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152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15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中,腹中,胸中。所有,指才学、学问。

[16]浩然:谓有归去之念。《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于然后浩然有归志。”浩然,以水流不可止为喻。

[17]“则花寂生江”二句,意谓“花寂生江”这样的错别文句,同杜甫“子章髑髅”的诗句一样,都有驱邪的作用。子章,唐代梓州刺史段子璋。

《旧唐书。肃宗纪》,谓唐肃宗上元二年,段子璋反,攻占绵州,自称梁王。

五月,成都尹崔光远率部将花敬定,攻拔绵州,斩子璋。杜甫曾作《戏作花卿歌》一诗,盛赞花敬定的勇武。诗中有云:“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唐诗纪事》卷十八,谓吟诵这两句诗可以驱邪疗瘧。髑髅,死人的头骨。

[18]《耳录》:蒲松龄友人朱缃曾作《耳录》。

[19]恭:俗称大使为出恭;并谓大使为大恭、小便为小恭。

[20]讹茶为恭: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本无此句。

[21]宜淫、定淫:因“讹磘为淫”,故将两个瓷础写成“宜淫”、“定淫”。按,明宣德年间景德镇制瓷官磘称“宣磘”,宋代河北定州瓷磘称“定磘”。此处所云,指这两个名磘所烧制的瓷器。磘,同“窑”。

[22]崔卢之子孙:指故家子弟。崔、卢为魏晋以来两大族姓,世居高显之位。后因以崔、卢为大姓故家的代称。

卷十二

二班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遇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1].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2].两人拱敬曰[3]  :“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4]  !”殷转诘之,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便谓:“先生,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殷喜从之,俄至一处,室傍岩谷[5].爇柴代烛,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计无所之,亦即听之。又闻榻上呻吟,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问:“何恙?”牙曰:“以此故,敬求先生。”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可触,妨碍饮食。”殷曰:“易耳。”出艾团之,为灸数十壮[6]  ,曰:“隔夜愈矣。”二班喜,烧鹿饷客;并无酒饭,惟肉一品。爪曰:“仓猝不知客至,望勿以輶亵为怪[7].”殷饱餐而眠,枕以石块。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天未明,便呼妪,问所患。妪初醒,自扪,则瘤破为创[8].殷促二班起,以火就照,敷以药屑,曰:“愈矣。”拱手遂别。班又以烧鹿一肘赠之。后三年无耗。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不得行。日既西,狼又群至,前后受敌。狼扑之,仆;数狼争啮,衣尽碎。自分必死。

忽两虎骤至,诸狼四散。虎怒,大吼,狼惧尽伏。虎悉扑杀之,竟去。殷狼狈而行,惧无投止。遇一媪来,睹其状,曰,“殷先生吃苦矣!”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9].媪曰:“余即石室中灸瘤之病枢也。”殷始恍然,便术寄宿。媪引去,入一院落,灯火已张,曰:“老身伺先生久矣。”遂出袍裤,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10].  殷问:“前日两男子,系老姥何人?胡以不见?”媪曰:“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复,必迷途矣。”殷感其义,纵饮,不觉沉醉,酣眠座间。既醒。已曙,四顾竟无庐,孤坐岩上。闻岩下喘息如牛,近视,则老虎方睡未醒。嚎间有二瘢痕,皆大如拳。骇极,惟恐其觉,潜踪而遁。始悟两虎即二班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趁:赶。

[2]  族贯:姓氏居里。贯,籍贯。

[3]  拱敬:拱手为礼,以致敬意。

[4]  山斗:泰山北斗的省称。比喻德高望重为人敬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

[5]  傍(b  àng榜):靠近。

[6]  壮:医用艾灸一的称为一壮。宋沈括《梦溪笔谈》:“医用艾一的谓之一壮者,以壮人为法。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幼赢弱量力减之。”

[7]  輶(y  óu  )亵:犹言简慢。谓招待不周。輶,轻。

[8]  创,通“疮”。

[9]  见识:相识。

[10]巾帼:妇女的头巾,覆发的冠饰,代称妇女。

车夫

有车夫载童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1]  ,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2]  ,亦黠而可笑也[3].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敝,损坏。指因登坡而货物倾毁。

[2]  脔(luán  峦):成块的肉。

[3]  黠(xiá洽):狡猾。

乩仙

章丘米步云,善以虬卜[1].每同人雅集[2]  ,辄召仙相与赓和[3].一日,友人见天上微云,得句,请以属对[4]  ,曰:“羊脂白玉天[5].”乩批云:“问城南老董。”众疑其妄。后以故偶适城南,至一处,土如丹砂[6]  ,异之。

见一臾牧豕其侧,因问之。臾曰:“此‘猪血红泥地’也[7].”忽忆乩词,大骇。问其姓,答云:“我老董也。”属对不奇,而顶知遇城南老董,斯亦神矣!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乩(j  ī基):旧时求神问事的一种迷信方法。两人扶一丁字形木架于沙盘之上,谓神降临时则木架移动划字,借以决疑或占卜吉凶,通称“扶乩”

或“扶鸾”。

[2]  同人:谓志同道合者。雅集:指诗文聚会。

[3]  赓和:唱和。

[4]  属(zhǔ主)对:联经为对偶诗句。

[5]  羊脂白玉天:谓白云如羊脂白玉。

[6]  丹砂:朱砂。

[7]  猪血红泥地:恰与“羊脂白玉天”相对。

苗生

龚生,岷州人[1].赴试西安,憩于旅舍,沽酒自酌。一伟丈夫人,坐与语。生举厄劝饮,客亦不辞。自言苗姓,言噱粗豪[2].生以其不文,偃蹇遇之[3].酒尽,不复沽。苗生曰:“措大饮酒[4]  ,使人闷损!”起向垆头沽[5]  ,提巨瓻而入。生辞不饮,苗捉臂劝酹[6]  ,臂痛欲折。生不得已,为尽数觞。苗以羹碗自吸[7]  ,笑曰:“仆不善劝客,行止惟君所便。”生即治装行。约数里,马病卧于途,坐待路侧。行李重累,正无方计,苗寻至[8].诘知其故,遂谢装付仆,已乃以肩承马腹而荷之,趋二十余里,始至逆旅,释马就枥[9].移时,生主仆方至。生乃惊为神,相侍优渥,沽酒市饭,与共餐饮。苗曰:“仆善饭,非君所能饱,饫饮可也。”引尽一瓻,乃起而别曰:“君医马尚须时日,余不能待,行矣。”遂去。

后生场事毕,三四友人邀登华山[10],藉地作筵[11].  方共宴笑,苗忽至,左携巨尊,右提豚肘,掷地曰:“闻诸君登临[12],敬附骥尾[13].  ”

众起为礼,相并杂坐,豪饮甚欢,众欲联句[14].  苗争日:“纵饮甚乐,何苦愁思。”众不听,设“金谷之罚”[15].  苗曰:“不佳者,当以军法从事[16]!”众笑曰:“罪不至此。”苗曰:“如不见诛,仆武夫亦能之也。”

首座靳生曰:“绝……凭临眼界空[17].  ”苗信口续曰[18]:“唾壶击缺剑光红[19].  ”下座沉吟既久[20],苗遂引壶自倾。移时,以次属句[21],渐涉鄙俚[22].  苗呼曰:“只此已足,如赦我者,勿作矣!”众弗听。苗不可复忍,遽效作龙吟[23],山谷响应;又起俯仰作狮子舞。诗思耽乱,众乃罢吟,因而飞觞再酌。时已半酣,客又互诵闹中作[24],迭相赞赏。苗不欲听,牵生豁拳[25].胜负屡分,而诸客诵赞未已。苗厉声曰:“仆听之已悉。此等文只宜向床头对婆子读耳,广众中刺刺者可厌也!”众有惭色,更恶其粗莽,遂益高吟。苗怒甚,伏地大吼,立化为虎,扑杀诸客,咆哮而去。所存者,惟生及靳。

靳是科领荐[26].  后三年,再经华阴,忽见釉生,亦山上被噬者。大恐欲驰,嵇捉鞚使不得行[27].  靳乃下马,问其何为。答曰:“我今为苗氏之伥[28],从役良苦。必再杀一士人,始可相代。三日后,应有儒服儒冠者见噬于虎,然必在苍龙岭下,始是代某者。君于是日,多邀文士于此,即为故人谋也。”靳不敢辨,敬诺而别。至寓,筹恩终夜,莫知为谋,自拚背约,以听鬼责。适有表戚蒋生来,靳述其异。蒋名下士[29],邑尤生考居其上[30],窃怀忌嫉。闻靳言,阴欲陷之。折简邀尤,与共登临,自乃着白衣而住[31],尤亦不解其意。至岭半,肴酒并陈,敬礼臻至。会郡守登岭上,与蒋为通家[32],闻蒋在下,遣人召之。蒋不敢以白衣往,遂与尤易冠服。交着未完[33],虎骤至,衔蒋而去。

异史氏曰:“得意津津者[34],捉衿袖,强人听闻;闻者欠伸屡作[35],欲睡欲遁,而诵者足蹈手舞,茫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