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第182章

书籍名:《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章节:第18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负,背负。荆,荆条,用作刑杖。

[72]诮(qiào  )让良切:责备甚严。

[73]披削:披缁削发,指出家为尼。佛教戒律规定,出家为僧尼,须披僧衣,剃去长发。

[74]逆于门:在家门前迎接。逆,迎。

[75]簿籍:指记录家产的账簿。

[76]兴席:离席;站起。兴,起。改容:变了脸色,表示惶恐。

[77]回禄之变:指发生火灾。回禄,传说中的火神,见《左传,昭公十八年》。

[78]编菅(jiān  兼):草荐。

[79]不动尊:指白银,意为收藏不用,如佛像端坐不动。

[80]拟于世胄:类似世家。拟,比拟、类似。世胄,犹言“世家”。

[81]阶进:作为进见的因由。

[82]灾舍:火烧房舍。

[83]馈牵羊:此既实指送羊祝寿,又暗喻服输悔过之意。《左传。宣公十二年》:“楚于围郑。……郑伯内袒牵羊以逆。”注:“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84]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旧时以“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这里以之比喻恶人魏名所送的礼物。

曹操冢

许城外有何水汹涌[1]  ,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

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小碑,字皆汉篆[2].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3].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4].‘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馀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

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耳!“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许城:指许昌,即今河南省许昌市。

[2]  汉篆:汉代篆书,为当时通行的一种字体。

[3]  曹孟德:即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据《三国志。魏书》本传,死葬漳河旁“西门豹祠西原上”。设七十二疑冢之说,见陶宗仪《辍耕录。疑冢》。

[4]  后贤诗:此指宋人俞应符诗。诗云:“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见陶宗仪《辍耕录。疑冢》。

龙飞相公

安庆戴生[1]  ,少薄行[2]  ,无检幅[3].一日,自他醉归,途中遇故表兄季生。醉后昏眊[4]  ,亦忘其死,问[5]  :“向在何所?”季曰:“仆已异物[6]  ,君忘之耶?”戴始恍然,而醉亦不惧,问:“冥间何作?”答云:“近在转轮王殿下司录[7].”戴曰:“人世祸福,当必知之?”季曰,“此仆职也,乌得不知[8].但过烦,非甚关切,不能尽记耳。三日前偶稽册,尚睹君名。”戴急问其何词,季曰:“不敢相欺,尊名在黑暗狱中[9].”戴大惧,酒亦醒,苦求拯拔。季曰:“此非仆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10],非大善不可复挽,穷秀才有何大力?即日行一善,非年余不能相准[11],今已晚矣,但从此砒行[12],则地狱或有出时。”戴闻之泣下,伏地哀恳;及仰首,而季已杳矣。悒悒而归。由此洗心改行,不敢差跌[13].  先是,戴私其邻妇,邻人闻之而不肯发,恩掩执之[14].  而戴自改行,永与妇绝;邻人伺之不得,以为恨。一日,遇于田间,阳与语,给窥眢井[15],因而堕之。井深数丈,计必死。而戴中夜苏,坐井中大号,殊无知者。邻人恐其复生,过宿往听之;闻其声,急投石。戴移闭洞中[16],不敢复作声。

邻人知其不死,劚土填井[17],几满之。洞中冥黑,真与地狱无少异者。空洞无所得食,计无生理。蒲伏渐入[18],则三步外皆水,无所复之,还坐放处。初觉腹馁,久竟忘之。因思重泉下无善可行[19],惟长宣佛号而已[20].  既见燐火浮游,荧荧满洞,因而祝之:“闻青燐悉为冤鬼;我虽暂生,固亦难反,如可共话,亦慰寂寞。”但见诸燃渐浮水来;燐中皆有一人,高约人身之半。诘所自来,答云:“此古煤井。主人攻煤,震动古墓,被龙飞相公决地海之水,溺死四十三人。我等皆鬼也。”问:“相公何人?”曰:“不知也。但相公文学士,今为城隍幕客,彼亦伶我等无辜,三五日辄一施水粥。

思我辈冷水浸骨,超拔无日[21].  君倘再履人世,祈捞残骨葬一义冢。则惠及泉下者多矣。“戴曰:”如有万分之一,此即何难。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因教诸鬼使念佛,捻块代珠,记其藏数[22].  不知时之昏晓,倦则眠,醒则坐而已。忽见深处有笼灯,众喜曰:”龙飞相公施食矣!“邀戴同往。戴虑水沮[23],众强曳扶以行,飘若履虚。曲折半里许,至一处,众释令自行;步益上,如升数仞之阶。阶尽,睹房廊,堂上烧明烛一支,大如臂。戴久不见火光,喜极趋上。上坐一叟,儒服儒巾。戴辍步不敢前。叟已睹见,讶问:”生人何来?“戴上,伏地自陈。叟曰:”我耳孙也[24].  “

因令起,赐之坐。自言:“戴潜,字龙飞。向因不肖孙堂,连结匪类,近墓作井,使老夫不安于夜室,故以海水没之,今其后续如何矣?”盖戴近宗凡五支,堂居长。初,邑中大姓赂堂,攻煤于其祖茔之侧。诸弟畏其强,莫敢争。无何,地水暴至,采煤人尽死井中。诸死者家,群兴大讼,堂及大姓皆以此贫;堂子孙至无立锥[25].  戴乃堂弟裔也。曾闻先人传其事,因告翁。

翁曰:“此等不肖,其后乌得昌[26]!汝既来此,当勿废读。”因饷以酒馔,遂置卷案头,皆成、洪制艺[27],迫使研读。又命题课文[28],如师教徒,堂上烛常明,不剪亦不灭。倦时辄眠,莫辨晨夕。翁时出,则以一僮给役。

历时觉有数年之久,然幸无苦。但无别书可读,惟制艺百首,首四千余遍矣。

翁一日谓曰:“子孽报已满,合还人世。余冢邻煤洞,阴风刺骨,得志后,当迁我于东原。”戴敬诺。翁乃唤集群鬼,仍送至旧坐处。群鬼罗拜再嘱。

戴亦不知何计可出。

先是,家中失戴,搜访既穷,母告官,系缧多人[29],并少踪绪。积三四年,官离任,缉察亦弛。戴妻不安于室,遣嫁去。会里中人复治旧井,入洞见戴,抚之未死。大骇,报诸其家。异归经日,始能言其底里。自戴入井,邻人殴杀其妇,为妇翁所讼,驳审年馀,仅存皮骨而归。闻戴复生,大惧亡去[30].  宗人议究治之,戴不许;且谓曩时实所自取,此冥中之谴,于彼何与焉。邻人察其意无他,始逡巡而归。井水既涸,戴买人入洞拾骨,俾各为具[31],市棺设地,葬丛冢焉[32].  又稽宗谱名潜,字龙飞,先设品物祭诸其冢。学使闻其异,又赏其文,是科以优等入闱[33],遂捷于乡[34].  既归,营兆东原[35]、迁龙飞厚葬之;春秋上墓,岁岁不衰。

异史氏曰:“余乡有攻煤者,洞没于水,十馀人沉溺其中。竭水求尸,两月馀始得涸,而十馀人并无死者。盖水大至时,共泅高处,得不溺。缒而上之,见风始绝,一昼夜乃渐苏。始知人在地下,如蛇鸟之蛰,急切未能死也。然未有至数年者。苟非至善,三年地狱中,乌复有生人哉[36]!”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安庆:府名,治所在今安徽安庆市。

[2]  少薄行:年轻时轻薄无行。

[3]  无检幅:不修边幅。

[4]  昏眊:视觉模糊。

[5]  亦忘其死,问:此从铸雪斋抄本,原“其”字缺,“问”字除去。

[6]  异物:指死亡的人。

[7]  转轮王:梵语意译,一译“转轮圣帝”,“转纶圣王”,“轮王”等。

古印度神话中法力极大的“圣王”。据说他自天感得轮宝,以转轮宝而降伏四方,因名。见《长阿含经。大本经》和《俱舍论》。

[8]  乌得不知:此从铸雪斋抄本,原“不”字下衍一“不”字。

[9]  黑暗狱:传说中的地狱之一。

[10]恶籍盈指:犹言记录恶迹的簿册堆满一尺厚。极言其罪恶之多。籍,记事簿。指,指尺。古时以中指中节为寸,十倍为尺,名曰指尺。

[11]相准:相准折,谓善恶之事两相抵销。

[12]砥(d  ǐ底)行:砥砺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正道。《礼记。儒行》:“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砺廉隅。”砺,砒砺,砂石,磨石。引申为磨炼、磨厉。

[13]差(cuō蹉)跌:同“蹉跌”,失足跌倒,喻失误。

[14]掩执之:乘其不备抓获他。

[15]眢(yuán  宛)井:枯井,废井。

[16]移闭洞中:转移而藏身洞中。闭,伏藏。

[17]劚(zhú竹)土:掘土。劚,同“”……,大锄,引申为挖掘。

[18]蒲伏:同“匍匐”,四肢着地而行。

[19]重泉:谓地下,犹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