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周恩来的智慧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周恩来的智慧

第87章

书籍名:《周恩来的智慧》    作者:
    《周恩来的智慧》章节:第8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周恩来不仅关心着张学良在大陆的亲属,而且也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在

        台湾的张学良本人,并想方设法托人给张学良捎去口信。

        一天,住在香港的原西安绥靖公署高参郭增恺的夫人专程到台北,借在

        教堂做礼拜的机会见到了张学良夫妇,郭夫人信手将一支口红给了赵媞。口

        红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是周恩来写给张学良的。纸条上共16  个字,后8

        个字是:“善自珍重,后会有期”。

        十年动乱,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党,周恩来殚精竭虑,心力交瘁。

        1975  年秋,他的最后岁月已是病体沉疴,卧床不起。当他得知张学良患眼疾

        几乎失明后,十分焦虑,并向有关部门询问张学良的病情。在他临终前的18

        天,还在病床上召见负责对台工作的罗青长部长,向他交侍一定要设法关照

        好张学良。谈完这件事,周恩来吃力地说:“我太累了,休息一会儿再谈。”

        说着,就昏睡过去了。周恩来,十亿人的总理,在他生命的垂危时刻,不仅

        牵挂着祖国统一,而且念念不忘这位“快慰平生”的朋友。

        周恩来曾遥祝张学良“善自珍重”,可“后会有期”还未实现,为了这

        个民族他已累得先去了。这不能不是天大的遗憾!

        然而,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情谊却天地长久,精神永在!

        自信互信团结御侮——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与张冲的交往

        张冲,字淮南,最初是国民党“陈氏兄弟”——陈果夫、陈立夫的部属,

        是他们办理对苏外交及对中共谈判的副手,最后直接受蒋介石指挥,成为国

        共两党间的“桥梁”。张冲与周恩来接触最频繁、来往最密切的是1936  年到

        1941  年五年多的时间里,虽然他们各自代表所属党的立场和观点,以公事公

        办为原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共合作的发展,他们的情谊却日渐加深,

        彼此推诚相见,即使两党关系一时恶化,也没有影响这种友谊。正如1941

        年11  月9  日周恩来为《新华日报》撰写的《悼张淮南先生》所言:“自相识

        之日始,直至临终前四日,我与淮南先生往来何止二三百次,有时一日两三

        见,有时且于一地共起居,而所谈所为辄属于团结御侮。坚持国策,至死不

        移,淮南先生诚五年如一日。”是的,周恩来与张冲的接触交往,都是围绕

        团结抗日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并为之而互相信任。每当遇到问题发生争执时,

        双方都能以“敌人所欲者我不为,敌人所不欲者我为之”的话来互相勉励。

        1937  年2  月9  日,国共在西安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谈。中共代表是周恩来、

        叶剑英,国民党代表为顾祝同、张冲、贺衷寒。会谈历时一月,张冲带着蒋

        介石的意见,与周恩来朝夕相处,频繁接触。这时,国民党有人放出口风:

        “淮南过于冒险,这样的事干好了千好万好,如果做得不好就会成为千古罪

        人。”张冲闻之后坦然处之,并说:“调查科的任务就是对付共产党,但事

        至今日,我深切认识到国共合则兴,不合则亡。年年围剿,节节失利;强邻

        虎视,外债高筑;民不聊生,国将不同。我自受命以来,夙夜忧惧,将尽我

        职责,争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至于个人功罪,在所不计。”由于西安会

        谈因为顽固派的阻梗,致谈判收获不大。接着周恩来到杭州、上庐山、终至

        南京,历时7  个月,同国民党举行了五次灭式谈判,终于扫除重重障碍,促

        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作为自始至终全过程参加这场历史性谈判的国共两

        党代表周恩来和张冲,前者充分展现了政治家的杰出才能和外交家的非几天

        赋:而后者总是积极参与,热心投入,富有诚心。对此,周恩来感受颇深:

        “先生与我,并非无党见者,惟站在民族利益之上的党见,非私见私利可比,

        故无事不可谈通,无问题不可解决。先生与我,各以此自信,亦以此互信。”

        张冲为人豁达,性情随和,加之他见多识广,所以思想较为开朗,容易

        接受新事物。在民族斗争的革命浪潮中,在国共合作的交往中,他受到周恩

        来思想、作风、品格、才干多方面的影响,耳濡目染,思想认识提高快,进

        步大,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周恩来之所以能

        在1939  年春到浙江、安徽等地视察,同年夏天义顺利返回延安议事,都与张

        冲的大力协助分不开。是夏,周恩来回延安。事先,国民党当局已同意他北

        返延安。但当周思来到重庆珊瑚坝机场时,检查人员却故意刁难,要他出示

        离境证件,否则不准离开重庆。正当双方争执之时,适逢张冲到机场为周恩

        来送行。张冲见情况有异,立即驱车赶到蒋介石侍从室,找到侍从室主任贺

        耀祖,一起去见蒋介石,取到蒋介石手今后,亲自送到机场,直至周恩来上

        了飞机、起飞。事后,他愤慨地说:“这是顽固分子在捣乱,蓄意制造国共

        分裂!”

        而周恩来给张冲的帮助教育则更多,除了对他的一些错误观点及时给以

        指正外,还特别注意用具体事实来纠正其偏见。如重庆《新华日报》的发行

        出售屡遭特务的破坏干扰,周恩来开始向张冲提出这个问题时,张冲还认为

        是夸大了事实。周恩来就陪他去现场,在亲眼目睹了特务殴打报童、撕毁报

        纸的情景后,张冲也感到气愤,随即采取了制止措施。1941  年1  月,震惊中

        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了。张冲看了国民党《中央日报》关于事变的报道,对其  />
        歪曲事实的一派胡言非常不满,当众将报纸摔于地上,两手交于背后,在办

        公室踱来踱去,许久一言不发。《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千古绝句“千

        古奇冤,江南一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及有关揭露事件真相的社论报道。

        国民党顽固派对此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不仅指使特务无理没收报纸,殴打

        报童,而且去《新华日报》社门市部捣乱。2  月中旬的一天,张冲亲自陪同

        周恩来赶赴现场,于寒冷的黑夜里,在曾家岩十二小学门前盘桓交涉达两小

        时之久。当夜,中共工作人员陈家康送张冲上车回家时,张冲问陈家康对近

        日之事作何想法,陈家康说:“成功;是国家民族之福;不成功,坚持到死

        不变。”张冲听后喟然长叹:“我死必在君先!”

        张冲出此悲言,是有些道理的。正如周恩来所说,国共合作“五年来国

        内外风波频起,淮南先生尤首当其冲,而风波之险,谣诼之多,甚且侵及先

        生,但淮南先生辄处之泰然,绝未以一时‘行情’,动其心志,变其神态。”

        特别是皖南事变后,也就是张冲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两党裂痕加深,局势

        日致恶化。“今岁一月事起,二月报童随之,三月为参政会期,四五月有中

        条山战役,此中风浪之险,环境之恶,为五年来所创见,先生劳神焦恩,力

        维大局,备极憔悴。”(周恩来语)就在这时,在国民党内的一次会议上,

        当张冲谈出国共应继续合作的观点时,与会的一个顽固派反共人物竟破口大

        骂,还猛地将茶杯向他掷去,幸而未中。张冲遭此侮辱,颇为灰心,甚至准

        备必要时以自杀来证明自己的心态。他对时局极为忧虑,并预感到顽固分子

        可能向自己下毒手,心情非常沉重,终日郁郁寡欢。他对周恩来说:“一朝

        中总有岳飞、秦桧,我们是忠,他们是好。我们是顾全大局的,他们是不顾

        大局的。”

        一天,张冲又叫来至信部属嘱咐说:“顽固派对我在国共两党的折冲,

        很有意见,近来我的行动已受到监视,说不定哪一天会被暗杀的。”说毕,

        取过信笺,给家属立下遗嘱,并交代道:“我一旦身遭不恻,你必须把保险

        柜里我与周恩来先生来往信件,全部烧毁。”可见,张冲先生是随时准备为

        国共合作以身殉职的。

        然而,张冲还没有遭到顽固派的毒手,却不幸于1941  年6  月感染恶性疟

        疾。他起初不以为意,仍力疾从公,为国共团结奔走操劳。

        就在张冲患病期间,周恩来数次前往探视慰问,张冲于病榻还不忘国共

        合作,询问两党关系近况。

        最后一次见面,张冲还嘱周恩来与自己的后继者(后任国防部二厅厅长

        的郑介民)保持联系。当时,日寇飞机日夜不停地对重庆进行“疲劳轰炸”,

        加之气候炎热,医护难免不周。8  月11  日,张冲在重庆郊外云龙旅馆山洞里

        病逝。

        张冲为之奋斗的两党团结抗战,距胜利还有较长一段路,他夙愿未了却

        先去了,国共两党都为之痛借不已。当然,那些反共顽固分子则当别论。

        11  月9  日,张冲追悼会在重庆夫子池新运服务社大礼堂举行。会场内外,

        挽幛高悬,哀乐低回。蒋介石亲临祭奠,并撰送哀辞:“赴义至勇,秉节有

        方;斯人不永,干将沉光。”在众多的挽联中,中共领导人的几幅特别引人

        注目。毛泽东、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陈绍禹、秦邦宪、邓颖超联名致

        送的挽联是:“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

        比斯人独憔悴,始病寒,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