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括苍山恩仇记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括苍山恩仇记

第363章

书籍名:《括苍山恩仇记》    作者:吴越
    《括苍山恩仇记》章节:第36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从此之后,成熟了的南湖菱,只要装在篓里挂在通风的地方,一直可以吃到来年端午节。这种没有角又不易烂的菱,因为是乾隆皇帝御口封的,所以就叫做‘封菱’,远近各处,争相来买。南湖水域不大,所产有限,供不应求,于是沿河的农家,都在河边放了菱种,以供远近需要。一会儿咱们到了水月庵,让老尼去摘一篮新鲜的封菱来刘老板尝尝,就知道非比一般了。”

说话间,小船在北岸一棵大枫树底下靠了码头。正对着大枫树,是一带白粉围墙,墙上彩绘龙女牧羊、善财参禅、观音送子诸般故事。正中两扇黑漆大门,半开半掩,门楣上石刻的“水月庵”三个正楷空心大字。门外两株冬青,墙内一片翠竹,环境十分清幽。四个人下船上岸,由马维禄在前面带路,一起走进庵中去。

正对大门,是一条碎砖砌的甬道,直通大殿,把个院子一分为二。甬道两旁,是两道花障,爬满了紫红色的大朵牵牛花;竹篱内碗口大的各色菊花迎风招展,笑脸相迎。老尼色空听见院子内有人说话,双手合十迎了出来,见是熟人,连忙稽(qǐ启)首问讯,口称:

“今天是什么风吹送几位施主来到小庵?快请到客堂去歇息拜茶!”说着,就往厢房客堂里让。

本忠事先已经听说,这个色空,就是统领大小神军的都督,颇有些道行的,就仔细地打量她。只见她四十五六年纪,由于将养有方,心宽体胖,已经发起福来,肥臀丰乳,大腹便便,步履颇为沉重。头上六根清净①,戴一顶缁帽,身披宽大道袍,面团团颇有富贵相。见人说话,未语先笑,行动神态,犹露风韵,一望而知是个孽根未除五欲①熏心见钱开眼的马泊六②,即便能够修行得道,也是个饕餮仙③而已。这样的佛门子弟,离那寂灭虚无④,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

①    六根清净──佛家语,“六根”本指眼耳鼻舌身意;这里戏指剃了光头。

①    五欲──佛家语,指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②    马泊六──指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撮合者。

③    饕餮(t  āo  tiè涛帖)仙──戏指贪财的修道者。

④    寂灭虚无──寂灭就是涅槃。佛家认为,成佛的人,也就是死了的修道的人,身体寂静,灵魂脱离一切色相(体质、形相),返本归真,永无生死,称为“寂灭”。虚无,就是虚空无为、无形质、无障碍的意思。两者都是佛家思想的代表。

客堂里面方砖铺地,倒是窗明几净,收拾得一尘不染。正中靠墙一个神龛里,供的是一尊康熙御窑五彩鱼篮观音,十分精致。面前的供桌上放几碟干鲜果品,堆几卷厚薄经文,光彩夺目的香炉里香烟缭绕,发散出阵阵幽香。一张方桌居中,两边八张椅子靠墙,挂几幅山水字画。东边白粉墙上空白处,有两首即景题咏,写的是:

情天欲海起风波⑤,

浅浅东塘是爱河⑥;

引作庵中功德水⑦,

浇开朵朵曼陀罗⑧。

--------

⑤    比喻情像天一样大,欲像海一样深。

⑥    比喻爱欲像河一样能使人沉溺。

⑦    佛家指善行为功,善心为德。功德水,指西方极乐世界须弥山下大海中八个功德水池中的圣水。

⑧    曼陀罗,也叫风茄儿、山茄子,是佛教的圣花。《法华经》中说:“佛说法,天雨(y  ù芋,动词)曼陀罗花。”这里暗喻做妓女的尼姑。

半点尘缘起凡心,

天花落满佛徒身①;

征夫五百同吃奶,

一炷香供小夫人②。

--------

①    天女散花的故事,见《维摹经》。大意说:维摹诘说法,化作天女散花。文殊菩萨以下诸大菩萨,因为已离人相我相,不觉得自身是男人天女是女人,所以洒落的花不会着身。而大弟子须菩提未离人我相,因此也未离男女相,认自身为男子,天女为女子,所以洒落的花就立刻附着在他身上,众弟子帮他除去也不能够。

②    小夫人的故事,见《杂宝藏经》。大意说:有一头母廘舔吃了天仙的小便,感孕而生一女子,长得端正美丽,但是双脚像廘,所以叫做廘女,由梵志养育。廘女长大以后,嫁给乌提延王为小夫人,怀孕后一次产下五百个卵,被大夫人用面团换走抛弃,又被萨躭菩王拾去,裂开后是五百个童子,长大后个个都是大力士。后来萨躭菩王派遣五百力士与乌提延王打仗,乌提延王非常害怕。这时候天仙飞在空中告诉五百力士,乌提延王和小夫人就是他们的父母。小夫人挤自己的双乳,每只乳房里射出二百五十股乳汁,流进每个儿子的口中。儿子们即向父母忏悔,两王也都觉悟了,不再打仗,大家都成了佛。这里的“征夫五百”隐喻许多嫖客,以小夫人隐喻做妓女的尼姑。

下面的落款,写的是“江南徐州③铁再云题”。看那字迹斑驳蚀落,已经是若干年前的陈迹了。

--------

③    江南徐州──丹徒县的别名,即今镇江。

大家落座,老尼在下首相陪。一个三十多岁颇为肥胖的杂役女尼送上茶来。马维禄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话语开口说:

“这位黄老板,本籍温州人氏,家财万贯,以贩卖山货土产为业。结缡已经十有五载,至今依然子息空虚。素闻贵庵送子观音最为灵验,今天特意前来拈香求子,备有香油二十斤,以供殿上燃点琉璃灯之须,意欲烦请诸位师姑,在神前代行一场小小的法事。香火之资,循例照付。不知道今天吉便否。”

那老尼再次双手合十,向黄逸峰打了一个问讯,然后低眉端坐,一本正经地说:

“多谢檀越布施。要说到小庵的送子观音,那是最最灵验不过的了。多少二十多年不生育的老夫老妻,到这里来降一炷香,做一场法事,不出一年,都得了麟儿贵子,这是远近都闻名的。黄檀越只管放心,我佛有舍身度人的本旨,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方便为本,就是施主再多,法事再忙,一坛求子道场,总是能够替檀越结此善缘,行此功德的。我们师徒众人在此修行多年,除了清洗前世冤孽,上者可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台①之上,次者可得往生色究竟天②之外,无非广积功果,俾便回一己之功德以向于他人,或曰回佛之万福万善以向于众生。我等念佛行香,而归德于他人,俾便皆得超度,皆得福寿,皆得往生净土。我佛佛法无边,能于芸芸众生之中,行四摄法,使其皆依我受道。何谓四摄法?一曰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佛受道;二曰爱语摄,即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佛而受道;三曰利行摄,即以身、口、意广行善行以利益众生,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佛而受道。我等为佛弟子,不过遵从佛说,依从众檀越之所乐所欲而献身护法,现身说法,俾使众檀越皆能乐我爱我而皈依我佛受教受道而已。佛说世人中有四等人不明真谛而颠倒其性,蒙蔽其真。一等人不能探索万象无常之理,而以此世界为常住不变,我身我家亦常住不变,此谓之常颠倒;二一等人不知宇宙万物皆由因缘而成,故离因缘别无我,其人只知自身为有一常主宰之我,而不知世界外有一常主宰之神,谓之我颠倒;三一等人以为由四大假和合①而成之身体为极清净,实际上人之身体,决非清净洁白,生所不净,种子不净,想不净,性不净,究竟不净,此谓之净颠倒;四一等人处在这万苦世界之中,仍自以为乐,有如花前蜂蝶,不知所苦所终,是谓之乐颠倒。反观我等之身,有如十万虚空中吹一微尘②,若存若亡,若生若灭,若有若无。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小尼等为众檀越献身修行积大功德,即为脱离欲界③,先登色界④,后入无色界⑤,终成正果。这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皆大欢喜。佛能知人之一生、二生、百生、千生乃至无量阿僧祗⑥生,无量百千亿那由他⑦生。凡人一念之方生,我佛即已知之。故于佛前毋须隐讳,更不得妄语;有所求者,不妨照直言之。若一念之差,即生烦恼。烦恼有八种,亦称八垢,即生烦恼、有念烦恼、不念烦恼、念不念烦恼、我烦恼、我所烦恼、自性烦恼、差别烦恼、摄爱烦恼。唯有一心向佛无所不可言于佛,方能够摒绝诸种因缘,专一于虚寂,得以解脱。檀越切记心诚则灵,方能有求必应。有何求于佛,有何求于我,结愿作法的时候,请一一直言不讳。观音大士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必能如愿以偿。……”

--------

①    九品莲台──佛家宣称修行念佛的人,死后可以往生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上;因功德的深浅,所坐的莲花,分为九等,即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九品。

②    色究竟天──佛说: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初禅为大梵天,二禅为光音天,三禅为遍净天,四禅为色究竟天。色究竟天为色界之极处。世界大劫将尽的时候,水火风三灾相继起,初二三禅诸天,并皆毁坏,唯有第四禅天,得免其难。

①    四大假和合──佛说:凡身体坚牢之处为地,湿为水,暖为火,动为风,即地水风火为构成一切万物之元素。由此四大假和合所构成的身体,烧即成灰,埋即成土,所以不论何处皆无我,不过由于因缘现其身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