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拿破仑时代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拿破仑时代

第65章

书籍名:《拿破仑时代》    作者:[法]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章节:第6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此外英美在核能等方面也有合作。

②  指它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担心是有理由的:它倒是认为,这些工作将促

进它与英国政府共同遵循的目标。

因此,联邦政府将继续在它这方面,为实现欧洲煤钢联营六

国外长在墨西拿所通过的创建共同市场的决议而作出贡献。

此外,外交部拟对此采取保留态度,即在适当的时机,再考

虑大不列颠王国政府关于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范围内讨论与墨西

拿决议有关问题的建议。

联邦政府的最后一项保留是根据两点作出的,一是联邦经济部长艾哈德

认为建立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会束缚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而以欧洲经济合

作组织作为成员国之间展开自由贸易的范围对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再是阿登

纳自己也寄望于通过谈判协商消除英国与六国之间分歧,从而最终促使英国

参加到共同市场中来。

1956  年7  月,在六国和英国关于共同体问题之争的高潮时期,阿登纳应

意大利政府的邀请访问了意大利。此次意大利之行的目的在于全面协调注意

两国有关共同体问题的立场分歧。

这次访问使战后德意双边关系的协调升至顶点。在意大利,阿登纳与总

统格隆基、总理安东尼奥·塞尼、国防部长保罗·埃米略·塔维亚尼等分别

进行会谈。对方谈到了德国问题,更着重谈到了目前的局势与欧洲一体化关

系的问题。阿登纳对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找到共同点感到欣慰。

阿登纳希望通过德意合作而对共同市场的建成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英

国与墨西拿六国有关共同市场的争吵已急剧升温,而法国由于缺少一个强有

力的人物,内政一直是个大问题,目前殖民地的情况又有突变,法国甚至存

在着爆发革命的危险。六国与英国矛盾的处理及共同体内同法国的关系,成

了阿登纳与塞尼和塔维亚尼讨论的重点。双方一致感到,为了推动一体化前

进,德意合作关键是两国必须携手共进。阿登纳说,欧洲联合的政策不应再

由于法国的内政困难而遭受失败,一体化即使没有法国的参加也要努力实

现,不能由于法国的瘫痪而使一体化瘫痪,同时,也必须永远为法国的随时

加入、参与协作敞开大门。塞尼完全同意阿登纳的观点。

在谈判如何对待英国人时,阿登纳告诉塔维亚尼一个想法:是否能够让

欧洲防务集团以一种略微改变的形式重新出现呢?这样也许可以找到一条共

同的道路。他说也许可以先通过同英国的秘密接触,试探一下英国人的态度。

如果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使英国相信能够参与协作,那么或可因此缔造出欧洲

统一的美好前景。当然,在这个期间首要的还是实现共同市场的规划,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英国进入欧洲大陆另开新径。

阿登纳显然仍然没有放弃把英国拉入欧洲的希望。他把意大利作为商议

此事的最好伙伴。阿登纳进一步设想了使英国更加接近欧洲的两种可能性:

首先,可以邀请英国参加墨西拿六个国家的协商,即使仅仅是以联系的形式;

其次,可以重振西欧联盟,广泛扩大西欧联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权限,

使之成为一个有约束力的有效欧洲组织。西欧联盟成员包括了英国和墨西拿

六国。意大利方面答应阿登纳,将对这种可能性引起重视。

1956  年12  月初,意大利总理格隆基回访联邦德国。阿登纳同他再次讨

论了英国和欧洲的关系问题。格隆基也认为西欧联盟在斯特拉斯堡的年会纯

粹是一种形式,必须设法改变这种状况,使西欧联盟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他们设想应设法赋与西欧联盟议会以更大的权力,使它成为欧洲议会的核

心。阿登纳提议把它的机构搬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在地区,并建议七个西

欧联盟国家驻北约大使兼任驻西欧联盟大使等等。

尽管德意两国对英国寄予了许多美好希望,设想了种种可能性,甚至认

为英国政府或许会因为苏伊士运河事件从根本上修正它的欧洲政策,但是,

阿登纳与意大利为使英国靠拢欧洲而作出的努力一无成效,英国拒绝了这些

建议。英国对欧洲的政策也许可以说因苏伊士事件而转变了,但这种转变并

不是阿登纳所希望的那样,英国打算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组织欧洲——它想建

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而不是经济共同体。这样墨西拿六国与英国之间的分歧

就越来越不可弥和了。

1956  年5  月,墨西拿六国在威尼斯通过了比利时外交大臣斯巴克就建立

共同市场的详细方案,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六国政府全权代表会议从1956

年6  月起在布鲁塞尔召开,着手拟定条约。因此,到了1956  年夏天,六个国

家在墨西拿所设想的政治合作基础上的经济联合有了一个固定的轮廓。

由于六国的共同努力,布鲁塞尔的一体化谈判进展迅速。英国眼看无法

干扰六国共同体建成,便从1956  年7  月起开始进行反击。

英国人反击的场所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在这个机构里,英国渴望得到

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和一些小国的支持,它可以对理事会和秘书处施加决定性

的影响。英国的反攻是在核能源和贸易开放这两方面展开的。

在原子能方面,六国原是指望英国参与合作,但英国却拒绝了。由于美

国支持欧洲振兴并答应六国将向原子能联营提供技术和铀两方面的帮助,六

国便不再理会英国施加的压力。英国大为恼火,它利用了它在欧洲经济合作

组织中的核优势地位,于1957  年12  月成立起了一个欧洲原子能委员会。这

个委员会的目的与原子能联营集团相似,却不具有超国家性。英国得到了六

国以外其余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支持。

在贸易方面,英国人也鸣锣张鼓,树起大旗。当时英国的财政大臣哈罗

德·麦克米伦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理事会主席,他建议在该组织成员国之间

建立起一个工业品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将逐步取消关税,

同时对非成员国则仍然保持关税。这样可以不通过关税同盟而达到取消内部

关税的目的。麦克米伦建议受到英国经济界和工业界的热烈欢迎,因为欧洲

大陆市场要比英国市场大一倍;也受到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中大多数国家的欢

迎,甚至包括联邦德国和荷兰。莫内和斯巴克甚至感到这是英国和欧洲、和

六国接近的开端。但是英国想和欧洲接近却不愿纳入一体化轨道,双方仍然

是不可调合的。六国担心英国的分化瓦解,因而加速了六国罗马条约的缔结。

可以说英国拆散六国的企图适得其反。

虽然为了拉英国,阿登纳和意大利走得很近,但是,阿登纳一直认为“法

德两国的关系对顺利完成欧洲统一事业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法国人的心

情仍然是矛盾的。尽管政治家们将法德关系看作未来欧洲的支柱,公众却依

然担心德国强大后的威胁,仍然把军备方面的紧密合作看成是防止德国可能

入侵的最好保障。因此,法国政府于1956  年4  月28  日和9  月25  日,两次

以备忘录的形式向阿登纳提出关于法德两国更紧密合作的建议,法国人尤其

希望法德两国加强在军备方面的紧密合作。

阿登纳把这两个照会看成是法国政府愿意与联邦政府进行真正合作的标

志。他也看到在目前情况下,法国人要求的紧密的双边合作愿望是不可能实

现的。尤其在军备方面,欧洲已经有了北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西欧联盟、

法意荷比的常设军备委员会以及西欧联盟国家总参谋部会议等等如此繁多的

机构,若再出现这种只此一家的法德合作,必然会引起其他西欧联盟成员国

的抗议。并且联邦德国在军备方面还受着这些多重国际组织的限制。不过阿

登纳对法国方面的任何一个友好的暗示都是心神领会。

1956  年9  月29  日,阿登纳同法国总理在巴黎的埃尼希宫进行了一次全

面会谈,欧洲政策与法德的合作是两人谈论的主题。阿登纳向后者表示,联

邦政府在原则上欢迎为法德紧密合作而采取的所有措施,并愿为此努力,但

是,至于军备方面的紧密合作,联邦德国将不得不把这种合作严格地保持在

联邦德国在西欧联盟和北约组织内部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内。对这种非不愿乃

不能的表示,居伊·摩勒也无话可说,不过他们却在对于欧洲合作的必要性

以及对于实现这一目标途径的看法上达成共识。阿登纳称摩勒是一位明智、

冷静而富有远见的法国政治家。摩勒向阿登纳表示,欧洲联合是迫切需要的,

不仅为了苏联、美国,也是为了欧洲自身发展。两人一致认为,欧洲共同市

场的建成是实现欧洲一体化最重要的步骤,法德两国应全力推动。

阿登纳在居伊·摩勒那里看到了欧洲政策自罗贝尔·舒曼之后的重新继

续下去的希望,他早就致力于法德谅解,也随时准备为法德谅解与欧洲联合

作出切实行动。

通向罗马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工作,那么欧洲的统一就

会变成明天的现实。”

——《欧洲第一公民——让·莫内回忆录》

六国为《墨西拿宣言》展现的目标所振奋,决心为振兴欧洲大干一场,

但涉及到一些具体原则,六个国家却各有分歧,尤其是在对经济一体化的实

现方式上,法德的分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