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回到宋末玩三国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末玩三国

第240章 弑君(四)

书籍名:《回到宋末玩三国》    作者:正版王启年
    《回到宋末玩三国》章节:第240章 弑君(四),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却说萧干自杀得天赐帝后,便停柩于栖凤殿中,且使数人为守。
        到得第二日早朝之时,百官皆至勤政殿,萧干便领数十甲士而入,发天赐帝遗诏而读之。
        见得甲士在此,文官们谁敢反对,只得领旨接诏。
        读罢,萧干潸然泪下,跪地痛哭道:“身为人臣,天赐帝之令不得不尊,天祚帝之令也不得不尊,何其难矣!唯有本王奉天祚帝诏令而至,天赐帝读得诏令,便自尽而亡!孰为可叹!且陛下驾崩之前又将辽地大权尽托,以臣为摄政王。陛下如此大恩,臣何敢当?唯有肝脑涂地,以死报之。”
        说完此话,萧干只顿首痛哭不已。
        百官虽知其在演戏,不过这年月,比得不就是演技么?
        李处温正要讨好萧干,赶紧前来相扶。
        萧干只再三哭投于地,这才肯起。
        李处温正要讨好萧干,早早便命内宦端来座椅,放置于天赐帝龙椅之下。
        待到萧干既起,李处温便领人将萧干扶上在座位,接着自领百官拜服于下,口称:“臣等拜见大辽摄政王!”
        萧干推辞再三,便也半推半就的受了众人大礼,算是正式就职摄政王一职。
        名分既定,萧干又哭道:“陛下大行,当顷辽国之力以葬之。”
        萧干既有此语,李处温等人自是应下,陛下今番也算是殉国,自当将葬礼弄得豪奢异常。
        众人稍稍商议一番,便将各种命令有条不紊的传递下去,下面自有人执行。
        哪朝哪代不死皇帝,这些都有旧例可依,此处略过不表。
        待到此事安排已毕,萧干便收了眼泪,开始发号施令起来。
        如今耶律大石手掌大军,自是萧干心腹大患。当下萧干便以摄政王的身份传下令来,升耶律大石为北院大王,命其交出兵权,克日赴京上任。
        如今这世道谁手里有兵谁就是王道,萧干心中也知道,耶律大石肯定不会奉命,无非是让耶律大石背上抗命的名声,于道义上处于下风而已。
        接着萧干又传下令来,再于奚人部落征兵十万为用,命各处筹备粮草以资供应。
        依照辽国旧制,奚人部落征兵多少自有规定。故此虽然奚人部落之中青壮甚多,然则萧干却只能干看着,无法为用。如今大权在握,自当征发得力族人以为助力。
        唯有新召兵丁旬日之间不得便至,萧干如今虽占据得辽国中枢之地,然则麾下兵力只得二万余人,不足以控制南京道全境。便只得先行收缩为上,确保中枢不失。
        待到十万大军已得,再行四下出击,将南京道各地切切实实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到得此时,称帝之事便水到渠成。
        故此萧干又下令将王猛等人召回析津府,且命析津府四门紧闭,时时为守。
        李处温等人自是尊令而行。
        又过得数日,析津府民心稍定,且当日颁布的事物已由李处温等人安排妥当。
        萧干便以私通宋人的罪名将李处温一党悉数擒拿,尽皆斩之。再将自己当初控制的文官悉数提拔上位,算是彻彻底底的将辽国政权揽入了怀中。
        至于辽国宗室、权贵,除了当初趁乱逃早的一部分外,其余诸人也或先或后的成了萧干的刀下鬼。
        这些事情略略提过,今后不再细表。
        再来看看耶律大石这边。
        当日便有天祚帝使者前来传旨,命耶律大石领大军前去云中听用。
        以耶律大石同天赐帝的关系来说,正所谓外托以君臣之义,内结以骨肉之亲,又如何肯叛?
        唯有对方好歹也算天使,当下耶律大石也不便杀害,便将对方羁押起来。
        只此时耶律大石犹自未悟,尚且一门心思的攻破王猛营寨,以北上救援析津府。
        王猛当日犯下大罪,正欲要立功赎罪,便只能拼死抵抗。
        双方又争斗得数日,唯有萧干已领大军而去,王猛麾下士卒得不到补充,便渐渐落了下风。
        耶律大石见状大喜,每日里只派兵前来攻杀。
        这一日王猛终于抵敌不住,营寨得破,大军溃散。
        耶律大石见状大喜,赶紧催动大军追来。
        不多时便有将领携对方俘虏来报,只言萧干早已领大军前去析津府,此地只留下王猛一营以为阻挡。
        耶律大石闻言大惊!宋人已然前去偷袭析津府,萧干复领大军赶去,肯定不是前去救援,想来自是乘火打劫。
        当下耶律大石也顾不上休整,只催动大军便往析津府而来。
        尚且未至城下,便有天赐帝已崩的消息传来。
        耶律大石闻得此讯,直如晴天霹雳。
        天赐帝既死,则一切为时已晚。若是自己领大军攻城同萧干内讧一场,为天赐帝报仇,能不能成功且先不说,死伤的却全是辽国士卒。
        若是就此领军西去依附天祚帝,耶律大石一则担心自己不能为天祚帝所容,二则也实在不甘心。
        当下耶律大石但顿兵城外。
        萧干如今占据得析津府,只需拖延得数月,待到新兵一至便可掌控辽国全境,又岂肯弄险出兵争锋?
        便只据城为守。
        见得耶律大石彷徨无所依,李睿德便上前相劝,当务之急便是速速召回王军师,共商后计。
        耶律大石恍然大悟,便开口道:“只不知如今王贤弟何在?”
        李睿德便开口道:“以军师之智,自知萧干已然北上,必不肯冒险南下。说不得便会反向行之。不若各遣数百兵马四处寻之?”
        耶律大石稍一沉吟,便开口道:“萧干老贼既然北上,王贤弟自不肯由南门而出。且我家正在北城,想来贤弟必自北门而出。于此处只有两条官道,一则往西北直通居庸关,一则绕城往东北通萧干老巢蓟州。贤弟必不肯往蓟州而去,想来当往居庸关寻之。”
        李睿德便开口道:“即是如此,下官愿领兵马前往寻之。”
        当下耶律大石分出数支兵马,各领数百人,往析津府四周寻来,欲要寻找王叶同自己家人的下落。
        至于居庸关一路,则由李睿德领兵二千单独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