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拿破仑时代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拿破仑时代

第140章

书籍名:《拿破仑时代》    作者:[法]乔治·勒费弗尔
    《拿破仑时代》章节:第140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因此,拿破仑不能把民众的委托视为新皇统的真正基础。象矮子丕平①

一样,他要求教皇为他授圣职,这样王权神授说就能恢复,并可写入教义问

答中。塔列朗与贝尼埃在巴黎同圣使卡普拉拉谈判;在罗马,皇帝的舅父红

衣主教费什也在同孔萨尔维进行谈判。作为前宪政派教士的费什,曾被任命

为里昂大主教、红衣主教以及派到圣座前的大使。鉴于拿破仑不久前对当甘

公爵的处决,庇护七世害怕得罪各列强,当然有理由犹豫不决;但是因为他

希望修改组织条例,而且也许还希望收回其属邦,最后他还是同意了。保王

党顿时喧哗叫嚷起来;约瑟夫·德·梅斯特写道,教皇已经“使自己堕落成

一个无足轻重的傀儡小丑。”教皇所得到的只是那些过去拒绝向正统派屈服

的宪政派主教对他的顺从;即使如此,斯特拉斯堡的索里内主教仍然拒绝否

认“教士法”。庇护七世甚至未能幸免于受屈辱。1804  年12  月2  日在巴黎

圣母院,拿破仑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戴上;在教皇退席后,他又宣誓忠

于自由和平等。约瑟芬也是由她丈夫加冕的。但在加冕典礼前夕,她还耍了

令人不快的一招,她告诉教皇,他们只举行过世俗婚礼没有经过宗教仪式;

因此拿破仑只得答应补行宗教仪式,这就使得离婚变得更为困难。

虽然加冕典礼的戏剧性仪式(这个场面经达维德的名画流传后世)满足

了拿破仑的心愿,但却没有增添他的威望。人民用怀疑的眼光瞧着这种稀奇

的仪仗,以及在十二月全月不断举行的庆贺宴会。没有人相信拿破仑的权力

会因此而巩固起来。由于重建了君主政体,并加强了政权的贵族政治的性

质,他只不过使他个人事业与民族事业更分离开了。夏普塔尔说,“在那些

日子里,法国革命的历史对我们说来就象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历史一样遥

远。”对夏普塔尔及和他一类的人来说,情况可能如此,但是在人民之中,

法国革命的精神却并未消逝!拿破仑曾许诺人民要实现和平来赢得民心,但

他却在重启战端时,终于自己登上帝位。现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他为所欲为

了:帝国的征战扩张、专制统治和贵族政治一发而不可收拾,而惊惶失措、

忧心忡忡的国民只能跟着常胜的恺撒的战车奔跑,以免遭到亡国之灾。

三、入侵英国的计划。

特拉发加海战(1805  年)

英法之间的战争拖了两年多还胜负难分。双方都在经受了始料未及的重

重困难。1803  年,英国有五十五艘战列舰,法国有四十二艘,其中仅有十三

艘处于战备状态。这种压倒的优势使英国一开始就掌握了制海权。法国各港

口再次被封锁,商业受到打击,而英国的商船则除私掠船外几乎无所畏惧,

他们恢复使用护航舰队保护商船以对付私掠船。英国迅速重新占领了圣卢西

亚、多巴哥以及荷属圭亚那。即使如此,阿丁顿还是被斥为作战不力。战舰

多已陈旧,新造船舰极少,因为圣文森特不能够组织木材的供应。虽已开征

间接税,但财政仍令人感到不安。从对马耳他问题的调停以来,阿丁顿政府

与俄国的关系一直很冷漠,而且在共和十二年保王党阴谋的问题上这个政府

所扮演的角色损害了它的名声。

拿破仑加紧扩军备战,但他缺乏经费。共和十二年,财政又出现赤字。

对自己权力很自信的拿破仑终于采纳财政大臣戈丹的意见,他恢复了间接

税。“难道我没有宪兵、郡守和教士吗?”他吼叫道,“如果有人胆敢造反,

我就绞死他五、六个,其它人就都会缴税了。”共和十二年风月5  日(1804

年2  月25  日),他成立了综合消费税局,并任命弗朗塞·德·南特为局长,

但只限于对酒类征收适当的税。至于国库,巴尔贝-马尔布瓦开源无术,不

得不求助于银行家及供应商。1804  年,法兰西银行的一名董事德普雷伙同两

名金融家米歇尔和塞甘组织了一个“联合商行”,于1805  年收购了所有未

兑现的收税专员期票。在一定程度上,这家商行附属于范勒尔贝格的粮秣供

应公司,但是它的幕后的大老板却是乌弗拉尔。①这一年的4  月,乌弗拉尔

提出以百分之九的利率借给政府五千万法郎,其条件是政府要把原来欠他的

并拒绝归还的二千万法郎算作这笔新借款的一部分,这样事实上就把利率提

高到了百分之十五。6  月,乌弗拉尔借出了一亿五千万法郎,其中的四千二

百万要算作倒帐。巴尔贝-马尔布瓦则以指定的税收和国库债务作抵押。德

普雷保证所有证券在法兰西银行贴现,这样该行事实上搞了变相的通货膨

胀。法国各盟国被迫捐献。从1803  年4  月起,法国派军驻扎在符利辛根城

和荷兰的布拉班特;虽然荷兰希望保持中立,它不得不于6  月25  日同意提

供一万六千名士兵以及法国要求的所有战舰。给戈多伊下了最后通牒迫使他

也照此办理;10  月19  日,他答应每月捐献六百万法郎;12  月19  日里斯本

政府也同意支付一千六百万法郎。不过西班牙和葡萄牙均未对英宣战。另一

方面,法国人重新占领了那不勒斯各港口,1803  年5  月莫蒂埃从荷兰侵入了

汉诺威,解除了军队的武装,然后占领了易北河口的库克斯港以及埃姆斯河

上的梅彭。但所有这些还不能迫使英国投降;即使法国海战得手,也只能给

人以遥远的期望。因此,拿破仑决定以入侵来威胁敌人。

拿破仑没有忽视爱尔兰:1803  年,那里曾爆发一次起义,但被镇压了下

去;拉塞尔和埃米特被处以绞刑,法国未能及时赴援。然而,他最关注的是

1801  年的计划。军队集结在布伦大营;1803  年12  月2  日,这支军队被称为

“英格兰方面军”。这样集结部队的好处是把军队同全国隔离开来,并以从

事一桩伟大事业的希望来赢得军队对他个人的效忠,这样集中的部队也可在

必要时掉头在欧洲大陆上大举出击。1805  年1  月,他宣称,这支集中的军队

别无其他目的。而实际上他是竭力想掩饰当时已十分明显的挫折。毫无疑

问,拿破仑曾经多次下决心要横渡英吉利海峡,鉴于联合王国的军事形势,

这是很可理解的。1804  年初,英国正规军不到十万人。民兵按理应有七万二

千人,为了逃避征兵中签而加入志愿部队的为数极多,据说超过三十多万。

1803  年7  月27  日,议会也通过“全国总动员”,强迫年龄在十七岁至五十

五岁之间的所有男人接受军训;最后于7  月6  日,决定成立“增援部队”,

用抽签办法征募。但所有这些军队都没有作战力:万一在法军登陆的情况

下,政府似乎计划退到威尔士的乡间去打游击。可以断言,法国人有可能不

发一枪就占领伦敦。只是这一点对拿破仑就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英国人对于这样的危险作了充分的准备。国民动员运动显出甚至比1797

年更加激励人心;关于这一切,有华兹华斯为后人留下了著名诗篇为证。1804

年2  月,皮特开始抨击内阁;多数党分崩离析,到4  月底,阿丁顿辞职。皮

特希望组织一个全国联合政府,但是国王拒绝接纳福克斯入阁。因而与福克

斯言归于好的格伦维尔也拒绝参加新内阁。这样,皮特不得已只好与阿丁顿

的同僚一起组阁,他甚至不得不在1805  年把阿丁顿本人也拉入内阁中。因

此皮特再也不能象从前那样在议会中处于强有力的地位。他的地位由于追究

海军部另一件贪污事件而进一步削弱。在一些盗用公款的人中,有他的密友

邓达斯(当时已封为梅尔维尔勋爵)在内,后者为此被迫辞职。但是无论如

何,皮特还是给英国的政策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性。而且他还结了新

的同盟,由于拿破仑的政策而投向英国的俄国,结果主动提出与英国结盟的

建议。他还组织起志愿部队,最后把他们置于国家控制之下;他把民兵与“增

援部队”合并起来组成后备部队,并从中抽调一万人加强正规部队;为了取

得海军承办商的协作,在供应舰队器材方面,他给那些承办商以自由处置

权。战列舰逐渐增加到一百一十五艘。他大抓了海防工作,并以恢复所得税

来稳定财政。他最成功的措施是在1805  年4  月任命巴勒姆勋爵查理·米德

尔顿接替邓达斯的海军大臣职务。正是由于米德尔顿对舰队在海战中出色的

指挥,才有特拉发加海战的大捷。在这一战役胜利之前,英国的舆论是没有

信心的,但皮特与巴勒姆从未失去他们那泰然自若的神态。拿破仑拥有一支

军队这一点现在倒是无足轻重的,主要的障碍仍是横渡海峡。

显然拿破仑一方面总是心存侥幸:他不是不顾英国的舰队而远征过埃及

并且又回来了吗?另一方面,他是个地中海人,所以他起初没有足够估计到

多佛尔海峡的种种困难:它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湍急狂暴的海流以及变幻莫

测的风云。最初,他曾计划用炮舰和平底船开道,这种船与弗拉芒各运河上

的驳船相似,能装载大炮,并用桨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