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括苍山恩仇记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括苍山恩仇记

第474章

书籍名:《括苍山恩仇记》    作者:吴越
    《括苍山恩仇记》章节:第47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你总还记得吧?那个死鬼吴立志,压在磨扇底下已经整三年了。不管他是怎么回事儿吧,按照咱们缙云人的乡风,人死三年,要翻翻身,殓一殓骨殖。不然的话,难免会招灾惹祸,闹一个合宅不安。再说,家宅里埋着一个外姓人,总也不是一件好事儿。如今你大奶奶和姨奶奶又都有孕在身,咱们不能不多忌讳着点儿。今天晚上,你就多辛苦一些,咱们两个去把吴立志那副老骨头刨出来,先找个破筐装着,等明天你抽个空儿,再把它埋到山上去。事情办完了,大爷重重地赏你!”

来旺儿见林炳夤夜登门,只当是那宗事情发作了,直急得心惊肉跳,低着头等待五雷轰顶。及至听清了是这么一回事儿,尽管不是什么美差,一颗实突乱跳的心,总算又捺回腔子里去了。这时候赶紧诺诺连声,抬起头来,跟林炳一起往后院儿走去。

通往后院儿去的门,厨娘打发团丁们吃过夜点之后,回屋睡觉之前,已经关上闸死了。来旺儿快走两步,一块一块地卸下闸板,把门儿打开。仇有财心里暗暗庆幸:要不是跟着来,一会儿想出去,可就得费一番手脚了。三个人先后穿门而过,到了后院儿。两个吃过夜宵的团丁正蹲在门洞里抽烟聊天儿。林炳过去,吩咐撤岗,说是戏已经散场多时,下半夜不会有什么动静了,只要明天一早天亮之前再来转转就行。两名团丁巴不得有这一声,躬身打了个千儿,狗颠屁股似的一溜烟儿出门回家去了。

林炳插好门儿,到库房里去找出两把片儿锄和一个破筐来,两人一起走到了后院儿的西北角。

这个后院儿,以前养着好几头牛,存放着各种各样的农具,自从林国栋升天、林炳升官以后,瑞春无力亲自经营耕种,就把长工短工统统辞掉,连牛也卖了,暂时用不着的水车、犁耙、锄镐、箩筐、扁担、竹席之类,全堆在厨房对面那两间空屋子里,牛棚里堆满了松枝木柴,要不是有个冒烟的厨房和一群鸡鸭鹅猪,这个院子几乎就荒废了。

时间早已经过了夜半,下弦月刚刚出来不久。一丝儿半明不暗的惨淡月光,爬过了房脊树悄,懒洋洋地映照着院子的西北角。那儿依旧是一片空地,弃置着一爿巨大的磨扇,磨扇底下压着的就是吴立志的尸骨。两个人走到磨扇跟前,先把磨扇掀起来推滚到墙边,接着就用片儿锄同时刨了起来。多年不动土,又是被磨扇压紧了的,刨起来相当费力。两个人刨了足有三四袋烟的工夫,才刨出一个半人多深的坑来。林炳横转锄头,把坑底的散土住外扒。忽然,有一块白花花的东西在月光下一闪,用锄片儿钩了一钩没钩上来,就停锄对来旺儿说:

“大概就这么深了。你下去看看,这块是骨头不是?”

来旺儿依言放下锄头,跳到坑底,弯腰去拣那块骨殖。就在这时候,一丝儿奸诈的微笑浮上了林炳的嘴角,猛地抡起锄头,向来旺儿的后脑勺上砸去。来旺儿听到脑后生风,情知不妙,正想抬身躲避,已经来不及了,一锄头正好砸在他天灵盖儿上,连叫都没有叫一声,就像一条狗似的蜷曲着身子,倒在坑底了。

林炳鄙夷地朝尸体吐了口唾沫,用锄头把坑边的松土推进坑里,把尸体掩埋好后扒平踩实。接着把磨扇从墙根儿底下推滚回来,压在上面,又从柴草房里装来一筐碎柴草,均匀地撒在磨盘的四周,这才满意地吐了一口长气,扛起两把片儿锄,一手提着破筐,送回库房里。他特意把角门的闩拔了,以便于第二天好编造一个来旺儿卷款潜逃的谎言,这才又进了一趟来旺的住房,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前院儿去。至于他在来旺儿的房中又做了些什么手脚,仇有财没有跟过去看,就无从知道了。

仇有财没想到会在林村看到这么精彩的两场戏。从这两场戏中,他看清了来旺儿那丑恶的嘴脸,也看清了林炳那狠毒的心肠。从这两场活剧中,他又想到了明后天晚上按照上人定下的计策将要演出的另一场更加精彩的活剧。一套更加完整的捉拿林炳的方案,也就在心中渐次酝酿成熟了。

林炳为制造来旺儿卷款潜逃而打开的后门,倒是方便了仇有财,他不用翻墙头,就大摇大摆地从后门出去,然后绕过林村小桥,等他回到坑沿的班子里,本忠已经从吴石宕回来多时了。来旺儿放下锄头,跳到坑底,弯腰去拣骨殖。林炳猛地抡起锄头,向来旺儿的后脑勺上砸去。

第二天下午的会场戏,新声班演的是《赵家楼》,是《济公传》中的采花淫贼华云龙在赵家楼采花反被济公及赵家小姐所擒的故事。这是一出武生和武旦的打斗戏,小丑儿演济颠僧,手拿破芭蕉扇,趿拉着没后跟的破鞋,只是插科打诨而已,倒用不着什么真功夫。新天喜班演的是《五福寺》,这是一出闹剧,也是一出风流戏。情节其实很简单:五福寺中大小五个和尚同时私通一个暗门子,听说大年三十儿晚上暗门子的丈夫在外地经商不归,各带了酒肉食物先后上门来寻欢作乐。先来的正要入港,被后到的冲破好事,只好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如此这般一个来了一个躲,最后本夫回家,把藏在各个角落的五个和尚全都抓了起来,大大地敲了一笔竹杠。也亏得那坤伶真做得出来,每来一个和尚,就勾肩叠股、你拥我抱地搂在一起,做出各种各样难描难画的怪相来,绝不带重样儿的。五个和尚,有小丑儿演的,也有大花脸反串的,都一色儿剃了个大光头,油光闪亮的,更显得贼头贼脑,恶形恶状。这出戏,不但大锣不用,甚至连丝竹都不动,七个人上场,除了数板之外,就是道白,连一句唱词儿也没有。七个人中,尽管只有一名坤角儿,但她是贯穿全剧的,单凭她一个人的卖弄风骚,竟把全场几千双眼睛全都勾向了南边;任凭你北边台上的武生和武旦怎么翻跟斗,怎么杀得难解难分,看的人依旧寥寥可数。等到南面台上的大当家和尚甩掉僧衣僧帽,露出大光头和一身贼肥的肥肉,三把两把把小旦的衣服裙子统统扯去,半裸着身子横抱进帐子里面去的时候,全场为之大哗,所有的眼睛统统注向了南面。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林炳点响了三眼铳──新声班在第二个回合中又输了。气得王领班的坐在戏箱子上干吹胡子干瞪眼,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九月二十五日,是陈家百岁寿庆的正日子。从清晨开始,有头有脸的体面亲友们纷纷前来拜寿,一路上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关于县里太爷和一众知名绅衿们下午要来贺寿的消息,不但早就已经传过来了,与绅衿们同来的内眷们,已经在中午先期到达。整个下午,陈府全家老小全都衣冠整齐地在堂上堂下恭候,单等锣声一响,立即放炮,然后排班出门迎接。但是从申时等到酉时,从太阳斜等到太阳落,从会场戏上台等到三眼铳放过观众逐渐散去,还不见金太爷的影子。从城里直接来拜寿的内眷们则说:太爷夫妇与一众绅士们确实一早就已经动身出城来了,只是中途想顺便逛一逛仙都,要稍许晚一些才能到达。有了这么一个确讯,一干人连主带客只好全都眼巴巴儿地干等着。一等等到了天黑,寿筵虽然早已齐备,却不敢开张。可不是么,要是这边主客们刚刚入席举杯,那边太爷的轿子正好到了,该有多失礼呀!

一直等到天色断黑,太爷还是没到。有人猜测,多半儿是县里临时有了什么紧急公事,半道儿上又折回城里去了。但仔细一想,似乎又不像:即便太爷有紧急公事,难道一众绅衿们也有急事要办吗?何况绅衿们的内眷都在这里呢!再说,即便这桩公事甚为重大,全县的头面人物非都回去不可,难道就不会派个衙役或亲丁到坑沿来报个信儿,好叫这边不再傻等么?

如果只是普通常客,主人当然不会这么死等的。可这是一县之主的百里侯哇!有道是“现官不如现管”,真要是在礼数上得罪了太爷,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呀!

又等了有半个来时辰,村民们不明就里,戏台前都已经挤满了人,台场也都快要闹响了,不得已,这才传令下去:留下太爷老爷们的几席,把绅衿们的内眷请了出来,立即开宴!

贺客们心怀鬼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把太爷的突然爽约不到作为头条新闻在猜测着,传递着。特别是那些丈夫无故不到的太太夫人们,心里不踏实,也是食不知味。没多久,消息从大门里面传到了大门外面,又从大门外面传到了戏班子后台。仇有财和本忠听见了,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心里明白:素素和红云等人在仙都演的那场戏,已经完满结束;下一场好戏,就得看他们的了。

由于贵客不到,宾客们入席晚了,门外的台场也就闹得特别长久。好不容易等到客人们打着饱嗝儿喷着酒气从大门口一拥而出,在后台等待已久的八仙方才上场。今天是寿辰正日子,宾客们点贺的吉庆折子戏特别多,尽管这种戏演的人不卖力,看的人也不感兴趣,但是风尚如此,多数人只好视而不见,与三五友好围个小圈儿,他演他的,我聊我的,各不相关。听上去,台下的喧嚷声不知比台上要响多少倍,几乎把唱腔和说白全都淹没了。

点贺的吉庆戏好不容易演完,会场戏开始登台了。五场戏,新天喜班已经连赢了两场,只要今天晚上这一场戏再取胜,这次品会场的彩头新天喜班就算是赢定了。因此,新声班全班人马都拿出十二分的劲头儿来,一定要赢这最最关键的一场。

头一出戏,新天喜班演的是闹剧《打面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