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中国史百将传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中国史百将传

第23章

书籍名:《中国史百将传》    作者:韦孝宽
    《中国史百将传》章节:第2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1277):字仲和.其祖父郭宝玉是郭子仪的后裔、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大将.郭侃年幼时为丞相史天泽所器重,留在自己家教养.成年后被封百户,智勇兼备.1233年,金将伯撒复取卫州,郭侃率军拒守,大破四万金兵于新卫州,乘胜渡河,攻打开封,在归德大败金兵于阏伯台,即随速不台攻汴京西门,迫降金元帅崔立.

        1252年,郭侃随旭烈兀西征.1256年,至木剌夷(即暗杀教团所在地,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也提到过这个组织),郭侃破其兵五万,下128城,斩其将忽都答而兀硃算滩.兵至乞都卜,其城在担寒山上,用悬梯上下,以精兵把守.旭烈兀筑夹城围之,不能下.郭侃架砲攻之,守将火者纳失儿开门投降.旭烈兀又派郭侃前往游说兀鲁兀乃算滩来降,其父阿力据西城,被郭侃攻破,逃走占据东城,郭侃又攻破此城并杀之.兵至兀里儿城,他埋下伏兵,下令听到钲声就出动,敌兵果然前来,伏兵起,全歼敌军,海牙算滩降.又西至阿剌汀,破其游兵三万,祃拶答而算滩降.兵至乞石迷部,忽里算滩降.1257年十二月,郭侃随旭烈兀进攻黑衣大食国首都巴格达(黑衣大食国,即阿拔斯王朝,父子相传37代,当时有士兵数十万.),破其兵七万,屠西城,又破其东城,东城的宫殿都以沉香檀木建造,他放火焚烧,香气传出百里,得到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灯檠等珍宝.旭烈兀为防敌人逃走,特地在底格里斯河上设浮桥阻拦,并用兵船巡逻,哈里发木思塔辛上船逃跑,见到河上有浮桥阻拦,就自缚投降.有503年历史的黑衣大食王朝至此灭亡.其将纣答儿逃走,郭侃追击,于暴雨中斩纣答儿,又陷三百余城.

        又西行3000里,到天房(即沙特),其将住石请降,手下都相信而不做准备,郭侃说:"欺敌者亡,军机多诈,如果中他的计,是莫大的耻辱."于是严加防范.住石果然来偷袭,郭侃大败之,巴儿苏丹降,下185城.又西行四十里,在军队已歇息时,郭侃突然召集他们出发,只留几个病卒,西行十余里再扎寨.敌军不知到,来袭时只杀了病卒,可乃算滩大惊说:"东方的天将军,真是神人啊."于是归降.1260年,旭烈兀命郭侃渡海,收富浪(即Frank,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对欧洲人的总称.此处指的应该是当时由基督教骑士团控制的塞浦路斯).郭侃劝降,兀都算滩说:"我昨天所梦到的神人,就是将军啊."随即归降.到石罗子,敌军前来抵抗,郭侃直出掠阵,一鼓就击败敌军,换斯干阿答毕算滩降.到宾铁,郭侃以奇兵袭击,大败敌军,加叶算滩降,又破兀林游兵四万,阿必丁算滩大惊,前来归降,得城120.向西南走到乞里弯,忽都马丁算滩来归降.郭侃回军向蒙哥告捷,正好遇到蒙哥去世,于是回邓州,开屯田.

        忽必烈即位,郭侃上疏陈建国号、筑都城、立省台、兴学校等二十五事,又献先取襄樊,再直取临安之策:"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则荆襄而已.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既克襄阳,彼扬、庐诸城,弹丸地耳,置之勿顾,而直趋临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后来果然如此.1262年二月,益都李璮和徐州总管李杲哥叛蒙古,宋将夏贵也进攻元朝.史天泽推荐郭侃前往讨伐,他奔袭至徐州,击斩李杲哥.夏贵迁徙军民南去,郭侃追击,过宿迁县,夺回军民万余人.受赐金符,被封为徐、邳二州总管.李杲哥之弟驴马,又与夏贵以兵三万来犯,郭侃出战,斩首千余级,夺战舰二百.1265年,史天泽被贬官,郭侃也被调同知滕州.1268年,平定吴乞儿、济南道士胡王的民变.1270年又平定和尚臧罗汉与赵当驴的民变.被封为万户,随军下襄阳,由阳罗上流渡江.江南平定后受封宁海知州,一年后病死.郭侃战胜攻取,所向无敌,行军有纪律,风餐露宿,暴风雨时也不入民宅.军队所至皆兴农课,因此吏民敬服.

        评分:统率B,战斗B,智谋B,战绩B,名气C,综合B.郭侃有勇有谋,擅长使用火炮.同时代的蒙元将领中比郭侃实力和战绩更强的也不是没有,可是他作为一个汉人远征阿拉伯地区,并且百战百胜的传奇式经历就足以使他入选.

        阿术(1227~1281):蒙古兀良哈部人,名将兀良哈台子,世界级名将速不台之孙.年轻时勇猛过人,一直随其父征战,参与攻大理、交趾、南宋之战,屡立战功.忽必烈即位,留掌宿卫.1262年,为征南都元帅,在前敌指挥对南宋作战.从1268年起,和刘整、史天泽等一起连年围攻宋襄阳、樊城.他们针对襄樊的设防及宋军长于守城隘和水战的情况,采取了筑堡连城、长期围困、水陆阻援、待机破城的战法.先筑堡于鹿门山、白河口,切断宋军南北之间的联系;继筑实心台于汉水中,以断宋军水道;又筑城万山以断其西;立栅灌子滩以绝其东;自万山起筑长围至百丈山,并筑岘首山、虎头山一字城,联互诸堡,集兵约10万围城,形成对襄樊的严密包围,又连续击败宋军援兵.1273年初,以回回炮等新式武器攻下樊城,1273年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见突围无望,率众投降.元军攻下襄樊后,突破了南宋的战略防御体系,为长驱直入南宋腹地、横扫江南打开了通道.1274年,与伯颜领大军取鄂州.后顺长江东下,取建康等地,统军在镇江焦山击败宋张世杰等部水军.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后,他负责平定淮西诸城,采取长围久困,待其自溃,伺机攻取,以及军事进攻与招降相结合的战法,以较小代价,取得了占领扬州及淮东16州32县的大胜利.1277年,受命北伐叛王昔里吉等,次年凯旋.1281年在军中病死.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C,战绩B,名气C,综合C.自古少有三代为将而不败亡者,比如王翦、李广等家族,偏偏蒙古人不信邪,打破了这个迷信.

        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涿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其父张柔(汉军八万户之一)也是蒙古名将.他早年辅佐其兄张弘略掌管顺天路事.1262年,授行军总管,受命征讨叛将李璮于济南.张弘范扎营在城西险地,李璮出军突击诸将的营寨,唯独不向他进攻.弘范说:"我的营寨在险地,李璮示弱于我,必会以奇兵来袭,他肯定以为我还未醒悟."遂筑长垒,在内伏甲士,在外挖壕,开东门.当夜又令士卒把壕挖得更深更宽.李璮不知道,第二天果然带飞桥来攻,士兵都陷在壕中,能跨壕而上突入门内的,都被伏兵杀死,并迫降两名敌将.1269至1271年,以万户参与襄阳、樊城之战.他率军千余驻万山,断宋军援兵;又献割断襄、樊两城连兵,献先破樊城,后取襄阳之策,为主帅阿术采纳.1274至1277年,以先锋从丞相伯颜率兵沿汉水入长江,进占建康,直取宋都临安,因功授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1278年,授蒙古汉军都元帅,统率水陆军2万,分道追击南宋残部,俘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次年初,他率水师追至厓山,遇宋水军结船固守,遂控扼海口,长期围困,断其退路,巧妙利用海潮南北对进,并以遮障防矢石,勇登宋舰搏战,大破宋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宋臣陆秀夫负幼帝赵昰赴海死,宋遂亡,他立石碑记功.1280年正月病重,他沐浴更衣,由人扶至中庭,面对朝廷方向再拜,然后坐下,命上酒奏乐,与亲友道别.又取出忽必烈所赐剑甲,交给嗣子张珪说:"你父亲靠这些立功,你不要忘记了."说完端坐而死.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C,战绩C,名气C,综合C.张弘范虽是汉人,但其父就是蒙古将领,他自小在北方长大,和南宋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宜因为他灭了宋就把他定为汉贼.

        扩廓帖木儿(?~1375):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察罕帖木儿之甥、养子.元末兵起后,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受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降而复反的红巾军将领王士诚、田丰谋杀.扩廓帖木儿袭父职,即领兵破益都,杀田丰、王士诚.次年,驻兵太原,与中书平章孛罗帖木儿为争夺地盘不断发生冲突.此时,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夺帝位,勾结丞相搠思监,以扩廓为外援;御史大夫老的沙则支持顺帝,依靠孛罗帖木儿与之相抗.1364年,孛罗进驻大都,皇太子逃往太原.1365年,扩廓讨伐孛罗,进逼大都,顺帝即杀孛罗.扩廓随皇太子入京,进为左丞相.皇太子屡欲自立为帝,扩廓不从,请求外出带兵.封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1367年,顺帝削扩廓兵权,分其原统军马,另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扩廓.次年,扩廓进据太原,杀元廷所置官吏.顺帝下诏削扩廓官爵.1368年秋,明兵北伐,顺帝诏复扩廓官职.及明兵逼大都,顺帝北逃,扩廓入援不及,大都失守.明将徐达、常遇春进兵山西,扩廓出雁门乘虚攻北平(明改大都为北平),明兵直捣太原,扩廓还救,被明兵夜袭兵营,率十八骑仓卒北走,收集残部屯兵甘肃,骚扰西北.1370年春,徐达总兵出西安,捣定西,与扩廓战于沈儿峪,扩廓大败,北奔和林.时顺帝已死,爱猷识里达腊嗣位,命扩廓为中书丞相.1371年,大败徐达于漠北,斩明军数万.1372年,扩廓南下攻雁门.其后,扩廓随爱猷识里达腊徙往金山.1374年,朱元璋命李思齐到漠北招降扩廓,扩廓不从.1375年,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评分:统率B,战斗B,智谋C,战绩C,名气C,综合C.朱元璋曾说扩廓是天下第一奇男子,因为他可以使徐达和常遇春这样的人为自己效命,唯独不能收服扩廓.而蒙古没有最后被明灭掉,后来又能逐渐恢复实力,扩廓居功至伟.

        明篇:民族的悲剧

        入明后,火器有较大发展,不仅种类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金属管形火器和反推火箭,发展尤快.火器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砲(抛石机)和弩.军队装备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火器在军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明中期火器手即占到全员的一半以上.进而影响到军队的编制更新,炮兵地位提高,骑兵数量减少,出现了独立的炮兵和合成军编制以及辎重部队.战斗队形随之发生新的变化:由大单元的密集队形,变为小单元的疏散队形.火器的发展,还促进了战斗方式、指挥方式及战术的发展.过去的战斗,主要是格斗决定胜负,冲锋过程亦即战斗过程,中下级指挥官率部队冲锋.此时,火力战斗已成为战斗的首要阶段;指挥使用各种性能火器的兵种协同作战,成为指挥官的主要职责,仅仅身先士卒已难当重任.另外,水(海)军的水上作战,亦由接舷战、撞击战为主,逐渐发展为在较远距离上进行火力战为主.明代是中国古代舰船和海军发展的鼎盛时期.舰船名目多达数十种.过去用于拍击敌船的拍竿已经消失,而改为多以战船本身犁沉敌船.战船上较普遍地装备了各种火器,使水军使用的兵器增多;还创制了专门火攻的火器战船——子母舟.在海防建设上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黑暗王朝,历代皇帝非凶残即愚劣,而且宦官当道,外患内乱不绝,这个时代的忠臣义士鲜见有好结局者.此时期的名将还有:邓愈、李文忠、沐英、蓝玉、于谦、李成梁、刘綎、麻贵、陈璘、熊廷弼等.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也在军事上有杰出的成就;建立了大顺政权的李自成虽缺乏政治头脑,用兵上却不差;吴三桂虽为汉奸,但能击败李自成和李定国这样的名将,实力也非同小可.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初务农,1352年投郭子兴军,与朱元璋一见如故,从其取定远.1355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克集庆.继又率部攻占镇江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1363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毙敌1500人,缴获巨舰1艘,使得军威大振,为最后获胜立下大功.1364年,因功升左相国.1365年,以大将军率师征张士诚,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1367年九月,攻克平江,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同年十月,徐达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采取了两路并进,钳击益都的战略方日遣使招降元沂州守将义兵都元帅王宣、王信父子.十一月初四日,师次下邳,开始分兵两路:西路由张兴祖率宣武等卫军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东平;东路由徐达及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率主力北攻益都.十二日,王宜、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徐达率所部攻克沂州,杀死王宣,附近峄州、莒州、海州、沭阳、日照、赣榆等州县官吏尽皆归降.即命平章韩政扼守黄河要冲,阻敌增援,自率大军进攻益都.二十九日,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战死,益都城破.徐达乘胜攻占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县.同时,西路张兴祖军也连连告捷,十二月初五日,进逼东平,元平章马德弃城逃遁,东阿、安山等地官吏相继归降,获士卒5万余人.初八日,进围济宁,元守将陈秉直不战而逃,济宁遂破.东路徐达军在益都稍事休整之后,于十二月初七日,进逼济南,元平章忽林台、詹同、脱因帖木儿引军而逃,济南不战而克,获官兵3800余人,马429匹.二十二至二十六日又相继攻陷登州、莱阳等州县.1368年二月十二日,常遇春率军克东昌,茌平等县官吏皆降.二十五日,徐达率军再平乐安.至此,山东基本得以平定.此役俘获士卒3.2万余人、马1.6万余匹、粮59.7万余石、盐5.37万余引、布绢8.07万余匹.三月,挥师河南,不足两月就平定河南之地.五月,提出直捣元大都的建议并被朱元璋采纳,六月初,徐达令河南各军向河阴集结,各卫粮船由济宁起航,保障后勤供应.七月二十九日,他又遵朱元璋之命,令张兴祖、韩政、孙兴祖、高显等率益都、徐州、济宁之师集结于东昌,等待与河南诸军会师北进.闰七月初二日,明军出师汴梁,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卫辉、彰德、磁州、邯郸、广平.十一日至临清,遂令集结于东昌之师来会,且令傅友德开通陆路,顾时开通河道,于十五日水陆两路并进.师至德州,会常遇春、张兴祖、高显、毛骧、程华等师北进.二十日下长芦、青州,二十三日至直沽,二十五日败元军于河西务.二十八日克通州.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当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逃往上都开平.八月初二日,徐达等进师攻取元都,至齐化门,令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徐达本人亲自登上齐化门楼,杀死元朝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右丞相张康伯等人,并俘诸王子6人,封存府库图籍宝物以及故宫殿门,令兵守卫.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抢掠,居民各安其业.攻克元大都,宣告了元的统治已被推翻.八月,率军攻山西,在太原以夜袭大破扩廓帖木儿,1369年二月,平定山西,随后与常遇春等在甘陕击败扩廓帖木儿,平定甘陕.

        1370年徐达指挥第一次征漠北,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扩廓帖木儿逃往和林.五月初一日,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沔州、兴元,二十三日,回军西安.1372年指挥第二次征漠北,五月初六日,兵至岭北,由于轻敌冒进,骤然交战,被元军击败,死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1381年指挥第四次征漠北,获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1385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评分:统率A,战斗B,智谋B,战绩A,名气A,综合A.关于徐达之死有一个传说:据说徐达背上生了大疮,朱元璋特地派使者赐给他一只熟鹅(熟鹅火气大),徐达流着泪当着使者把整只鹅吃完,当晚身死.当然那只鹅不一定那么见效,可是徐达肯定领会到了朱元璋的意思,即使自己没事也会服毒自杀,起码保全了家眷.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1355年,参加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破集庆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在1356年二月的集庆之战中,常遇春率军进攻驻屯在采石的元将蛮子海牙部.时蛮子海牙率水师于江上,兵锋甚锐,常遇春避敌锋芒,设疑兵以分元军势,尔后率水师直冲其中间,将元军分为两部,以另两军左右夹击,采用石炮,击败元军,俘获万计,蛮子海牙率余部逃进集庆.1357年,攻宁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婺州等城.随朱元璋军救援安丰的刘福通,到达时吕珍已杀死刘福通,率兵据守,朱元璋左右军都战败,常遇春横击其阵,三战三胜,俘获兵士马匹无数.1363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常遇春与众将奋勇作战,呼声震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朱元璋乘的船搁浅,陈友谅手下勇将张定边直冲到朱元璋船边,形式危急,常遇春一箭射死张定边,救了朱元璋,随后他自己的船也搁浅,他乘败退下来的船只再战,转战三天,以火攻汉军船只,湖水被映成红色.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1364年二月,随朱元璋攻武昌,率5000精兵击败敌援军,擒其主将张必先,逼降陈理.1365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1367年九月攻克平江.十月,又以征虏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在洛水之战中,他单骑突阵,敌兵二十余骑来战,他一箭射死其前锋,大呼陷阵,手下奋勇作战,大破五万元兵.次年八月,攻克大都,灭元朝.1369年,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评分:统率C,战斗A,智谋D,战绩B,名气B,综合B.常遇春常与徐达一齐作战(因为大部分战绩可在徐达传中找到,所以其传稍短),两人相比,常遇春更为勇猛剽悍,但徐达更多智谋;而且常遇春每次破城,多有杀戮,徐达则军纪严明,从不扰民,捉到的俘虏都以恩义结之,所以士众都喜欢依附徐达.在明朝开国名将中,他的结局是算是最好的一个,怎么说也是大胜后病死军中,保全了名誉.如果他多活十年,恐怕难免死于朱元璋的刀下.另外,据说麻将是他发明的.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名三保,原籍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回族.自幼家贫,十二岁丧父,时值明军平定云南,他被带回了南京,在燕王朱棣府中作了太监.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朱棣取得帝位后,他被提升为宦官的最高官职—内官监太监,并赐名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行如虎步,声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