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罗马史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罗马史

第1章

书籍名:《罗马史》    作者:阿庇安
    《罗马史》章节:第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罗马史》

作者:阿庇安

译者:谢德风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

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

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

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

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  年着手

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

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

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

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

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

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83  年5  月

罗马史(上卷)

英译本序言

史学家阿庇安是埃及亚历山大里亚人。关于他的事迹,我们只从他自己

的著作中,从马可·奥理略①的老师夫隆托②的信札中,隐约地知道一点。我

们推定他大约生于公元95  年,卒于公元165  年。近年所发现他的作品的一

个片断说到在埃及,他曾冒险参加了一次对犹太人的战争。这可能就是公元

116  年图拉真皇帝在埃及镇压犹太人起义所进行的那次战争。他在他的历史

著作序言中③说到他在本国已达高位,后来在罗马为皇帝案件的检察官(可

能是皇帝金库检察官)。直到皇帝任命他为总督。要有担任总督职务的资格,

他一定已经是一个骑士等级的罗马公民。在写序言的时候,他表示是在罗马

城建立后的九百年,④这是在安敦尼·庇护统治的时代。⑤夫隆托有一封写给

安敦尼的信传留下来了。这封信请求皇帝任命他的朋友阿庇安为总督,不是

为了满足他的野心,也不是为了薪给的关系,而是当作他暮年所应得的荣

誉。夫隆托证实他的朋友的荣誉和忠诚。阿庇安在他的序言中也说到,他已

经写了一篇自传,①那些想更详细一点了解他的人可以从中获得情况。但是

这篇著作,在公元九世纪时,福提阿斯也没有看见过,虽然那时候,阿庇安

的全部历史著作还是保存无缺的。

阿庇安在他的序言第十四节中概括地叙述了他的计划。这个计划不是按

年代顺序,而是按种族排列,依照罗马人跟其他民族以及他们自己内部所进

行的战争,分散在各部分叙述的。关于他的作品最早的详细记载留传到我们

手里的是君士坦丁堡的总主教福提阿斯②的记载,福提阿斯死于公元891  年。

他写了一部文献百科全书,名叫《群书摘要》,③这部书中包括有关于当时

他们的著作还存在的二百八十个作家的评介。他所记载关于阿庇安的著作共

二十四卷,④其中有十一卷完整地、或者几乎完整地留传至今,即西班牙史、

汉尼拔战争史、布匿战争史、伊利里亚史、叙利亚史、米特拉达梯战争史和

内战史五卷。从别的书中的引文中摘辑出来的片断材料,保存在大约公元950

①  罗马皇帝,公元161—180  年。——译者

②  马可·科尼利阿斯·夫隆托(约公元100—166  年),为当时的雄辩家。——译者

③  序15。——译者

④  参阅序9。——译者

⑤  公元138—161  年。——译者

①  参阅序15。——译者

②  公元820?—891  年。——译者

③  Myriobiblon  或Bibliotheca——译者

④  本书所译者共十七卷。第XVIII—XXI  卷,记载埃及的被征服,第XXII—XXIV  卷,记载帝国时代到图

拉真在达西亚与阿拉伯诸战役为止,这些部分现已失传。此外,他原计划写的帕提亚历史,没有写成。—

—译者

年根据君士坦丁·波菲罗真尼斯皇帝⑤的命令而编纂的两部拜占庭著作中:

一部名叫《使节》,⑥另一部是《美德与恶行》。⑦每一部书都引用了阿庇安

和其他史学家有关上述题目的文字。《使节》一书中所引用阿庇安的文字于

公元1580  年由福尔维奥·俄细尼(攸西那斯)在罗马草率地搜集起来,公

元1580  年在安特渥普出版。《美德与恶行》一书中所引用阿庇安的文字,

公元1634  年亨利·得·瓦罗亚在巴黎根据他的朋友皮累斯的一个手抄本,

很忠实地翻译出来了。有少数分散的句子在修伊达斯①的字典及其他著作中

发现。他的历史记载到公元前35  年绥克斯都·庞培之死为止,②即在安敦尼

与屋大维平分罗马世界之后不久。

阿庇安的著作在近代最早出版的是公元1452  年教皇尼古拉第五的私人

秘书彼得拉斯·康提都的一个拉丁文译本。希腊原文的最早出版是公元1551

年卡罗卢斯·斯泰法那斯在巴黎印刷的。对于抄本最重要的校勘工作是斯特

拉斯堡大学哲·什淮克豪塞教授做的,于公元1785  年出版。我的译本主要

是根据俄国多尔巴特大学门得尔松教授校刊的原文,这本原文是1879—1882r  />
年在来比锡出版的他布纳版本。一个重要的版本是1877  年在巴黎出版的提

多校刊本,这个版本有拉丁译文和原文相对照。

阿庇安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他自己的时代以前很远,因此,知道他

所利用的材料来源是很重要的。他把波里比阿,③

鲍鲁斯·克劳狄、①海挨翁尼马斯、②恺撒、③奥古斯都④和阿西尼阿斯·波

利俄⑤等当代作家都提到了,似乎暗示着他是引用

了他们的著作的。他偶然也提到发罗、⑥非比阿·彼克托、⑦喀

西约·赫密那⑧和卢提略·鲁福斯,⑨但是并未含有引用他们的

⑤  君士坦丁第七(公元912—959  年)。——译者

⑥  ConcerningtheEmbassies。——译者

⑦  ConcerningVirtuesand  Vices。——译者

①  修伊达斯是一本字典的名字,不是一个作家的名字。原文出自拉丁语,意为“要塞”。此书编于十世纪

末,书中保存了许多古典著作。——译者

②  按第十卷16—29  节叙述屋大维(公元前35  和34  年)两次进攻伊利里亚的战役,这第二次战役发生在绥

克斯都·庞培死后。——译者

①  参阅Ⅳ(Ⅰ)3。——译者

②  参阅Ⅻ.8。——译者

③  参阅Ⅵ.(XVIII)。——译者

④  参阅Ⅹ.14  以下;XVI.110;XVII.45。——译者

⑤  参阅XIV.82。——译者

⑥  参阅XV.47。——译者

⑦  参阅Ⅶ.27。——译者

⑧  参阅Ⅳ.(Ⅵ)。——译者

著作的意思。他没有提到李维、⑩萨拉斯特、(11)戴奥尼素、(12)

或戴

奥多拉斯的著作,(13)(虽然所有这些作家们的著作都是他所能够看

到的。尽管这样,我们不是没有方法利用其他古代作家们的著作来检验他的

叙述的。这已经是最近百年多来德国学者们所喜欢搜索的园地,由于他们的

辛勤劳动,产生了许多讨论阿庇安著作史料来源的博学论文。《保利-威索

瓦古典百科全书》(14)中,格*丁根大学什发兹教授的论文是最新的和最

好的,是这类著作中的一篇不朽的巨著,但是著者在推翻其前人的结论方面

比较成功;而在他自己指出真正来源方面比较失败。他认为阿庇安著作的来

源,主要地(如果不是绝对地的话)是拉丁文著作;共和时代的资料是那些

他所描写为“掌管编史工作的出身高尚的业余爱好者”的官方编年史家们①

的著作,他说,“每当他们利用他们的闲暇,给一般没有知识、又无批判能

力的群众报导的时候,说谎,特别是因为爱国主义的缘故而说谎,对于这些

业余爱好者甚至比对于修辞学家,还更加是可以容许的。”

阿庇安是事件的叙述者,而不是哲理的史学家。他的风格没有词藻的修

饰;但是在许多修词整洁的章节中,他的风格是生动而有力,有时是雄辩的。

有时候他提高到和古代世界最优秀的作家的同样高超的地位。《内战史》的

绪论就是这一类的例子。在这里,导致革拉古兄弟悲剧的一些事件以庄严而

整齐的步伐向前发展,后代有许多史学家模仿这种风格,但是没有人超过他

的。这是古代作家们关于土地问题的争执对于双方面的意见都加以叙述的唯

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