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琉璃听雪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琉璃听雪

第57章

书籍名:《琉璃听雪》    作者:清歌漫
    《琉璃听雪》章节:第5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他在写字!

            他真的在桌上写字!

            我霍然直起身,整个人都在抖个不停。

            “三小姐?”小小狐疑地看向我。

            我死死地盯着桌上被“纤毫毕现”染成褐色的两个字,说不出的心酸和恐惧笼罩着我,令我不能成言。

            小小每晚都会擦桌,除他之外,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在桌上留下任何痕迹。

            那一定是他写的,一定是!

            可是为什么?有什么话,他无法跟我说出口,而要用这种方式来宣泄?

            他那样的人,根本心如铁石,怎会做出如此柔肠百结的事?

            不不不,我不要再想了,我也不要再看了,这太过危险,他已经走了,走了!我要回到我一个人的世界,我不能让他继续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那会成为一个空洞的,并且会越来越大,最终整个吞噬掉我……

            可是……

            那两个字,它们就在那里,像钉子一样钉住了我的视线,像魔符一样勾住了我的魂魄,我想移开视线,但我做不到;我想转身逃走,双脚却一动不能动。

            “哎?三小姐你看,这里好像有两个字?”

            就在这时,小小后知后觉地喊了一声,然后凑过去念道:“成……悲……好奇怪,谁会在桌上写字啊?”

            说着,转身不知从哪儿摸了把蒲扇,还不等我有所反应,胳膊一挥再一挥,那些粉末顿时被

        扇得飞扬起来,满桌子的字迹随之显露无余,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有的已完全不可辨识,而有的,却十分清晰。

            其实那一共写的就是两句话而已。

            一句有七个字:

            人间别久不成悲。

            另一句,却只有三个字——

            对  不  起

            注释①:炉甘石,中国古代对锌的称呼。锌与铜一起熔化能制成黄铜。

            注释②:在史学界,我国炼铝术的起始年代莫衷一是,有人说直到清晚期中国才出现铝制品,但有的学者则认为,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就已掌握了炼铝技术,只因其制品不如铜铁等制品实用,故而产量很低,到后来这一工艺便失传了。

            在国外,法国拿破仑时期便已经有了铝器。小小清歌私心认为,中国地灵人杰,必不至于欧洲猿人们都已用上了铝器,而我们却还不知铝为何物。因此在文中,我让菀儿使用了铝。

            学究们就不用来指正了,实在接受不了,您就当菀儿是穿过去的吧。

            注释③:重金属中,原子量大于44.9559的前四种(如银和铜),和铝一起制成合金溶液,再将其制成粉末,就是重铝粉。这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指纹粉,确有其物,可不是我杜撰的哦。

            好了,最后说一下,让大家久等,清歌十分十分抱歉。老实说,我本没打算写这么长的,嗯,有点失控……

            不过,做人还得有始有终不是,我自己找的麻烦,还得自己了结。

            好在最近不算很忙,家里也终于装修完了,那个“下”,不会等很久了。

            谢谢大家的等待,谢谢大家的支持。

            Ps:因为着急发出来,后半段没有修改,如有疑问请跟帖提出,我看见即回复。哦还有,发现虫子的话,劳驾说一声。

        人间别久不成悲  下

        书房位于小院西侧,院内开满鲜花,姹紫嫣红,而书房却是简简单单的白墙岱瓦。

            窗户是挑开的,刚换了窗纱,碧油油的一片新绿。

            临窗而置的书桌前,万俟菀穿着柔软舒适的居家便服,靠着柔软舒适的宽大座椅,手捧一卷古书,正看得入神。

            在她身侧,小小捧着茶碗和拂尘静静而立,也是目光低垂,如老僧如定。

            除了偶尔翻书的轻微声响,书房内外鸦雀无声。

            “三小姐!”

            一声高喊忽从院外传来,一名垂髫小丫鬟随声而入,兴冲冲地一边跑一边不住嘴地喊:“三小姐!三小姐!三——”

            到了窗前,声音却戛然而止。

            窗内,万俟菀正隔着层窗纱静静地看着她。

            前一刻还欢喜忘形的小丫鬟顿时屏声静气,悄然垂了头,规规矩矩地走到房门外,隔着门帘,用平静无澜的声音道:“启禀三小姐,二小姐回来了。”

            万俟菀睫毛一闪,却未回头,“就她一人?姐夫呢?”

            “回三小姐,姑爷不曾随行。”

            怎么,沈狐竟没来?嗯,是了,死狐狸素来与她不对盘,若是平时倒也罢了,可现在她正处尴尬不幸之境,为防他说错话惹她更伤心,二姐自不会让他随行……也就是说,二姐知道那件事了。而且,至少是在十日前就已知道了,否则不会这么快就已抵京。

            一念至此,万俟菀脸上浮起似笑非笑之色,也不说话,只慢慢地、一点点地把目光挪至身侧的小小脸上。

            小小先是怔忡,随即就明白过来,脊背登时一阵发凉,忙不迭地申辩道:“不不,不是婢子,三小姐,真的不是婢子……”

            万俟菀默不作声地瞧着她,似在评估,又似在思索,片刻后,忽把眉峰一展,淡淡道:“起来。去叫水云儿来见我。”

            “是。”小小忙退了出去。

            重又把目光投向书卷,万俟菀头也不回地吩咐门外小丫鬟:“请二姐过来说话。”

            踏入书房,万俟唯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跪伏在万俟菀脚边的丫鬟水云儿。

            她扬扬眉,刚要说话,万俟菀已起身转向她,含笑招呼道:“二姐。”

            “菀儿。”她也展开一个笑容,上前几步,伸出手去。

            姊妹俩执手相握的一瞬,不寻常的触感从掌中传来,万俟唯低下头,只见万俟菀左手大拇指上,赫然戴着一枚浓翠欲滴的玉扳指——正是万俟家族传承百年的族长信物。

            她心中霍然明悟,看看跪伏于地的水云儿,再看看另一侧安静得有些异常的小小,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与三小姐有话说。”

            孰料,那一跪一立的两个人竟如若未闻,只有小小偷偷抬头瞧了她一眼,但很快就又把头低了下去,身子却是一动未动。

            她一怔,耳中只听万俟菀的声音淡淡道:“都发什么愣,还不下去?”

            “是。”二婢这才齐声应是,双双行礼退下。

            万俟唯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良久才收回目光,旋身在一旁的椅子里坐下,一言不发地盯住了万俟菀。

            她目光颇含深意,万俟菀却浑若未觉,施施然走到书桌前,把自己的椅子转了个向,大大方方地与她面对面而坐,然后笑了一笑,伸出左手道:“这是你留给我的。虽然当日我并没有说过什么,但你心里很清楚,我并不想要它,对么?”

            万俟唯的视线不由自主地集中在她指间的那抹翠绿上,“对。”

            “可你还是把它留给我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满心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把它还给你,或者,干脆丢掉。”万俟菀放下手臂,漫不经心地道,“但我最终没有那样做,原因,你我都知道。”

            万俟唯眼神一闪,却未说话。

            是的,她知道原因……当然知道,因为那本就是她一手促成的。

            当日,她远在千里之外,略施小计,便将那个人送到了京城,送到了自己亲妹妹的身边,本以为有利无害、万无一失,岂料……正是她亲手种下的这个“因”,最终酿成了一个最苦的“果”,不仅苦,而且是只能由小妹一人独尝的苦,无可避,亦无可替。

            生平唯一一次的人算不如天算,所累之人,居然是自己唯一的妹妹。

            始料未及。

            “菀儿——”她忽然开口,言语突兀,神色却很平静,“跟我走吧,去陌城,把这里的一切全部抛诸脑后。”

            “那它呢?”万俟菀倒也不显意外,再度朝她摊开了左手,淡然问,“我是该将它也一并带走,还是抛诸脑后?”

            阳光穿透窗纱,照在她指间的那枚玉扳指上,莹光流转,翠色灼眼。

            万俟唯盯着它,瞳孔阵阵紧缩,口中却说不出一个字。

            万俟菀见状,眼中似是浮起了叹息之色,低声道:“你不说话,只因你心里比谁都明白,无论我如何选择,结果都是一样的,对么?选择抛下,万俟家百年基业就此毁于一朝;选择带走,真正能带走的,也不过就是我手上的这枚死物罢了,咱们家历经祖孙三代才在京城积累下的人脉根基,俱要付之东流了。就算你我二人倾毕生之力,又于陌城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可京城万俟家,到底也还是不复存在了。古往今来,凡大族世家,非遭泼天之灾决不会举族迁徙,二姐……”她突然叹了口气,“今日你既说出这样的话来,想是真的没有其它法子了。”

            万俟唯依旧沉默着,半晌,一字一板道:“本已物是人非,该放手时,就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