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民国黑社会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民国黑社会

第3章

书籍名:《民国黑社会》    作者:吴雨
    《民国黑社会》章节:第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江湖骗子常举这样的事例来教育自己的徒弟.比方说,有一个25岁左右的青年男子跑来看相算命,他外穿一件七八成新的文华绉长衫,里面却是一套质地很好却已陈旧的熟纱衫裤.入门后迟疑了一下,望望四周没有熟人,这才放心走入.他手尖脚细,皮肤细嫩,面色憔悴,两眼无神.问他算命还是看相,他问清价钱之后,答道:"先给我看看气色吧."这个青年男子的行藏动作,就等于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告诉了相命先生.他衣着称身但破旧,手尖脚细却愁苦,表明他是个"二世祖"之流的人物,三两年前还很豪阔,但近年破落了.青年男子总喜欢三五成群前来看相算命,而此人反常,只有两种可能:或是他心中有不可告人之营谋,或是他破产之后,穷极无聊,独自闲荡.他若不是前者,就要考虑后一种可能了.而一般人破产原因不外三个:一是生意失败,一是意外灾祸,一是自己挥霍无度,好嫖滥赌."二世祖"们破产的原因,十之八九是由于第三种.只有那些不久前还在花厅妓馆称豪充阔的纨绔子弟,穷死也要留回一两件光棍皮来遮门面;也只有这种人,穷了就失掉平日那班狐朋狗友,才会独个儿游荡,怕见从前的阔少.从他破产的原因,又可以"推"出,他可能幼年丧父,有兄弟也不会多.因为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或有兄长当头,就断不容许他把那份家产花光.只有那些自幼丧父的"二世祖"们,在慈母的溺爱和纵容下,才会养成这种挥金如土的寄生虫习性.

        虽然如此,有经验的相命先生,还不敢贸然"落千",仍然要"敲"个清楚,"审"个明白.首先用"我看你满面晦暗之色,怕你在这一两年内会有大丧,你还有母亲没有?"这一类的话来"敲"他的父母.如果对方答:"母亲去年死了."那就"响卖"一下:"我看得对吧,你这一两年内真是丧了母亲吧."跟着就打蛇随棍上,"打"他一下,突然问道:"你父亲死了多久?你几岁没有父亲的?"对方如果答:"他在我五岁时死了."那又可以再"响卖"一下:"额角岩巉(高的意思)先丧父,你额角这样岩巉,当然幼年丧父呢!"跟着又"打":"你是长子吧?"对方如果答"是",那他有多少兄弟就可以"审"出来了.试想,他居长,五岁丧父,难道会有五六个兄弟吗?于是又可以"卖"一下:"我怕你没有兄弟,有也不超过一两个,而且不和,是不是?"这些情况都探清楚了,就可以落"千",先"千"他的潦倒,再"千"他那班狐朋狗友如何忘恩负义,又"千"他的亲戚朋友怎样冷落他抛弃他.这些话,不仅对这个败家子合适,对一切家产衰落的人都适合,当然能够句句"千"中这个青年男子的心灵.所以"秘本"说"无于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千"只能灵得从前那一半,要连未来也灵验,就非"隆"不可.因为"隆"可以发生两种作用,一是给对方目前以精神上的安慰,二是对其未来命运的预言与暗示,常会发生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对方的前途.所谓"隆",并不是盲目赞美,而是结合对方各种主客观条件,对其前途作出适当的暗示并加以鼓励.这个"二世祖",他读书不成,仕途无望;也没有胆量去投军就武;从事工商业恐怕连本钱也筹不出.如果你预言他将来可以成为大官巨贾,结果只有完全失败.但如果你叫他痛改前非,下气低头去谋个店员位置,勤俭地生活,他也许能办到.你要根据他的可能对他的前途作出暗示,你的预言才能灵验.所以,江湖骗子特别注重这个"隆"字,他们有一整套经验:如果是太平盛世,你就要多鼓励资质好、有条件的人去应科举试或从事工商业;如果是乱世,就要多鼓励够胆识、够豪爽的人从军就武,或是捞偏门(即承办烟赌,以及走私等).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弊.你教一千人一万人这样做,说他们将来一定发迹,他们一定很高兴,就替你吹嘘,这是你目前的收益.如果其中有三五个人将来果真成了富商巨贾,即使不来重谢你,也会替你宣扬,夸你灵验.有这么儿个有权有势的人替你撑腰捧场,你就享受不尽了.至于那些捞不起的人,也不敢说你不灵,因为你替他相命时,早已埋伏了好几手,例如说看他们家山风水如何?祖宗阴德怎佯?等等.他们不发迹,只好怨自家风水不好,祖宗德薄.至于那些在战争中战死的人,更没有生口对证,还怕他说你不灵验!

        许多江湖骗子,就是靠这样的伎俩欺骗世人、享名一生的.然而,如果说他们骗人只是靠这样的秘传百灵百验,那是吹牛.事实上,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精心设置许多骗局的.这里讲个小故事:有个浙江人丁某,在京城任职.年近50.未有子息.慑于夫人的威风,又不敢讨妾,然而望子之心颇切.一日,丁某宅旁来一相家,生意颇不冷落.丁某杂在人丛中观看,相者忽然抬头对他说:"君贵人相,早登科第了吧?"丁某奇其言中,不觉坐下.相者评述他的往事,如数家珍,丁某大为信服,就问起子息之事.相者踌躇道:"观君尊容,不应无嗣,又不易有嗣."丁某性急起来,问其究竟能否有嗣.相者道:"依某部位出现红纹,在平常人,肯定是得子之象,您是贵人,反不敢决."丁某益发感到奇怪,请其直言无讳.相者这才说道:"这条红纹,主外遇生子之兆."丁某一笑而别,日夜玩味相者之言.他有个仆人,老婆颇有姿色,对丁某百般勾引,终成苟合.不久,仆妻告诉他怀孕了,丁某大喜,忙向仆人关说,愿给以重金,万万不要发作.从此,仆妇有何要求,丁某不敢稍拂.一日,小孩呱呱坠地,果是一男,丁某狂喜,暗给费用,让她赁屋另居.如此约一二年,仆夫妇所得,足有三四千金.谁知一日忽然远走高飞,且留下一封似嘲似骂的书信一纸,始知相者与仆人共同设此骗局.然而乌纱在顶,不敢追究,只好自认晦气.江湖骗子的伎俩,于此可见一斑.'

        商界骗子

        商界骗子之行骗,自然离不开经商.有卖假货假药欺骗顾客的,有买空卖空欺骗货主的,有开假钱庄骗取存款的,有办假厂矿骗取投资的,个中黑幕,书不胜书.

        这里先讲两个卖假货、假药的故事.

        有个乡下人偶至上海,到城隍庙赶热闹.忽见一男子手持一镯,似黑非黑,似红非红,古意盎然,煞是可爱.乡人不知为何物,就站在那里看稀奇.不久,就有一人来问价钱,男子答要20元,那人摇头说,不值不值,至多10元.乡人大疑,问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值这么多钱?那问价的人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此名琥珀镯,能治肝胃气痛,无论多年不治之症,或痛不可耐,只须以此镯剉未少许,和以陈酒饮服,无不立愈.此时,那个男子以琥珀镯吸灯芯,对那人说:先生请看,货色不是假的吧?那人道:我也知道货色是真的,只可惜价钱太贵了.说毕掉头而去.乡人心想,我也有胃痛病,既遇此物,不可当面错过.因问男子道:你至少需多少钱?男子答道:14元.乡人即倾囊予之,买镯而归.他的一个朋友看到了,告诉他:你受骗了!这镯哪里是琥珀?是松香做的!你如不信,用火一烧就可知道真假了.乡人果然将镯放到火上,一触即燃,须臾成灰.才知道自己确实受了一次骗.

        再讲一事:有两人在街市热闹之处摆了一个药摊,如鹿角、虎骨、猴头之类无不具备.乘人多时捡起一块常人不识的树根或兽骨,对围观者说,这是无价之宝,其功能可治何种险症,每分可值银数两.今路过此地,以济人为怀,故廉价出售,明日即回.当时就有几名看客,露出一副诧异的神色说:"我的父亲以前得某病已10余年,神药无效,到处找这种药没找到,请先生减半价,我就全买了,怎么样?"随即另有一客上前争道:"我也早就要买这种药了,你想一人独买吗?一定要与我平分才行."先买者不许,二人相争不下,旁人劝解不听.卖药的人调解道:"你们二人不要争,我还留有家用货若干,今愿割爱出售.但一具共有10几两,须全售尽,我方肯卖."那两个争着买药的人高兴地说:真的吗?取出来看看.卖药的取出药根一大段,购药者争相传观.两个争买药的人对众人说:"我们两人全买太多,不买可惜,诸位如需购买,可以分消,不致错过机会."于是,那些见识少而又贪小利的人,争愿分消,顷刻售尽.原来那两个初来争购的,是售假药人同伙.这里讲的只不过是小商贩的行骗,是小脚色,小买卖.至于那些富商巨贾行骗,就远非这些小脚色可比了.有个姓丁的宁波人,其父以经营海味致富,积资三四万.丁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却又不安现状,想寻找致富捷径.他看到上海有一种滑头富翁,开设大庄号骗取存款而成巨富,便思仿效.但又恐自己声望未著,社会上没有信用,谁肯来存款?思前想后乃得一法:先以家资三四万于上海福州路热闹之处购地建屋.屋成,门面上即挂上某某经租帐房的招牌,随即又秘密地将其抵押于外国银行,得款2万余.再东借西贷,凑足原数,复于闹市购地建屋,屋成复秘密抵押于外国银行.得款之后复购地,复建屋,复抵押,如是者四次.居然有市房无数,声势渲赫,信用日著.于是就在南市创设一汇划庄号,资本号称10万,局面宏大,汇兑灵捷,同业中调查他的家产,果有市房数百幢,贵重地皮数十亩,赫然一上海巨富.于是存款者络绎而至,同业各庄号都乐于与他往来.丁某借口做出口丝茶的生意,渐渐将现金汇往海外银行,总计约五六十万之巨.接着又安排他的妻子离沪它去.将近年关的时候,丁某忽然不见.过了两天,庄号宣告倒闭.各存款户及各庄号闻讯大惊,立即派人四处侦查,音讯全无.要拍卖他的产业,则早已抵押于外国银行了.始知全都中了丁某的圈套,但悔之莫及了.旧社会的商界,有一种人本身并无资本,而专靠介绍买卖,分得回扣,此种人即所谓掮客.由于这是一种买空卖空的营业,所以极易为骗子所利用.其中黑幕,令人咋舌.

        上海有一个姓李的绸缎捐客,专与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各绸缎帮来往,为之售货.他带着货样往各处招揽主顾,分取回扣,由于他所觅主顾、所售价格均较其他掮客为优,且每月交清货款不欠,各商号获利不少,更加相信其为人诚朴,各货主便特许他多带货出去陆续销售,陆续交款,他也因此而生意日盛.不久便在上海租屋数幢,安电灯电话,张挂字画,悬号牌,标号名,俨然一副大商号的气派.然而,信用既昭,胆子即大.从此渐渐欠下各商号的货款,积零成整,所欠达万余金.此时忽起风谣,说李某商号快"淴浴"(沪语倒闭)了.愈传愈烈,各货主不禁心生疑惧.然李某镇静如故,不久即将积欠款项通盘还清.谣言于是平息,各货主愈加叹服.

        然而,李某果真是如此讲信用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