母亲的代称。《诗。卫风。伯兮》,“焉得馁草,言树之背。”

诗意谓于母亲所居之北堂种植谖草(即萱草,一名忘忧草),使之忘忧。后因以萱堂为母亲或母亲住处的代称。

[4]  太医:官名。明清属太医院,主医药之事。

[5]  艾(ài  爱),艾炷。用于艾卷制的灸用药物。

[6]  朝贺,群臣人朝,列班向皇帝贺喜的仪式。

[7]  中使,太监。

[8]  白片朱丝:指熊掌切片。熊掌掌心有脂如玉,并筋络煮熟后皆为白色,肌肉断面则呈红色纹理,故称。

[9]  熊膰:当作“熊踏(fan  番)”,即熊掌。蹯,兽足。

牛飞

邑人某,购一牛,颇健。夜梦牛生两翼飞去,以为不祥,疑有丧失[1].牵人市损价售之[2].以中裹金,缠臂上。归至半途,见有鹰食残兔,近之甚驯。遂以中头絷股[3]  ,臂之[4].鹰屡摆扑,把捉稍懈,带中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