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括苍山恩仇记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括苍山恩仇记

第353章

书籍名:《括苍山恩仇记》    作者:吴越
    《括苍山恩仇记》章节:第35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②    方胜儿──也叫“同心方胜儿”,指把书信或诗词叠成菱形或双菱形压角相叠的形状。

“后来真的找了吗?”

“本来我只是拿这话支吾一阵,根本没那心思。您想想,凡是到妓院里来寻欢作乐的人,有几个是安份守已的正人君子?我一拖拖了半年多,阿妈又来催,说是再不选定一个人,她就要给我找主儿了。正好那年是同治十二年癸酉,省里学政大人到嘉兴府来主持院考,本府的童生都汇合到嘉兴府来,把城里城外的客栈全都住满了。这些毛头星,在家里都是有人管着的,一离开家,没人管了,手里又大都有几个钱,还不三五成群地茶楼酒肆戏院妓院满世界闹去?每四年一次的闹考,十三楼中总有那么一两家倒楣的,不是姑娘被打了,就是东西被砸了。胆小怕事儿的班主,只好雇条船把姑娘们统统拉到乡下去住,叫做‘躲考期’;胆子大的,豁开去让姑娘们挨一两顿打,多加谨慎,多赔小心,倒是能够趁此机会捞上一票的。我们阿妈,是个有神通、有胆量的人,哪年闹考,她都没有出门去躲过。那一年,当然也是紧着敛钱,打茶围的童生一拨子出去一拨子进来,川流不息,苦就苦了我们姐妹,白天黑夜的,哪有一丝儿闲着的工夫?”

“听你这口气,后来你是在这拨童生中间选了一个梳拢你的客人啰?”

“是的。我自己是书香门第的女孩儿,爸爸从小就告诉我说:万般俱下品,惟有读书高。我自己也认定只有读书人最清高,才能跟我相配。再说,闹考的童生偶尔到行院里来玩玩儿,总也不能跟那些老嫖客等量齐观吧?我要给自己找女婿,尽管只是个三天的女婿,不也总该找个模样儿风流些、人品端正些的吗?这样的人儿,不从读书人中间去找,又上哪儿去找呢?”

“只怕在读书人中间,也难找到让你可心儿可意的人呢!”

“唉,您叫我怎么说呢!不管真的假的,当时总算是找到了。不过大海可量,人心难测:当着面儿山盟海誓,说得天花乱坠,转过身儿去,就翻脸不认人了。说来说去,还得赖我自己不长眼睛,看错了人,光图脸儿白嘴儿甜了。您知道,那会儿我才十五岁半,阅历到底还不深哪!”

“这么说起来,那第一个梳拢你的客人,就是今天席上人们说的那个负心汉吗?”

“可不就是他吗?他姓安,名叫士发,行三,小名儿叫三发子,是本府平湖县人。家里祖上当过官儿,在县里也是一家数得着的大户。那年闹考,他才十七岁,一拨儿比他大的童生指着他有钱,就把他带到我们青云楼打茶围来了。大伙儿都叫他安公子,也有人说他的诗词写得好,叫他安才子的。不知道是我自己有心呢,还是我们俩前世注定有这样一段孽缘,总之是我头一眼看见他,就喜欢上他了。他脸色红润,鼻正口方,风流倜傥,在姑娘们面前说话还有些腼腆,看得出来还是个第一次逛妓院的雏儿。他出手大方,头一次来打茶围,我唱了两支曲子,他就赏了我二十两银子,给阿妈的盘子钱还不在内。

“第二次他来打茶围,我听说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来得,一定要请教一首。他当场挥毫,填了一首《满江红》送给我。那词儿写得缠绵悱恻,情意浓极了。趁人不见,我塞给他一方香罗帕,那上面有我写的一首诗。我瞧着他不同于一般的客官,临走的时候,我悄悄儿跟他说:叫他得便抽空单身来一趟,我有事情跟他商量。当天晚上他就来了。我把他请到我的房里,两个人说了足有半宿的话,跟他商量梳拢的事儿。他问我办这么一桩事儿要多少银子。我告诉他头年老五老六办喜事,阿妈那里的财礼要收一百,被褥罗帐四季衣服少说也得一百,加上酒席杂项和给下人们的赏钱,总数起码得三百两银子。他说这一次出来赶考,家里拢共就给了他二百两盘川,这几天花去了一些,只剩下一百五十两银子了。他说他是有此心无此力,又不能为这种事情打发仆人回家去取钱。他要我再等个一年半载的,等他借别的因头攒够了这一注钱,一定来梳拢我。我明知道那是办不到的。阿妈不会答应我再等那么长时间了。商量来商量去,我只好把自己这几年来攒的私房钱凑了一百两,叫他再向学伴借五十两,赶紧把喜事儿办完了再说。

“他听了我的话,拿了我的一百两,又借了一个五十两,真的就把喜事儿给办了。入洞房的那天,他的学伴都来贺喜,摆了有十几桌酒,收的贺礼份子也有几十两,当然都是阿妈收去的,我只落下姐妹们送的几块尺头表里。

“他在我这房里一住就是三天,连门槛儿都没有迈出去一步。三天中间,我们在房中相依相偎,赋诗填词,说说笑笑,弹弹唱唱,一会儿也没离开过。我觉得自己果然是天下最最幸福的人儿了。但是我们行院里的规矩,梳拢一个姑娘,不管他花了多少钱,哪怕他出了成千上万两银子,也只能住三天。三天之外,还要在这里住,就得另外开下脚钱。我们两个正在兴头上,如鱼得水,如胶似漆,怎么分得开?难的是他手头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勉强又住了三天,就已经把他看家的钱都花了出去。我叫他到学伴那里借几十两银子先用着,他硬着头皮出去转了一圈儿,只拿了二十两银子回来。一者是他的学伴儿穷的多,富的少;二者院考结束,童生们大都回家去了,同乡的学伴们留在嘉兴的并没有几个,因此借钱的路子也越来越窄。他在我这里住了才六天,就连借钱的地方也没有了。阿妈见他出手越来越不大方,脸上也就渐渐地不好看起来。

“他实在没地方借钱了,就跟我商量,要回家去想想办法,弄到了银子再溜回来。我不放心,不让他走。只怕他一回家去,就让家里圈住了再也出不来。再说,我是个梳拢过的红倌人了,安公子一走,阿妈一定会要我接别的客人的。那时候我的一条心都在他的身上,跟他就好像是一对儿明媒正娶的夫妻一样,怎肯再接别的腌臜客人?我舍不得他走,就把自己攒的私房钱全拿出来给他。私房钱花完了,就偷偷儿地变卖典押首饰衣服。就这样当一注钱住三天,再当一注钱又住两天,勉强维持到一个月,我就再也没有东西可以给他,他家里也几次捎信来要他赶紧回去,不能不走了。我找了最后一包衣服当了给他做路费,又留他住了最后的一夜。”

“这最后一夜,你们没有商量怎么赎身的事儿吗?”

“那一夜,我哭哭啼啼的,问的全是今后怎么办的话儿。我问他今后打算怎么办。要是拿我当路柳墙花不过是逢场作戏呢,我叫他只顾掉头自去,不要管我。要是知道我身子清白,想到这一个月来的恩爱。打算长聚头不分离的话,我求他赶快想办法把我赎出去,我愿意一辈子伺候他,给他做妾。他说他是从小就定了亲的,还没过门儿。不过他并不喜欢那个女人,只是迫于父命,不得不娶。他指天发誓,说他心里只有我一个,一定要和我白头偕老。又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收有偏房,他妈又最疼他,只要回家去跟妈一说,他妈准能答应。他问我身价银子一共是多少?我告诉他,我卖到这里来的时候,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丫头,身价银子低得很,只有五十两银子。不过我们行院里有个规矩:没有接过外客的清倌人,在班子里住的年头越多身价银子也越高;接过客三年以后的红倌人,身价银子就一年比一年低了。我是刚刚梳拢过的姑娘,还没有接过外客,梳拢我的新姑爷要赎我,是要当清倌人卖的。身价银子之外,一年加一百两衣饭钱。我在青云楼住了五年,连身价一起,就得五百五十两银子。他说这点儿钱不在话下,只要让他回家一趟,跟他妈一说,就取来了。他说得那么轻松,那么有把握,我当时又是绝对相信他,就认定自己这一回肯定能够逃出火坑了。这才破涕为笑,高高兴兴地上了床。

“第二天,他就跟阿妈说起要赎我出去做小的话来。我阿妈倒是一口答应,先跟他道了喜,要价六百两银子,还要他先付一半定银,等到接人的那一天再付清,喜酒赏钱在外。他说他出门应考,身上没多带钱,此去平湖,不过五十里水路,坐船一日可到,收拾收拾,不出半月,一准儿择吉前来迎娶。阿妈见他拿不出银子来,心里就老大的不乐意。不过她是个嘴甜心苦的人,办起事情来,一向是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不该得罪和没到得罪时候的人,是一向不得罪的。她送了个顺水人情,答应等他一个月。一个月之内,绝不叫我接外客;要是过了一个月还不来接,她可就不再保留了。那一天,还是众姐妹凑钱做的东,给他饯了行。当着众姐妹的面,他还是信誓旦旦,准保到家就给我捎信儿来;不出半月就来接我。临出门前,他哭得跟泪人儿相似,反倒是我去劝他,用我的香罗帕替他擦干了泪迹,劝他不要过于伤感,反正不久就能见面的。他接过我的香罗帕去,最后一次挥毫,填了一首《如梦令》送给我。写的是:‘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我果然和泪出门相送,一直送他到码头上,看他的船开走了,才哭着回来的。”

“那么,一个月之后,安公子如期来接你没有呢?”

“要是如期来接,还能说他是负心汉么?他走了以后,我房也不出,一天一天地坐着念数米佛:念一声佛数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