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五魁首

宠文网 > 科普学习 > 五魁首

第9章

书籍名:《五魁首》    作者:苗炜
    《五魁首》章节:第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罗姆尼认为,只有政府直接给奥运比赛的钱才应该被计入,比如安全费用和修建临时停车场之类的费用,他的数字是3.5亿美元。他说:“有人要把犹他州的高速公路也算作奥运会项目,这不是奥运会要求建的,这是奥运会的需要而已,它跟奥运会没关系。”但是,犹他州的官员们在向国会要钱的时候都打着“更好举办奥运会”的旗号。州议员伯内特说:“2002年冬奥会并不只是盐湖城的,也是美国的,美国政府并不是只出钱,他们也获益。”

            还会有哪些受益者呢?《体育画报》列出了一份名单,他们有查尔斯·梅尔的不动产公司,他们投资建公路,但至少用了纳税人300万美元;罗伯特·艾尔,他是《福布斯》400位富翁榜上的第236位富翁,拥有自己的滑雪场。这块场地用于奥运会比赛,但改建费用是纳税人的钱。此外还有一些有钱人从中获利。《体育画报》说:“这是个伟大的国家吗?一个百万富翁发展商要一个道路工程,联邦政府支付现金;一个亿万富翁拥有一个滑雪场,他要扩张自己的地盘占用一块公共用地,没问题,政府替他安排。商人们要高速公路,政府给钱。你如果问你怎么才能有这样的好处,很简单,帮你的家乡拿到奥运会的主办权。”

            《体育画报》坚持自己的15亿美元的数字是实在的,这笔钱比美国过去举办的7次奥运会的政府总支出还要多50%,纳税人的钱平均到2400名参加盐湖城冬奥会的运动员身上,每个运动员的费用为625000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每个运动员的“成本”是57000美元,与之相比,盐湖城上升了996%,如果与1984年每个运动员11000美元的成本比较,则上升了5582%。

            《体育画报》详细列出了每项开支——修建停车场3000万美元、修建新闻中心200万美元、高速公路和道路改建5亿美元、公共交通2500万美元、城市照明3.26亿美元、机场改建1600万美元、绿化环境50万美元等等。该杂志说:这都花的是你的钱,而得到好处的是少数人。为什么犹他州举办奥运会,要让其他49个州的人们支付那么多钱?

            2004年,是美国《体育画报》50岁生日,而这家杂志的主管在这年10月访问北京,探讨出版中文版的可能。

            1954年9月29日,纽约扬基队的外野手威利·梅斯在纽约扬基体育场近万名观众的惊呼声中狂奔50码,在接近观众席位的地方接到了克里夫兰印第安人队维克·威尔兹的一记击球。这一瞬间被在场的《纽约时报》摄影记者弗兰克·赫利用莱卡M3相机准确地留在了胶片上,他凭借这张名为《捕手》的作品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由此启发了《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出版一本以图片方式报道体育的杂志的念头。

            “影像同时改变了体育和观众,”《影像特权——体育画报简史》的作者迈克尔·迈克坎布里奇说,“它使得任何人都可能以一种在场的方式参与到比赛中来,并使比赛成为了一种可供消费的商品。如果说在50年代之前,体育不过意味着上层阶级阳春白雪的消遣活动与穷街陋巷里不良少年发泄过剩精力的活动,那么二战的结束则标志着职业体育正式成为大众消费的新热点。”

            1953年,杜鲁门政府签署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法令,并通过立法将工人每小时基本工资上升到1美元;庞大的工业制造机器也逐渐随着二战与朝鲜战争的结束而迅速转向民用消费品的生产,这一切都为数百万从欧洲战场归来的青年男女安排了一种全新的生活。1936年,美国仅仅拥有406个市立体育场馆,而在1956年,这个数字竟然增长了10倍。电视与无线广播业的兴盛也使职业体育赛事径直来到了每个家庭的起居室,这一切都使得亨利·卢斯开始考虑如何在周刊杂志领域填补这一市场需求。尽管如此,体育报道在严肃的报人眼中,仍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只能在不重要的版面与社会花边新闻为伍。卢斯的许多干将也质疑一本纯粹的体育周刊是否能有足够的新闻与照片来填充版面,不过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卢斯的决心:“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本体育杂志,”他在花费了1万美元注册了刊名后说,“而是要做唯一的一本。”

            50岁的《体育画报》(2)

            对于创刊初期的《体育画报》,读者恶评如潮。自视甚高的编辑部拒绝报道诸如像棒球、橄榄球、篮球与拳击这样的“低等运动”,而把目光死死盯在从马球到游艇驾驶这样的“高尚”比赛中,结果自然是两头不讨好。1956年,卢斯将驻欧洲高级记者安德烈·拉盖尔召回纽约,以拯救惨淡经营的《体育画报》。所有的记者编辑都在怀疑这个法国人对于美国本土体育有没有概念,但在其担任执行主编的14年里,《体育画报》几乎为所有的美国中产阶级杂志创立了标准。拉盖尔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将电视直播比赛评论、运动员个人专栏以及详细的比赛技术统计表等内容引入周刊,然后再招募一批具备“狗仔”精神的记者,深入到扬基体育场等“下里巴人”的体育圣地,写出鲜活的一手报道:“20年前,没有人敢于问乔·迪马乔关于他的安打率与他性生活之间的关系,但现在,《体育画报》的记者对扬基队明星乔治·马里斯私生活的兴趣甚于他的赛场表现,并迫使这个打破了队友贝比·鲁斯保持了40年的本垒打记录的北达克塔乡下小子回答了一系列令所有人面红耳赤的问题。”

            与它的“狗仔精神”相比,《体育画报》的激烈作风更多体现在它对职业体育牵涉的社会问题毫不留情的批判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体育画报》成为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另一块宣传阵地,1964年高级记者杰克·奥森撰写的封面故事“黑人运动员——一部耻辱与光辉交织的历史”甚至使他本人被埃德加·胡佛“钦点”上了联邦调查局的监视黑名单。

            如果说文字是《体育画报》的精神所在,那么图片则是它特立独行的外貌。由画报第一代摄影师弗兰克·赫利所确定的“用最独特的角度捕捉最震撼的瞬间”原则在尼康的偏轴连续相机和柯达快速冲洗技术的扶持下不断得到了发扬。1965年,彩色照片可能在一夜之间登上杂志的胶印技术成熟。两年后,《体育画报》每年能为读者提供200幅彩色新闻照片;而到了1983年,它更成为全美第一本全彩杂志。“如今,能不能登上体育画报的封面,已经成为衡量一名运动员是否‘伟大’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吐舌上篮的乔丹还是阿里被打破的眼角,这些明星在我们心目中形象就是他们存留在《体育画报》中的形象。”的确,根据《体育画报》50年特刊提供的数字,乔丹、阿里与贾巴尔是美国体育爱好者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同样也是登上《体育画报》封面次数最多的体育明星,如果把所有《体育画报》存放的档案照片冲洗出来,摞起来约有10层大楼那么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体育画报》的赢利在增加,并以每年300万份的销量成为了全美发行量第3的周刊。但代价无疑是失去了原来的深度与锋芒。当职业体育已经完全成为一宗生意时,依附它兴起的《体育画报》也不免失去了当年的愤怒精神,摇身一变为一剂视觉鸦片。1980年代后期推出的“年度泳装特辑”,成为它最大的卖点,而加里·史密斯的黑幕报道《棒球队里的异类》除了被好莱坞改编成为温情脉脉的体育电影《电波》博取了一点眼泪外,也难产生什么更广泛的影响。“1982年上台的马克·莫尔夫是第一位纯体育报道出身的主编,从青少年时代就是《体育画报》的疯狂读者,但缺乏任何使他对职业体育产生批判与反思的修养,并公开宣称对历史、文学与艺术毫无兴趣。”美国体育记者唐纳德·卡茨在《华盛顿邮报》上做了如此的哀悼:“如今开始充斥周刊的满是封面女郎裸露的身体与体育明星们喋喋不休的自我吹捧,抑或是球记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比赛预测。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读者顶多关心一下滑倒的选手是否真的断了腿,而不再注意诸如劳资纠纷、吸毒、兴奋剂等真正严肃的问题。今天,诸如ESPN那样的全天候体育电视频道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它们在体育报道领域的新霸权,但它们无一能够达到《体育画报》曾经的境界。”

            在《体育画报》50年的历史里,它曾改变过体育或者电视吗?

            20世纪50年代中期,NBA职业篮球赛事漫长的控球时间与比赛节奏已经使得观众昏昏欲睡。在1953年6月12日的比赛中,为了获取最终胜利,锡拉兹丘国民队曾在出手投篮前连续控球传球达到6分23秒,虽然这一“精心”安排的战术使球队以28比25战胜了前来挑战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但观众席上只有37人坚持观看完了这场比赛。为此,锡拉兹丘国民队的丹尼·拜尔松,采纳了《体育画报》记者比尔·维克的意见,建议为每次进攻设置一个时间上限。维克把每场比赛时间2880秒除以两支球队的120次投篮平均总数,得出结论认为任何一支球队都应当在24秒内完成进攻。在24秒规则实行后,国民队于1955年获得了第一个NBA冠军,同时促成了波士顿凯尔特人以及洛杉矶湖人等以华丽快攻为标志的球队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