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173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17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4]  以名减字为忱:指减去原名的“士”字,单名为忱。

[5]  踧(c  ù促)落:犹言冷落。

[6]  行炙:端送菜肴。

[7]  卜紫姑之小技:紫姑,详见《花姑子》注。自唐以来有祭紫姑之俗,正月十五日图其形,夜间迎之,以卜祸福。此指其剪帛为人之幻术。

[8]  即世:去世。

[9]  侍郎:明清时,中央各部的副长官。犹女:侄女。

[10]艺:制艺,指八股文。

[11]老宿:老成有名望的人。此指宿儒。

[12]下第:落榜。

[13]中热:躁急心热,指热心功名仕进。

[14]试期:此指“童子试”试期。

[15]邑、郡、道皆第一:在童试中,县试、府试、院试都获得第一。

[16]场后:此指参加乡试以后。

[17]强作噱(iué决):意谓强作笑语,表示旷达。噱,谈笑,大笑。

[18]已登鬼箓:意谓必死。鬼箓,死者名册。陶渊明《拟挽歌辞》:“昨

暮同为人,今且在鬼箓。“[19]媵之:收之为姬妾。媵,指姬妾婢女,这里作动词。

[20]乱命:病重昏迷时的遗言:谓其主张荒谬。《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生病时命其子颗曰:“必嫁是。”病重时又说:“必以为殉。”武子死后,颗将嬖妾嫁出,曰“疾病则乱,我从其治也。”

[21]人头畜鸣:意思是,外貌是人但行为像畜牲。

[22]良材:上等棺木。

[23]力疾:竭力支撑着病体。

[24]蜕(tuì退):蝉蛇之类脱下的皮。

[25]蠹鱼:蛀蚀书籍的小虫。银粉细鳞,形似鱼,故名。

[26]传布飞扬:传播声扬。

[27]礼缘情制:礼法因人情而制定。

[28]卒无所可:始终没有称心的。可、可意、中意。

[29]小妻:妾。

[30]买乡场关节:意谓代公子行贿,买通关节,使之乡试中式。乡场:乡试。

[31]致意者:转达意向的人,指媒者。批逐:掌嘴驱逐。批,批颊。

[32]甲第:旧时显贵者的宅第。云连:与云相接,形容高大众多。

[33]躬谒:亲自来见。

[34]奁(lián  连)装:犹妆奁,陪送嫁妆。

[35]匪人:行为不正的人。

[36]鼎彝:鼎和彝都是古代青铜器,这里指珍贵的古玩。

[37]戏债:赌债。

[38]支系:宗族的分支;此指同族。

[39]诈谖(xuān  宣):欺诈。

[40]逴(chu  ó绰)行:远行。

[41]情迹:事情的经过。

[42]遍愬郡邑:向府、县都提出诉讼。愬,同“诉”,诉讼。

[43]宪府:旧时称御史为“宪府”。此专指朝廷委驻各行省的高级官吏衙门。如清代称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为“三大宪”。

[44]休致:官吏年老去职。清制,自陈衰老,经朝廷允许休致的,称自请休致:老不称职,谕旨今其休致的,称勒今体致。

[45]词枝:意谓胡扯乱编。《易。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疏》:“枝,谓树枝也,中心于事疑惑,则其心不定,其辞分散若间枝也。”

[46]敲楚:扑责。楚,刑杖。

[47]瘐毙:病死狱中。

[48]倒屣(x  ǐ喜):古人席地而坐,客人来,急于出迎,把鞋子倒穿。

形容热情欢迎。

[49]宛平:旧县名,在今北京市南部。

[50]颠末:事情的原委。

[51]微言之:婉转含蓄他说明心意。

[52]交契:交情很好。契,意气相合。

[53]关说:调解说情。

[54]罢之:指罢讼。

[55]赊远:遥远。

[56]币帛:作纳聘之礼。鼓乐:供迎亲之用。

[57]大些: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叫“大比”。

[58]卫:驴的别称。

[59]尾送:据铸雪斋抄本,原作“委送”。

[60]胶莱之界:胶州、莱州一带,今山东省东北部沿海地区。

[61]闯寇犯顺:指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率众造反,反对明朝统洽。李自成称李闯王。闯寇,是作者对闯王的蔑称。犯顺,以逆犯顺,谓造反作乱。

[62]韦驮:佛教天神,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佛教列为护法神。其塑像一般穿古武将服,手持金刚杵,威武高大。



[63]“猝不”以下及“异史氏曰”中个别阙字,均据铸雪斋抄本补。

[64]管城子无食肉相:意谓文墨之士没有做官的福相。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文书。”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称之为管城子,这里借以代指读书人。

[65]糊眼:谓眼睛昏眊,喻无辨识能力。主司:主管官员,此指科场试官。

[66]一击不中:汉张良曾使力士操铁锥,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没有击中而失败。见《史记。留侯世家》。这里借喻俞忱乡试未中。

[67]“伤哉雄飞”二句:意谓可悲的是,俞忧奋然参加乡试,被黜而死,倒不如周生落第归隐,竟可仙去。《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雄飞,喻奋发。雌伏,喻退让不争。

贾奉雉

贾奉惟,平凉人[1].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郎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2].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3].郎读罢,不甚称许,曰:“足下文[4]  ,小试取第一则有馀[5]  ,闱场取榜尾则不足[6].”

贾曰:“奈何?”郎曰:“天下事,仰而跂之则难[7]  ,俯而就之甚易[8]  ,此何须鄙人言哉!”遂指一二人、一二篇以为标准,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闻之笑曰:“学者立言,贵乎不朽,即味列八珍,当使天下不以为泰耳[9].如此猎取功名,虽登台阁,犹为贱也[10].  ”郎曰:“不然。文章虽美,贱则弗传[11].君欲抱卷以终也则已;不然,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12],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贾终默然。郎起笑曰:“少年盛气哉!”遂别去。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13],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又三年,闱场将近,郎忽至,相见甚欢。出所拟七题,使贾作之。越日,索文而阅,不以为可,又令复作;作已,又訾之。贾戏于落卷中[14],集其茸泛滥、不可告人之句[15],连缀成文,俟其来而示之。郎喜曰:“得之矣!”因使熟记,坚嘱勿忘。贾笑曰:“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榎楚[16],不能复忆之也。”郎坐案头,强令自诵一过;因使袒背,以笔写符而去,曰:“只此已足,可以束阁群书矣[17].  ”验其符,濯之不下,深入肌理。至场中,七题无一遗者[18].  回思诸作,茫不记忆,惟戏缀之文,历历在心。然把笔终以为羞;欲少窜易[19],而颠倒苦思,竟不能复更一字。日已西坠,直录而出。郎候之已久,问:“何暮也?”贾以实告,即求拭符;视之,已漫灭矣。回忆场中文,遂如隔世[20].  大奇之,因问:“何不自谋?”笑曰:“某惟不作此等想,故能不读此等文也。”遂约明日过诸其寓。贾诺之。郎既去,贾取文稿自阅之,大非本怀,怏怏不自得,不复访郎,嗒丧而归。未几,榜发,竟中经魁[21].  又阅旧稿,一读一汗,读竟,重衣尽湿,自言曰:“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矣!”方惭柞间,郎忽至,曰:“求中既中矣,何其闷也?”曰:“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22],真无颜出见同人。

行将遁迹山丘,与世长绝矣。“郎曰:”此亦大高,但恐不能耳。果能之,仆引见一人,长生可得,并千载之名,亦不足恋,况傥来之富贵乎[23]!“

贾悦,留与共宿,曰:“容某思之。”天明,谓郎曰:“吾志决矣!”不告妻子,飘然遂去。

渐入深山,至一洞府。其中别有天地。叟坐堂上,郎使参之,呼以师。

叟曰:“来何早也?”郎曰:“此人道念已坚,望加收齿。”叟曰:“汝既来,须将此身并置度外[24],始得。”贾唯唯听命。郎送至一院,安其寝处,又投以饵[25],始去,房亦精洁;但户无扉,窗无棂,内惟一几一榻。贾解屦登榻[26],月明穿射矣[27];觉微机,取饵啖之,甘而易饱。窃意郎当复来。坐久寂然,杳无声响,但觉清香满室,脏腑空明,脉络皆可指数[28].  忽闻有声甚厉,似猫抓痒,自牖睨之,则虎蹲橹下。乍见,甚惊;因忆师言,即复收神凝坐[29].虎似知其有人,寻入近榻,气咻咻,遍嗅足股。少顷,闻庭中嗥动,如鸡受缚,虎即趋出。又坐少时,一美人入,兰麝扑人[30],悄然登榻,附耳小言曰:“我来矣。”一言之间,口脂散馥。贾瞑然不少动。

又低声曰:“睡乎?”声音颇类其妻,心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