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拿破仑时代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拿破仑时代

第122章

书籍名:《拿破仑时代》    作者:[法]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章节:第12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图古特对英国人

微微暗示,对法国一些地方的征服可以用来作为恢复君主政体的条件。他至

少相当慎重,没有公开说这件事情。然而皮特和格伦维尔却失策地泄露了贵

族同盟的内心愿望。他们向众议院宣布,与波拿巴签订条约不能保证未来,

并且对法兰西共和国无礼地宣称,最可靠的保证是“让原来的王室复位。这

个王室在统治法国数百年中,使法国国内繁荣昌盛,备受外国的尊敬”。被

他们收买的根茨突然极端狂热地鼓吹发动反革命的十字军。这样法国就别无

其它选择,只有战斗。

一、1800  年战役与吕内维尔和约

俄国已经退出这场斗争。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就只希望使法国和解,

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免于一切风险。然而选他做仲裁人并不合波拿巴的心意;

波拿巴一方面恢复迪穆里埃和丹东的政策①(他们本人就是法国外交上反奥

传统的继承者),一方面却向弗里德里希建议结盟,而这种联盟会使普鲁士

沦于从属地位。国王拒绝了,这样一来,战争仍然是法国与奥国之间的一场

决斗。

一心想着意大利的图古特让克赖在来因河后面驻防,同时命令在意大利

的梅拉斯(他的兵力经过很大的困难才扩充到十万多人)进攻法军,后者自

11  月就已经撤到亚平宁山后面。图古特还命令梅拉斯攻入普罗旺斯,那里的

维约和皮韦尔侯爵计划挑起一场叛乱。奥国人指望着在梅诺卡岛的英国人的

帮助,但正象往常一样,邓达斯不能聚集必需的兵力。只得到五千名士兵的

斯图尔特提出了辞呈,而他的继任者艾伯克龙比直到马伦哥战役之后才到

任。梅拉斯当时把他的一半兵力分布在平原上和阿尔卑斯山各山口;另一半

兵力则采取攻势。4  月6  日他把法军截为两段,包围在热那亚的马塞纳,并

把絮歇赶回瓦尔河畔。结果,纯粹出之政治上的考虑的图古特的军事战略,

只是使奥国军队把法国人赶到了西南方,并没有获得决定性的战果;而法国

人则仍然控制着瑞士,因此得以从侧面攻击两支奥国军队。

起初,波拿巴把他的后备军分布在夏龙和里昂之间。3  月,他企图说服

莫罗率领他的全部兵力在沙夫豪森附近渡过来因河,以便切断克赖的交通联

系,然后各个击破①。那时后备军将开进瑞士,而且得到获胜的部分来因军

的增援,尽可能向东前进,至少在圣戈塔德山口越过阿尔卑斯山就可以用同

样战术对付梅拉斯。但莫罗完全没有理解这种速战速决战术的意义,而这时

梅拉斯就发动了进攻。波拿巴置莫罗于不顾,在4  月底把自己的后备军集中

在下伐累地区。同月27  日,根据工兵搜集的情报,他决定带领军队向大圣

伯纳德山口进发。法国军队于1798  年和1799  年曾两度通过这个山口,所以

他们很熟悉这条道路。尽管如此,5  月5  日他还是命令莫罗派蒙塞率领二万

五千人经圣戈塔德山口到他那里。然而莫罗只愿派去一万五千人。可是这却

仍然削弱了莫罗刚刚开始的进攻,而给敌人决定性打击的功劳却归于波拿

巴。这是他们二人感情破裂的起点。

通过大圣伯纳德山口的进军是从5  月14  日至15  日夜间开始的,到5  月

23  日结束。由于部队必须排成纵列行进,艰难地通过巴尔德堡垒的猛烈炮火

扫射,因此只有十门大炮能够通过,在部队到达米兰之前,这就构成了整个

炮队。先头部队拉纳夺取了位于波河平原前沿的伊夫雷阿要塞,从这里波拿

巴可以同沿瑟尼山口和热内弗尔山口而下的蒂罗部队汇合起来,向热那亚进

军。在这种情况下,梅拉斯如果被击败,仍可主动地集中他的兵力退往伦巴

第。可供波拿巴选择的另一条路线是向米兰进军,这样来切断梅拉斯的退

路。于是,打一场胜仗将是有决定意义的,并会把意大利交给法国人。然而

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只要在米兰的法军没有重新开辟一条通过圣戈塔德

山口的战线,梅拉斯就能在波河北岸发动一次进攻而切断法军的交通线。波

拿巴需要打一次胜仗,而且是一次立即取得的胜仗。他因此选择了后一条路

线,虽然冒险,然而一旦成功必将产生惊人的战果。主力部队在拉纳掩护下

向东迂回,于6  月2  日到达米兰,在这里与蒙塞会师。奥国的武卡索维奇已

撤退到奥利奥河后面,奥军发现他们被分割成力量十分悬殊的两部分。法军

各师然后向南进发,渡过波河,转而向西,夺取了斯特拉代拉的隘路。在这

里,拉纳于6  月9  日攻占了芒泰贝洛村,然后向马伦哥平原进军。6  月13  日

先头部队到达能看到亚历山大里亚的博尔米达河畔。波拿巴做到了既使他的

师团挺进,又确保安全。他把部队编成独立的兵团,并且使各兵团尽可能地

集中。与此同时,马塞纳不得不同意于6  月4  日撤离热那亚,并与絮歇重新

会师。而絮歇正在击退厄尔斯尼茨,并使奥军蒙受巨大的损失。波拿巴以为

他们可以包抄梅拉斯。虽然他们没有能够这样做,但是却牵制了大量的敌人

骑兵。

梅拉斯在亚历山大里亚从剩下的七万多人中仅仅集中起了三万人。象下

赌注一样,他竟没有保留骑兵,但他还有大约二百门大炮。波拿巴对他的确

切下落一无所知,但是他知道奥军可能试图渡过波河,或者沿亚平宁山逃

掉。因而在6  月13  日他调遣了一个师到波河以北,另外两个师在德塞统帅

下南进,他仅留下了二万二千人和二十二门(或二十四门)大炮。此外,由

于他没有破坏博尔米达河上的桥梁而铸成大错。6  月14  日上午9  时,他的先

头部队遭到二万名奥军的攻击。两个师匆忙赶去营救,但被敌人的左翼包

围,于是法军丢下了他们的大炮怆惶溃退。对他们来说侥幸的是,奥军左右

两翼的师团,只注意他们的前面,而并没有企图包围法军。波拿巴匆忙召回

派去执行拦截任务的部队,但是只有布代的部队(五千人和五门炮)被德塞

及时撤回。德塞集合起法军残部,从正面攻击前进中的奥军。直到这时,战

局仍胜负未定,但当克勒曼率领四百名骑兵从侧面冲击奥军时,敌人惊慌失

措,纷纷溃散;而他们的左右两翼尚未遭到削弱,掩护了撤退。德塞死于混

战中,但未被人发现。这正是波拿巴曾经想要获得的胜仗,它的确是一场令

人赞叹的战役的顶峰;但是如果战斗象开始时那样打法,他本来会打败仗

的;后来他煞费苦心地搞了关于这次战役的虚假报告,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蒙蔽了史学家。如果他失败了,部队也可以撤退出来,因为部队保留着一条

退却的路线,但是这样一来,波拿巴的政治生涯无疑地将会从此告终。在战

争中和在人生中一样(即使这人是天才),不能预见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从未

象这样明显地表现出来。奥军的失败也尚未陷入绝境,因为法军也疲惫不堪

而且弹药缺乏。但是梅拉斯却沮丧万分。奈珀克伯爵说:“看上去他的面容

象他身体一样在颤动。”这位注定会赢得一些名声的伯爵,当时是被派去与

“暴民”谈判的奥国军官之一。按照6  月15  日在亚历山大里亚签订的停战

协定的规定,奥国人撤退到明乔河以东,这样就保住了托斯卡纳和罗马教皇

国属地。

与此同时,莫罗在德意志缓慢前进。在对克尔发动了一次佯攻之后,他

的部队于4  月28  日至5  月1  日在从布赖扎赫到沙夫豪森之间渡过了来因河。

然后继续越过黑林山,向统帅法军右翼的勒古布将军的方向前进。这就化费

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分散的兵力不能集中作战。只有莫罗带领着中路部

队,能够支援勒古布。克赖措手不及,他也没有能够集合起自己的队伍,以

便利用这种混乱局面。由于莫罗的士兵坚强刚毅,使他于5  月3  日在恩根和

施托卡克,5  月5  日在默斯基尔克占了上风。他得以继续朝着伊勒河和福腊

耳贝克前进,在克赖和他占领提罗耳的部队之间打进一个楔子。后来克赖就

退到乌尔姆。莫罗由于被抽调一万五千人到意大利去而力量遭到削弱。他只

剩下了九万人来对付奥军的十四万人。因此他便机动迂回而不敢攻击克赖。

最后于6  月19  日他在赫克施塔特强渡多瑙河,迫使奥军放弃乌尔姆向北撤

退,然后又折回到多瑙河,并且渡过河要占领伊扎尔防线,但是法军由于占

领了慕尼黑而击退了他们,使他们后退到因河。7  月15  日在帕尔斯多夫签订

了停战协定。

自从6  月16  日以来,波拿巴已经再次写信给弗兰茨二世,邀请他举行

和谈。但是这个建议的提出不是时候。6  月20  日,图古特与明托勋爵缔结了

一项条约,条约规定,由英国人资助奥国,但以后者不单独签订和约为条件。

为了赢得时间,奥国宫廷还是派了圣朱利安伯爵出使巴黎,非正式地探询和

平条件。塔列朗的欺骗和波拿巴的威胁使得圣朱利安被迫签订了和约的一些

初步条款,规定把整个来因河左岸割让给法国,奥国为此可以在意大利得到

未加详细规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