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宠文网 > 文学理论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六十章 平凡与伟大

书籍名:《《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作者:老子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章节:六十章 平凡与伟大,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以其善下之。

故能成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江海处下而不与百谷争高,因此成为百谷之王。

这是以江海比作圣人。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姓之王,是因为圣人具有谦下而不与百姓争权夺利的高尚品德。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所以,要想成为人民所爱戴、敬仰的人,就必须心里装着人民,敢为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说真话;要想处身于人民的前面,成为领袖人物,就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自然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圣人。因此,圣人处于社会的上层,成为统治者而人民不感到沉重,处于人民的前面而不被人伤害。所以,天下人民都乐于推选圣人作为领袖而不感到厌烦。

这里,'以言下之'、'以身后之'是'天下乐推而不厌'的前提条件。'以言下之'是言,'以身后之'是行,只有言行一致,人民才会'乐推而不厌'。

'天下乐推而不厌',是老子彻底的民主思想,理想的统治者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上一页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圣人的权力不是凭借搞阴谋诡计得来的,也不是世袭继承来的,更不是独裁者'培养'和'选拔'的接班人,而是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的结果。如果不能获取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和圣人争夺权力。在有道的社会里,统治者的权力是扎根于人民的。那些为了个人名利而争权的人,人民决不会把权力授予他们。不争名利而争得民心,即是'不争之争'。'不争之争',是争名争利者永远不可战胜的。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指圣人。肖:相似。和圣人相比较的对象就是独裁者。

天下人都说圣人伟大,但是,他那平易近人的形象和以往人们心目中显赫的帝王形象不一样。正因为伟大,才和已往的帝王们不一样。如果和他们一样的话,那么,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也就逐渐变得渺小了。

这里,老子对圣人和帝王作了一番比较:圣人于平凡中见伟大,帝王于显赫中见渺小;圣人是民心所向,帝王是民心所背;圣人的伟大是长久的,帝王的显赫是一时的。

  

本章是老子的民主思想。热情讴歌了实行民主法治的圣人,褒扬了圣人的伟大,并对不道的统治者进行了否定和抨击。

  

附:河上公、王弼本把'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以下三句置于下章前面,此从魏源本。魏源:'今案其文意,与下章不相属,而与此章相为首尾,故合并之。'这一观点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