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239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23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自然是最高机密,怎会在一张海外报纸上率选曝光呢?

奇怪的还不只此,炮战延续了6周,10月6日,北京突然发表了国防部文告(即《告台、澎、金、马军民同胞书》),作出停火7大的决定。这文告是在10月6日发表的,而有关此事的专讯早在10月3日就从香港传到新加坡。10月5日在《南洋商报》发表。

是准一而再地获得机密?

这位“通天”人物就是曹聚仁。这一年,毛泽东第二次接见了曹聚仁。

那天,毛泽东还和他共进午餐,江青作陪。曹还是书生本色,说话无顾忌,当着江青的面,他大谈了30年代上海影坛的轶闻与掌故,那是江青最忌讳的。

就是这位热心于两岸和平统一的贵宾曹聚仁,他从最高层预先得到即将炮轰金门的消息,他本是《南洋商报》的记者,记者这职业总是喜欢独家新闻,于是他抢先把这消息捅了出去。就在读者疑信参半拿着当日《南洋商报》时,无数发炮弹正从大陆射向金门。

这就形成一起泄密事件,据说有关部门曾对曹聚仁进行批评。

不过,另外也有不同的说法。

曹聚仁虽是高层隆重接待的贵宾,但毕竟是来自海外的党外人士,他能得到这一机密,绝非平常。金门炮战“属于惩诫性质”,炮击不久,就进入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为主的阶段。先行示警,也在情理之中。

曹聚仁化名捅消息炮击进行了6周,金门守军已到了弹尽粮绝之境,此时如果我军发动登陆,金门唾手可得。然而,出乎意外,在国庆节后的第5天,即10月6日北京发表了《告台、澎、金、马军民同胞书》(即国防部文告),文告一再阐明炮轰的目的是惩诫性质,要台湾当局接受和平解决两岸争端的建议。文告声明:“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果护航,不在此例。”

国防部文告是在10月6日发表的,又是这张《南洋商报》在10月5日发表,发表时署“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3日专讯”。

《南洋商报》驻香港办事处从何得到这个特大消息。这郭宗羲又是何许人?这一连串谜一样的问题,引起许多人探玄索秘的兴趣。

1994年3月,《中华日报》的记者,几经寻觅找到了《南洋商报》已退休多年的老报人薛残白先生。

薛残白先生已83岁高龄,他是1929年进《南洋商报》的,从事报业已60年以上,对《南洋商报》的情况知之甚详。

50年代,薛残白是《南洋商报》(中外版)主编,据他说,1958年8月,《南洋商报》的特派记者曹聚仁正在北京采访,而且还获得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接见,并与周恩来进行了长时间的访谈,薛先生肯定他说:“能得这样重大的消息,除了曹聚仁,当时的商报是不会有第二人的。”

“那么,为什么这则消息发表时不署曹聚仁的名字,而是署郭宗羲呢?”有人问。

薛先生说:“我只记得那时商报驻香港办事处有个姓郭的办事人员,这位年轻人当时不是写新闻的。按我的推测郭宗羲是个假名,很可能是曹聚仁为了省麻烦而用的化名。”

几位造访者仍流露出不满足的神色,于是热情的老先生又建议:找香港的郭先生一问,他一定会告诉你们真相。

经过一番周折,《中华日报》的记者,终于找到了定居香港的郭旭先生,郭先生也有73岁的高龄。

郭先生说:“当年我是商报驻香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记得当时确有一则大新闻,是曹聚仁从大陆把稿传到香港,再由我传到新加坡。”

郭旭说:“郭宗羲这个名字还是当年商报的总编辑李微尘起的(李微尘后任新加坡政府外交部长)。如果问商报是不是有个驻港记者叫郭宗羲,那当然是没有啦!”

在曹聚仁发了专讯的一周后,毛泽东于1958年10月11日,致函周恩来,谈起曹聚仁:“曹聚仁到,冷他几天,不要立即谈。我是否见他,待酌。”毛泽东冷落曹聚仁,并非是因为过早发了停止炮击的消息,而是给台湾另一边(蒋介石)看的。”

这同样不是空穴来风。毛泽东在《再告台湾同胞书稿》中,曾提到《南洋商报》:“好几个星期以前,我们的方针就告诉你们领导人了。7天为期,6日开始。你们看见10月5日的《南洋商报》吗?人都有新闻观点,早一天露出去,那也没有什么要紧。政策早定,坚决实行,有什么诡计,有什么大打呢?”这份《再告台湾同胞书稿》,原定10月13日发表的。毛泽东临时改变了主意,没有发表。10月13日发表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从前述未发表的稿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并无责备曹聚仁之意。

拨开迷雾,水落石出,金门炮战的两次提早曝光,原来都与曹聚仁有关。此后,曹仁聚继续热心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

第二节“八·六”海战两艘敌舰隐蔽出航就在曹聚仁忙于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穿针引线期间,台峡两岸又接连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大海战。

1965年8月5日拂晓,我海军某部观通站的雷达兵们擦拭完雷达,正在启动机器搜索海面。突然,在萤光屏上发现东南海面上有两个目标,一前一后,鬼鬼祟祟地闯进了东山——南澳渔场。雷达兵们紧紧把它盯住,并立即报告了上级。

这二个目标,为什么一直往渔船里钻呢?这个问号,经过站长和雷达手们集体“会诊”,判明是美制蒋军舰,其型号分别是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

这两艘国民党海军巡防第二舰队旗舰,于1965年8月5日5时。从台湾左营隐蔽出航,驶向广东沿海。

“剑门”号(编号65)原系美国“海鸦”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SF387),1965年4月由美国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890吨(标准),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一节等于一海里),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4门,雷达一部。

“章江”号(编号118)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艇PCI232号,1954年6月由美国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280吨(标准),全载450吨,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一般航速14节,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一门,20毫米炮5门,火箭(组)76.2毫米一座,深水炸弹投射器4座,雷达一部。

这两艘猎潜舰是蒋窜扰我东南沿海的主要舰种之一。经常窜入我渔场,破坏我渔业生产,威胁我渔民安全。我海军担任护渔任务的舰艇部队,为了保护渔民生产,早就准备给予其惩罚。

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获悉“剑门”号编队出航后,立即制订作战方案,确定以护卫艇41大队高速护卫艇4艘,鱼雷快艇11大队鱼雷艇6艘,组成海上突击编队,以161号炮舰和快艇11大队5艘鱼雷艇为支援兵力,并指定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乘598号护卫艇,负责海上指挥。

作战海区预定在南澳岛以东,东山岛以南,或南澳岛以南,南澎岛以西海域。指挥所决定:先打“剑门”,后打“章江”;隐蔽接敌,靠拢近战;高速护卫艇先开炮,穿插分割,掩护鱼雷艇突击。

“海上先锋艇”负责指挥担任指挥艇的598号护卫舰,是我15年前在万山海战中,首创以小艇打败大艇的“先锋号”。

不过,如今的“先锋”号护卫艇,已换成崭新的铁壳艇。这是由我国自己设计,大连造船厂制造的高速护卫艇。新艇装备后,官兵们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航行1000多海里,从汕头到大连,从大连至汕头,一路上边航行边训练,基本掌握、适应了新艇,人人能独立值更。

两个月前的5月24日,国防部授予“先锋”号以“海上先锋艇”称号。

护卫艇41大队3中队先锋一号艇全体同志,。。自1950年参加万山海战,曾首创小艇打大舰,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成功战例之后,多年来在执行战备训练、护渔护航、巡逻警戒、抢险救生等各项任务中,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部队意志旺盛,不畏强敌,不怕困难,敢于斗争,英勇顽强,保持和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为此,特授予先锋一号艇以“海上先锋艇”称号,希望全艇同志戒骄戒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努力,保持和发扬这一荣誉。目前,美帝国主义正加紧扩大印度支那战争,并屡对我国进行直接的军事挑衅,我海军部队应学习先锋一号艇全体同志的革命精神,百倍警惕,加强战备,苦练过硬的杀敌本领,为加强我海军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随时准备歼灭敢于来犯之敌,争取更大的胜利。

5月27日,《人民海军》报发表了社论《向“海上先锋艇”学习》。

在纪念万山战役胜利15周年的日子里,海军在南海舰队的驻地湛江市,召开了“海上先锋艇”命名大会。会议于1965年6月11日召开,开得相当隆重。海军、中共中央中南局、南海舰队、广州军区、广东省军区和当地党政负责人,以及战斗英雄、模范人物和“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代表出席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