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情到中年无觅处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情到中年无觅处

第24章

书籍名:《情到中年无觅处》    作者:小牵
    《情到中年无觅处》章节:第24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阿青看看里面全是中英文合璧的东西,随手翻了翻,没有兴趣看,便问:“你们给温城哪些家企业做过?”

            其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子说:“我们在温城开展业务以来,已为不下30家企业做了,其中还有一些是温城前50强的企业。”

            口气当中甚是得意。

            以前,有好几家打着洋旗的认证机构来世诚公司推销认证,阿青也从别人那里大略了解过这家公司的情况,本来赵世诚想通过别的途径请这家公司来做,没想到今天他们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于是阿青笑着说:“你们如何操作?”

            另一个男子说:“先根据贵公司的情况,制订相关计划,完善软硬件环境,组织员工培训,加强从人治到制度治理的转移,如此等等。”

            没等他说完,阿青接口道:“这些过程都免了,行不行?”

            “原则上是不行的,但考虑到企业繁忙,抽不出人手,我们可以以企业方便为方便,但价格上要考虑一下,因为我们要为企业承担风险。”

            阿青故意停顿了一下,才问道:“价格多少?”

            “因为,我们要为你们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量体裁衣地准备各种资料,全面完备各项规章制度,还要替你们轮训员工,精心为你们提供国内先进的独家管理软件,总经理,我们看您是想诚心合作,只收您20万吧。”

            阿青心里想,你宰人啊,但仍然微笑地说:“我这里有好几家认证公司的报价,你们可以看看。”说完,从档案柜里取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自己的桌上,也不打开,也不给他们看。

            “总经理,那您说多少?”

            “3万。”阿青笑眯眯地说,然后一言不发地盯着俩人的眼睛看,不给他俩互通眼神的机会。

            三个人争辩了半天,最后以4.5万的价格谈妥。阿青知道开发区旁边有一家公司是用5万块钱买下来的。

            现在,大家都在搞这种东西,行内人都明白这是些虚招,中央电视台曾把各地一些企业贩卖认证证书的事件曝光过,虽说证书都是真的,但没有几家企业按ISO2001体系的要求对自己的产品认真过,或者说这些认证机构乱发证书,只要给钱就都达到标准了。但没有它,市场看你的产品就像看一个侏儒一样。

            阿青最后强调说:“我现在就叫人来和你们签订合同,我什么都不需要你们做,我见到证书就付账。这个证书,我要拿到政府部门去验证的,如果有假,我是要追究你们公司责任的。”

            3

            当赵世诚的身心完全恢复后,已是11月底了。

            这期间,公司事务大多靠阿青与阿强出面维持,赵世诚只在家里作些指导。休息时间多了,他便带小形出去玩,父女间其乐融融,人间的天伦之乐使赵世诚的身心平静了不少。

            面对公司,赵世诚考虑得更多的是必须变革的股权结构。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公司的业务量激增,原有的规模不能满足企业将来的需要,自己一个人的精力也有限,必须忍痛割爱,走出家族模式作坊模式。他在心里设计出一套企业重大改革方案,准备分两步走:

            首先,在年底,将公司资产作一次彻底的清理,把今年及往年利润的大部分进行分配,余下部分全部配股。将净资产以配股权方式折合为职工股,将公司骨干管理人员及部分优秀员工通过摸底和评优方式动员参股;自己留下65%左右;阿强再增加份额,达到15%,负责内部总管职位,辅助阿青;让阿青入股5%,并聘其为总经理,负责处理公司具体的对内对外事务;老季等主要骨干配股余下的15%。同时增设审计部,直接由赵世诚领导。这样,赵世诚便把自己从公司琐碎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他只需重点把握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及处理公司重大问题,比如财务及主要的销售客户等。

            其次,加大投资,扩张企业,建立分厂。但本地开发区内已无地可征,别处征地也不容易,一时间他犹豫不定。

            一次,他在网上浏览时,发现家乡冷清的网页上有一则由政府组织出面来温城招商的消息,他便打个电话问询当地政府驻温城办事处。

            说到招商,现在各省市,甚至县级政府,都费尽心思到温城等沿海城市招商圈钱,温城报纸上几乎天天可见招商引资的信息。

            赵世诚的家乡是革命老区,当年红军及解放军都在那里闹过革命,出了许多位将军,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县之一。当年解放军过黄河,当地的艄公们冒着枪林弹雨把解放军送渡对岸,不知有多少人倒在敌人的枪膛炮口下!至今,那里剩存的老艄公们还能流泪讲述大军渡河后,一位元帅亲笔下令给支前百姓每户人家分一斤猪肉的往事。

            革命胜利了,但那里的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好起来,国家年年都有补贴,但收效不大。河两岸的人民尤其多灾多难,政府至今未找到治河的根本办法,使他们只得年年忙于基本生存,虽有发家致富的心思,虽有奔小康的热望,但哪里有发展经济的基础与必需的第一笔投资款?

            国家先开放沿海,又开发西部,可能不久又要打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冻土,却还没顾及到中部这块自古争战纷纭的土地。因此,注定了包括赵世诚家乡在内的中部地区自力更生的日子会长久些。这些地区每年给沿海提供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劳动力资源,更提供了大量人才,有力支持了沿海的经济大发展。但是,人才流失,无异于抽去了这些地区发展的血液,这正是这些地区无法在短时间里提高发展速度的一个致命因素。

            但贫困的家乡留不住人啊!他们在家乡又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

            不能让那里的人们再受苦了,那里的人民朴实啊!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是这些地方政府近年来的省策县策,只是,收效不知如何?

            赵世诚随便的一次咨询使家乡小小的县驻温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激动不已。他们立即派一位县处级官员亲自登门造访,热情介绍家乡情况,其内容不外乎家乡现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环境改善了很多,家乡渴望在外创业有成的游子们回家再作贡献等等。

            冬是故乡暖。

            赵世诚有许多年没回家乡了,电话里的问询总不如身临其境亲切。赵世诚何尝不想回家乡进行第二次创业,但总是担心家乡的综合投资环境不适合发展事业。

            经过一些蜻蜓点水似的了解,赵世诚决定在年前随政府组成的招商团回家乡看看。

            这天,赵世诚把阿强、阿青、老季等七八个人招集到自己办公室,详细说明了企业下一步的计划。
r  />            赵世诚说完,停下来,等待他们的反应。

            这几个人当然举手赞成,这么大块的肥肉终于有他们一份了。虽然是不多的一点,但对平时靠工资吃饭的他们来说,岂不是天下掉了块馅饼?

            阿强高兴的是,赵世诚扩大了自己的股份,说明他没有忘记死去的姐姐,可能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季等几个中层干部都是从东北老国有企业里出来的,现在自己竟成了私企的股东,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虽说入股的钱要自己拿出,而且不够的部分还要从自己的工资里月月扣缴,但他们相信赵世诚肯定有把企业做大的能力,同时对赵世诚赏识他们、关心他们、敬重他们和帮助他们而感到无比温暖。

            对阿青来说,这真是一个甜蜜的圈套啊!不用赵世诚解释,旁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用心,阿青心里却是打翻五味瓶似的,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真的做了世诚公司总经理,岂不是应了员工们流传很久的猜测?有没有管理公司的能力,自己倒不怕,不用说有赵世诚给自己撑腰。这样,她不就稀里糊涂地成了他的女人了?但他真的能娶自己吗?

            赵世诚一个个看着他们,微笑地说:“大家看看怎么样?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老季说:“赵总,这么重大的事件,是世诚公司从来所没有的,特别是职工股,一定要慎重选好参股员工,我建议成立一个临时选举小组,执行一系列评股事宜。并且要形成正式文件,签订合同,把大家的心思拧成一根绳。这样,大家都把公司当作自己的了,什么样的风险都能战胜,公司明天的景象会更美好。”

            阿强说:“我完全赞同。我会和以前一样,与大家同心同德,把公司当作自己家,并全力辅助阿青。”

            阿青说:“赵总,如果你临时不在公司,我尚可以替代,但像这样正式地任命,我恐怕不行。况且,我太年轻,里里外外的事情……”

            赵世诚说:“人总要锻炼的。有我在,你怕什么?对外的事情,可以问我,对内的事情,可以问老季和阿强嘛。”

            老季等人也附和:“我同样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的。”

            大家又把别的琐碎的事情商谈清楚,赵世诚说:“现在,企业不是我一个人的或两个人的了,而是大家都有份了,我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把我们的世诚公司真正做好。”

            最后,赵世诚又说:“阿青,你负责把今天的东西形成文件,先招集一部分中下层干部召开几次会议,选举员工代表。另外,要尽快把全年的报表报出来,做好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所有的事情都要在春节放年假前办好,好让参股的员工们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