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夜翼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夜翼

第24章

书籍名:《夜翼》    作者:[美]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夜翼》章节:第2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就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一样。贝扎戈尔星的原居民是象人和猩人,象人的样子像一只大象,猩人则像狒狒,这两种智慧生物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贝扎戈尔星气候温暖,没有工业,外星人过的是田园生活。根特松这次重返外星,是带着一种负罪的内咎心情的,他曾将象人当作奴隶一样奴役,他希望能赎罪。有一件事使他最感遗憾,那是由於一次水坝崩溃的意外发生时,他曾强迫七个象人劳动,不准他们到雾国去参与再生的宗教仪式,象人由於一种神秘的动力必须进行这种再生的,他们无法克制这种冲动,要是他们错过了这机会,就不知何时何日再次受到召唤了。根特松将象人强徵来劳役,威胁若是他们不为他工作就杀死他们,其中有一个象人只讲了句对他感到可怜,根特松就用聚核枪将他灼伤。根特松现在感到十分后悔,希望能赎罪补过。

根特松所犯下的罪,比起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犯下的罪行,实在算不了什么,但他同所有殖民者一样,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狂妄自大,他根本不能平等对待象人,而把他们当作野兽。他那种赎罪感也不过是从一种求得自己心安的观点出发,并非真正平等对待其他智慧生物,始终是以一种优越感来看待象人的。但是象人却以德报怨,准许他到雾国去参与再生的宗教仪式。

在这儿西弗堡显示出人类在象人面前渺小的形象,这使我们联想到康拉德在《黑暗的心》里欧洲人在文明与原始矛盾时所显现的堕落的心态。不过,西弗堡和康拉德有一个本质的不同,根特松终於获得启迪,超越了他自己,从而获得新生。

当根特松前往雾国途中,在香格里拉瀑布他遇见过去的女友施娜,她的肚皮以下已寄生了一种胶状的生物,这种生物根据宿主的意志活动,而他的丈夫顾特兹则挤毒蛇的毒液来喂饲象人,甚至也让根特松喝,这种毒液能使人产生幻觉,但也应用於再生仪式中。由於顾特兹亵渎了象人的宗教仪式,他把这种仪式当作一种体育和娱乐,结果当他想通过再生的程序时,变成了一只怪物。

根特松目睹顾特兹变成怪物,施娜也劝告他别参与再生仪式,因为这会使他失去人性,但根特松仍然决心赎罪,最后他能与象人猩人和谐结合,得到永生。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他也了解到象人和猩人之所以关系密切,因为他们是互相转变的,整个宇宙是不断循环,每个个人从所有存在中吸取智慧。

这本小说基本上是一本探索内心世界的作品,缺少动作性的情节,在哲理上却诸多探求,这使一些读者觉得不像一本科幻小说,但西弗堡在根特松的内心世界探索上,却达到相当的深度,在科幻小说当中还没有人能塑造出性格这样深刻的人物。这小说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西弗堡的哲学理念,也就是所有智慧生物在宇宙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应该团结一致。

(四)

《玻璃塔》是一本典型的科幻小说,它具有几乎所有科幻小说的道具,诸如接获外星信息、人造人、巨大的通讯塔、星际航行飞船,甚至有内心移位等等,使人目不暇给。

小说描写的是二十三世纪,那时的世界经历了大战、无政府状态、飢荒、社会压力以及人工避孕,世界上的人口已大大减少,机器代替了人去干所有的劳动,工人阶级早已消失,社会更因物质转移的旅行而变得交通方便,所有人都说一种语言,生活过得十分悠闲。

主人公西米安·克虏格是一个很有钱的发明家,他发明了人造人,这种人工制造的人只要两年时间就长大成人,他在基因工程中将人造人分类制成多种类型和智慧水平,受一年到四年的教育就能胜任指定的工作,人造人满足了全世界的需要,人类不需再劳动,全由人造人代劳了。人造人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写的那样,所不同者,西弗堡的人造人完全是人工生产出来的奴隶。在《玻璃塔》中,人造人与创造他们的人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种社会问题,倒不如说是一种暗喻。

从遥远的外星传来了一系列的信息,这是些有规律性的电波,总是一长一短地发出2-4-1,2-5-1,3-1的数字,这很明显是一种智慧生物发出的电讯,但谁也弄不清是什么意思。克虏格出於好奇,发誓要同这外星智慧联系,他在加拿大北极苔原上建造一座巨型的玻璃发射塔,发射一种比光还要快速的射线,企图同外星联络。这座玻璃塔高达一千五百米,为什么要用玻璃建造呢?既是出於科学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唯美的表现吧?

这座玻璃塔是由一个叫阿发·杜尔·瓦哲曼的高级人造人指挥其他人造人建造的。人造人诚然是经过教育训练,输入程序,乖乖当奴隶的,不过可能在基因工程中仍带有某些人性的因子,其中有些人造人要求有政治的权利,希望能摆脱奴隶的地位,与人类平起平坐。其中一些,包括瓦哲曼和阿发·丽莉丝·梅逊,则把他们的创造者克虏格当作神来崇拜,他们私底下有一种宗教信仰,相信终有一日克虏格会把他们升格为人类,与人类一样有平等权利。克虏格的儿子曼纽尔是个温顺善良的人,他爱上了人造人丽莉丝,丽莉丝是有心引诱他的,目的是希望曼纽尔能为人造人争取平权出力。曼纽尔因此跟随她参加过地下宗教的礼拜,知道了人造人的要求。在丽莉丝的催促下,曼纽尔鼓起勇气,向父亲为人造人说项,并且将人造人地下宗教把他当神的情况讲了出来。克虏格听了暴跳如雷,他无法理解这些奴隶怎么可能想与人类平等,他拒绝当他们的神,也拒绝帮助他们得到平权。但克虏格为了了解人造人到底要搞什么,他与阿发·瓦哲曼进行内心移位,也就是互相交换心智,他就以瓦哲曼的心智去探知人造人的活动,但同时瓦哲曼以克虏格的心智来看世界,也探知了克虏格是永远不会答应让人造人获得平等地位的。人造人知道了这情况后,愤怒与绝望引发了暴乱,奴隶起来杀死主人,财产被毁,文明陷入一片混乱,甚至克虏格的玻璃塔也被瓦哲曼摧毁,世界沐浴在血与火中,克虏格最后逃上了他的星际飞船,离开地球,飞向NGC7293星云开始三百光年的旅程。

这小说的结局留下了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到底那些外星传来的信息有什么含义?它到底是不是来自NGC7293星云?克虏格能否到达那儿?到了那儿又会碰见什么?反正这是个开放性的结尾,留下很多空间让读者去想像。

这部小说在思想上丰富多采,编织得令读者目眩,在人物性格的刻划上是相当成功的,例如克虏格的顽固执着、精力充沛;曼纽尔的温驯善良,瓦哲曼对其宗教的虔诚,都是很有个性,并非一般科幻小说所能及的。在语言方面,西弗堡不愧是个文字的魔术师,写得色彩鲜艳,生动有力,遣词调句确实做了一番精心的选择。在科幻小说中,能将思想与人物性格刻划得这般淋漓尽致,确是西弗堡傑出的成就。

(五)

《内心垂死》是西弗堡一九七二年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创作的一个顶峰之作。作为科幻新浪潮,这作品是使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之间距离消失的一道桥樑。过去美国科幻作家大多是以流行杂志为标的,写作大多迎合读者口味的要求,很少认为自己是属於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他们只是以文字谋生罢了。他们热衷於各种科学道具,而忽视了现代西方文学上的发展,他们根本无视乔哀斯、D.H.劳伦斯等作家在文学上的新发展,也不重视弗洛伊德、容格在心理学上的见识,他们也不理会海明威在简明快捷的文风上的创新,更不知道福克纳在探索人性上的深度。科幻新浪潮无疑是感察出这种距离,开始不同於过去的科幻创作方法,如菲立·狄克、西弗堡等作家,开始探索内在世界,描写人的心理、潜意识、无意识,西弗堡的《内心垂死》可以说是受到像乔哀斯、劳伦斯这些作家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写成的一本精彩傑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内心垂死》并不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是一本属於主流文学的严肃作品,不过,这是科幻小说的一种新发展,使人难以界定,它既有科幻的道具,又是探索人性的作品。西弗堡在《内心垂死》中只运用了一种科幻的噱头,那就是心灵感应。小说是描写主人公大卫·西力格如何逐渐失去心灵感应的能力,但小说并不是集中於心灵感应本身,而是描写西力格失去这种能力随之而来内心产生的盲目与灰暗,因而感到惊徨与悲哀,失落与绝望。西弗堡自己就曾声言,《内心垂死》他并不是当作一本科幻小说来写的,而是一本严肃的文学作品。

从另一种角度看,《内心垂死》确实摈弃了很多像“硬科幻”的创作方法,更接近於心理小说,但探索内心世界,不正是“软科幻”重要的部分?这本小说中的西力格,具有一般人(人类当中绝大多数)所没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一种使他感到极不利的残障。西弗堡要探索的正是这么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複杂变化。

《内心垂死》这本小说并不只是探索内心世界,它同时也包含有极丰富的思想内容,西力格这人物是具有深刻的个性,即使撇开他逐渐失去心灵感应力这一点,他那种扭曲的、痛苦不安的个性,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这个小人物在社会中是个没没无闻之辈,他在这个社会总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他在小说中曾说:“问题是在於我感到同其他人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