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阴阳街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阴阳街

第9章

书籍名:《阴阳街》    作者:姜兆龙
    《阴阳街》章节:第9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文公为了悼念他,下令举国寒食三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在节日期间,民间家家制醴酪,今天的清明杵,清明餜都由醴酪转化而来风物,阴阳街人以清明杵投向选美却是鲜为人知的独特民俗。而斗牛是选美的前奏曲。

            清晨,从村口高埠上传来了神锣,各堂口参赛牛都披红挂绿,赶到西茅堰分三公祖墓前的赛场,古时这里是河道,筑堰拦河,湖塘联珠,清波荡漾。如今已是河消水谢,这一带也随之成了蒿草没膝,野兽出没的荒凉的原野,三年一度的斗牛节就设在这里。

            姜家的公牛四齿黄、膘肥体壮,还在景连放牛时,经常驱赶它与各村牛群角逐,脱颖而出,这次将初试锋芒。三七公堂口富户不多,近支族人指望它能胜出。所以一大清早男男女女都纷纷来到堂屋前,敲锣打鼓送它出征。

            阴阳街人崇尚农林,把清明节赛牛选淑视为激发人气,鼓励耕织的盛事,实属秦汉遗风。耕牛是农家之宝,它除了犁田、拉车,车水灌溉外还能积栏肥。村民们除了农忙季节外,都会利用天光或黄昏割草垫栏,把一挑挑青草担进来,又把一挑挑栏肥担出去,利用了一代代人的汗水,把黄褐色的土壤换成黑油油沃土,把满目荒芜的原野铺上金浪翻逐的稻海。崇牛文化的形成,是原始农业向畜力农业过渡的实践反映,是一曲时代的凯歌。

            田野还飘着一缕缕的晨雾,红日已跃出岗顶,霞光满天。把祖茔上那株千年红枫染得彩色斑烂。斗牛场就设在姜顺石丘里。四周都已人山人海,附近田埂和围圩上都搭建了临时庇棚,还设了酒肆、茶铺及各色小吃摊子。邻近三村的观众牧童还不断赶着牛儿进场。振奋人心的三声先锋吹响之后,十响班子开始闹花台,那吹拉击敲诸般乐器,奏响婺剧名曲三五七,迎来了阴阳街头面人物和众多的裁判手牛换郎。(牛换郎:本意买牛的中介人这里指斗牛的裁判)闳济、姜庚,维虎、景明等祠堂头首就在高台上依次落座。十二个堂口参赛公牛及牛主都在台后临时设的牛棚里进食,而所有的其它耕牛都放进绿油油麦地里或紫云英田里,尽情地享受美餐。今日是牛的生日,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各家田地里吃青,而不加限止。

            随着三响火铳响彻云天,斗牛开始,按照传统习俗,每头参赛的牛都能从祠堂里领来两斤米酒,用竹筒灌进牛嘴,然后依次把各堂口选送的斗牛驱进水田里。这十二头公牛挤进石丘,开始还相安无事,但随着火爆的锣鼓声,鞭炮声及欢快的呐喊声,慢慢激起牛的野性,开始寻找目标较劲,那些坐在最前排的放牛娃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边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一边把无数泥块投向斗牛,被激怒了公牛疯狂般地发起追逐、角逐,把水田里黄泥浆溅起一丈多高。不知谁家的花黑牛的犄角在对抗中操断了,飞出水田,落在岸上的人群中,可斗红了眼的花黑毫不惧怕,狂追大胖黑尾牛,引得观众拍掌欢呼。担当裁判的牛换郎们立即宣布,把斗败了的黑尾牛和断飞了犄角的花黑淘汰出局。由各堂口牛主牵出赛场,并从出口处领取八双馒头。分族村民心地和平,不以成败为念,重在参赛,仍然兴高采烈地梳洗各自斗牛,披红挂绿地把它迎回自己的堂口。

            斗牛田里还有十头牛,重新组合,进入二轮角逐。四齿黄经过激烈的较量,斗志尤昂,但毕竟年轻,很快败下阵来。其他的斗牛见它逃窜,群起而追之,水田里激起滔天浊浪,它狂奔了两圈,快到出口时突然回头,一角顶住那名曰“横山头”大黄牛的小腹下,居然被它翻倒,又被后面追上来的牛踩伤,那条花面虎的公牛跃过横山头,与四齿黄交锋,四角相抵,有进有退,经过三五个回合,花面虎抵挡不住,抽身逃跑,四齿横已经斗红了眼,趁势接斗第二头,第三头牛,又胜了两局。牛换郎吹哨暂停,二局结束,又淘汰了八头牛。当进入决胜局时,只剩下四齿黄和黑旋风,两条牛都体肥膘满,力大无穷,经过几次角逐,黑旋风因体力不支而逃阵。裁判鸣金收兵,四齿黄大获全胜,被评为“状元”;黑旋风为“榜眼”……

            景连及族人把牛牵到渠道旁清洗梳理,并由宏济系上大红绸,戴上紫金冠,奖发了十六双馒头……

            斗牛刚结束,按祖例,景连把披红挂绿的斗牛王定在祖茔前,以备他用。其时全氏族的男女老少都已云集西茅堰。但参与祭祖仪式的仅限男性,女人只能待在百步以外观望,不得越雷池一步。只有及笄等以上未嫁女子可以通往坟场大路两侧守候,直到坟前并由祠堂各发一只灯笼,一只细篾箩。并按抽签列序,站到石灰线以内,每个姑娘手提的灯笼,脚旁的箩筐均号有《姜绩庆堂》大字,待到辰时已过,巳时将至,全族四百多男丁抬着供品在十响班的先锋,礼花等吹奏的古乐声中浩浩荡荡而来,并在千年红枫的树阴下待命。闳济以手遮阳,见时辰已到,立即传话叫男丁分成两厢,面对祖茔,扇形闪开。并把供品传上来,由执事姜庚、维虎、姜杰、景明等接过,举过头顶,依次逐个传递,把猪头、全羊、全鹅、芋羹等一一提上石桌供奉。又把各堂口做的清明杵共三十六套大蒸笼抬到坟头背,掀开荷叶,众多挑剔的目光逐笼评判,其实各堂口做的清明杆色调  类似,只是大小略有不同。族首闳济先生见各项工作大体已准备就绪,就声如洪钟般地宣布:“祭祖,鸣炮奏乐!”

            一阵鸣锣击鼓后,三声火铳冲天而起,闳济手持三支清香,掠袍下跪,叩首三下,又奠了酒,接着一批一批地三跪九叩,两厢男丁也齐刷刷地匍匐在地,场面庄严、肃穆。那大小鞭炮早已点着,哔哔叭叭响彻旷野,硝烟弥漫。

            仪程一结束,两厢男丁们一哄而起,飞奔到坟包上抢夺清明杵,冲在前头的多是青年小伙,个个襟满兜沉,尔后向姑娘群里狂奔而去,把抢得的清明杵投进最心爱的姑娘手中或箩筐里,谁抢得最多谁就是英雄,陪受姑娘们的青睐……

            待最后一束清明杵落到姑娘的箩筐以后,由氏族头首们闳济、姜庚、姜杰、维虎、景明等来到女子面前,按编号程序清点清明杵,当轮至景花箩筐前看了,他们简直难以置信,竟是满满的一箩筐,大家一齐清点,结果得了一千零八支,已经过半。闳济先生笑着说:“别再费神了,这届红花得主非她莫属,戴冠!”

            早有随从把装具托盘送过来,闳济先生亲自给她披霞,并给她戴上插有映山红、金银花的柳花环,在场的人们无不欢呼雀跃。欲知花环得主如何游街,且看下回。

            第九回        贤慧嫂磨房筑鹊桥      俏皮姑荷塘戏木连

            以未婚为主流的男丁们冒着横飞乱蹿的炮仗和弥漫的硝烟,把三十六笼清明杵都抢得精光,揣得满怀,往姑娘族里冲去,撒发给麦浪似的素手中,结果景花得到最多,族长给她披霞,戴上花柳环,骑上斗牛王,前呼后拥地游街。这是姜家自景芳之后再次获得氏族首美的衔头……

            转眼间又到了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农家以劳力为本,为了保持体力往往需要调换口味,增加食欲,因而散粉也是最热销的季节。

            今晚轮到景明、景连磨米浆,以备足次日的粉胚。

            夜幕降临,大地连一丝风都没有,铺内外一样闷热难熬。碰巧景明被姜维虎派人叫去陪客了。整个磨米浆任务自然落在景连身上。

            姜维虎、姜维彪兄弟俩富有家资,因祖代单传,父辈喜得双子,旧说作贱能益寿,因此他俩的父母忌讳旁人叫真名,遂改长子为讨饭狗,次子为猛理狗。兄弟俩自小弄拳舞棒,做过民团团练姜严良的保镖。横行乡里,均成了阴阳街的恶霸。十五年前,姜严良驱动民团,围剿了误入阴阳街数十名太平天国官兵,身为氏族头首的姜樟勇大义凛然,公然把一名天国女将收留家中隐藏,却又被太平军的叛徒告密,还引姜严良及众丁勇到他家搜捕,姜樟勇则像门神似堵在门口,还声色俱厉地申斥姜严良滥杀无故,残忍不道,有违祖训,并当着他的面,手起刀落,砍下叛徒的人头。还收养了一个来历不明的三岁小孩子。姜严良慑于族长的威严,得罪了他等于得罪了整个氏族,只得怏怏而退。

            事发的第二天傍晚,那位被樟勇救出女将已率领驻汤溪城里的师旅把整个阴阳街围得水泄不通。插旗为界,寺姑桥以北秋毫无犯,以南烧杀一空,姜严良及其民团大部分被处决。维虎、维彪兄弟两因跑得快,才保住了“狗”命。

            如今太平军虽然失败,但残余势力还呼啸山林,占山为王,坚持斗争,战事连绵。曾国藩等清廷谋臣为了平息海内,维持地方政权继续推行联保制,阴阳街地保一职无人问津。当年姜严良和民团头目人头落地记忆犹新,谁还敢于冒险竞争保长呢?因此村人不得不把耧火棒讨饭狗抬出来滥竽充数,闳济、姜庚等有识之土他怕尾大不掉,养虎为患,提议正职空缺,给他暂代副保长,村人戏称他“保代副”。他对这个“代”字虽然不甚如意,但反正又没有正保长,还是自己独揽大权。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自然看重本家略通文墨,精明强悍、伸屈自如,善于斡旋的景明。并任他为“副官”,村人戏称他为“副保代副”。这又为姜家崛起创造了条件。

            景明赴宴,原来两人磨的水米都由景连一个人完成,很快推得满头大汗。

            景花正处于热恋之中,一天看不到景连心里就想得慌,但碍着景明在场没有敢来,现在得知四哥被人唤去,就约了二嫂到散粉铺来看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