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341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341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你,你并不了解,”蒋介石紧张兮兮地解释,“你去美国是宋蔼龄的要求之一,我知道这对你要求得太多了,洁如,但这完全是为了中国的统一,我才敢要求你用你的爱国心来帮助国家。你如留在上海,这事就吹了,你了解我的问题吗?”这时陈母和陈弟从外面购物回来,惊见蒋介石在家。陈母请他坐下,陈弟递给他一杯茶,并拿了一壶茶和几个茶杯到庭中请他的卫士和蓝衣社的便衣喝茶。

蒋介石礼貌地和陈母谈了几分钟,并谈到复杂的国情,然后他鼓足勇气,向母亲解释,说他希望陈洁如出国5年学习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俾使回国后为南京政府效劳。

陈母看着女儿问道:“你想去外国吗?我的女儿。”

“我不想去,”陈洁如不耐烦地说,“我为什么要远离?这好像把我充军!”

“只有5年!”蒋介石急躁地解释说。

“你的所有诺言都毫无价值!”陈洁如大声说。“你还记得你要砍下一个指头表明你对我的爱吗?而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怎能指望我再相信你的话呢!”

此时,陈母直率地向蒋介石问:“你说5年,说的是真话呢,抑或只是骗我的女儿入■?”

“当然是真话!”他诚恳地说。

“不要言不由衷,”陈洁如郑重地说,“我们不习惯你那种模棱两可的政治谎言。”

“我发誓!”他急切地争辩说。“我说5年,是真的5年!”

“你知道发誓是请神明作证,保证你你所说的话?你要小心,说谎是会得到报应的!”陈母引用民间的老话说。

“当然,我说的句句是真话!我可以发誓,你不信吗?”他不平地问。

“那很好,让我们听你在神前发誓!”陈母边说边走向神龛。她点起三支香和一对蜡烛。然后将香插在香炉中,烛光闪耀着。蒋介石毫不迟疑地走向神龛,在神像前立正起誓说:“我答应自今年起的5年之后,与洁如恢复夫妻关系。如我违背誓言,任凭佛祖罚我和我的南京政府,如我在10年或20年内不履行我对她的义务,任凭佛祖毁灭我的政府,并将我永远放逐国外。”他望着陈母问:“现在该相信我了吧?”

“是,”陈母叹了一口气说,“我相信你。”

蒋介石拿起桌上的三张船票交给陈母说:“洁如不会孤单,所有她的费用都由我的政府负担,她有两个照顾她的同伴,你必须记得,她是去国外受教育,去补充自己,而非像她所说的是充军,所以不要为此难过。”

蒋介石离去后,陈洁如心里一直很难平静,觉得心中一阵绞痛,终于哭了出来:“啊,妈妈,我不会再相信他。我知道我的婚姻已经完了!”她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陈母用双臂拥抱女儿,安慰说:“他已发了重誓,如果他违背誓言,一生都会受到报应!”

陈紧紧地抱住母亲,两人静坐凝视香支燃尽的灰烬和在佛像面前跳动的烛光。

张静江幼女话当年1927年8月19日,张静江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张蕊英、五女儿张倩英,陪伴着陈洁如一起乘坐杰克逊总统号豪华客轮来到美国的纽约。张蕊英比张倩英大10岁,因此当时张蕊英是27岁,比陈洁如大了6岁。张蕊英自始待陈洁如像妹。张倩英回忆说,陈洁如和大姊比较亲密,有什么话都和大姊说,和大姊商量,所了解的陈洁如情况也是从大姊那里陆陆续续获知的。到纽约后,她们就开始念书。张倩英是念服装设计系,张蕊英则进了哥伦比亚大学。陈洁如在纽约时,没有正式上学,因心情很坏,又怕碰到熟人,所以都是请私人老师在家中为她补习英文。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的消息传到美国时,陈洁如深受打击,过去的海誓山盟、恩爱岁月全变成了泡影,张倩英说,相信只要是“人”,心情一定都会坏到谷底的,何况陈洁如的身分更有所不同,由众星拱月的蒋介石夫人,忽然变为乏人理睬的异乡弃妇。

陈洁如每日都在家中,很少出门,张家姊妹出门时邀约她散散心,她也常常拒绝。张倩英说,陈很少和姊姊出门,心情恶劣到极点,但却无可奈何,对一位仅有21岁的中国少妇而言,相信对她的感情刺激是终生难以弥补的。有关回忆录中说到,陈洁如曾一度想到纽约市郊的赫德逊河自杀,张倩英因非亲眼目睹,并不愿意证实。

与张家两姊妹在纽约住了3年,心情一直不愉快的陈洁如,却感激张蕊英及张倩英对她生活上种种的照顾,及英文上的指导,1930年,决定独自到宾州念书。张倩英说,陈洁如是到宾州的学校念园艺学,她走后,大家就不太联络了,陈洁如学得如何,以及有没有毕业,张倩英都不记得了。因为她本人于1931年就回上海了。

张倩英回到上海后,大约一年多就听说陈洁如也回上海了。当时是1932年,她回国后很少与张家往来。张倩英说,1932年以后,陈洁如和外界很少联络,她开始不愿意见人了,但与张倩英的继母,也就是张静江夫人朱逸民倒还保持联络,张倩英偶尔从继母那儿听到一点陈洁如的消息。

张倩英是在法国出生,1917年随父亲与全家自法国迁往纽约,在纽约时母亲因车祸意外去世,张静江于1918年认识在上海的朱逸民女士,朱逸民当时17岁,而张静江则42岁,两人乃于1919年结婚。由于陈洁如和朱逸民是好朋友,因此当朱逸民嫁给张静江后,自然就常常到张家作客说起张倩英的父亲张静江,是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张静江是1901年随清廷驻法公使赴法,任商务随员,1902年在巴黎独资经营通运公司,专销古玩、古瓷。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捐助巨款给孙中山先生。1906年,又与吴敬恒(稚晖)等成立世界社,发行新世纪周刊宣传革命。1911年广州黄花岗之役,张静江也是捐款最多的几位之一。说起张静江对孙中山革命的捐献,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孙中山与张静江在赴欧船上邂逅,两人谈得很投契,张对孙的革命表示愿意无条件予以经济支持,如需款随时电示即汇,并以暗号A代表1万元,B代表2万元。。E代表5万元。后孙中山在河内需款很急,命胡汉民电A字并附孙长信,不数日1万元汇款即至,并叮嘱为了避免泄露军机,不必附信,不必报销,不必偿还。后孙又电E字,五万元汇款即至。令孙及国民党人无不感佩。1911年10月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当时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即提名他为财政总长,但被张静江谢绝。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于东京,又邀张静江任财政部长,毅然应允,但因不良于行,不克前往,即由次长廖仲凯代行其职权。一直到1928年张静江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之后改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达9年之久,1937年赴瑞士养病。

从张静江的背景,不难想像朱逸民的飞上枝头,而在张静江家中往来的人物,均是具有军政或财政影响力的人士,陈洁如经常在张家作客,难免会认识些达官显要。而遇见蒋介石先生也并不足奇。

张倩英表示,因父亲在政界与商界的关系,家中往来的客人均是可叫出名字的人物,不过在当时她只有十几岁,又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对父亲的朋友只是点头,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像后来宋子文一直追求三姊张兰英,三姊因有自己的朋友就拒绝了宋子文,陈洁如在张家认识蒋介石又经由张静江及朱逸民作媒,所以陈洁如与张家就较亲近。

1923年,张家5个女儿全回到了上海,大女儿张蕊英是23岁,二女儿张芷英是21岁,三女儿张兰英是19岁,四女儿张荔英是17岁,五女儿张倩英是13岁。这5个女儿都是陈洁如在张家串门子时认识的。陈洁如虽然跟她们姊妹及继母都年龄相若,但还是跟继母朱逸民来往较多。只有1927年到1930年的3年在纽约共同的生活,才使张倩英对陈洁如的个性稍有了解。她回忆当时,觉得陈洁如人很好,性格又温顺,话很少。每天总是独自一人在家中,期待着上海的家书,盼望着整个事件有个转机,能够立刻回到中国大陆。每日等着、等着,得到的均是不利于她的坏消息。可以想象那个时期陈洁如翻腾的心情,激动的情绪,都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但她忍了,忍受了一辈子,直到盖棺论定。

目前陈洁如的历史见证人多已作古。张家五姊妹中,张倩英的三姊张兰英尚活在北京,今年已90岁,但与陈洁如没有多少接触。现能够说出一些陈洁如当时情况者,除84岁的张倩英外,就是95岁在台北的陈立夫先生。张倩英已着手准备出版自己的回忆录,所以谈论陈洁如部分不多,但她说:“立夫比较熟悉情况。”

因张倩英的成长背景及所学的服装专业,使80多岁的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20岁。她身上穿戴的服装全部由她自己设计。如果给张倩英一块布料及一个胶带,她可以变成各式各样的服装;再给她一卷缎带及一个胶带,服装上的配饰就产生了。照片中她脖子上所戴的白色环形首饰就是由她自己设计的。环形首饰中,她用美国去年发行的(又鸟)年邮票贴在中间,立即凸显出“中国味”来。张倩英的奇想,因她自己属(又鸟),挂在身上,可以常常告诉朋友她的喜好与年龄。

张倩英设计的服装曾带给大家许多的惊奇,经过多年在纽约及上海的设计生涯,使她建立了自己的服装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