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括苍山恩仇记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括苍山恩仇记

第408章

书籍名:《括苍山恩仇记》    作者:吴越
    《括苍山恩仇记》章节:第40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这十多年里,我可曾跟你说过一次瞎话、开过一次玩笑?这十几年中,你百般照顾我们,给我们治伤,我哪儿敢对你有一丝一毫的不敬?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对天发誓。”说着,艰难地跪下,对天发誓说:“我张国华要是说半句谎话,天打五雷轰,叫我不得好死!这,你总该相信了吧?不过,你若是愿意当那两万贯家财的主人,要我把实话告诉你,你也得对天发一个重誓,不把听到的秘密告诉别人!不是我信不过你,实在是事关重大,走漏了风声,就要人头落地的呀!”

张国华郑重其事的誓言,不由得玉如不相信他说的是真话。两万贯家财,这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对她这个团头的女儿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别说是两万贯了,就是一万贯、五千贯,她就心满意足了。她知道花子们把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卖到窑子里,只能从人贩子手中接到十几吊钱。两万吊,该有多少个十几吊,该能买多少田地房舍呀!她瞥了一眼面前这个虽已相识十多年,但仍不知底细的无脚太平军余孽,对他的话既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难道说,我的大富大贵之相,正应在此人身上么?”沉思良久,这才狠了狠心,慢慢地跪倒,双手合十,对天起誓说:

“苍天在上,今日国华哥有至关重要的机密相告,他日小女子如果泄漏半句,叫我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起完了誓,她坐回原来的地方,一本正经地说:

“我已经起过重誓了,你有什么要紧的话,只管放心大胆地说吧!”

张国华见玉如果真起了重誓,欠身看了看四周,见确实没人偷听,这才压低了嗓子,小声地说:

“十二年前,侍王长嗣在壶镇大桥的瞭台上受伤身亡,临死之前,交给我五千两白银和一匣子翠钻珠宝,叫我藏好,等以后太平军打回壶镇再取出来。如今太平军已经全军覆灭,收藏金珠财宝的事儿并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这些钱财也就是我一个人的了。为了这些财宝,我甘愿忍受失去双脚的痛苦活了下来。自从我到了栖流所以后,你对我细心照料,我打心底里感激你;你聪明、善良,拿我当人看,我又打心底里喜欢你。我已经是一个残废人了,本来是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在你面前说这种话的,不过我想到我还有两万多吊钱的财宝,能够叫你变成一个呼奴唤婢的富家奶奶,尽管不是要什么有什么,至少你能够过比得当地的夫人、太太们更舒服、更富足。我替你想过,拿你今天的身份,随便嫁到哪一家去,都不可能享到这样的福气。正因为有这样一层原因,我今天乍着胆子问你一句话:你肯不肯跟我这个失去双脚的残废人过一辈子?你要是不嫌弃我,咱们俩带上这些银钱远走高飞,到他乡外地去安居乐业,舒舒服服地过一生;你要是不愿意,我也不敢强求,等他日取出这宗银子来,一定准出一份儿来送给你,作为你为我治伤、又替我保守机密的谢礼。我这可都是肺腑之言,要不是因为你良心好,我是绝不会冒着性命危险,把这些不能给外人说的话告诉你的……”玉如沉思良久,这才狠了狠心,慢慢地跪倒,双手合十,对天起誓。

张国华的这一席话,太出于金玉如的意料之外了。她听说过自己的大富大贵之相非比一般,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存非份之想。她只希望嫁一个读书郎君或商贾子弟,安安生生地过一辈子衣食不愁的小康生活,却从来没想过要嫁一个没有双脚的残废人做妻子。如今,一注巨大的财富突然之间降临到她的面前,这笔财富不是几百几千两银子,而是上万两银子,这是她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极大的大数。有了这一大笔钱,她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算是享定了。但是要取得这一笔财富,必须以嫁给一个没有双脚的残废人作为代价,这却又不是自己所心甘情愿的事。她心中的那杆天平,一头是两万多贯财产,一头是个没有双脚的丈夫,一轻一重,怎么也平衡不起来。

张国华这个人,论长相,挺英俊的;论脑子,挺聪明的;论见识,挺丰富的;论才华,挺出众的;论年纪,还不到三十,要不是让吕慎之砍去了双脚,可谓十全十美,也难怪侍王长嗣会选中他当贴身亲兵。不过又转念一想,要不是失去了双脚,他有了上万两银子的财富,能看中自己这个团头的女儿吗?

有道是“一美遮百丑”,只要有两万多贯家产,丈夫有没有脚打什么紧?何况张国华还有那么多长处呢?这么一想,她心中那杆倾斜着的天平渐渐地平衡,终于两端完全一样重了。于是她向张国华表白了自己的心迹,准备冒一次险,跟张国华两个人先共一次患难,再永远地同享富贵,天长地久,始终不渝。

第一步谈判顺利达成协议,接着他们两个开始以夫妻的身份周密地计划:怎么在平平安安的前提下,取出这一笔如今已经属于他们两人共同所有的万贯家财,又如何使用这一笔钱去买田地置房舍……

经过反复磋商,一个方案产生了:这就是由金玉如偷出几十两银子来,两人先逃到他乡外县,找房子住下,然后雇一顶轿子,雇一斑伕役,以迎取先人骨殖为名,把埋在地下的银两挖出,原棺当天运走。那时候,突如其来,突如其去,经过化装,坐在轿内哀哀号哭的“孝子”,只须指明先人的“坟茔”所在,就不再露面,有谁会想到,这个衣冠楚楚的外地财东,竟然就是曾在壶镇以乞讨为生的太平军遗孽呢!

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准备,张国华和金玉如逃跑的第一步计划,终于付诸实施了。

计划的步骤是:第一,金玉如从家里偷出几十两银子来;第二,雇两顶外地来的回程轿子,以免被本地轿夫识破;第三,给张国华换一身体面点儿的衣服。

雇轿子、换衣服,当然要在银子偷到手以后。壶镇街上估衣铺里半新的衣服有的是,价格也不贵,随时可以去买,也没人会注意。壶镇地处永康和临海两县之间,外地客商坐轿子到壶镇来的固然不少,但也不是每天都有。万一偷到了银子却不能雇到轿子,时间一长,被父母发觉了,可就坏事了。因此这两者之间,必须衔接得十分紧密。

金团头这大半生来究竟积下了多少银子,做女儿的并不知道,但是她却亲眼看见过家里的银柜中藏有十几封整封的银子,总数不下百十余两,只要偷出一半儿,就足够他们在外面安家和雇伕役回来起运棺材之用了。只是银柜放在父母亲的床前,上着铜锁,钥匙一天到晚挂在母亲的裤腰带儿上,很难下手。

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做“不怕贼偷,只怕贼惦”。什么财物一旦让贼“惦”上,就很难保得住。因为一个有心,一个无意,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何况还有一句俗话,叫做“家贼难防”呢!

当时一般家庭用的舌簧铜锁,本来就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这种锁,盗者稍许用力一扭就断,偷者用“百家锁”一捅就开。钥匙的原理千篇一律,所不同者只是钥匙孔的大小、形状有些变化而已。聪明点儿的小炉匠,只要看一看钥匙孔就能配出钥匙来。张国华虽然失去了双脚,但两只手却很灵活。他相信:只要给他样子加一把小锉刀,他就能够用铁皮复制一把出来。

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团头嫂偶感风寒,卧床不起。玉如在床前伺奉汤药,发现那把铜钥匙连同裤腰带就放在母亲的枕头边,就照张国华说的办法:和一小团面,分成两块儿,趁她母亲睡着的时候,把钥匙夹在两块面团中间用力一按,钥匙正反两面的样子就拓下来了。用这个办法,张国华终于配成了一把钥匙。等团头嫂病愈,每天黄昏坐到门口收份例钱而金老儿又不在家的时候,玉如踅到母亲房中试了试新配的钥匙,果然一捅就开,伸手摸了五封银子,依旧锁上。

当时天色还不太黑,金玉如借了一个因头,一溜溜到了壶镇街上,在一家小客店里问到了有两顶轿子从永康来,回程去永康的话,价钱还可以便宜些。玉如心想:先到永康,住一夜,再换轿到金华,这样即便父母亲知道了追来,也无法找到她们的落脚处了。当即付了定钱,说好明天上午到客店来上轿。

第二天一早,金玉如擓着一篮子衣服,装着到溪边去洗,见前后没人,取出一块包袱皮儿来把篮子里的衣服和银两都包上,撇下篮子,扭头就去壶镇街上,到那家小客店里找到昨晚雇的四个永康轿夫,又去镇外土地庙前抬上已经换好了衣服的张国华,一同上轿登程,下午申牌以前,就到了永康县城。

这边团头嫂单等女儿洗完了衣服回家来吃早饭,左等不来,右等不回,看看天已巳牌,心中疑惑,就到溪边去找。只见洗衣石上,一只空篮子斜扔着,人和衣服却都不知哪儿去了。失脚落水么?这里的水只有二尺来深;那么是抢亲?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会不会被哪个小伙子勾搭上双双逃跑了?可是女儿平时并不风骚。团头嫂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拎着空篮子回家去跟金老儿商量。

金老儿听了,急得一蹦老高,忙跑到女儿的房间里去察看端倪,却又不见有什么异样。顺手掀起女儿放衣服的箱子一看,发现几件光新体面的衣服都不见了。事情已经很明白,自己的独生女儿、掌上明珠、来日的指望,已经不知道叫哪个小畜生拐跑了。

好在壶镇地方不大,金老儿手下的能人也多,立即派人出去四处打探。不到一个时辰,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金玉如昨晚在小客店里定了两顶从永康来的回程便轿,说是要到方岩山去烧香,今天一早就坐着一顶、押着一顶动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