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347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34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闲,对这位院长夫人来说,好像是一件苦事。

严先生是财经专家,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多年,可是在家中,他却没有财政权,因为还有一位严夫人,据她说:“严先生脑中只有公事,家中什么都不管,每月薪水领到以后分文不少全部交给我支配。”

严先生伉俪一向是紧守着中国式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他从不把公事带回家去做,她也从不拿家庭琐事去烦扰他。也许就是这样,他(她)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吵过一句嘴。

细读上述报道:静波先生“功在党国”,做人方面,则“治事严谨,生活朴素,爱好广泛,道德优良”,达到完人的标准。当时岛内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我们体谅台湾新闻人员的苦衷,为环境所逼。

陈去严来,新任“行政院长”被新闻界喻为“黑马”。可惜,很多人忽略了蒋介石的心思。

台湾土地面积虽小,但“出将入相”的人才,说得上济济一堂,蒋介石慧眼独钟一个唯唯诺诺的严家淦,不可否认,有私心在作怪。

进入60年代,台湾承继前10年的安定,虽进取不足,但在安定中求发展,却绰有余裕。

政治上,发生几件大事。艾森豪威尔临去秋波,趁旅日之便,顺道访台。蒋介石与艾森豪威尔在南京时代有过一面之缘。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美国总统屈驾,无疑使蒋介石及国民党当局脸上添光。

但也有挫折,法国总统戴高乐,不顾华盛顿的反对,断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使国民党当局在西欧的外交防线,出现严重的缺口。处此尴尬境遇,为了巩固“王朝”,蒋介石加紧了传子计划。

登门作揖和官方宣传正相反,严的才华、建树,连勉强及格都很困难。江南先生在《蒋经国传》中这样提到“充其量他只是个循规蹈矩的政客,无条件服从的唯唯诺诺的人,张群、魏道明型的大官僚。”

香港《新晚报》曾这样报道:台湾“美援运用委员会主任委员”严家淦本月(1958年1月),从欧洲取道曼谷到了香港,仅仅停留了十几个小时,第二天就匆匆飞回台北去了。

他这趟上美国还是去年9月间的事。当时他以台湾出席国际货币基金会议“首席代表”的身份,带着满腹密圈的“争取美援计划”,跑到了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会议闭幕后,他又以私人名义去旧金山参加美国《时代》、《生活》杂志和史丹福大学合同举办的国际工业发展会议,然后再折回华盛顿,向美国政府“申请”更多的美援。

在华盛顿的期间,他的活动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他果然曾经和美国国会支持台湾派的评论员诺兰、周以德这几个人打打交道,和美国主持援外计划的官员们却并没有谈出所以然来。

他所受到的最大打击是:当他还在华盛顿穷打主意的时候,美国国会决定把援助台湾的款项减少了2000万美元。他虽然就这件事情,向美国记者们发了一顿牢骚,但于事无补,也只是说说而已。

看到在美国找不到油水,他便发了一封密电到台北,向俞鸿钧“请示”,并且建议让他去西德试探一下货款的可能性。俞鸿钧本人当然不敢作主,就把他的建议报告蒋介石。

对于美援的削减,蒋介石已经急得手忙足乱,他不管严家淦向西德贷款的办法是否会有结果,还是批准了。为了不要太露痕迹,严家淦用的是“考察欧洲工业”的名义。

他到了西德后,曾经几度要求和阿登纳见面,但后者总是用“工作太忙”的理由拒绝了。他在波恩耗了一些时候,最终见到了西德的财政部长和经济部长,还有副总理欧赫德。

在和这几个人的谈话中,严家淦拐弯抹角地探询了货款的可能。他们来得更妙,说明西德对于发展贸易是有很大兴趣的,至于货款,似乎不是一个“战败国”应该考虑的事情。接着,他们又向严家淦打听台湾到底有什么可资出口的货品。这么一来,这位以“运用美援”为专荣的“主任委员”可就被难住了。他心里完全明白,台湾除掉伸手张口向美国要钱外,什么办法也没有,又哪里谈得上“对外贸易”?

钱借不到,还是得回去报账,于是他只能装出一副笑脸跑回了台北。他在向“中兴社”记者发表谈话时,故意强调“美援”的削减是普遍性的,并不是对台湾的特别处理。关于他的西德之行,他也只说到曾和西德负责官员交换发展“中德贸易”的意见;更重要的货款试探,不须说,一个字也没有提到。

靠“运用美援”起家的严家淦,在台湾“国民党政权”中,算是个深得美国人“赏识和支持”的角色,他是苏州人,出身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台湾“行政院长”俞鸿钧有同学之谊。他刚刚爬上国民党的政治舞台时是靠着陈仪的援引。当初陈仪在福建担任省府主席时,他在陈的手下当财政厅长,抗战胜利后,陈仪到了台湾,他先后干了一个时期交通处长后来又调任财政厅长。

陈仪从台湾调到浙江省当政府主席,他则内调南京,担任美援运用委员会主任委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和美国人的关系拉得非常好。司徒雷登和“美经济合作总署中国分署”的负责人赖晋翰对他都有极好的印象。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是和吴国祯、俞大维、孙立人列在一起的。

“国民党政权”搬到了台湾,由于美国人的支持,他当上了“财政部长”。等到美国祯的“台湾省政府主席”下台时,又让他顶上吴国祯的空缺。又过些时候,美国人对于台湾使用“美援”的方式表示不满,于是,一向深得美国人信任的他又调任了“美援运用委员会主任委员”一直干到现在。

和一般国民党官员比较起来,他确实稍微像样些。据他一个老部下说:他的最大癖好是读书和旅行,当他主持“台湾省政府”时,台湾的每一个角落他都走遍了。而在家里闲着的时候,他一定要看书。

不过他既然喜欢读书和旅行,照理应该有点见识才是。在目前的情势下,他如果想继续靠着“运用美援”,失望的日子很快地就要来临了。

严家淦在台湾省“主席”任内,一般耳熟能详的批评说他是“好人,不是好官;是好国民,不是好公仆。”有段关于他拘谨不负责任的故事,经杂志揭载,曾传诵一时:去年(1955年)西班牙戈耶画展举行前,“中央”暨省级有关机关均拨助少许经费,“外交部”更竭力襄助,因戈耶画展系“中西文化协会”主办,正当中(台)西二国“邦交”积极开展之际,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襄助玉成,自属义不容辞,中西文化负责筹备戈耶画展之范君,曾书就呈文,透过私人关系往谒严主席,请拨款(只是三两千元之事)襄助。

主席满口“好的,好的”,然后在呈文上批示:“交教育、财政两厅核议”。公文旅行多日,经教育,财政两厅核议的结果:“拟可照准,惟因经费短绌,如何之处,呈请钧裁”。上行下效的推回主席办公室,范君再谒主席,又是满口“好的,好的”,并再批交该两厅二度议核。这么一件芝麻绿豆大的事,尚且迟迟不决,其施政大端可想而知。有人认为这是严氏过去多年来所养成的拘谨习惯,虽荣膺主席,但此一习惯,却无法改变。

这个故事的含义,在于说明严家淦遇事推事的本领,和张岳军的名言“原则同意,技术研究”,半斤八两,蒋介石口口声声要革除官僚政治.他偏偏喜欢这类官僚,原因无它,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严家淦在国民党内资历,除是“忠诚的国民党员”,“七大”始当选为中央评议委员。“九大”,临时抱佛脚,升为中央常委。其难服众,显而易见。

“选法”规定,“行政院长人选”,由“总统”提名,咨请“立法院”

同意,如果“立法院”诸公,稍露不满,则正式组阁难于顺利进行。1949年,居正组阁时就开过这样受阻的先例。幸严挨家逐户,登门作揖,兼国民党中央又发动组织机器,强迫支持,“立法院”这一关才轻舟强渡,顺利抵岸。蒋介石为什么看中这位“新人”呢?说穿了,见怪不怪。严的缺点,也许正是严的优点,严没有野心,没有班底,庸庸碌碌,是“汉献帝型”,也是“林森型”,天时、地利、人和,使严因缘际会,扶摇直上。

严静波“新阁”一登场,次一步便是“内阁”局部改组。各部会人事,依例提请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所谓“通过”,并非靠投票决定,如国民党党章所规定的“少数服从多数”。蒋总裁交议的事,人人赞成,中常会的功能,有民主之名,而无民主之实。

绕了这么大圈子,目的为蒋经国的上升,找陪衬而已。严家淦接到指示,提名太子为“国防部”副部长,做数学家俞大维的副手。

新闻界报道,说蒋经国事先一无所知,那天他在合欢山休息。但和他一道的,却又是他的前往,“国防部副部长”梁序昭上将,益见假戏真做之天衣无缝。

俞大维九年前出长“国防部”,这位弹道专家最大的长处:(1)不过问内部人事,因此和任何一位“参谋总长”和睦相处。(2)他是真正的文人,符合“宪法”精神,除了跑美国争取军援,即是去金门,慰问驻军将士。派蒋经国去“国防部”担任俞的副手,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爱护儿子的苦心孤诣,以小蒋的能力、经历,他无须屈居他这位亲家的名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