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人生幸福论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人生幸福论

第35章

书籍名:《人生幸福论》    作者:陈锳
    《人生幸福论》章节:第3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从此,“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道学讨论的重大问题,对后来产生了重要影响。周敦颐自己解释说:“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

--  191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571

        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

        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①这就是说,道德远比富贵更有价值、更可爱,有了它,即使没有富贵等,心里也不会感到缺憾,而会产生一种很充实的幸福(心泰)感。总之,有了德也就有了福,德就是福。

        周敦颐的确抓住了孔子、颜渊的人生价值观,尤其是他们的幸福观的真谛。孔子不断教育他的学生注意道德,不要汲汲于贫富得失。他提倡“贫而乐,富而好礼”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君子坦荡荡”

        ,由于“内省不疚”而“不忧不惧”。也就是说,人生幸福在于心理上永远保持平静和充实,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自己的道德完善,而不应计较于个人财富的多少,职务的高低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

        孔子表白自己的生活态度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忱之,乐亦在于其中矣。”

        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特别是他赞扬自己的学生颜渊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话,集中地表明他的幸福观。在他看来,幸福在于精神,而不在物质;在于奋斗,而不在于享乐;在于道义,而不在于个人的遭遇。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谈到君子有“三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里既有履行自己的家庭义务,事亲从兄;也有自己的道德充实和完

        ①《通书。颜子第二十三》。

--  192

        671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幸福观

        善;更谈到他作为教育家的一种独特的幸福,为社会培育英才。此外,孟子有个重要的关于幸福的思想,就是主张“与民同乐”

        ,把自己的幸福与社会上人民大众的幸福联系起来。

        这个命题他虽然是对国君等少数人谈的,却有着普遍意义。

        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幸福与人民大众的幸福分不开;真正的幸福和高尚的幸福,应该是与人民大众的幸福连在一起,以人民大众的幸福为幸福。北宋的范仲淹发挥了这一杰出思想,在著名的《岳阳楼记》里,他指出真正的仁人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超越外在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超越个人的得失和遭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段名言不但在中国早已脍炙人口,而且飘洋过海,影响了许多国家地区的人民。

        同是北宋时期的张载,把人生幸福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西铭》里,他不但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论点,“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表达了高度的道德责任感,而且谈到“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里,他看透了人生,认为贫富贵贱等外在条件,并不重要,只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对我们都有好处。人活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命运,死去就是大休息。总之,对生死问题等也要淡然处之。从表面看,这种思想似乎有些消极,甚至含有宿命论的成分,接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实二者之间大不相同。儒家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实践道义,而不是像道家那样只是养生贵己,他们所谓的“顺事”人生,其实就是以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道义去履行自己对家庭和社会所应承担

--  193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771

        的义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关于幸福的感受和境界,不能不说是非常高尚的。

        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A儒家讲的乐,也就是他们的幸福观,本来就陈义甚高,能够真正实现的只是少数所谓圣贤君子,而到了宋明道学那里,更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宋明道学的各个学派,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主张通过“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功夫,成贤成圣,现实中的幸福问题几乎没人再提及。

        明清之际出现了时代转变的风雨,与早期市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一个早期启蒙的思潮悄然兴起。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思想家们开始更深入、也更现实地讨论了关于幸福的有关问题,然而这个讨论是以极严肃的形式进行着,学者们讲的多是天理人欲,很少提及幸福这类词句。

        首先是王夫之(船山)

        ,他指出人欲与天理,亦即人的自然欲望与道德都是出自同一个根源,二者并不矛盾。

        “天以其阴阳五行之气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性。故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礼智以正其德,莫非理之所宜。

        声色臭味,顺其道则与仁义理智不相悖害,合两者而互为体也。“

        ①“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相为对垒,理至处,则欲无非理。”

        ②同样,人的性与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性情相需者也,始终相成者也,体用相涵者也。”

        ③性是情产生的内在基础和机制,情是性的

        ①《张子正蒙注》卷三。

        ②《读四书大全说》卷六。

        ③《周易外传》卷五。

--  194

        871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幸福观

        现实内容和外在表现。与此相应,王夫之又提出“珍生”与“务义”

        ,既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又极端重视人的道义价值,当然“义”的价值高于“生”的价值。他说:“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

        ①

        清初的戴震(东原)进一步发展了王夫之的思想,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情、知,这都是自然而然的,情与理相互联系,“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欲与理也是这样,“今以情之不爽失为理,是理者存乎欲者也。”

        ②总之,人的道德义理不过是感情欲望的适度发挥和圆满完成,绝对不像宋明道学所认为的那样是二者相互排斥。

        因此,“天下之事,使欲之得遂,情之得达,则己矣”。但是这种达情遂欲不只是个人、自我,而是要由“遂己之欲”

        ,推广成为“遂人之欲”

        ;从“达己之情”

        ,推广为“达人之情”。最后实现“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不情无不达。”

        ③即是要满足天下所有人的感情欲望的需要。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学者的人生幸福理论,后来被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继承和发展,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康有为的“去苦求乐论”。

        他不但摆脱其先辈们的严肃面目,大胆揭出幸福的旗帜,而且还一反古代中国德重于福的传统观念,强调应以乐苦来判定善恶,指出,人的求乐免苦的追求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他还设计了种种关于去

        ①《尚书引义。大诰》卷五。

        ②《孟子字义疏证。理》卷上。

        ③《孟子字义疏证。才》卷下。

--  195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971

        苦求乐的具体措施,这些思想都已超出了中国古代的关于幸福的理解,而与近代世界文明接了轨。事实上,康有为诸人的关于幸福的理论,也确实接受了不少西方的影响。

        总之,中国尽管具有自己的历史发展道路和种种文化特点,但是在人生幸福问题上也和世界上各个民族一样,进行了持续地探讨和追求,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提出和解答了一系列关于人生幸福中的哲学问题,例如幸福与机遇,幸福与道德、幸福中的客观环境与主体感受、物质条件与精神因素、感性欲望与理性规范、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及社会幸福等等问题,各个时代的人们都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方面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虽然不免“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但是皆有发明,皆有所长,也时有所用,其中每每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性因素。

        谁能把古代近代的中外思想家们关于幸福的思考融汇贯通,再加以发展,提出一个科学而又全面的关于人生幸福的理论呢,这个责任历史地落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肩上。

--  196

        081小    结

        第一编  小      结A纵观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个时期的每个伦理学派别,甚至每个主要的思想家,都曾经对幸福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