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拿破仑时代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拿破仑时代

第62章

书籍名:《拿破仑时代》    作者:[法]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章节:第6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该声明宣布民主德国是一个主权国家。阿登纳竭尽全力驳斥这

一观点,并且努力争取美、英、法对联邦德国“单独代表权”的支持。他一

边出面反驳那些认为德国问题从此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的猜想,一边又强调

指出:“苏联声明丝毫没有能够驳倒这一事实,即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只有

一个德意志国家,这就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它今天仍然代表着这个从来没

有消亡过的国家”——更进一步,“只有联邦德国政府才有权代表另外一千

七百万德国人说话和行动。”

第三个突出事例是1955  年巴黎协定生效之时。阿登纳代表联邦政府宣布

自己获得主权。他强调:“长期以来,我们在不断赢得信任的基础上作出的

努力,今天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现实”,联邦德国已经以平等的地位成

为西方自由大家庭中的一员,结成了真正的伙伴关系,因此,只有联邦德国

拥有对整个德国的“单独代表权”。

“单独代表权”的问题成为整个阿登纳时代阿登纳与西方盟国交涉的重

要内容。他一再要求西方盟国确认这一点。

在1955  年12  月8  至10  日的波恩德国使节会上,威廉·格雷韦提出了

一个警告,即不要过分拘限于笼统的规则,而应在判断事实时保持灵活性。

但是,格雷韦的警告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由于存在这么一个原则,也由

于联邦德国基本法里关于联邦德国是唯一合法政府的实际规定,联邦政府就

很难在东方政策上作出创造性的举动。正如在哈尔斯坦主义出台时外交部地

区司里有一批东方问题专家所担心的那样,东欧国家一生下来就带有同民主

德国保持关系的“天生缺陷”,该如何对待它们呢?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同德

国渊源很深,“哈尔斯坦主义”原则无疑是完全放弃了这些国家。同时,他

们提出,只同承认联邦政府是全德人民唯一合法代言人的国家打交道,必然

使联邦德国局限在一定的国际范围内,对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再有,阿

登纳强调要以实力政策、实力基础统一全德,局限性的发展与实力基础,实

力政策也相矛盾。因而,尽管哈尔斯坦主义解释了“在莫斯科出现两个德国

大使馆”的国际法问题,但是,它实际也将束缚联邦政府外交政策的手脚。

德苏建立后的十年是西德有关德国问题的政策的一个“不妥协的时期”。

阿登纳尽管与苏联建交,却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根据哈尔

斯坦主义的原则,阿登纳拒绝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

东方国家愿同联邦德国接近或建交的友好表示,并且在1957  年断绝了同南斯

拉夫的外交关系,理由是南斯拉夫承认了民主德国。1963  年,阿登纳政府又

以同一理由同古巴断绝了外交关系。

阿登纳是很为难的。他感受到1955  年日内瓦高级首脑会晤后东西方关系

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是,他也不得不坚持他政策的延续性,这种政策从公

众舆论的反映来看是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在阿登纳与苏联建交之后,当时

有人曾在德国的汉堡作过一次民意测验,要求回答对那些承认奥得一尼斯河

边界的人作何看法。结果是:56%的人认为,那些承认奥得—尼斯河边界的

人无权在汉堡作报告;57%的人认为,不能让这些人在电视中发表讲话;  68

%的人认为不能让他们在高等学校中任教。对德国公众来说,仍然孙须坚持

同东方仍不妥协。阿登纳如果突然改变政策,就得难保证能够得到公众的继

续支持。

应该说,德苏建交的意义是积极的,而哈尔斯坦主义的出台则是被动与

消极的反映,是阿登纳政策老化的开端。

第七章

振兴欧洲

通向统一欧洲的道路将是漫长而艰辛的。

——《阿登纳回忆录》(三)

“欧洲统一是我们时代的福音和希望。”

——让·莫内1954  年11  月9  日在辞去欧洲

煤钢联营高级机构主席时讲话

欧洲新制度的设想

我不认为欧洲的统一是一种空想。

——《阿登纳回忆录》(三)

1950  年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议建立煤钢联营时,阿登纳率先响应了

他的号召。1952  年这一计划实现,缔结协定的六国一致同意,六国必须通过

扩大共同机构,继续为创建一个经济和政治结成一体的欧洲而努力。由于朝

鲜战争爆发,欧洲感到联合的紧迫,在美国支持下,关于欧洲联合的讨论一

时勃兴。人们积极地筹划欧洲防务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方案。1954  年8  月,

法国国民议会否决了讨论达4  年之久的欧洲防务共同条约,使得欧洲统一运

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蹶不振。之后,政治共同体的讨论又告破裂,欧

洲一体化只有煤钢联营还在运作,整个运动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

但是,真正致力一体化事业的人,谁也没有放弃将政治统一运动继续进

行下去的希望。让·莫内没有,阿登纳也没有。他们都在等待更有利时机的

到来,等待创造这个时机。

防务条约失败以后,阿登纳和莫内就统一欧洲的命运进行了一次探讨,

他们共同感到,在欧洲防务集团失败之后,欧洲虽然出现了一个政治真空的

局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统一欧洲的必要性已经丧失,联合的目的也并非只

针对苏联人对欧洲的威胁,莫斯科只是西欧联合的一方面原因,联合更重要

的目的是为了欧洲自己的发展。“欧洲之父”让·莫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

欧洲应该做的首先是把自己组织起来,而无须过多地考虑他人的企图或可能

作出的反应。期待自古以来就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人们都接受有关欧洲统一的

全面安排,那只能是幻想。莫内对阿登纳谈到了他的打算,他说他从防务集  />
团的失败这一点来看,在欧洲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政治性困难是其决定性的

阻力,应该努力使各种政治力量不再成为欧洲统一的阻力,而将它们变成统

一的动力。为了实现这一点,莫内说在他1955  年2  月20  日作为欧洲煤钢联

营主席任期届满时,他将会提出辞职,并且拒绝参加政府公职,以便于以民

间自由的身份,专门从事振兴欧洲工业的工作,协调各国的各种政治力量,

推动欧洲前进。

莫内的话令阿登纳感到振奋,阿登纳坚决支持莫内的想法。他告诉莫内,

欧洲防务集团的失败至少让他看到了一点,这就是不能再操之过急地要求一

个尽善尽美的欧洲统一政策。他说他感到在执行政策中,运用健全的现实主

义审时度势适应情况是很重要的。如果所追求的目标一时还达不到,那么,

至少应该试图实现目前可行的部分,未来则必须依靠继续发展的力量。因为

政治中总是存在着无法逆料的新形势。他也对莫内谈起了他的打算,按照阿

登纳的设想,实现欧洲政治联盟是欧洲各国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经济问

题的复杂性将会使得一些国家产生离心趋向,因而在实现了政治联盟之后再

着手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加快欧洲统一的速度。“防务共同体与政治共同

体的失败证明在各国政治上的吵吵嚷嚷远比经济合作的分歧更为难缠,我们

应该吸取教训把视线重新转移到经济合作问题上,设法通过经济联盟的创建

来达到建立政治联盟的终极目的。”他说,“为了追求更好的、但还不能实

现的东西而忽略好的东西,我以为是错误的,同样,为了追求更宏伟、更深

远、只有到明天才能实现的步骤,而忽略今天可行的步骤,我也认为是错误

的。”

让·莫内对阿登纳的话表示由衷赞同,他点头道,“的确,我们现在欧

洲军的计划被搁置一旁,政治共同体计划也被抛弃,军事欧洲的道路被关闭

了,政治欧洲也无路可走。发挥经济一体化功能将是我们的唯一出路。这既

没有忽视欧洲统一的长远目标,在体制方面也不会显得过于雄心勃勃。”

阿登纳和莫内不约而同考虑到以经济为推动力归功于欧洲煤钢联营四年

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六国自从成立了共同联营机构,对煤钢的生产、投资

价格、原料实行统筹分配与安排之后,六国的联营领域都飞速发展,远远超

过了没有参加煤钢联营的英国以及北欧各国。  1951—1954  年期间,德、法、

意、荷、比、卢六国的煤产量增加了23%,钢产量增加了14.5%。除此之

外,煤钢重要工业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六国工业的发展,这便使得六国都从

实际的利益中感到了联合的好处。

同阿登纳磋商后,莫内也同样到五国中去寻求共同语言,他得到一大批

从煤钢联营中看到实际好处的政治家们的支持。这时,经济利益成为欧洲联

合再掀高潮的推动力。各国已经不满足于在“小欧洲”范围内所进行的单一

部门的经济初步一体化,而积极酝酿着更广泛的一体化以及成立全面关税同

盟问题。既然政治和军事一体化牵涉的范围太广,触及的问题太根本(国家

主权),何妨从不那么敏感的经济一体化重新来着手。各国对这个问题都兴

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