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情疏迹远只留香

宠文网 > 武侠小说 > 情疏迹远只留香

第2章

书籍名:《情疏迹远只留香》    作者:花柳似伊
    《情疏迹远只留香》章节:第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他的母亲,是当朝皇帝之女,从小倍受呵护,仲玉后来入朝为官,正是年少,英俊潇洒,倜傥不羁。他的才华,他的智谋,他的勇敢,让年少的她对他爱慕不已。她曾以为他爱她,因为他答应过她的父皇,一定疼爱她。但是,她发现,在嫁给他后,她错了。他爱的,是那个叫做雨柔的女子。美丽有才情。虽然黎仲玉从未对蓉月不好,但他永远都是如此冷漠,若即若离。

他的父亲黎仲玉,官拜当朝丞相。自从他懂事时起,就是那么不苟言笑,在他身上,根本找不到蓉月深情地描述的那样,才华横溢,总有桀骜不驯笑容的那个才子的一点儿痕迹。他永远那么高高在上,不可接近。

满腹心事的黎歌待天亮之后,便牵了他最钟爱的马,策马出府,把追来的家丁甩得老远。

郊外的风光,在微醺的晨风中,如此旖旎,清新美好,让黎歌轻松不少。远离了黎府,他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仿佛羁鸟出樊笼般自由。心情变得好了许多,他放慢骑马的速度,直至马停下。利落地下马,牵着马信步于这深秋的郊外。远离喧嚣,远离浮华,换的真正的自得。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些黎仲玉所提到的功名利禄。他想要的,只是一份淡泊致远的生活。若有一种能远离喧嚣,采菊东篱的日子,黎歌愿舍弃那些所谓的荣华。这些,只是些浮华,其背后,哪能有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田园生活幸福。

悠扬的笛声,在高秋的原野上响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含情脉脉,愁绪万千。如此清丽悠扬的笛声,饱含深情,吸引了黎歌,他循声走去,只见湖边苍苍蒹葭的映衬下,一个女子独立寒秋,在忘情地吹奏着。黎歌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驻足在原地聆听她的吹奏。

那女子吹完这一曲,睁开双眸,转身回走,正好望见了站着不远处牵着马的黎歌。

是她!那个昨晚见到的女子,那个用法术替他解围,却又听说他是黎府公子,态度冷淡的女子。黎歌十分惊讶,却不知为何又有一丝欣喜。

那个女子也认出了他,微微吃惊后,淡淡行礼,道:“黎公子好兴致,不在城中享福,到来了这城郊,难道,城中的纸醉金迷让您厌倦了,您来这里换换口味?”

黎歌走上前去,听了她的一番话之后笑着说:“在下本恋这郊外天然去雕饰,毫不沾染世俗的景致,对城中所谓的那些荣华自然毫无留恋。”顿了顿,他真诚地说道:“姑娘怕是误会了,黎某的行事不会像......黎丞相般,追求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在下自小开始,修身养性,研读道家经典,现在也有一定的修为,自认为以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没想到......姑娘昨日的话,让在下伤心了好久。”

女子听罢,颇为吃惊。细细打量黎歌,发现他也并非是一个轻薄狂妄之徒。他有种气质,超凡脱俗,淡泊世俗与名利。心软了下来,她面色缓和了些,微微一笑:“小女子有些失礼,还请黎公子多多包涵。”黎歌笑着说:“姑娘言重了。能结识姑娘,真乃黎某三生有幸。这次,可否请问姑娘芳名?”女子微微一笑,道:“在下姓姜,单名一个玥字。”黎歌道:“好名字。在下黎歌。”

姜玥看到了他真挚的笑容,如此温暖,仿佛能融化寒冬里的冰雪。她心上的那块隔在他们二人之间的冰,也渐渐融化了。对他的认识,从此改变。“黎歌......离歌......祖席离歌,长亭别离,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是那首词......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黎仲玉为雨柔题的那首晏殊的《踏莎行》一词中之句。或许,他的名字就是由这首《踏莎行》而来吧,祖席离歌,长亭别离,香尘已隔犹回面。还是为了她,那个黎仲玉挚爱一生的女子。无奈,苦楚,他微微叹气,全被姜玥看在眼中。

“黎公子?”姜玥有些犹豫地问:“是不是,姜玥又......说错了什么?”黎歌淡淡一笑,那些悲凉烟消云散。“没有。姑娘才华横溢,想必能写得一手好词。方才......只是因为这词中的离情别绪,让黎某感叹不已。”姜玥笑着说:“还以为,又是姜玥的一番话让黎公子又要伤心许久了。姜玥道歉!”黎歌道:“姑娘言重了......昨日的事情不能怪你,姑娘仗义,帮助了黎歌拜托尴尬之境,黎歌应该谢谢姑娘才是。只是......黎丞相的所做实在是......”他重重叹了口气,“不提也罢......总之,他的做法让黎某实在不能苟同!”“但是......”姜玥微微皱眉,“你不是......他的独子么?怎么......”黎歌道:“身为本朝的重臣,黎丞相本应胸怀天下,捐躯为明主,不说身死为国,也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你看他的做法!仿佛另一个王莽!另一个梁冀!不止这些!还有……算了,不提这些事了。”他一挥手,仿佛这样就能把所有烦恼与痛苦抛开。

二人席地而坐,此地风景之美,以及遇到了与他相谈甚欢的姜玥,黎歌的心情好了很多。他笑着问:“姑娘有一个妹妹,我已见过;家中可有其他兄弟姐妹?”姜玥莞尔道:“只有那一个宝贝妹妹,姜娴。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惯了,口无遮拦的,但是,她是个心地善良,单纯的孩子。从小在家中,大家都喜欢她,关爱她,她没有怎么经过世事艰险……而我,从小内敛,不喜言谈。”黎歌点点头,道:“大的持重,小的活泼。你们姐妹二人真好。因为是独子,在下从小也就是自己一个人,读书作画,赏赏花,有空也会在京城中走走。其实,京中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后来年龄大一些之后,我就喜欢去喝茶,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吟诗作对,谈谈对道学的见解。”

就这样说说笑笑,不觉已是暮色四合。黎歌起身,微笑着说道:“天色不早了,姑娘,你快回家吧,今天真的很愉快。后会有期!”姜玥含笑点了点头,望着他牵了马,跨上马向她招手告别,策马欲行。像是想起了什么,姜玥叫道:“黎公子留步!”他“吁!”得一声停下,正欲下马。姜玥赶忙道:“不用下马。黎公子,我只是……想为你奏一曲。”黎歌笑了:“在下荣幸之至。”

姜玥抚笛。闭上双眼,动情地吹奏了一支曲子。黎歌则慢慢骑马前行,闻笛之声,默默不语。这笛声,好熟悉,原来就是清晨黎歌遇到她时,她所吹奏的那曲,含情脉脉,如泣如诉。羁马,回首,不顾已经停止吹奏的姜玥的讶异,他下马,向她那边走去。“姜玥姑娘刚刚所奏的那曲,实在是好听,优美的节奏中含着一丝的凄清,就如秋日的寒冷。不知道是哪位名家之作?”姜玥抚笛,低头道:“哪有什么名家之作,只是家母传授给小女的,名字……叫作‘君莫悲秋’。”“君莫悲秋……”黎歌细细寻味,这名字的悲秋之意中有诗情,又有钦慕之思,“我自小喜爱音律,不知可否请姑娘教我吹奏这曲‘君莫悲秋’?”姜玥笑了:“当然是好的。不知,公子何日有空?”黎歌道:“还是在这里吧,明日晌午,不见不散。”说罢,他又一次跨上马,微笑着望了她片刻,而后策马远去。夕阳西下,他骑马时风度翩翩的矫健,竟不同于往日的儒雅,反而更多的是几分英姿飒爽。姜玥望着他,待他走远,才依依不舍地收起了笛子,往回走,流连忘返地时不时回头望着他远去的方向。

此情无计可消除

北辰宫。

那是一片有着宛若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景致的花园,处处都是桃花,在春日和煦的温暖中绽放出粉嫩柔美的花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亭台水榭,映衬着粉红的桃花,相得益彰,美不胜收。还有片片花圃,春暖时节,里面的花盛开的时候,馥郁满园,戏蝶翩跹,娇莺恰啼,生气盎然;溪水淙淙流过,溪底的细石光滑,在清澈见底的溪中直视无碍,到了每年的炎夏时节在水边戏水别有一番清爽。潺潺溪水汇成了一池碧水,湖中的芙蕖,在盛夏的傍晚,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冽的湖水中,是游鱼在田田莲叶中悠闲地嬉戏,棹桨泛舟于藕花深处,乐趣无穷;高秋八九月,白露为霜之时,也有秋日里的黄花开满东篱;冬日里还有梅花映雪,傲立严寒。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北辰宫的四时之景,皆是各有风韵。

月下,姜玥走到了桃花林间,想起了与黎歌相识的点点滴滴,望着满园夏末秋初的景致,她凝眸不语。虽然桃花以谢,但月色撩人,花园里的花悄悄地,羞答答地开出了美丽与馨香,开在落英缤纷的花林外,美不胜收。想起白天的黎歌听她吹奏时的专注与欣赏,一丝喜悦与娇羞让她绯红了面颊。姜玥又握笛,闭上双眼,抚笛又奏出了那曲悠远清朗,饱含柔情的《君莫悲秋》。

原来,这就是思念一个人!若一日不见,便如三秋般漫长。她怅然停下了吹奏,慵懒地倚着一株桃花树,坐在了月下的桃林边。和风吹动了她的发,她就这样默默坐在那里,相思情长,满腹心事都只为了那个翩翩少年。

“姐姐?”是她,是蘅儿。姜玥回眸,望见了妹妹,起身笑着问:“怎么,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姜蘅笑着说:“这么美的夜色,月华如练,照入这片桃花林之中,甚是美丽。《春江花月夜》中所谓‘月照花林皆似霰’,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