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第3章

书籍名:《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作者:黄志坚
    《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章节:第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很多时候,困境是环境造成的,而我们无力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为自己赢得一个全新的世界。不要等到老了,再去健身锻炼;不要等到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想挽回补救,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被动的人,总是受制于环境,而非主动去改变,这样往往让机会白白流失了,一步步将自己逼入困境。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苟安一时,可以误人一生。识时务者为俊杰。懂得判断时势、把握时势并且及时推时势一把,乃是成就英雄的基本功!自古至今,敢于担当和敢于前进的人,一定能够透过时代的黑暗,烛照未来的光明。林肯在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时候,美国社会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普遍的民意和共识,但是,林肯心中的力量使他挥下了如椽巨笔。事后有人问他:你怎么敢将成千上万的黑奴从奴圈里解放出来?你不怕天下大乱吗?林肯平静地回答:政治家做很多事情需要的仅仅是勇气而已!可怕的是对一些不确定性的恐惧。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一位年轻人,整日埋怨环境不好而使自己平庸无才。一次,他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来到寺庙后,年轻人向高僧提出了学习移山之术的请求。高僧很爽快地答应说:“好吧,请随我来。”接着,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点拨:“客观环境有时难以如愿,但我们自己却是可以改变的。”按积极的世界观来看,世界是人来改变的。向日葵每天都围着太阳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大雁每年秋天都往南方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季;干旱地区的植物叶子大多是又细又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水分散失,抗御炎热的天气。是的,我们无法要求环境为自己改变什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拨开天边的乌云,发现原来还有晴空;擦亮眼睛,会发现世界原来还是很美。改变自己对外界的看法,可以发现多姿多彩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忧愁,会获得快乐;改变自己的胆怯,会变得勇敢;改变自己的无知,会变得聪慧。

第11节:谬误1个人只能被现实改变

放眼当今商界,尽管成功的企业家通向成功的路各不相同,但的确都有不少相同的特质:勤奋好学,比任何人都能吃苦;勤于思考,精于谋划,凡事多想一层或几层;坚强勇敢,敢想敢干,看准了的事情就不轻易放弃;海纳百川,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办大事;这些成功者的特质,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自我,但是我们信守的原则是不变的。生活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翻阅《孙子兵法》,比之时势所造的英雄,我们更仰慕造时势的英雄,因为那至少意味着破旧迎新。加拿大有位叫琼尼?马汶的少年,由于在学习上没有成功,他便退学了。可是回家后他无法面对父母失望的眼神,只好外出找工作,帮人修剪花木,以此来弥补自己在学业上的不足。一位心理学家对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就看你怎么去发现了。”马汶带着这句话,每天都辛勤地修剪花木,久而久之,人们便发现经他修剪过的花草出奇的美,大家都称他为“绿拇指”。25年后,马汶成了一名出色的园艺家,使年迈的父母备感骄傲。在平凡中改变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会发现原来改变自己便是一种成功。不想被水冷却,就要使水沸腾改变自我,自强不息,才会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生存。台湾著名的歌星,被誉为“情歌王子”的张信哲,刚出道时并没有时下这般光鲜耀眼。那时候,他虽然加盟了一家音乐公司,实际干的却是杂工的活儿:给每一位工作人员送盒饭,忙不迭地一趟趟为别人买急需的东西,每天总是干些七零八碎的事情,他渐渐感到自己的音乐梦想越来越遥远,情绪也一天比一天低落。终于有一天,情绪低落到极点的他逃回家里,在父亲面前失声痛哭。“孩子啊,人要学会让自己沸腾。”父亲没有过多地劝慰,而是给他讲起一位邻居的故事:铁匠的女儿因生活不如意想自杀,她父亲知道后,并没有劝说女儿,只是把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狠狠地锤了几下,随手丢入身边的冷水中。“刺”的一声,水沸腾了,一缕缕白烟向空中飘散……女孩的父亲对她说:“你看,水是冷的,铁却是热的。热铁遇到冷水,两边就展开了较量——水想使铁冷却,铁却想使水沸腾。现实也是如此而已,生活好比冷水,你就是热铁,如果你不想冷却,就要让水沸腾。”

第12节:谬误1个人只能被现实改变

父亲的话让张信哲心头一震,他失落的心又充满了奋斗的勇气:他要让自己沸腾!几年后,他终于在歌坛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没错,我们要经过高温的锻炼才能改变自己的内在能力。其实,生活就像是水,它在竭力冷却你,而如果你不想被冷却,那么你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使水沸腾。当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常常抱怨生不逢时;当收获成功果实的时候,我们又往往夸大个人的作用。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一个人从平庸到优秀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努力改变自己,是一个人从优秀到卓越所必须实践的。环境只能影响一个人的才能发挥,或者打击他的自信心,却不可能也决不会主宰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你对现状不满,那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如果你已对自己百分百满意,那么你就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坦然接受这一切!一个能顺应时代而懂得改变自己,并最终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美好的明天已经指日可待。如果已经真正明白了这些,那么,下面的墓志铭,将为行动找到更真实的注脚: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解套心法如果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生活,首先就要变自己。如果你变得足够强大,别人就无法拒绝你;如果你可以命令自己,困难就无法阻碍你;如果你的态度是积极的,你的生活也会是快乐的。

第13节:谬误2为何怀才不遇的总是我

谬误2为何怀才不遇的总是我在我们的周围,似乎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时常感觉自己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空有一身本事,无处发挥;空有无数奇思妙想,无人理解。而事实上,自认为怀才不遇者是并不一定真的怀才。一个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并且有能力来展现他的真才实学,就不怕没有伯乐。土里总是埋不住金子的,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陶醉于自己的曾经的“辉煌经历”,还要看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是社会需要的“才能”。正确的做法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采取行动弥补自己的不足,主动推销自己。只有怀才不“欲”,没有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可能是自古以来读书人最常出现的一种心境。这可以从无数的寄情诗文中得到佐证。在封建专制时代,一个人需要遇上明君,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但在机会平等的现代社会,“怀才”是否还会“不遇”呢?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除非是他自己选择不遇,否则一定可以找到他发挥理想的空间。我们只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历史上诸多怀才不遇的“现象”,就会发现其前提大多是一个假设的而非真实的条件,即“如果让他……那么就会……”。因此这些结论大多是不能或者是无法验证的。历史发展到了现在,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是真的怀才之人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是那些自命“怀才”者在发牢骚呢?我们不能一概否认这些人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某种才能,但是看以看出一个喜欢哀叹和抱怨的人缺乏雄才大略者应有的恢宏气度,也没有志士仁人所具有的道德修养。所以说来,一个人如果一直慨叹怀才不遇,那一定是他的能力、性格或定位出了什么问题。因此,他应该先在观念上调整,必须承认自己未必如此有才,并设法改善调整自己,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有才之人。当然,钟鼎山林,人各有志。的确有不少人很有才华和能力却没受到重视。这应该是他没有足够的企图心去追求别人的重视。他可能不愿意委身一时,也可能是不愿意改变他的生活。但这是怀才不“欲”的选择,而不是怀才不“遇”的宿命。所谓有才能的人,就是有选择能力的人。没有才能的人,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所以说,有才干的人不会怀才不“遇”,只会怀才不“欲”。而通常情况下,一般人均易自觉或不自觉地估高自己的才能,并非只有赵括与马谡如此。如果达不到原定的目标,或者临时性地遭受挫折,便会产生牢骚与怨愤。在很不理智的心态下极易习惯性地将责任推向客观,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社会不重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