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律政风流

宠文网 > 现代小说 > 律政风流

第142章

书籍名:《律政风流》    作者:伯韵
    《律政风流》章节:第142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雷鸣悄悄对公安局李副科长说:“应该结束了,再玩下去就出火了!”

“我有件事要求郑科,但我有点怕他”。

“什么事?”

“我内弟,在法院财务科,他想去办案”。

“等一会我帮你开头,你来说。”

雷鸣提议结束了喝酒,他和李副科长陪郑科长到茶楼下,坐上李副科长的车,一起送他回家,而雷鸣的车由马一英开走。开车到半路,雷鸣说:“今晚上让李科破费了,改天我请你们”。

郑科长也说:“谢李兄弟了。”

雷鸣说:“李科,你不是有个小弟在法院吗?”

“是啊,是我内弟,在财务科。”

郑科附合了:“财务科,谁啊?”

“XXX,我老婆的亲弟弟”。

雷鸣说:“在法院还是要办案好,不然不是主流。”

李科马上跟上:“他是想办案啊,和我说了几次了。”

雷鸣说:“郑科不在这吗?郑科,这事不难吧?”

郑科马上说:“应该没问题,我试试看,我们有几个财务专业人员,财务科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

送完郑科长,李副科长对雷鸣说:“操,这事看来能成,我以前在派出所抓过他们**的干警,就是不敢提这事,这次多亏你了。”

雷鸣笑道:“要谢就谢郑科长,他说话才算话。”

第一七五章  人脉(下)

  175、人脉(下)

眼看元旦即将到来,但南国的太阳还是很热情,就象武县司法局一些职工的心情一样兴奋,很多人还可以穿衬衫出来。

武县司法局几十个职工及家属骑车或者步行,到三个地方考察宅基地情况,他们要投票选出一块地来,让雷鸣他们去办相关证件。

在雷鸣的提议下,谢基想在司法局大院内集资修建了一栋新的宿舍楼,但几个老干部不让拆除杂物房,使得计划泡汤,一部分人就想买宅基地,谢基把这事交给雷鸣处理。

仙湖开发区的宅基地已经从当初一万多元一块到现在的近五万元一块,让这些干部后悔不已,而市建设局和土地局等几个单位通过运作,在城关镇以成本价为职工办了每人一块宅基地,总共不到两万元一块,这让县城的人眼红不已。城关镇是千年古县城,现在要比仙湖好多了。就是马上转手,也能卖到五万元左右。或者收转让费一万元,也有大把多人抢着买。

城关镇原来就有一个“武县开发区”,但整个开发区只有不到两百块宅基地,早就没地可卖了。李子南的私生子李山就安排在那里,黄新龙的家也在那里。雷鸣虽然在那里还有两块宅基地,但已经意向转让给田佳玉的朋友了。

雷鸣和何富龙、魏真铭、马一英他们在仙湖还掌握有两百多块宅基地,前期投入已经收回来了,他们已经不想在这个价位上出卖了,如果不是熟人或者是重要单位以市价求购,他们都拒绝发售。

如何征地、办证,武县律师事务所已经轻车熟路,杨淑现在就专门做这项业务。她毕竟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做这项业务又轻松收入又高,她有了在江宁市开展这项业务的想法。

雷鸣通过了解,知道这两个块地的现管理人有意出让,规划方面没有和县城总体冲突。只要镇村和群众同意,把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再办规划许可和用地许可,就行了。

办这种事动作要快,项目原因就称“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需要”,要尽快拿到征地协议,征求县建设局意见,然后由土地局报县政府批准。如果动作慢了,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

两块地都地县城边缘,土地价格差不多,雷鸣让大家在中午11点半就集中局大院做决定,他好做下一步工作。

直到中午12点,大家都没能决定下来,几十个人集中坐在会议室里,吵得不可开交。

谢基没有来,田佳玉也没有来,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总共近60人,来了一大半,有不少是职工家属。

雷鸣早就心烦了,今天已经是12月中旬了,又是星期六,大卖场就要开张,他还有重要事情要去办,但大家都没能定下来,让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两块地都不在主干道上,其中一块地基础不好,要深挖才行,而另外一块则有人说风水不好,所以大家的意见很难统一。而有两个离休干部则是来旁听,以为雷鸣他们在花公家钱办私事。

更主要的是,有几个人老是怀疑经费的事:“这事怎么能说清楚,用不用公家的钱?怎么开支,怎么监督?不要地的人怎么补偿?”

“领导和经办人怎么监督?会不会多划地?”

雷鸣气不打一处来,要是这样下去,这事也会黄了。

终于,雷鸣发话:“大家静一静,我说一下。”

全局的人都知道雷鸣刚刚要转让两块宅基地,当初一块地才一万元,现在可以卖5万元,让大家眼红不已,况且这事是谢基让雷鸣办的,他肯定有办法,所以也洗耳恭听。

雷鸣锋利的目光扫过两个来旁听的退休干部脸上,然后沉着脸说:“考虑到大家住房紧张,局务建议我来和大家一起商量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先声明几点:这是私事不是公事。一是不以司法局的名义买地,所有文件不盖司法局的章,所以大家想买地的,都要自己到街道办去盖章;二是司法局没有任何一分钱投入,大家都要自己解决经费问题;三是律师事务所要收一点费用,我们有收费依据,也按标准减半来收,我们会开发票的,不多,一块地也就几百元。

下面我讲一下这两块地。这两块地都不错,有优点也有缺点,大家都到现场了,我就不再说了,国家政策允许我们买地建房子,机会不多,大家可要想清楚了。下面我宣布一下工作安排:

第一,报名时间和报名费,下周星期一下班前为报名时间,大家要交报名费1000元,到杨淑那里填表,到局财务室交费,并写清楚要哪块地的。第二,交费时间,第一次交费为下周五下班前,要交一万元,县政府下文后10天内交清楚。第三,中途退出的,没收报名费。

好了,这件事不全是公事,就讲这么多,大家有意见就向局领导提,再说一遍,这是律师事务所为收费做的事,不再是局务的事,大家不要想错了!大家想买就买,不买拉倒!先散会!”

雷鸣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想把所有的两块地都办下来,反正都亏不了,而且这两个一脸正气的退休干部是过来找渣的,要是不把一些丑话讲全了,这些人不会放手的。

雷鸣讲完了就溜走了,让大家在那里吵架。

机关单位都差不多,凡是涉及大家利益的事,不会那么容易做。

果然,雷鸣刚刚到江宁市区,谢基的电话就来了:“两个老同志意见很大哦,说他们还没有提意见你就跑了,他们上我家来告状了”。

“让他们告吧,我就说这是私人事情,报名自愿,不用公家的名义和资源,还要收费,我看他们还能说什么,建房子也不配合,现在是私事,我看他们要怎么做!”

“好,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想两块地都办下来?”

“有这个想法。”

“那我多要几块,连在一起的”。

“到时让你先选,狗XXX的,为他们想太多会有问题的”。

其实以自然居民的名义也可以买地办证,雷鸣走的就是这条路子,况且律师事务所也有这项业务,所以他不怕别人说他。

星期一,很多职工过来交费报名,有的人就对雷鸣说:“妈的,几个老家伙一出来,害得我们又多交了几百元”。

雷鸣笑道:“要不是这么来,你别想成事。我说说而已,这钱怎么能要你们的呢,到时大家一起搞三通一平,花钱地方多了,我们不多收大家钱,你们放心。”

雷鸣的意思马上传遍全局,大家都议论纷纷:要不是雷鸣来这么一出,那几个老顽固还会来事,什么事也不能办成。

第一七六章  路在何方

  176、路在何方

雷鸣已经在大卖场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累得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关键他心累,雷鸣他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大卖场中,纳怀公司还是功亏一篑,在最后时刻被迫开门合作,纳怀公司只能占领大超市和一个面积不大的家电区,其它近半面积转让给魏真铭的家族来经营,这使得纳怀公司的利润点缩小大半。

事情的起因是场地业主单位市绢纺厂职工发起的,这个大卖场是利用市绢纺厂已经停产的生产场地来做的。原来约定是半年后才收取租金,但他们不仅仅马上要一次性收取两年租金,而且还提高了两成租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近千人的集会,警察已经开始抓人,但增援的下岗职工越来越多,甚至别的工厂的下岗工人也来了,雷鸣没有其他办法,要开业,就得支付租金,自己不配合,就没办法开业。雷鸣只好答应他们的要求,但带头闹事的几个人还是要法办,这是公安部门的事,他管不了。

雷鸣知道,法律在很多时候是无能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超市很大,要是这些下岗职工还要闹事,天天有人请愿示威拦路,超市肯定开不成,所以他还是订了城下之盟。

魏真铭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他已经借了300万元给雷鸣,但他不可能无止境地借款给雷鸣,亲兄弟也不至于此。刘梅也心灰意冷,就把一半场地转租给魏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