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253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25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阎锡山特地赶到奉化,探访蒋介石。蒋介石颇为感动,盛情邀劝阎锡山暂住奉化。

这时,李宗仁“和平”攻势濒临破产。南京形势吃紧。阎锡山小住奉化后,即赴上海公馆。不久,蒋介石去了台湾。徐永昌到上海见阎锡山,相告“大势去也”。阎锡山在徐永昌面前,老泪纵横。4月24日,当阎锡山在上海公馆接到其堂妹阎慧卿的绝命电时,知悉梁化之、孙楚诸老部下悉数成仁,集体自杀后,当即涕泪滂沱,悲痛不已。

蒋介石下野后,孙科内阁与代总统李宗仁不和,于1949年3月8日辞职。3月12日,组成了以何应钦为行政院长的内阁。何应钦内阁也未能挽救国民党政府在大陆覆亡的命运。这时,南京国民政府已“迁地办公”,到广州办公。徐永昌在上海见阎锡山后,即乘飞机抵广州,又飞往台湾,去见第三次下野后去了台湾的蒋介石。蒋介石要徐永昌转告阎锡山,希望他能出面组阁,以挽危局。

尽管李宗仁“代总统”另有组阁意图,不过,蒋介石要让阎锡山组阁,李宗仁不得不提请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949年6月3日,阎锡山经出席立法委员超过五分之四的投票同意,而出任“行政院长”,据当时国民党中央社广州6月7日电称:阎锡山获得的同意票数,开创南京国民政府行宪以来历次阁揆的新纪录。可见,当时国民政府对阎锡山的厚望。6月12日,阎锡山组阁完毕,内阁阵容如下:“副院长”朱家骅;“内政部长”李汉魂;“外交部长”叶公超;“国防部长”阎锡山(兼);“财政部长”关吉玉;“经济部长”刘航琛;“教育部长”杭立武;“交通部长”陈良;“司法行政部长”张知本;“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戴愧生;张群、吴铁城、陈立夫、徐永昌、黄少谷、万鸿图(青年党)、王师尊(民社党)为“不管部”政务委员,“秘书长”贾景德。

阎锡山组阁后,企图利用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矛盾独树一帜,主张“国防部部长”职权要等于作战最高统帅,以便自己成为政治与军事的实际领导者,并企图收揽被蒋介石所排斥的官僚政客,作为政治资本,遭到了蒋介石、李宗仁的反对。在蒋李斗争中,阎锡山两方不讨好,蒋系人骂阎是“无能的白日梦者”,李系人骂阎是蒋介石的“走狗”。

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并兼“国防部长”,真可谓临危而出,他以“战斗内阁”自矢,但毕竟为时已晚,已无法挽回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命运了。虽然是蒋介石在幕后一手支持阎锡山的,但在战略思想方面,阎锡山却是批评蒋介石最激烈的一个。

1949年秋天,广州闷热得令人难耐。东山梅花村32号的会议厅里,国民党的要人们正在意兴阑珊地倾听着阎锡山关于“扭转时局案”的报告。阎认为:国民党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策、领导、人事、心理都有关系。但在军事方面沦于今日土崩瓦解的状况,则蒋介石的战略思想不能不负其最大的责任。

蒋介石的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守势作战。如在国共作战中,蒋在东北华北固守若干孤立据点,正好被共军各个击破,逐点消灭。及国共沿江对峙,蒋又坚持死守上海,而置长江沿线于不顾。其后和谈破裂,中共大军渡江南下,蒋又将主力撤守沿海若干据点,而使浙赣沿线变成了真空地带。凡此均足以证明,蒋介石的作战指导原则实有其一贯的传统。

阎锡山进一步加以分析:当兹原子世纪,兵器空前进步,守势作战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无可疑。至于吾人对方,纯重攻势作战。他们全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歼灭我方有生力量为其作战的基本任务。比如延安之役,我方沾沾自喜,以为最后总算粉碎了他们发号施令的基地,孰知他们事先已作出有计划的撤退,使我们扑了一个空,迄无所获。等到他们全力反扑,我们深入敌后的主力便全被歼灭了。这就是攻守利弊的具体证明。

最后,阎锡山提出了改变战略思想的方针,他主张不守点,不守线,而采取全面攻势作战,以期扭转劣势,挽回危局。

当时,吴铁城质问说:当抗战胜利之时,我们有大军500万,对方只有50万人,现在对方有300万,我们只有几十万人,如此优劣之势已成,怎能进行全面攻势作战?!

阎锡山被问得哑口无言。但会议终于作出决定,由阎锡山就其发言内容,写成书面意见,另外附加建议,请蒋介石将撤到粤闽海岸线的部队,调来大瘐岭一线集中,使与华中南下的部队紧密联系,配合作战。这一建议由吴铁城路过台北时面交蒋介石。但蒋介石对其建议未表示采纳,阎锡山不禁感慨地说:“蒋先生的战略思想是落后的,不合时代的,但蒋先生也有长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江西直捣广东韶关。6日,韶关解放,广州告急。10月10日,解放军逼近新街。由南京迁到广州办公不到8个月的国民政府被迫宣布再迁重庆。10月14日,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乘飞机往桂林抵重庆。即日,广州解放。广州的“政府”迁至重庆办公。“代总统”李宗仁借口治病,弃职逃到美国。阎锡山代理中枢政务。阎锡山连电蒋介石来重庆“共挽危局”。11月,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贵州,威逼重庆。29日,“行政院”再迁所在地至成都。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乘“中美号”专机逃往成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对成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12月8日,蒋介石、阎锡山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政府”撤离大陆,迁往台北,并在西昌设立总指挥部。随之,“行政院长”阎锡山飞赴台北。

1950年1月,阎锡山卸去“国防部长”兼职,交徐永昌担任。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复任“总统”,阎锡山因与李宗仁的颇多合作,已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蒋介石要他把“行政院”交出来,阎氏即交上了辞呈。这样,阎锡山把当了不到9个月的“行政院长”交给了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革命实践研究院”院务委员等职。至此,阎锡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和军事生涯,转入退休养老之年。

出国不成阎锡山在台湾,开始住在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105巷16号,后移住丽水街8号,独处一楼。辞去“行政院长”职不久,又移居台北阳明山公馆里九邻81号青山草庐隐居,平时人迹罕至。在台北,阎锡山成了被大家遗忘的人。国民党政权的任何场合固然看不到他的踪迹,连报纸上也很少提到他的名字。阎锡山自己呢,倒也“自得其乐”,整天躲在私宅里埋首读书,勤奋写作。据说,阎锡山平日不常下山,只是遇以“国庆大典”及蒋介石生日则必亲往参加,对机关学校邀其演讲,莫不有求必应。与他同住的仅有贾景德、张锦富等数人。

阎锡山到台湾后不久,看到局势不妙,便写了一封信给蒋介石,要求准许到日本“从事著作”。他知道,自己的烦闷,只要蒋介石仍然占据着台湾,就无法消除。几十年的交往,阎锡山对蒋的为人很是了解,不过,阎锡山也一向自大。他常说,自民国以来的大总统、总统、国民政府主席及大小军阀,他佩服和尊敬的是孙中山,他生平所畏惧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袁世凯。民国元年(公历1912年)他第一次到北平谒见袁世凯,不觉汗流浃背,俯伏在地,行了跪拜大礼。至于后来接任袁世凯的黎元洪,他根本不放在眼里。袁世凯死了以后,副总统黎元洪接任总统,电邀他进京。阎锡山到总统府见了黎元洪回来,哈哈大笑,说:“黎元洪那个神气,望之不似人君,简直是个窝囊废。难怪辛亥革命时,他藏在床底下,人家把他拖出来,硬把个都督加在他头上,他还不敢干,深怕犯了灭门大罪呢!”

对于蒋介石,阎锡山的政策是,对我有利,我服从,但他时时怀恨蒋介石,暗存倒蒋之心。阎锡山在山西执政,对蒋介石中央政府的法令,始终于表面服从,实际上自行其是,另搞一套。抗战期间,阎锡山无时不防范蒋介石对他的排挤、吞并,以及蒋介石的嫡系陈诚、胡宗南、卫立煌等对他可能发动的袭击、围攻。当时,他对重庆蒋政府也是持以蔑视。他自负地用旁观者的态度,多次说到蒋介石无能,很难应付这种复杂纷坛的局面,认为自己比蒋有办法。他曾说:重庆政局是个大杂烩,当权者东一头,西一把,缺少一个总主意,无法支配这种局面。

抗战胜利以后,阎锡山之所以投身蒋介石打内战的行列,也是为的自身利益,痴心企图保住他统治了近40年的山西地盘,为实现孙中山要他“替国民革命保持着北方这个基地”的嘱咐。

阎锡山逃离山西后,在蒋介石支持下,出任“行政院长”,自然还想着打回山西去的,同时他又与“代总统”李宗仁有颇多合作,并批评蒋介石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的不满可想而知。

现在,到了台湾,阎锡山失去了山西这块基地,也没有了大陆战局的危急可以作个缓解阀,加上蒋介石的独裁日盛,心里烦闷日增,自然想到出国“从事著作”了。

蒋介石对阎锡山的那封信始终不加理睬。阎锡山实在忍耐不住,私下里托蒋介石的一个亲信打听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