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拿破仑时代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拿破仑时代

第31章

书籍名:《拿破仑时代》    作者:[法]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章节:第3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一进展的速度首先取决于:盟国可以在多

大程度上相信它们的自身安全由于德国对和平的愿望和

愿意友好地靠拢盟国而得到保证。”

麦克洛伊告诉阿登纳,盟国对联邦政府的合作感到满意,因此,打算给

予德国以愈来愈多的独立,而且尽可能少地介入联邦政府的事务。他交给了

阿登纳一些有关德国问题的文件,其中不乏盟国改变对德占领政策的关键举

措。最为确切且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盟国已经在着手成立一个研究小组。该

小组的任务是拟定占领法规的修正案,并处理一系列在缔结和约之前可能妨

碍德国的发展的各种问题。同时,盟国也表示要在经济上与联邦德国进行更

多的合作。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同意要在柏林购买比过去更多的产品,而美

国也通过全权代表哈里曼发表声明,准备通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在柏林进行

更多的采购。

这一切为联邦德国加入欧洲委员会扫清了障碍,在确信联邦德国加入欧

洲委员会的提议能在联邦议会中获得绝大多数的赞同之后,阿登纳于1950

年6  月13  日将议案提交联邦议院辩论。

6  月15  日,联邦议院对联邦共和国参加欧洲委员会提案进行表决。基督

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和德意志党的议员投赞成票,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议员投反对票。提案以220  票对150  票的压倒多数

获得通过。

六国的“小欧洲”

“凡事开头难,进行过程中有风险,成功也没有把

握,但所有这些,都比不上带头实行一种新秩序。”

——尼克洛·马基维里王子  公元1513  年

到目前为止,舒曼计划只是构画出一个非常一般的基本轮廓,而要把计

划确实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在联邦德国内部,尽管舆论界普遍对计划感到非常满意,但亦有相当多

的人持反对或保留态度。反对党社会民主党认为,管理鲁尔和防止其重新成

为军火库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这一地区的企业实行国有化。可是,舒曼计划

既不促成国有化,也不导致非国有化,企业制度由各参加国自由作出决定。

建立共同市场无疑只是加强资本主义经济和鼓励卡特尔的一种方式。同时,

社民党人也反对舒曼计划中倡议实行的所谓高级机构的技术官僚统治。从根

本上讲,社民党人反对联邦德国同西方建立过于紧密的联系,认为这会加剧

分裂,损害德国的重新统一。

工业界对舒曼计划反应积极。他们认为对煤钢实行共同管理,将是对联

邦德国生产取消限制的一种手段。但是,工业家们担心法国工业的竞争,因

为联邦德国的钢铁工业自战后以来在生产上一直受到限制和敌视,没有像法

国那样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也得不到像法国那样多的马歇尔计划贷款。

令阿登纳感到欣慰的是德国工会方面反应积极。尽管工会领导人同社会

民主党人有着各种联系,然而工会希望参与未来共同体的各个机构,从而使

劳动者在市场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意大利,舒曼计划受到热烈欢迎。政府总理,天主教民主党领袖阿尔

契德·加斯贝利反应十分积极。对于意大利来说,舒曼计划可以带来政治实

惠,使意大利有可能重新获得和它以前战胜国一样的待遇。但加斯贝利却对

经济问题感到担忧,因为意大利的重工业不够发达,需要保护。

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对计划的反应比较慎重。这三国正在试行一

种经济联盟,其中经济联合的原则虽被采纳,但关税同盟的实施却困难重重,

荷兰与比利时、卢森堡的差异使得人们对是否能够最终实现真正的同盟产生

了怀疑。有鉴于此,三国在赞同舒曼计划的政治原则的同时,提出了许多保

留意见。在比利时,由于钢铁企业已经实现了设备现代化,所以钢铁业对舒

曼计划态度积极,然而比利时煤炭公司破旧不堪,私营煤炭企业主却忧心忡

忡,把比利时煤炭公司纳入一个共同市场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另外,比利时

各个工会则支持法国的建议,但资方却惧怕法国式的统制经济,更喜欢直接

的工业协定。钢铁出口大国卢森堡亦是如此。荷兰的煤炭和钢铁工业虽然不

占重要地位,却正在迅速发展。正因为煤钢工业尚未发展到足以对付国际竞

争的地步,所以荷兰对共同市场也表示担心。

总的来讲,这些国家准备采纳法国的建议,舆论对于煤钢的联营是持支

持态度的。

英国的态度完全不同,英国人不愿因联营而使英国经济受到任何损害,

更不愿损害英国主权和英美特殊利益关系。舒曼计划的制定者让·莫内最初

是设想在协调英法计划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英法核心,使其逐步扩展成为一个

在经济上统一的欧洲。让·莫内在1949  年便就此与英国计划处处长埃德温·普

洛登爵士进行过秘密会谈,但英国人不感兴趣,只是想发展贸易,提出不出

让国家主权的一些初步意义的联合。这与莫内想借加强联合而振兴法国、振

兴欧洲的宏伟计划相去甚远。于是让·莫内在欧洲计划中撇开了英国。英国

人的表现是极有意思的,在欧洲委员会和欧洲经合组织中,英国人已经显示

出英国不愿为欧洲付出任何主权代价,使这两个欧洲组织,在进一步联合问

题上陷入僵局,但舒曼计划一出,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却又怨恨法

国在不征求伦敦意见的情况下单独采取主动行动。因为莫内与舒曼主要担心

英国人的讨价还价有可能使计划本身受到影响。故而将计划针对联邦德国,

英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如果愿意可以接受,但不能使计划本身受到影响。舒

曼的建议在英国也引起了一些积极反应。温斯顿·丘吉尔把它看作是“平息

高卢人和条顿人之间千百年来争端的手段。”工党政府发表声明,认为这项

倡议对于把联邦德国重新纳入欧洲大家庭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工党政府和

反对派保守党都不约而同将自身排除在外。道理很简单,英国和欧洲大陆国

家的煤钢贸易所占比重并不大,舒曼建议涉及的工业部门对英国的经济利益

有限,相较之下,反倒有许多不利因素:英国工党正在国内试行改革,已经

完成煤炭企业的国有化,钢铁企业的国有化也正在进行,加入联营会损害国

有化进程。并且工党和保守党都不愿让国家加入一个超国家机构受到限制,

他们认为英国还是处于欧洲之外而和欧洲保持紧密联系的地位对国家发展更

为有利。英国最终拒绝了让·莫内的建议。

英国人的态度也影响了比荷卢三国,后者提出许多质疑,为舒曼计划的

实施造成了压力。只有阿登纳坚定不移地支持它,并全力为其辩护。

舒曼计划虽然在旗子上写的是“欧洲联邦”,但在当时却有一块醒目的

政治招牌——“套住”德国。这一点舒曼并没有向阿登纳讳言隐瞒。但狡黠

的莱茵人阿登纳看到的却是它实用的一面,他的目的是要想将其接过来“为

我所用”,“在天平上投入自己的砖码”。他对建议的支持完全是另有所图。

这一点很快就可以看到。

1950  年5  月23  日,舒曼计划的幕后策划者和经济方面的组织者让·莫

内偕同高级专员代理贝拉尔到波恩,希望与阿登纳进一步磋商,以确保法、

德两国在总的方面能够意见一致,同时也准备抵制可以料到的各种情况。

莫内此行担心德国人会提出以各国的煤钢产量来决定每个国家在煤钢共

同体所属机构中的地位。依据德国的实力,它很快会成为欧洲煤钢最大国。

这对德国人有利,但却会造成对其他各国的歧视。阿登纳主动打消了莫内的

顾虑。他说:“您知道,为了我国的前途,我是多么重视权力平等的问题。

对把我国拖回到灾难时代的勾当,我曾经提出过多少责难。我荣幸地向您表

示,我完全赞成您的建议。因为离开了全面的平等,也就谈不上什么煤钢共

同体了。我的代表团可能提出的以经济为基础的一切建议,我都将予以撤

消。”

阿登纳的意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起到简单明确的保证作用。在欧洲

联合这一个问题上,阿登纳与莫内同样高瞻远瞩,认为全面的平等是欧洲和

平的首要条件。平等的原则阻止了以后煤钢共同体各机构内部杠杆游戏勾心

斗角的一切企图,为它的成功带来了很大希望。

阿登纳与让·莫内还就关于煤钢联营计划讨论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即

首先由各国高级机构的代表进行讨论,尽可能迅速地就舒曼计划的实行范围

和缔结国家条约的框架取得基本谅解,只有在各国议会声明赞同的情况下,

才让技术顾问们参与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各国因技术困难和意见

分歧过大去进行不厌其详的讨论,以致产生使整个计划陷入空谈的危险。

为加快煤钢联营的步伐,阿登纳与法国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磋商。舒曼

决定于1950  年6  月20  日在巴黎举行起草建立煤钢联营条约方案的会议。根

据阿登纳与莫内的商谈,巴黎会议所有的参加国一律不派技术专家出席。阿

登纳采纳勒普克教授的建议,任命了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学家哈尔斯坦为

联邦共和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