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战争论第三卷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战争论第三卷

第28章

书籍名:《战争论第三卷》    作者:[德]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第三卷》章节:第2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

        偶然性的影响也就越少。

        第二个原则是迅速使用军队。

        无谓地消耗时间,走不必要的弯路都是力量的浪费,因而是战略所不容许的。更重要的是应该记住,一般说,进攻的唯一优点几乎只在于揭开战争序幕的出敌不意。突然性和不断前进是进攻的最有力的两个翅膀,尤其在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中,它们更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理论的任务是找到通向目标的最近的途径,根本不应该去漫无边际地争论从左边还是从右边、向这里还是向

--  166

        261战争论  第三卷

        那里的问题。

        如果回忆一下我们在《战略进攻的目标》一章中关于国家的心脏所谈的内容①,以及在本篇第四章中关于时间的影响所谈的内容,那么,不作进一步的说明就可以明白,迅速使用军队这个原则确实是具有我们所指出的那种重要意义的。

        拿破仑向来就是这样行动的,他最喜欢通过最近的大道直接奔向敌人的军队,奔向敌人的首都。

        那么,我们把它归结为重心并且要求迅速而直接地实现的那个主要行动究竟是什么呢?

        什么叫打垮敌人,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经从总的方面尽可能地作了论述,现在已没有必要再重复了。不管打垮敌人在具体情况下最后取决于什么,在开始时总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也就是说,对敌人的军队取得一个巨大的胜利,并且粉碎敌人的军队。夺取这种胜利的时间越早,也就是说夺取这种胜利的地点离边界越近,这种胜利就越容易取得;夺取这种胜。。。

        利的时间越晚,也就是说夺取这种胜利的地点越在敌国腹地,这种胜利就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里同在所有其他地方。。。。。。

        一样,取得胜利越容易,成果就越小,反之,成果就越大。

        如果我们对敌军的优势还不能保证我们肯定能获得胜利,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可能尽早去寻找敌人军队(即敌军主力)。我们所以说根据可能,是因为寻找敌军主力时,如

        ①《战略进攻的目标》是第七篇第三章,但该章并没有谈到这个问题。——译者

--  167

        战争论  第三卷361

        果军队要走很多弯路,方向选择错了,浪费了时间,我们就很容易犯错误。如果敌军主力不在我们的前进路上,我们又因为去寻找它对我们不利而不能去寻找它,那么,我们可以确信以后会遇到它,因为它一定会向我们扑来。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我们将在比较不利的条件下作战,这种不利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可是,如果我们在这次会战中还能够获得胜利,那么,这次会战就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在我们对敌军的优势还不能保证肯定能获得胜利的场合,如果敌军的主力在我们的行进路上,那么,有意从敌军主力侧旁通过是错误的,至少,认为这样做能比较容易地获得胜利的想法是错误的。

        从这里也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当我军占有决定性优势时,为了尔后发动更有决定意义的会战,我们可以有意从敌军主力侧旁通过。

        我们以上所谈的是彻底的胜利,也就是使敌人遭到惨败,而不仅仅是获得会战的胜利。要取得彻底的胜利,就需要进行包围进攻或变换正面的会战,因为这两种打法往往能取得决定性的结果。因此,战争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所需要的军队数量和军队行动的方向。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战局计划》一章①中还要详细论述。

        虽然直接对敌人正面发起会战并不一定不能使敌人遭到惨败,战史上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战例,但是,双方军队的训练水平和机动能力越是接近,这种可能性就越少,而且将

        ①本篇没有这一章。——译者

--  168

        461战争论  第三卷

        越来越少。现在,象勃连黑姆那样在一个村庄里俘虏二十一个营的事情是不再可能发生的了。

        一旦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就不应该考虑休息或喘口气,就不应该思前顾后和进行整顿等等,而只应该追击,如有必要,就应该发动新的进攻,占领敌国的首都,进攻敌人的援军,或者进攻敌国可以作为依靠的其他一切目标。

        当胜利的洪流把我们引到敌人要塞的前面时,是否应该围攻这些要塞,这要根据我们兵力的强弱情况来决定。如果我们在兵力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那么不尽早攻占这些要塞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损失。如果我们在前面进攻的军队没有取得进一步胜利的肯定把握,那么我们就只能用尽可能少的兵力来对付这些要塞,于是这些要塞就不可能被攻破。如果为了围攻要塞我们已不能继续前进,那么进攻通常就已达到了顶点。

        因此,我们要求主力迅速地、不停歇地前进和追击。

        我们已经否定了主要地点上的前进应该取决于次要地点上的结果的观点,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军主力的背后只有一个狭长的地带,这个地带不管可以叫作什么,它总是我们的战区。

        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地削弱在前面的部队的进攻力量,会给进攻者带来哪些危险,我们前面已经指出过了。这种困难,这种内在的牵制力量能不能大到足以阻止部队继续前进呢?当然是可能的。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在开始时就想使背后的战区不是这种狭长的地带,因而降低进攻速度,那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认为,只要统帅还没有打垮敌人,只要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足以达到这个目标,他就应该追求这个目标。这样做危险也许会不断增加,但成果

--  169

        战争论  第三卷561

        也会不断扩大。当统帅到了不敢继续前进的时候,认为必须考虑自己的后方,必须向左右两侧扩展的时候,很可能他已到了进攻的顶点。于是飞翔的力量枯竭了,如果在这时敌人还没有被打垮,那么很可能再不能打垮敌人了。

        如果统帅为了要稳步地前进而去占领要塞、隘路、地区等等,那么这些行动虽然还是一种缓慢的前进,但已经只是一种相对的前进而不是绝对的前进了。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已不再逃跑,也许已经在准备新的抵抗,因此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进攻者还在稳步地前进,但是防御者也在行动,而且每天都取得一点成果。总之,还是我们前面的那个结论:在一次必要的停顿以后,通常就不可能再进行第二次前进了。

        因此,理论要求的是:只要还想打垮敌人,就要不停顿地前进。如果统帅发觉这样做危险太大而放弃这个目标,那么,他停止前进而向两侧扩展是正确的。如果他停止前进只是为了更巧妙地打垮敌人,那么,他就应该受到理论的指责。

        我们还不至于那样愚蠢,以致认为逐步地打垮一个国家的例子是不存在的。首先我们要说明,我们这个原则并不是毫无例外的绝对真理,它是以可能的和一般的结果作为依据的。其次,一个国家是在历史上逐渐趋于灭亡的呢,还是被敌人作为第一次战局的目标而被打垮的,这二种情况必须区别开来。我们在这里谈的只是后一种情况,因为只有在后一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力量的紧张状态,即不是一方打垮对方的重心,就是它有被对方的重心打垮的危险。如果第一年得到一点不大的利益,第二年又得到一点不大的利益,就这样逐

--  170

        61战争论  第三卷

        渐地、缓慢地向目标前进,那么,虽然不会发生一次严重的危险,可是到处都分布着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之间的每一个间歇都会给敌人以新的希望。前一个胜利对后一个胜利只有很小的影响或者往往没有影响,甚至还会有不利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敌人会得到恢复,甚至会受到激励而进行更大的抵抗,或者会得到新的外来的援助。但是,如果一切行动不停地进行到底,那么昨天的胜利就能导致今天的胜利,胜利之火就会接二连三地燃烧起来。

        如果有人说有些国家确实在逐次打击下被征服了,也就是说,时间——防御者的护卫神——对防御者起了不利的作用,那么,我们说进攻者逐次打击的企图完全落空的例子比这种例子要多得多。只要回想一下七年战争的结果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当时奥地利人力图从容不迫地、小心谨慎地达到目的,结果完全失败了。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决不会认为,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应该经常注意建立相应的战区,即应该使两者保持平衡,与此相反,我们认为向前推进所产生的不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当我们继续前进已没有希望取得胜利时,注意避免这种不利才是值得的。

        拿破仑1812年的例子远没有使我们怀疑这个论断,反而使我们更坚信这一观点。

        拿破仑的这次战局所以失败,不是象一般舆论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前进得太快、太远,而是因为争取胜利的唯一手段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