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细说清宫十三朝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细说清宫十三朝

第33章

书籍名:《细说清宫十三朝》    作者:
    《细说清宫十三朝》章节:第3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是康熙五十年间事。从此以后,一班读书人都缩着颈、钳着口,不敢多写一个字。只是皇帝已六十岁,精神也渐渐的不好,比不得壮年的时候,事事明察。到了五十一年,那宫里的皇子,互相妒恨,互相残杀,每人身边皆养着不少的剑客侠士,替他保护,京城里顿时有许多英雄好汉。东宫允礽是个读书的书呆子,雍亲王胤祯是个武术绝伦的好汉,那允禩、允祐、允禟,皆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党羽。他们的目的物,就是想继位做皇帝。到了第二年,皇帝巡幸关外,那皇太子允礽不知为着什么事,触怒了康熙帝,又把他废黜,禁锢起来。但闻有御笔硃谕一道,说:

        前因允礽行事乖戾,曾经禁锢,继而朕躬抱疾,念父子之恩,从宽免宥。朕在众前,曾言其似能悛改。伊在皇太后众妃诸王大臣前,亦曾紧持盟誓,想伊自应痛改前非,昼夜警惕。乃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今朕年已六旬,知后日有几?天下乃太祖、太宗、世祖所创之业,传自朕躬,非朕所创立。恃先圣垂贻景福,守成五十余载,朝乾夕惕,耗尽心血,竭蹶从事,尚不能详尽,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众心之人,岂可付托乎?故将允礽仍行废黜禁锢。为此特谕。

        允礽再废后,康熙帝立定主意,不再言立太子事。诸皇子个个窥测,探不出什么消息,便浼王大臣上书奏请。谁知上一次书,受一次训责,甚且还要治罪。诸王大臣方在疑虑,忽西域来了警信,报称大策零在西藏作乱,准噶尔兵入犯藏边。康熙帝特命富宁安为靖逆将军,率兵驻扎巴里坤;又命傅尔丹为振武将军,祁里德为协理将军。出阿尔泰山,会合富宁安军,严备准噶尔入寇。另遣西安将军额鲁特督兵入藏,侍卫色棱为后应。康熙五十七年,两军次第渡木鲁乌苏河,分道深入。大策零分军迎战,只数合便退。额鲁特率兵追入,色棱继进。到喀喇乌苏河岸,大策零留有伏兵,顿时四起,截住清兵。额鲁特等料知陷入重围,率兵猛扑。怎奈这番敌军,纯是精锐,与前时接仗,大不相同。额鲁特不能前进,只得后退。不料后面流星马又到,报称:准兵绕出后路,把军饷截夺去了。清兵闻军饷被劫,不战自乱。额鲁特和色棱两人极力弹压,勉强镇定。过了数日,粮尽矢穷,准兵四面聚集,好似天罗地网一般。一阵攻击,清兵全营覆没,都做了沙场之鬼。

        康熙帝接了败报,再命皇十四子允为抚远大将军,驻节西宁;升任年羮尧为四川总督,备兵成都,拟分道进发。敕封噶尔藏坚错为达赖六世,檄蒙古兵扈从达赖,随大军直入西藏。于是蒙古各汗王、贝勒,各率部兵至青海,恭候清兵出塞。康熙五十九年春,诏允移驻木鲁乌苏河治饷;抚远大将军西征拉萨图令西宁军副都统延信出青海;年羹尧仍坐镇四川;令川军副护军统领噶尔弼出打箭炉,分趋藏境。大策零闻清兵分出,自拒青海军,另遣部兵三千余人,抵挡噶尔弼。噶尔弼副将岳钟琪,素有胆略,领亲兵六百名,首先开路,至三巴桥,此系入藏第一险要。岳钟琪招募番众,许他重赏,令诈降守桥兵,里应外合,把三巴桥占住。噶尔弼率军来会,忽闻准部兵来夺三巴桥,头目叫黑喇玛,有万夫不当之勇,噶尔弼惊慌起来。岳钟琪道:"有钟琪在,即使来了红喇玛,也不怕他,待明日捉他便是。"是夕,岳钟琪率兵出营,潜掘陷坑,上面用青草盖住,令兵士带了钩索,伏在陷坑里面。部署已定,然后回营。

        第三部分第53节:秘密立储

        岳钟琪令兵士掘了陷坑,上面埋好沙土,一点痕迹都没有。果然第二天早晨,黑喇玛领了兵众杀来。他仗着勇力,只是向前飞奔,如排山倒海一般。这里岳钟琪忙令兵士对敌,诱黑喇玛至陷坑旁。黑喇玛有勇无谋,但知上前追杀,不料脚下有坑,一脚蹈空,坠入坑内。任你黑喇玛膂力过人,至此被伏兵钩住,急切不能展身,伏兵紧紧捆缚,扛入清塞。黑喇玛受擒,余众不战自降。方拟鼓行入藏,忽来了大将军檄文,令待青海军并进。噶尔弼踌蹰未决。岳钟琪道:"我兵只赍两月粮饷,从川西到此,已过了四十多日,若再待青海军,粮饷食尽,如何入藏?现不如乘机疾进,沿途招抚番众,用番攻番,约十日可抵拉萨,出其不意,容易荡平。"噶尔弼欲集众议决,钟琪道:"事在必行,何须多议。钟琪不才,愿喷此一腔热血,仰报朝廷。请于明晨即行。"噶尔弼也不多言。次晨,岳钟琪即用皮船渡河,直趋西藏。途中遇土司公布,用好言抚慰,公布很为感激。遂代为招集番兵七千,引钟琪入拉萨。钟琪观番兵可恃,遂分部兵三千名,康熙帝平定西藏御碑亭绕截大策零饷道,自领番众趋拉萨城。拉萨城内,只有几个准兵。见岳军大至,尽行逃散。钟琪长驱入城,号召大小第巴,宣示威德,除助逆喇嘛的杀了五人,并幽禁九十多人,其余一概赦免,僧俗都顶礼膜拜,感谢再生。这时候,青海军统领延信正与大策零相持,连败大策零数阵。策零欲退回拉萨,又被岳兵截住,进退两难,遂爬山过岭,遁回伊犁。途中崎岖冻馁,士卒死了大半。

        延信遂送新达赖入藏登座。令拉萨汗旧臣康济鼐掌前藏政务,颇罗鼐掌后藏政务,留蒙古兵两千驻守,奉诏班师,各回原地镇守。西藏暂归平靖,康熙帝又咬文嚼字,亲制一篇平定西藏碑文,命勒石大昭寺中。康熙帝为入藏军士凯旋,又大开庆宴,赏封了平藏将士,欢腾中外。这时四境平安,皇帝又想再立太子,只是恐再生出事端来。一天,皇帝和皇后谈起这件事,皇后说:"简立储君,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如今陛下皇子众多,不能不预立太子,庶可免掉后来的争乱。"皇帝听皇后的话倒也不错,便和皇后商量,究竟立谁妥当。皇后说:"皇十四子允,生性慈厚,堪为储君。"但是皇十四子年纪尚小,康熙帝想到这时,又怕把圣旨宣布出去,太子被人谋害,便又想起鄂尔泰、张廷玉两个人来。立刻把鄂、张两位大臣宣召进宫,商量立十四皇子为太子的事体。那鄂尔泰便想出一个主意来,说:"请陛下亲笔写下传位的诏书,悄悄地去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的后面,待陛下百年之后,由顾命大臣把诏书取下来宣读,那时诸位皇子见是皇上的亲笔,也没话可说了。"圣祖听了,连称"妙妙!"又想起国舅隆科多,立刻把他召进宫来,由皇帝亲自写下诏书道:

        允礽染有狂疾,早经废黜,难承大宝。朕晏驾后,传位十四皇子。尔隆科多身为元舅,鄂尔泰、张廷玉受朕特达之知,可勤辅助嗣皇帝,以臻上理,勿得辜恩溺职,有负朕意。钦此。

        这三位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大臣受了皇帝的顾命,便把诏书捧去,悄悄地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退出宫来,各自散去。自从圣祖皇帝行了这个预藏遗诏法子,以后历了七朝,都延用了这个法子。国舅隆科多本是雍亲王的党羽,他藏了诏书以后,便去和雍亲王商量,低声细语地谈了一夜,直到天明隆科多才散出来。

        第三部分第54节:隆科多篡改遗诏

        康熙帝因八荒无事,康熙帝出巡图屏自己又将七旬,明知风烛草霜,衰年易迈,索性开了一个盛会,凡满汉在职官员,及告老还乡得罪被谴的旧吏,年纪六十五岁以上的人,统召入乾清宫赐宴。这时候,正是康熙六十一年春间,天气晴和,不寒不暖。一班老头儿团坐两旁,差不多有一千个,由一位老和尚主席。谈起这老和尚,名际志,是当年康熙皇帝圣驾南巡到虎丘,际志和尚在圣恩寺做方丈,听得皇帝巡幸虎丘,晓得要到惠山承恩寺进香,他便天天预备接驾,果然皇帝到了。他当年已七十三岁,长着雪白的胡须,一根根临风飘拂。皇帝见他这样老的年纪,还跪在山门口迎接,行君臣礼,便下了御轿,亲自上前扶他起来,并伸手去摸着际志和尚的须髯,说道:"和尚老了!"际志和尚忙匍匐谢恩,皇上命太监赏他人参、哈密瓜等物。后来皇帝回到京里,心中常常记念这际志和尚。这时,皇帝年纪是六十九岁,那际志和尚已八十八岁,还是十分康健。皇帝便打发内宫到无锡把他接进京来,用暖轿抬进弘德殿,乾清宫的千叟宴当由际志老和尚主席,围住这个老皇帝饮起酒来,皇帝又特别加恩,叫他不要拘谨。大众奉谕,开怀畅饮。酒兴半酣,老皇帝动了诗兴,做了七律诗一首,命与宴诸臣,按律恭和。这班老头儿,把诗文一道,多半束诸高阁,满员更是未曾用过工夫,如今要他个个吟诗,似乎变成一种虐政。幸亏这班老人有些乖刁,预料这老皇帝召他饮酒,免不得咬文嚼字,因此早打好通关,先与几个能诗作赋的老朋友,商量妥当,请他做了抢替;一面复贿通宫监,托令传递。所以当场都吟成一诗,恭呈御览。诗中大意,千首一律,无非是歌功颂德一套烂语。等到诗已做成,日近黄昏。一连吃了三天。到了散席,皇帝又各赐字画一幅,带回家去。这一年,圣祖非常高兴。

        在正月到二月的时候,巡幸畿甸;四月到九月的时候,巡幸热河;十月巡幸南苑,举行围猎,皇帝亲自跑马射鹿,校阅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