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金陵新传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金陵新传

第386章

书籍名:《金陵新传》    作者:李健
    《金陵新传》章节:第386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将这一不寻常的飞行经历公之于众,我责无旁贷。”

向蒋介石提出二点要求1947年10月间,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在为新疆问题极度紧张工作之后,去台湾作休假旅行。张学良那时关在台湾新竹井上温泉。当时台湾警备司令彭孟缉是张治中的学生,张到台湾后即向彭提出要去看张学良。彭很犹豫,不敢答应。张当时对彭说:“一切责任我负,不会连累你。”彭才勉强答应。温泉距新竹有两小时的汽车路程,入山后有一宪兵分驻所,张治中一行经盘问后放行,不久到了井上温泉大木牌下,石级上便是张学良的住宅,孤零零的一座平房,屋旁有一温泉,林木幽静。张学良已得到通知,早在院内迎候。张治中见他瘦了许多,也苍老些,眼睛小了,据他说眼睛有病,看书吃力。当时张学良已做了祖父,他高兴地要赵四小姐拿出孙子照片给他们看。赵四小姐与看守副队长陪张夫人和女儿们去浏览风景。那里有一座铁索吊桥,长150米,距水面有四、五十丈高,十分壮观。赵四小姐瘦弱,有心脏病,由人扶着走了一截,头晕眼花,缩了回去。张夫人虽是小脚老太太,却走过去了。赵四小姐一见,便鼓起勇气,叫人扶着也走了过去,并对她们说,来温泉都一年了,还没有看过这吊桥,今天竟走过去了,很兴奋,足以自慰。

张学良和张治中留在屋内畅谈。张学良问张治中:“我何时能恢复自由?”张治中安慰他,说:“国内总要和平的,国共终于要恢复和谈的,国共和谈成功之日,即你恢复自由之时。”张学良听了很高兴,张治中这话合乎情理。西安事变的发动是要求联共抗日,如国共和解,他当然能获得自由。张治中是力主和谈的,他这番话使张学良感到还可以从另一个途径获得自由。

张学良托张治中向蒋介石和宋美龄提两点请求,第一点是他希望能恢复自由,并说,恢复自由以后,哪里也不去,蒋住在哪里,他就住哪里。他除了恢复自由以外,没有任何别的请求,也不一定做事情,可以考察他一个时期以后再说。

第二点请求是那个副官带着家眷,还有几个孩子,同他住在一个房子里,副官对他名为照料生活,实际上干涉他的地方很多,孩子又吵闹,使他感到既不方便,又不安静。他希望能让刘副官搬出他的房子,他的生活由他自己管理,以保持一定的自由和清静。

临别之际,张学良以七绝一首赠予张治中,诗曰:总府远来义气深,山居何敢动佳宾。

不堪酒溅酬知己,惟有清茗对此心。

张学良一直将张治中送到汽车旁,紧紧握着张治中的手不放,深情地说:“我在这里,除你以外,没有人来看过我,我对你万分感激!我们这一分别,不知何年何日再能见面。”两人相对黯然,泪眼凝噎。

张治中回到南京,向蒋介石报告见张学良的情况并转达了张学良的请求。蒋很不高兴,啊啊了几声,即把话岔开。随后即下令非经他的批准,任何人不准去看张学良。这是张治中始料所不及的。

张治中只好再去找宋美龄。宋美龄听后第一句话就叹息着说:“文白兄,我们对不起张汉卿!”然后接着说:“第一点不容易做到,恐怕现在不可能得到许可。

第二点我一定想办法做到。”

宋美龄把张学良要求的第二点,确实给做到了。那位把张学良“管束”

了10多年、官升少将的刘乙光,不久就被调走。张学良最感痛苦的一件事,总算解除。

与蒋经国同看溜冰表演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因戴笠已经去世,当时蒋经国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管束”张学良的工作由蒋经国接替。

蒋经国接下“管束”工作后,不仅使张在物质生活上有所改善,而且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有突出的做法。

也许是他们都有一位做元首的父亲,经历和背景也很相似。也许蒋经国对张学良的为人很欣赏,而且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促成蒋经国从苏联回国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他主管看管张学良的工作后,便和张学良交上了朋友。蒋经国任“行政院长”以前,不论工作多么忙,总是经常抽空去看望张学良或是约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到他的官邸小聚,并且要求他们的共同朋友作陪,尤其是陪伴张学良多年的“立法委员”王新衡。

1961年,张学良搬到了台北郊区北投路70号,蒋经国还特意送了一套客房用的家具。

1962年,美国白雪溜冰团第二次来台公演。有一天,蒋经国派人去买票,在座位表上选了连号四张,又在这四个座号的前后左右买了“插花式”不相连的门票七、八张。晚上,蒋经国同三位贵宾同来观看表演,当时,在场的人都不认识和蒋经国一起来的是什么人。但泄露秘密的,竟是负责保密的安全人员。其中一个头目把场内负责人找去说,今天是蒋经国陪张学良夫妇看表演,要求场地负责人要留意一些,第一不能随意告诉人;第二更不可让新闻记者知道;第三如果背闪光灯照相的记者走进这一区域,应立即告知安全人员。因此,在场的场务主任、票务主任才知道和蒋经国一起来的,就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而且同时也因此知道今天所买四张连号票以外,又买了“插花式”不相连号门票的,是供安全人员坐的。

过了两三天后,原来的安全人员又来买票,并和前一次一样。由于他们已和场地人员相熟,便坦率地说张学良还想再看一次,蒋经国只好再陪一次。蒋经国当时的“公务”十分繁忙,在短短两三天内,能够抽空连续陪张学良两次去观赏白雪溜冰团表演,可看出蒋经国对张学良的感情非同一般。当代冰霜爱情到台湾后,张学良生活中最大的一件事是与于凤至办了离婚手续,而与赵四小姐正式结婚。

1964年7月21日,台湾《联合报》在第三版的头题位置,以《三十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已白首缔盟》的警醒标题,报道了张学良与赵四正式结婚的消息。

张学良13岁由其父张作霖做主与于凤至订亲。于凤至个儿高,人也俊俏。张学良结婚那年虚岁15,于凤至18。婚后,夫妻、婆媳关系相处甚好。

第二年张学良喜得千金,做了父亲。女儿取名小铁,学名吕英。以后于凤至又生了3个儿子,大的叫小福,二的叫小禄,小三早亡。

于凤至聪慧、贤淑、雍容大度且知书达礼,张学良尊她为大姐。夫妻相处甚睦。

1927年,张学良在天津认识了赵四小姐。

赵四,浙江兰溪人,1912年生,原名笙香,是津宁铁路局长赵庆华的第四个女儿,因排行第四,故称赵四小姐。

赵四幼年在天津法租界浙江小学读书,后入天津中西女子中学就读,经姐夫冯启缪的牵引,与张学良认识。那时,冯启缪担任张学良的法文秘书,张委派冯在天津出版一本《北洋画报》,在张学良巡视画报社的时候,冯介绍赵四与张认识,那时,赵四小姐不过15岁,张学良已26岁了,但赵四对张学良的翩翩风度、英俊有为,极为爱慕,张学良每到天津,赵四必找他游玩,过从甚密。

此后的一个暑假,两人在北戴河海滨,偶然相遇,从此感情日益亲密起来。一日,张学良找赵四,直入卧室,赵四不在。张翻阅她的日记,其中有一页写到很爱慕张少帅,可惜他已结了婚,还怨自己命苦。张学良看之,心中有点飘飘然。

在一次宴会上,赵与张并坐一起,赵四胸前垂着一颗(又鸟)心饰物,张学良想仔细看一看,赵四不同意,张却抢了过来,不看犹可,一看之下,张学良几乎坐不稳,原来(又鸟)心里面嵌着的却是张的小照,而且还写着“真爱我者是他”的字样。这使张少帅对赵四小姐的爱更深入肺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23年秋,张学良同赵四小姐相约,秘密去沈阳北陵同居,并让她就地入大学深造。赵四求学心切,更由于对张学良的爱慕,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张、赵虽已同居,但还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因为张学良早已与于凤至结婚,身为东北军将领,当然不应该带头纳妾,而且元配夫人于凤至也不会同意,所以在张偕赵回东北时,不得已在帅府邻居借一所房屋,开一道边门出入。

为家庭的和睦,张学良向赵四提出:没有夫人名义。对外国人称她为自己的秘书,对中国人可谓侍从小姐。于是,赵四便有了秘书、赵四小姐的称谓。

赵庆华得知女儿与张学良去沈阳同居的消息,震怒异常,随即在报端发表声明,与赵四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作官。他辞官后隐居于北京西山八大处,自号紫庐老人,在那里开一饭店度日。

在父亲的强烈反对和舆论压力下,赵四毫不动摇。她精心侍候张学良,并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沈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岁月。1929年,赵四生下一个男孩。

1930年,赵四随张学良到北京,住进顺承王府(即现在的全国政协机关所在地)。偶而来探望的,只有她的生母和哥哥赵燕生等。她一直没有机会回到赵家或见到她的父亲赵庆华,直至赵庆华年老故去。

赵四自住进了顺承王府,便和于凤至朝夕相处,她识大体、顾大局,以贤慧品德维系着整个家庭的融洽和睦。她对于凤至非常尊重和亲热,生活上亦殷勤照料。张学良外出买回衣物,即送给于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