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精细管理工程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精细管理工程

第5章

书籍名:《精细管理工程》    作者:刘先明
    《精细管理工程》章节:第5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二、  管理规定:对某一个专项的涉及到全公司人员的事情(不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必备组成要素)或某一个专业系统内的职能性工作所作出的具体要求,或职能部门对其所管辖的、企业全体人员皆会涉及到的环境、资产、工作等所作出的具体要求;如严禁吸烟的规定。管理规定由部门经理制订,总经理审定、批准实施。

        三、  管理办法:对于一项非企业全体人员皆会介入的、具体工作的控制环节、操作步骤或对于企业一个具体的项目、事物的管理所作出的要求。管理办法可以是管理制度、规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从管理制度、规定中分离、延伸出来的独成一项规范性文件,如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管理要求,“宿舍管理规定”中可有的“钥匙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由部门经理制订,总经理审定、批准实施。

        四、  实施细则:对于企业管理系统内某一个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实施细则由相应的管理制度制订部门经理组织人员制定。

        五、  工作条例:对于企业内部局部性的、或阶段性的、不属于一个系统的相关方面的工作所作出的系列化规定。条例一般由总经理安排或指定相关

        精细管理之九:

        给管理咨询公司开一剂良方

        需求咨询的企业——请擦亮眼睛,找准好伙伴;

        咨询服务的公司——请掀起盖头,亮出真工夫。

        时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大量涌现,各种培训、论坛等层出不穷,一些企业也纷纷请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为其提供顾问、咨询、培训等服务,管理咨询、培训业务呈急剧上升势头,这是我国企业管理界一种难得的进步表现;但是,目前不能正确看待或评价,甚至贬低、否定管理咨询、培训机构功能和作用的议论也多了起来,有关管理咨询公司的讽刺笑话也日渐增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咨询市场,笔者认为是:很热闹,尚不繁荣。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国入世了、企业借助外“脑”或社会资源的力量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需求大,成立咨询、培训公司的条件又简单,适合各种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诞生和生长,如从外围的远处来看我国目前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是一派生机的“热闹”景象,如果近观,则是杂“草”丛生、良莠不齐。“热闹”并不代表“繁荣”,“热闹”只是进步的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更需要的是“繁荣”的管理咨询市场,应该是万“花”齐放,硕果累累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

        在目前的热闹阶段,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和可能成为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客户——企业都需要共同努力,有效缩短咨询市场的“热闹”阶段,防止“热闹”的负面效应把难得的生机勃勃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引向“泡沫”的境地,尽快步入“繁荣”的阶段。

        一、需要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提供咨询、培训服务的企业需要擦亮眼睛,找准好伙伴,因为我国目前的管理咨询、培训市场存在以下不可小视的“两低两高”等突出问题。

        (一)、两低

        1、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素质普遍较低:

        相对于企业的需求来讲,不否认国内有些素质较高的管理咨询公司,但是成立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的“门槛低”,导致一部分管理咨询公司的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几个人凑上几万元、十几万元,租一个房子就能成立管理咨询公司或工作室,“门槛”很低。其实对管理咨询公司来讲,应该是“门槛”很高的才行,因为它要比企业的管理要求更高,它是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如果其咨询人员的素质还不如企业的人员素质好,谈何向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管理咨询公司的“门槛”低,还导致其经营管理水平很低,有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别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自己的人才却找不到、留不住;一部分所谓的“学者”、“专家”纸上谈兵还行,实际操作水平远低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是因为学者专家的活动空间大于企业的人员,学习、表现、提高的机会大大高于企业的人员而已。

        2、管理咨询或培训的服务质量低:

        因为没有很好的人员和适宜的经营管理,基础不牢靠的管理咨询、培训公司其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的质量较低,管理咨询和培训中介是两回事,很多培训公司没有自己的讲师队伍,大都是聘请一些学者、专家作为某些课程的讲师,真正有时间的学者、专家应该是深入企业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学者、专家漫天飞,这里讲完课,拿完钱,又飞到那里去讲,理论上头头是道,但一到实际中去就用不上,时下到处讲课的一些学者或专家真要到了企业,也会犯下自己讲课中的反面的例子。另外,有一些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作完一次咨询、培训后,没有跟进、维护,只是“一锤子”买卖,咨询、培训的质量没有检验意识、手段,质量自然得不到有力的保证;实际上,咨询、培训的效果不是即时就能显现的,因为管理本来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来证明,而且咨询的成果也许很好,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而是“晕”用,好的管理咨询成果也难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两高:

        1、收费高:

        目前企业管理咨询和讲师的收费都是管理咨询公司自己确定的标准,其合理性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又没有行规,只是企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与客户协商而定。在培训方面,只要稍有名气的学者、专家,动辄收费1万元/天,少的也是3000元/天,有的学者就说过“如果讲公开课,收费可以少一点,4000——7000元/天,因为学者和管理咨询、培训公司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是到企业讲内训课,收费要高一些,5000元——15000元/天,因为到企业讲课就是一锤子买卖(能蒙一回赚一回)”。在管理咨询收费方面,也没有标准,完全市场化,在这种市场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存在一种管理咨询公司以主动送“黑钱”的营销行为以及设“黑洞”的行为,因为管理咨询的价格是极富有弹性的,几万元可以,几十万元也可以,成百上千万元也是它,如果起不到作用,他会讲他是提供方案的,你没有运用好,与他没有关系,他是拿完钱就走人,不管企业客户今后的死活;加上管理咨询的价码确定,没有制衡手段;借培训、咨询而贪污的人大有其在,回扣极为严重,某市地方管理协会的会长为协会的会员企业代买某著名的《XX经验》光盘,给他是65折的进价,实际结算价是按50折,该会长从中拿回扣15折,应该讲协会是为企业服务的,不应该为企业增添成本负担,可是表面上是在办好事,其实里面有个人利益的驱使,管理咨询公司只要能买出《XX经验》取得经济效益,合法不合法它也就不管了,只要挣到钱就行。有的企业为了建立所谓的管理模式,企业的一些领导集体或主要联系人索要回扣,有的咨询公司也以回扣手段搞促销,这些说起来可算得上是我国管理咨询界、企业界悲哀的事情,这是真的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管理咨询或培训吗?

        2、宣传、炒作技能高:

        在如何把自己咨询、培训的产品、甚至专家推向市场、赢得客户的信任方面,一些管理咨询公司的自身宣传、炒作的技能倒真是有一套,如:

        (1)  一些并不具备真正能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能力的咨询公司,经常举办一些“名气大”、带有“诱饵式”的公开课,或者是与一些媒体签定协议,给媒体多少钱,在媒体上按一定时间和数量发表他们自己的写文章,以体现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先进性,极大地诱发需要提升管理能力的企业对其模式或学说、方法的迷信,企业一旦上钩、签约,管理咨询公司会派一些工作人员拿着管理模式类的文件往企业去套,套完后交给企业一大摞文件,收完费,具体能否应用和运用效果,这类管理咨询公司就不管了。公开课的讲课极富煽动性,让人听上去感觉甚好,似乎让人找到了管理的“真谛”和“感觉”,到了实际设计和运行管理模式的文件时,效果就与听课时的感觉相差甚远了,企业好比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很多企业最后只好把这类管理咨询公司设计的一大摞文件束之高阁,最后又回到原来自己的管理方法上去。一些管理咨询、培训公司善于揣摩企业的心理,设计或找一些能引起企业兴趣的“卖点”,如“什么先进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什么专家授课”等时髦的课题,但是实际的培训内容和效果并不是企业所想象的能得到的收获。

        (2)  借客户的名气、扬自己的名气,赢得新客户的信任。一些咨询公司在其业绩里列上很多知名的客户名单,如果留意一下,在很多咨询公司里的客户名单里,会同时出现一些知名企业的名字,借知名企业为幌子来诱导新的客户形成,实际上,这些知名的企业是否接受或接受服务的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3)  自命清高。看看我国许多管理咨询公司为自己设计的简介,很多的管理咨询公司把自己的使命定位为要做中国的“麦肯锡”,麦肯锡能发展到今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有雄心就能成就其在世界的领袖地位的(尽管在实达项目上受了挫折,但是不能否定麦肯锡在世界管理咨询的领袖地位),需要受制于很多因素的促成,而我们一些管理咨询公司的CEO连“诚信待人”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那能成为中国的“麦肯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