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穿越种田记事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穿越种田记事

011 冷场

书籍名:《穿越种田记事》    作者:烧柴煮咖啡
    《穿越种田记事》章节:011 冷场,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这帮小孩伢子里头,年龄最大的李云柔,也才十二岁。



        刚刚分烤鱼的时候,李云柔一条都没舍得吃。



        十岁的李希贤,平时一直是一副少年老成的稳重模样。



        刚刚不也吃得一脸幸福满足?



        就更不要说五岁的李云舒,和三岁的李希杰了!



        他们甚至连鱼刺都没舍得吐,嚼吧嚼吧,就都咽下去了。



        一点儿都不怕扎着。



        李云心只觉得心里头酸酸软软的。



        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驱使着她,平生第一次,把他人的平安喜乐,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心眼儿最多的李云柔,早就拿了一只大碗,倒了大半碗凉水,给几个弟妹漱口。



        李云心是拒绝的。



        她刚穿过来没多久,卫生观念根深蒂固。



        实在没办法适应这种好几个人共用一个碗的亲密。



        李云柔白了她一眼:



        “你平时都没这么多说道。这咋还矫情上了?”



        李云心无话可说,只好憨憨地傻笑。



        小家伙儿们漱过了口,舍不得嘴里的鱼味儿,直接把漱口水都咽下去了。



        还有这种操作?



        李云心顿时目瞪口呆。



        结果被李云柔顺手在她头上敲了一下,荣获一枚脑瓜崩儿。



        李云柔把碗收进了小厨房。



        几个小家伙儿,就把小脑袋瓜儿都凑到了一起,商量起进山踅摸点儿新鲜吃食的事儿来。



        李云心瞬间忍不住有几分后悔。



        自己这一回好像鲁莽了,这是把孩子们的馋虫勾起来了呀!



        虽说自力更生、勇于探索,是好事儿。



        可是就这么几个小娃娃,贸贸然就要进山打猎,未免太危险了!



        要是能有个成年人带队,时时照看着,还差不多。



        孩子们尝到了吃“独食”的甜头儿,又听李云柔简明扼要地讲了两句捞鱼的事儿,自然按捺不住了,都有几分蠢蠢欲动。



        不过,他们比李云心想得,要聪明得多。



        孩子们并不准备进到深山老林里头去,抓兔子、套野鸡,掏旱獭。



        他们打算就在林子边儿上溜溜。



        挖挖野菜、捡捡蘑菇、捞捞小鱼儿什么的。



        弄到了,就在外头收拾利落了,能吃进肚子里多少算多少。



        万一被家里知道了,也无非就是屁股受罪而已。



        再说了,还不一定就能被家里知道呢!



        一帮小家伙儿粗粗讨论了一番,就定下了行动计划。



        准备从明儿个开始实施——今儿个家里气氛不对,他们可不敢作死。



        短暂的午休过后,每个人又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老李家的每个孩子,都是从会走路开始,就要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了。



        种田忙碌的时候,甚至连李云舒和李希杰这么大点儿的小家伙儿,都要跟着下地。



        当然了,他们岁数实在太小,其实真干不了什么正经活儿。



        但是也可以帮忙捡捡石头,拔拔野草呀。



        今儿个下午,李希贤的活计,就是劈柴。



        他要把那些晾干了的树枝,用斧子劈成一段儿一段儿的,还得保证长短都差不多一般齐。



        李云柔的活计,是清扫鸡舍。



        一来要把鸡舍清理干净,二来要把鸡粪都清理出来,堆到猪圈旁边的粪堆上头。



        李云心的活计,是用铡刀铡秸秆儿。



        秸秆儿可是好东西。



        这玩意儿可以引火、可以当柴烧,还能做喂猪、牛、羊、驴、骡,之类大牲口的饲料,还能产生pm2.5……



        李云心“啪”地抬手,拍了自己脑门儿一下。



        好在自己只是在心里嘀咕,没有自言自语的习惯。



        不然不得随时掉马甲啊?



        ……



        人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当李云心觉得,手臂已经酸痛麻木得抬不起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了。



        老李家也迎来了老两口儿盼望了一小天儿的贵客。



        大房李槐一家子,去镇上给李槐和李桃送信的老二李柳,去邻县给李梅送信的老三李松,大闺女李桃、二闺女李梅,一个不落,都回来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邻县的李梅和给李梅捎信儿的李松,明明脚程更远,反而先到了。



        镇上的李桃和李槐一家子,却都比李梅到得晚。



        晚上这顿饭,依然是老二媳妇儿聂氏掌勺。



        乔细妹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晚上并没有拿出来什么好吃的。



        反而让聂氏做了一顿掺了婆婆丁和马齿苋的杂和面儿野菜团子,下饭菜么,就只有一个咸菜丝和一个酸菜粉条汤。



        往常这几位来家的时候,乔细妹不说专门去张屠户那里买肉回来,起码也会炒个鸡蛋,切块儿腊肉,再杀个小鸡儿、炖个蘑菇,或者调个大骨头汤之类的。



        不整治两个硬菜儿,总觉得不够隆重。



        但这一回,乔细妹却完全没有心思考虑这些。



        李槐、李桃、李梅,都是自家人。自家人平常吃什么,就给他们吃什么就是了。



        谅他们也不敢挑自己的礼。



        一家人寒暄过后,乔细妹就让摆了桌子。



        待到看清了桌上的菜色,曹氏的眉毛就忍不住紧紧地皱了起来,那脸色,就没亮堂过。



        李槐平常就好喝个小酒儿,喝酒总得有点儿下酒菜吧!



        曹氏和她的一双儿女,自然也跟着沾光。



        自打搬去了镇上,她就没亏过油水。



        如今看着这清汤寡水的“猪食”,实在是下不去筷子。



        可她也不能不吃。



        不然表现得太出格,家里再让他们交钱咋办?



        李桃也觉得今儿个的饭菜有些打脸。



        不过,她知道爹娘是为了征粮征兵的事儿,愁得乱了方寸。



        虽然跟曹氏一样觉得难以下咽,却也没有挑理。



        李梅冷冷地瞅了瞅曹氏和李桃,又看了看桌上的菜色,倒是觉得爹娘的日子过得还成。

>


        爹娘喊自己回来,为的是征兵令的事儿。



        自然没什么心思琢磨吃的。



        这桌上的菜色,想必就是爹娘平常日子的水准。



        这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爹娘能吃上实心儿的菜团子,还有酸菜粉丝吃,这日子,在一般庄户人家里头,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了。



        当然,跟自己的婆家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



        但人家老吴家是手艺人。



        虽然也种田,却并不只是靠天吃饭。



        生活水平比娘家高一些,倒也正常。



        几个人各怀心思,一时间无人说话,这饭桌上的氛围,就有些冷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