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133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13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

“今年是斯大林同志70寿辰。他60寿辰那时主席在延安不是还写了祝贺他生日的文章吗?”

“是呀,一晃1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呀!”

“12月21日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领导人都要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主席选择这个时候去苏联很合适。”

“我可是只管去祝寿幄,有关双方商谈,协定、签约之类的事还得靠你这个政务院总理啊。”

“主席可以先在苏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

“好哇——”毛泽东点点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凝望着中南海天空中高挂的一弯星月,陷入了沉思之中。

毛泽东之所以在新中国诞生两个多月后就首次选择出访苏联,这同斯大林对毛泽东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到新中国诞生之前这段时间内,斯大林对毛泽东的了解是不够的,这位大元帅一直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蒋介石身上,直到蒋介石最后完全冷淡了苏联而全力转向了美国后,斯大林才开始意识到毛泽东将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位大元帅是位性格多疑而又十分精明的领袖,他经常在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上或是在自己别墅的饭桌前,同自己认为“绝对可靠”的核心圈子的人边用餐,边谈论中国问题和中国未来的形势发展。

斯大林五次三番地问旁边的人:“这位毛泽东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他一点儿也不了解呀。他从来没有到过苏联的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中,没有到过苏联的人很少,毛泽东可算得是例外了。毛泽东始终坚信自己的道路和选择,他是一位中国农民的儿子,自信中国革命的道路要靠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去闯。

斯大林急于想了解毛泽东,毛泽东却显得不紧不慢。于是乎,斯大林怀疑毛泽东可能有狭隘的农民主义立场。然而毛泽东却心地坦荡,既不受控于人也不斤斤计较苏联朋友的偏见,他有着中国传统伟人一样的君子风度。这些,斯大林是不了解。。毛泽东将出访苏联的消息被国民党保密局潜伏在北京的特务计兆祥得到了,并探听清楚毛泽东坐火车去苏联,经山海关、长春、哈尔滨、满洲里进入苏联西伯利亚大铁道赴莫斯科。他立即向台北保密局拍发密电,报告了这个重要情报。特务头子毛人凤经过周密策划制定了行动方案:密令潜伏在东北的地下技术纵队,在两个地方下手,一是破坏长春14号铁道桥;二是在哈尔滨车站埋下定时炸弹,炸毁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制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

计兆祥发到台北的电报,被我军反特监听台的工作人员及时截获,他们在准确地破译其内容后,上报了中央。

这份带有“绝密”字样的电报及译文,被送到了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毛泽东在卷宗中看到这份密件后,立刻挥笔在文件的天头上批示:在我回国之前,镇压这个反gemin。

毛泽东毛泽东首次出洋12月6日晚,月亮悄悄地爬上红墙,早已结成薄冰的太液池映射着一片青光。在徐徐寒风中,身披玉霜的古柏时时闪出几枝翠叶。

几辆小轿车由丰泽园门口缓缓驶出新华门,尔后向永定门方向飞奔而去。。刚跨出车门,毛泽东就发现车站空旷寂静的月台上,站立着几个熟悉的身影。

“不是讲好不送了么?”

他拖着鼻音很重的湖南腔,紧紧地握住了朱德刚从帽沿旁边放下的大手。

在下午召开的政治局碰头会上,他就讲过晚上大家不要送。当时大家都没吭声,他以为大家已经同意了。没想到,真要动身的时候,又一个一个冒了出来。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大家注意,他真想说几句什么,但话到嘴边他又把它咽了下去,因为这毕竟是他以新中国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一次前往苏联会晤斯大林,同伴们对自己这次出访的关切和寄以厚望,也是情理之中的呀!

“主席第一次出国,那有不送的道理呀!”朱德憨厚地咧咧嘴笑道。

“你们呀你们呀!”

毛泽东又把手缓缓地伸向站在朱德侧旁的刘少奇、周恩来。

“弼时,看你,身体不好也赶来了。”

毛泽东不无责备地瞅了瞅任弼时那张由于长期失眠而显得有点浮肿的脸庞,右手有力地抖了一抖。

“可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能拼老命啊。”

任弼时含笑着应了一声“好”。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把高大的身躯朝前俯了一俯,对着周围的送行人说:“既然你们都来了,我可要同你们订一个君子协定哟!”

“好啊!”

同伴们随声附和。

“是这样的。”毛泽东缓缓扬了扬眉,轻轻地伸出了一个指头。“我这个人是属猴子的,天生的爱动不爱静,喜欢到处活动活动。今后我到外头走走,你们都不要搞送往迎来。你们一送一迎,劳了你们驾我不敢当,我毛泽东本人也不自在。你们也不要担心有人朝我打冷枪。敌人想动我毛泽东的脑筋,也没那么简单。轻车简从,神鬼莫测,你说是不是,公安大臣?”

说到这里,毛泽东突然把脑袋转向跟在侧后面的gonganbu副部长杨奇清,杨奇清连忙憨笑着应了一个“是”。

“你们看,他都打包票了,你们还不放心?”

“放心,放心,主席保重!”

刘少奇、朱德笑眯眯地做了回答。

“那就这么说定了?”

毛泽东又把有神的目光在伙伴们的脸上扫视了一圈,见大家没有异议,他满意地憋了憋嘴,而后滞洒地挥了挥手,迈着矫健的步伐,朝着月台上那辆编号为9002的专列走去。

杨奇清刚想跟随毛泽东走向专列,周恩来轻轻地拽他的衣服,他立即会意地停下了脚步。

“还有什么吩咐吗?总理?”


>“刚才瑞卿同志报告:一个小时前,敌潜伏电台又发出呼号,报告了主席专列即将启程的情报。”

周恩来拧了拧眉,有点清癯的脸庞上耸动着焦躁与不安。

“奇清同志,此行事关重大,你可要千万小心在意,一定要保证主席的绝对安全,出不得半点纰漏啊!”

“请总理放心,我一定保证主席安抵满洲里!”

杨奇清挺胸打了个立正。

周恩来没吭声。他一点也不怀疑这位老红军、老保卫部长的忠诚与干练。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采用“铁壁合围”的战术,再次向太行山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党政军机关受到不小的损失。杨奇清的家属和公务员也被敌人抓走。不久,他得悉5月反“扫荡”中被俘的同志,在日本侵略者的太原集中营里,组织了地下的共产党支部,他的公务员也参加了活动,并同驻在太行山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建立了秘密联系。杨奇清抓住时机,通过这位公务员掌握敌人内部情况,积极设法营救被捕同志。5月反“扫荡”结束后,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一次大会上赞扬说:在反“扫荡”中,杨奇清领导的许多干部牺牲了,他的家属也被俘了,但他仍然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坚守岗位,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罗瑞卿号召部队的干部和战士,学习杨奇清无私无畏的崇高革命精神。

1942年底,敌人大搞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在敌占区加紧了法西斯统治,同时千方百计向我根据地派遣特务,进行渗透和破坏。日伪的秘密“维持会”渗入我们的根据地,汉奸汪精卫的伪国民党和投降了日本侵略者的蒋帮特务潜入了我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地。一个蒋伪合流的国民党区分部,指使潜伏在我根据地的一个女特务,勾引收买我们内部的人员,阴谋刺杀八路军前方总部首长。杨奇清亲自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一举破获这个大案,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首脑机关和我军首长的安全。

抗日战争的中后期,党在延安的审干工作,由于毛泽东的肃反路线受到“左”的严重干扰,一度出现了扩大化的错误,这个错误也波及到太行山。1944年,杨奇清从延安回到太行,遵照毛泽东、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邓小平、滕代远等人的领导下,对太行地区的审干案件进行认真的甄别工作。他亲自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听汇报,看材料,做调查研究,同有关同志一起研究,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很快把错案、假案一一平反了。

北京截获台特电讯时,gonganbu长罗瑞卿正在外地视察工作,领导侦破这个案子的工作落到了杨奇清肩上。由杨奇清指挥gonganbu和北京市公安局共同侦破此案。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毛泽东访苏的行期日益迫近。但供破案参考的线索仍然只有敌电译文和以“0409”为代号的发电署名。

这一天,心急如焚的杨奇清,把gonganbu一局侦察处一级侦察科长曹纯之请到办公室。毛泽东的安危,关系着新中国的命运,曹纯之当即立下军令状:到期破不了案提头来见!曹纯之成了侦破敌潜伏台的前线指挥。

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杨奇清随同专列沿途组织保护,然而,谁又能保证在长达一万多里的铁道线上没有偶然的“万一”呢?而如果这种“万一”出现,将给党给人民带来何等惨痛的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