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未曾雕刻的时光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未曾雕刻的时光

第34章

书籍名:《未曾雕刻的时光》    作者:夜燎原
    《未曾雕刻的时光》章节:第3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凌霜华这个名字,该是这个意思吧。

        竹帘后少女的脸,掩映在菊瓣下。这样清丽典雅的开头,谁又能知道最终的结局?

        来生来世,再做夫妻。看见这八个字的那一瞬间,电闪雷鸣,动魄惊心。

        连城诀第一次读的时候,未能终篇。因为觉得很压抑。为了连城的宝物,那些人,从戚长发到凌大人,开始就疯了,而不是最后。

        这样的故事,不像是发生在人间。

        只有那菊花依然,清香如故。即使黑牢与坟墓,也不能让它枯萎。

        天龙三兄弟

        乔峰,段誉,一个是草莽英雄,一个是贵介公子,两人结为兄弟,本已奇特,但段誉再结拜虚竹为三兄弟,更加奇特。

        虚竹不过是个修为低浅、毫无见识的少林僧人,头脑既然笨钝,相貌更不吸引人。他长得“浓眉大眼,一个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颇为丑陋,僧袍上打了许多补钉,却是干净。”

        这样的一个人,又怎能练得高武功。成为“灵鸳宫”的主人、《天龙八部》的第三位男主角?原理就在他的名字上:他是如竹节中的空虚。

        《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怕通教郭靖“空明拳”时,首先向他解释“空”的妙处,打的譬喻十分生动。他说,空碗才能盛饭,空屋才可以住人,要是碗是实心的,就不能盛饭,要是屋子里没有空间,那就没有用处了,周伯通是全真派的,他所说的是浅易的道家思想。

        “空”与“虚”是一样意思。虚竹的奇遇,是从解破珍珑局开始的。段誉、慕容复、延庆太子皆是棋力甚高的人,但是正因如此,他们心目中都有先见,认为应该怎样下。虚竹根本不懂得棋,他心中一点关于下棋的概念也没有,他闭目乱下一子,志在搞局,不料反而下中了。

        珍珑局的解答也是从“空”着手:局内太多子便没有出路,塞死一片,拿走了这一大片棋子,局面便“豁然开朗”了。要活动,必须要有空间,竹节中空,是有空间,段誉满心仁爱,对万物皆有情,难分难舍;虚竹不只谦“虚”,他本来就是头脑空洞,因此才碰对了答案。

        虚竹的神功并非练来,而是逍遥子把自己的毕生功力灌注到他身上而成。虚竹本来内力低微,反而省了逍遥子一重工作,不必费劲把他本来的武功化去,这又是“空”的好处。

        乔峰是以无比的意志去改变社会现实,最为主动;段誉本着他的唐吉诃德骑士精神去干预侵略,虽然达不到多大客观效果,亦有主动成分。惟是虚竹,几乎是百分之一百的被动,正是他的无为,为他带来异乎寻常的成就。

        段誉以仁爱之心看万物、谦和有礼态度待万民,虽然表现得十分自然,事实上却是累代贵族教养的成果,他所流露的,是经过文化升华的感情。虚竹所流露的是赤子之心,他对万物对人所作出的反应,是出自天然本性、不曾加以雕琢过的反应

        肉是鲜美的;虚竹被骗吃肉破戒,虽然心慌意乱,但深觉肉是鲜美。同样,他知道女色是出家人的大戒,但是在黑暗的冰窖中,当童姥把一个不穿衣服的妙龄女郎放在他怀中,他便自然而然地性欲勃发,舍不得加以自制。事后,他虽然深为惭愧,但绝对肯定那是极度快活的事。

        段誉见王语嫣,即时神魂颠倒,但无限痴情,自动经过教养的规律,表现为斯文高贵的仰慕崇拜,即使可笑,也绝对无可厚非。他把王语嫣当神仙供奉,甘自舍弃性命去保护她周全,欲念高度升华,因为段誉是个高度文化的产品,他是一块琢磨得晶莹光洁的美玉。

        “食、色,性也”,虚竹对“梦姑”的反应,是大自然规律本该如此,跟文化。

        社会道德拉不上半点关系,虚竹固然不是经过文化琢磨的“美玉”,连“浑金噗玉”也不是。在大自然的秩序中,玉与石、金与木,本来不分开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只分开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违反自然。

        虚竹自然而被动,他无意追求什么,但把他放在什么环境,他就接受容纳什么,不加在理论分析,也不会坚决抗拒,就算初时推辞抗拒,也不会抗拒到底。他做少林僧人,便接受少林清规戒规,已经破戒,方丈叫他回复俗家,脱离少林,他也含悲接受。他唯一的来自内心的推动力,只有他的良善心得。

        但这正是虚竹为灵鹭宫众女所爱,甘心奉为首领的主要原因:他谦虚良善,随和,尊重她们而不坚持己见。

        虚竹和段誉都是幸福的人,虚竹本来一无所有,但上天让他得到一切。段誉生来便拥有一切,然而他从头到尾,都对他的尊荣财富漫不经心,他唯一追求的是爱情。

        三兄弟中,是最主动的乔峰最苦。

        浅评金庸小说的结尾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被小说的巧夺天工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丰富多采的武功,幽默诙谐的语言所吸引,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评金庸小说的文章也很多,本人只想就小说的结尾发表一些见解,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读金庸小说的结尾,我想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以《倚天屠龙记》为例,结尾处赵敏和周芷若为争夺张无忌,各使计谋,结果二人可以说是斗了个平手,此时张无忌还欠着赵敏一个愿望,而为了救赵敏,张无忌又欠了周芷若一个愿望,小说到此嘎然而止,余下的让读者去想象,简直回味无穷。读者可以想象赵敏和周芷若和好,二人都用最后一个愿望和张无忌成亲,三人共享天伦。也可以想象成在张无忌和赵敏成亲时,周芷若突然出现,利用最后一个愿望,迫使张无忌离开赵敏,以报赵敏搅了自己婚礼之仇。还可以有多种想象,本人就不一一列举了。值得提一点的就是张无忌太没主见,以致于被赵敏和周芷若二人玩的团团转。

        再比如《神雕侠侣》的结尾处,杨过小龙女和郭襄游华山时,碰到了觉远大师带着张三丰追索《九阳真经》,自然而然地为在《倚》中,张无忌巧得《九阳真经》,练成九阳神功,埋下了伏笔。又如《鹿鼎记》的结尾,韦小宝问他妈,他老爸是谁,他的妓女妈妈回答说自己年轻时很漂亮,曾接待过很多客人,其中有满汉大员,有蒙古王公,有回族才子,也有藏族喇嘛。她也说不清韦小宝到底是谁的儿子。我觉得作者这样安排有其深意,暗示了汉满蒙回藏是一家,不管韦小宝是谁的儿子,他都是炎黄子孙,作者由此表达了他的民族观。说些题外话,我觉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发展壮大,人口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有其海纳百川的宽广的胸怀,才使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能够和睦相处,逐渐使少数民族融入了中华文明。而不象西方那样,动不动就是种族清洗,民族仇杀。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总理当年没要日本人的赔款是有道理的,以德报怨是中华民族的性格。

        金庸小说的其他作品的结尾也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请读者自己慢慢推敲吧。

        从黄药师是个小人说开了

        关于小人的定义是从人的品格、人格上所下的定义,与一个人的智能才智并无关系。一个人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如何对待其他人,这特别体现在各个具体事件和冲突中人与人的互动上。一个小人就是指一个人在考虑各种事件时仅考虑到一己之利、认为世上的一切事与人都应该围绕着他而行动。在射雕中,金庸是有意将黄药师刻化成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而不是描写一位魏晋隐士式的武林人物。这体现在他与傻姑第一次见面时,对傻姑的功夫的考查上,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知识是人的私有财产,所以讲求“告师而授”,也就是说在收弟子、传授知识之前,要先通知一下师父,征得其同意,但这并非没有例外,另一个“不告师而授”的例子就是穆念慈传授儿子杨过,如果因此洪七公发怒了,就显得不通人情了,因为穆杨母子的情形为寡母孤儿,属于特殊情形,不论杨过以后是否成为坏人,逼迫寡母孤儿都属于道德上的小人。看看傻姑的情形,她不仅是一个孤儿,而且是一个弱智的孤儿,曲灵风即使是将武功传与她,这也是为保护她不受他人欺负的特殊情形下的权宜之计,这是在常人理解范围之内的。如曲灵风真将武功传给傻姑,黄药师将怎么做?莫非他要废了其武功,将她在弱智的基础上再加上毫无还手之力。一个人对弱者的无情,一个武林人士追击孤儿寡母,那么无论作者无论用甚么理由来解释,都不可改变作者对这人本身已是不齿了。很多人对黄的弟子的忠贞不可理解,这正是作者想以其来反衬黄的无情,否则你不觉得射雕对他的弟子的忠贞的描述太多了吗?这在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岳不群的对比成为故事的骨干之一。

        一旦明白作者不是无意中、而是有意且专门欲描写这个小人,再回头来看黄药师的其他行为就很好解释了,其一:殃及无辜,伤残并逐出四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