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第3章

书籍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作者:鲁特维克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章节:第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小公主的父亲已经深陷于耻辱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既然违背罗马人的意志是绝对不可行的,那就只能设法请求罗马人的谅解了。这种境况小公主看在眼里,女王夫妇、亚历山大城的老百姓们也都心知肚明。为此,女王专门派了一个由一百位出身比较高贵的埃及人组成的使团去罗马。他们有两个使命,一是追回那位爱吹笛子的国王,二是说服罗马人与女王结成同盟。可是时间一天接着一天,一月接着一月地过去了,这些使者如泥牛入海沓无音讯。在亚历山大城里,只有这位小公主一心盼望着这些使者徒劳无功。因为只有那位她也看不起的父王在罗马占上风,她自己才有可能登上王位。

            冬去春来,当冰冻融化后的第一批船队经法罗斯岛灯塔驶入亚历山大城时,小公主和全城的百姓都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奥利提斯把女王派去的一百名使者全部处死了。当然,小公主还有自己收集情报的渠道,她比老百姓知道更多内幕和细节。她了解到,父王与罗马人达成了协议,如果罗马人帮助他复位,他就付给他们六千塔兰特。她还听说,罗马人因为在波斯战争上失利而耗尽了钱财。如今的罗马政坛形成了恺撒、克拉苏、庞培三足鼎立之势,他们彼此勾心斗角,都想独占埃及,尤其想独享托勒密的黄金珠宝,这样才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保证自己彻底胜过竞争对手。这种形势下,他们都愿意拉拢这位流亡在外却很富有的国王,想让他以同盟者的身份离开罗马回国,尽快支付给他们一大笔钱。罗马的这场政治斗争后来几乎要发展成为一场政治灾难。最后恺撒从高卢回到罗马并依据他颁布的《朱利安法》宣布,这位爱吹笛子的国王是“罗马人民的同盟者和朋友”。与此同时,诡计多端的罗马人还让这位同盟者欠下了罗马巨额的高利贷债务。这是一笔永远偿还不清的债务,最终这位“罗马人民的同盟者和朋友”会因为这笔债务而不得不对罗马人俯首称臣的。这样,罗马人就可以放心地让他回国了。

        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转机(2)-(图)

        古典,充满母性魅力埃及艳后    小公主身边早就聚集了一群不满现状,渴望革命的人。奥利提斯甚至密令他们拥戴小克娄巴特拉为王。当那个懦弱的爱吹笛子的国王在向罗马人乞求重戴埃及王冠时,被冷落的小公主也在亚历山大城里悄悄地筹谋如何借助罗马人的力量使自己成为执政者。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一位债台高筑,无力支付士兵薪饷的罗马驻叙利亚将军带兵前往埃及索要一万两千塔兰特。这个数目正是罗马人与爱吹笛子的国王共同约定的买王位的款项。      罗马将军指挥他的几千兵马穿越沙漠,取道加沙到尼罗河三角洲东面的培琉喜阿姆,再沿着尼罗河直奔亚历山大城而来。这条路线三百年前亚历山大大帝曾经走过,也是几千年来波斯人、希伯来人和亚述人征战埃及时的必然选择。

            克娄巴特拉此刻心潮澎湃——自由终于要来临了!尽管它是由令人厌恶的罗马人带来的。她开始频繁地四处活动,一方面要避开她那个执掌大权的姐姐,另一方面在各党派之中抛头露面,争取他们的支持。

            现在,亚历山大人已经听到了罗马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迫近城墙的呐喊声,雷鸣般的撞门声。然后,城门被撞开,人们四处逃散,唯恐避之不及。克娄巴特拉又看见了她父王那张沧桑的脸庞。他终于在外国军队的护卫下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皇宫,收回了自己的王冠和权杖。同时,她还看到了自己的姐夫,那位波斯王子的下场——他的尸体已经面目皆非,无法辨认了。祭司们纷纷归顺,亚历山大城的老百姓们面对这个他们曾经要驱赶下台的国王也马上宣誓效忠。最后,爱吹笛子的国王判自己的女儿贝勒奈西有罪,小公主看着姐姐的人头落地时并不悲伤,要知道这可是她得以执掌王权的先决条件啊!如今在她和王权之间只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她那位年迈无能的父亲。姐姐贝勒奈西死的那天对她而言是取得了一次无声的胜利的一天。

            当小公主和罗马士兵直面相对时,她心中的傲气更是有增无减。难道这就是罗马人吗?难道这就是罗马军队吗?这些人都长着一副日耳曼人野蛮的嘴脸,一头金发,和她说的语言也不一样。其中还有一些个头不高的大眼睛犹太人,低眉毛的拜占庭人。这支军队在北非沙漠中已经消耗了许多体力,这场攻城之战更是让他们精疲力竭。小公主本来就不太相信有关罗马军队使人闻风丧胆的传闻,如今所见到的并非罗马最精锐的部队,心里就认为罗马人不过如此,那份对罗马人的惧怕也消减了不少。

            罗马人当中也有让小公主惊讶的。一位攻占了培琉喜阿姆并在进攻亚历山大城担任第一梯队骑兵队长的罗马人在皇宫里与国王和小公主共享佳宴。招待他是按照将军的规格进行的,而事实上,在小公主看来,他在各方面都要比那位驻叙利亚的罗马将军更出色。他把短袖束腰外衣的腰带扎得很低,长剑仍然佩在腰间,用一种半靠半坐的姿势坐在餐桌旁。他的头像赫拉克勒斯,长着一个鹰勾鼻,留着不太和谐的胡子。小公主默默地注视着他,对罗马人的偏见略有改观。

            骑兵队长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漂亮而略带紧张的小公主。在这次庄重的皇家宴会上,十四岁的克娄巴特拉和二十七岁的安东尼第一次见面。直到十三年后,烽火燃遍了多少山川,英雄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俩才再次相遇。如果这时,他们能对视一下,说上一句话,或者春风能把他俩拉得更近一些,也许就不会再有他们的第二次相见,历史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他们坐在桌旁,一个是温润如玉的希腊处女,一个是骁勇善战的罗马军官;一个如阿芙洛狄特般纯洁美丽,一个如赫拉克勒斯一般年轻英俊。但现在,俩人都不具备自己所代表的美神和大力神的神力。

        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登上王位(1)-(图)

        少女般的典雅美丽    三年之后,克娄巴特拉当上了女王。

            克娄巴特拉是在埃及国力日衰时期登上王位的。爱吹笛子的国王在位的最后几年一直动荡不安。他所有的财产实际上被罗马的一位财政大臣掌控着,自己并不能随意处置。当这位      国王迫不得已把那个罗马人赶回去之后,罗马帝国便认为将埃及这块土地据为己有的时间已经到了,就像吞并地中海沿岸大多数地区一样。就在埃及即将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份之时,克拉苏在波斯战场上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灭。这次惨败让埃及有了一线苟延残喘的机会,没有马上被并入罗马版图。但在这位声名狼藉的国王去世的时候,埃及的主权已经岌岌可危了。

            王位由十七岁的克娄巴特拉和她年仅十岁的弟弟托勒密共同继承。在一次庄重的祈祷式上,克娄巴特拉的父亲委托罗马人做他遗嘱的执行人。因为按照古埃及法老的习俗,这兄妹二人应该结为夫妻。爱吹笛子的国王对皇宫里的争斗再明白不过:阴谋不会远离埃及王室,甚至会愈演愈烈。克娄巴特拉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妹妹阿尔西诺伊和一个年纪更小的弟弟。这四个孩子中,到底会是谁受压制、谁遭流放、谁被谋杀呢?最后又会是谁在哪个派别的帮助下夺取王权的呢?这个可怜的希腊埃及人像乞求神灵一样乞求着罗马元老院的庇护,就连身后之事也求助于罗马人,以期保证埃及的和平与稳定。在他看来罗马就是埃及命运的支配者。

            历史上,克娄巴特拉并没有和她弟弟完婚。也没有人知道她在十七岁到二十一岁之间都做了些什么,这是她个人生活史中惟一一段什么也没留下的空白处。但是这几年当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却很多。克娄巴特拉被她的弟弟赶下王位,隐退了一段时间。她的隐退是为了寻找机会夺回王冠。从一位古代作家留下来的文字片段中我们能大致揣度出她当女王时的一些感受。

            克娄巴特拉刚就位时,有一位罗马驻叙利亚总督派他的儿子来亚历山大城调回安东尼当年带来的部队,他们一直作为卫队留守在埃及。然而,原本纪律严明的罗马军人现在已经无心作战,成了一群以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为主的士气低落的散兵游勇。他们只想和他们在埃及娶的妻子呆在一起而不乐意去波斯战场送死。他们不仅没有上战场,还杀死了总督的儿子,把他的随从赶了回去。女王对这件事的反应又怎样呢?乍听到傲慢、不可一世的罗马人被这些一半属于她的子民挫伤气焰,难道她就不会为自尊心得到了一些满足而高兴吗?克娄巴特拉从来就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她下令把这些不肯服役的士兵抓了起来,戴上镣铐押送到叙利亚交由罗马总督处置。这些人就是杀死他儿子的凶手。可是,这位总督并没有对这些人进行残酷的报复,反而把他们全都又押送回女王那儿,并告诉她,只有罗马长老和罗马官员才有权逮捕罗马人!不知道女王当时是怎么想的。这对克娄巴特拉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她肯定能从中吸取些什么。

            时隔不久,又有一艘属于罗马的船只驶进了亚历山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