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温州人的经营智慧与赚钱魔方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温州人的经营智慧与赚钱魔方

第4章

书籍名:《温州人的经营智慧与赚钱魔方》    作者:赵倩
    《温州人的经营智慧与赚钱魔方》章节:第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赚钱的快乐,不在于钱本身,而在于他通过赚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何况,这个实现价值的过程,本身也是快乐的,就像有些人喜欢下棋,有些人喜欢跑步,下棋下得眉头紧锁,跑步跑得汗流浃背,旁人看着辛苦,他却其乐无穷。各人的苦乐,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就是幸福,智力和体力的付出,都是一种享受。

            要赚钱就不能怕"羞",就得脸皮"厚"。温州人的脸皮为什么"厚"呢?一是他们很早就突破了"面子"这一心理障碍。二是他们自信,虽然可能失败了很多次,但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三是他们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四是成功后的成就感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赚到钱后享受的快感。

            温州人会赚钱,温州民间自然集聚了大量资本,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温州全市银行存款余额高达1800多亿元,同时,据有关机构调查分析,温州居民手头还握有1000亿元左右的现金。这两个数字相加就是2800多亿元,而其中大多数是属于个人和民营企业的。咋舌的财富,同时也是躁动的资本。

        第17节:赚到钱是一种乐趣(3)

            资本追逐利益的天性,驱赶着温州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资本纵横捭阖,炒房团、炒煤团不过只是温州人向产业投资领域跨升的一个现象,可以预见,消费升级、资源及供给短缺等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领域,都将是温州人的新领地。

            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

            温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他们不论干什么,生活中总充满乐趣,而且敢于生活,善于生活,洒脱,顽强,从不失望。

            温州人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温州人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温州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好大喜功。

            温州人赚钱,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愿赚,只好两手空空,而一味抱怨天不助我。

        第18节:温州思维之致富欲望(1)

            第二章欲望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

            --温州思维之致富欲望

            温州人仿佛具有天生的创业冲动和致富欲望,各个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家家办工厂、户户闻机声",看似不是很好的机会,也能被他们牢牢抓住,完成原始积累。

            各个想创业,人人想赚钱,全民皆商

            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火星人落到地球上被逮住了,北京人会问他与人类有没有血缘;上海人会搞外星人展览、卖门票;广东人会问他身上哪些器官可以吃;而温州人则会立即打听火星上有没有生意做。

            赚钱是温州人生活择业的重心,更是温州人日思夜想要做好的事。

            有很多人穷了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穷。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法国的一位富翁去世之后,在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谁若能通过回答出"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将能得到100万法郎,而我也会在天堂给予他欢呼与掌声。

            遗嘱登出之后,收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五花八门。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了。另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还有一部分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是总统的职位等等。

            但最终的答案是致富的欲望。

            结果答案是致富的欲望。

            强烈的赚钱欲望也是温州人成功的第一要素。

            没有一个温州人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兴奋着的发财欲望。"不赚钱,毋宁死。"这是他们的逻辑。所以有人说:"温州人是青蛙,在水里会叫,在岸上会跳。"

        第19节:温州思维之致富欲望(2)

            提起"浪莎",那句"不只是吸引"的广告语几乎一夜之间响彻了中国的袜业市场。现在的浪莎产品和商标早已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2001年,浪莎商标被省市推荐为中国驰名商标,而作为董事长的翁荣金也分别获义乌市优秀企业家、优秀厂长经理等荣誉称号,现为义乌市第九届政协常委、义乌市袜业行业协会会长,2000年4月15日他作为中国袜业界唯一代表赴美国参加21世纪袜子研讨会。他的创业故事,正是缘于对成功的强烈欲望。

            由于生活所迫,1980年高中毕业的翁荣金背井离乡踏上了鸡毛换糖之路,投奔远在新疆的姑妈家。那时沿街叫卖是义乌人最主要的职业。翁荣金兄弟也投入到这古老而传统的"贩卖行业",和许多义乌老乡一样开始走南闯北,为的是改变原先贫苦的生活面貌。

            在那里,他得知人工饰品十分畅销,就赶回义乌,向亲戚借了几万元,备足了货。时近年尾,西进列车拥挤异常,翁荣金和三弟翁荣弟在火车上站了四天四夜。当列车驶进乌鲁木齐时,他们的腿已经肿得迈不开步。然而,等他们兴冲冲地把货拉到市场,才发现市面上早已充斥着各种人工饰物,价格跌了一大截。翁荣金挥泪贱卖了所有货物,总计亏了一万多元。

            遭此打击的他决定从头再来,并定下了做生意的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无。

        第20节:温州思维之致富欲望(3)

            翁荣金还记得,在广州跑袜子的那段日子里,为了拿到预定的货,必须使出吃奶的劲儿挤上南下的火车。由于当时的火车票比较紧张、车票也比较贵,很多时候,为了省钱,他只好睡在硬座车厢的椅子下面,用报纸作为床垫。因为个头比较高,他常常把两只脚露在过道上,于是就会有被路过的人踩上一脚的危险。

            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取得了一个广东品牌袜子的总代理权,开始了原始积累过程,用了五年时间建立了自己的全国性批发网络。

            这样前前后后做了近10年袜子生意,有一天他们发现,在国内,西装、女装、衬衫、裤子、领带等都有了名牌,就袜子没有名牌。而袜子又是一种易耗品,市场需求量很大,于是翁荣金打定主意:开一家袜厂,做中国最好的袜子!就这样,1995年10月,翁荣金三兄弟在义乌经济开发区创办了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翁荣金说:"我们之所以投资了袜子这个产业,就是要做中国最好的袜子。"

            1996年,在一片反对声中,"浪莎"坚持花大价钱,在中央电视台打了袜业企业的第一个广告。很多业内人士不理解,小小的袜子有必要这么折腾吗?"我就是要让消费者一想到袜子,便想到'浪莎'!"翁荣金这么说。时间证明了一切,之后,浪莎品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如今,每天有80万双袜子从这里走向市场,平均每周推出一款新产品。"现在我最渴望的是,'浪莎'有一天能屹立于世界袜业之巅,扛起中国民族工业的大旗。"拥有超常大局观的翁荣金说。

            可见,温州人开启事业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就是一个"欲"。当你正在犹豫不决、畏手畏尾的时候,无数个温州人已经在抢占市场了!

        第21节:不怕没钱赚,就怕不想赚(1)

            不怕没钱赚,就怕不想赚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曾经讲述了他在法国的一段见闻。"一次,出差到法国,几名法国学者告诉我,对于温州人,尤其令他们佩服的一点就是吃苦的精神。这些温州人来了,什么技术都没有,甚至连法语都不懂。就凭着勤劳,孜孜不倦地干活、赚钱,不断积累财富。攒够了'第一桶金'他们就自己开店。他们都觉得自己要当老板,不甘心打工。就这样,他们竟然在法国能够成为百万、千万富翁。"

            温州创业者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种种限制才能够实现。所以,温州人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

            如果你已习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任凭岁月消逝,而且满足于这种状态,那么你一定成不了富翁。一个积极想要赚钱的人,绝不以温饱为满足,一定想要让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具备了这个要件,再冷、再热的天气,再苦、再累的工作,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而当你养成了这个赚钱"习惯"后,财富自然愈来愈多。

        第22节:不怕没钱赚,就怕不想赚(2)

            创业者的欲望都是不安分的,是高于现实的,需要踮起脚才能够得着,有的时候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上海有一个文峰国际集团,老板姓陈名浩,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1995年,陈浩带着20万块钱来到上海,从一个小小的美容店做起,现在已经在上海拥有了30多家大型美容院、一家生物制药厂、一家化妆品厂和一所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并在全国建立了300多家连锁加盟店,个人资产超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