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东汉末年枭雄志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407页

书籍名:《东汉末年枭雄志》    作者:御炎
    《东汉末年枭雄志》章节:第1407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只有吃饭的时候,食物的温度才能让郭鹏找回作为人的存在感,所以每次吃饭,郭鹏都觉得非常幸福。
        但是也多亏了卢植严格的教育,给郭鹏奠定了日后争霸天下的资本。
        他多年亲自领兵打仗、冲锋陷阵,靠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底子。
        对付黄巾军,对付鲜卑人,对付乌丸人,对付张举张纯,乃至于最后面对面硬刚吕布,没有这时候打下来的底子,他想都不敢想。
        时过境迁,三十多年快四十年过去了,卢植早已作古,人间也换了一遍,汉末群雄飘散如烟,余下来的是属于魏帝国的盛世。
        开创盛世的,是郭某人自己,而决定盛世可以延续到什么时候的,则是这些年轻的孩子们。
        看着郭承志大口大口的吃肉,吃得满嘴流油,郭鹏就十分开心。
        多吃一点,多吃一点,吃得越多,食欲越旺盛,身体就越好。
        身体越好,就能越长久的延续我的意志。
        郭鹏边吃边烤,一会儿功夫就烤了一串又一串,一把又一把,把郭承志和五个女人吃的满嘴都是油。
        女人们胃口终究不大,虽然大家都是老夫老妻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吃不下也就是吃不下。
        到最后郭鹏自己也吃不下了,就剩下郭承志还抱着一整把肉串不停的吃。
        “大父做的烧烤太好吃了,肚子吃饱了,可嘴上还想吃。”
        他边吃边说。
        “哈哈哈哈哈!”
        郭鹏大笑不止,又给郭承志十多串肉串,然后看着还有剩余,就把跟着自己来的宦官头子毛文和禁军校尉秦武喊了过来。
        郭鹏把剩下来的肉串分给他们两个,一人一半,让他们拿去自己吃,也给身边属下分一点。
        “太上皇!这是太上皇烤制的食物,臣等怎敢僭越?”
        两个人吓了一跳,不敢要。
        “赏给你们的,就是你们的,拿去分了吧,量也不多,也就是个意思,给几个头头脑脑分分。”
        郭鹏摆了摆手,自己又愉快的切起了饭后瓜果,切完之后分给身边的家人们,吃了解腻。
        “遵旨。”
        两人只好忍着惊慌和喜悦接过了郭鹏烤制的烤串儿,然后离开。
        郭鹏吃了几块瓜,便躺在了带来的躺椅上舒服的摇摇晃晃。
        耳畔是风声,是不远处丛林里传来的几声空灵的鸟鸣,以及近在咫尺的女人们唧唧喳喳的声音,以及郭承志嘎吱嘎吱啃瓜的声音。
        退位以后,离开了权力中心的郭鹏好像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处境之中。
        身在洛阳皇宫,却仿佛过上了普通的民间富户家里的生活。
        过去的一切矛盾好像都随着郭鹏的退位以及郭瑾的上位而结束,一切争端都画下了句号,就和不曾存在过一样。
        她们为了皇位,为了孩子的处境和去留,为了未来所产生的一切的矛盾,好像都消失不见了。
        郭鹏和她们商量,想要带着她们一起去巡游天下远离洛阳的时候,她们无神的眼中忽然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辉。
        就好像早已干涸的池塘里忽然被引入了一股清澈的泉水一样,活过来了,池塘里的荷叶重新张开,重新有了虫鸣、蛙鸣,生机勃勃。
        郭鹏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她们的人生第二春。
        但是就他所看到的,是女人们团坐在一起,唧唧喳喳的说这些他根本听不懂的东西,兴致勃勃,就好像忽然年轻了二十岁,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候一样。
        算是稍微能弥补她们一下了吧?

一千四百五十  生产力不提高,教育就是无根浮萍
        旅途固然轻松愉快,但是郭鹏的旅途可不仅仅是舒服的公费旅行,他也是要办事情的。
        路过每一个地方,他都会留意观察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找人打听当地的风俗人情,还有最近发生的最大的事情。
        郭鹏把临淄营全部交给了郭瑾,自己并没有保留这些耳目,所以近来对于天下的变动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现在,他可以通过自己的真听真看去观察一个地方是否被治理的妥善,这种方式比听临淄营密探的汇报要简单多了。
        洛阳周边,称之为京畿地区,属于天子脚下,素来都是得到最重要的关注。
        有什么新政,都是京畿地区首先实验,实验过了才会推广到全国范围,放到各州,以各州州治所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齐头并进。
        所以郭鹏规定的郡以下各县在县城设立县学的要求也首先在洛阳周边的十个县进行推广和实验。
        到此时为止,郭鹏设想中的蒙学、中学和大学的概念还是没有推行下去。
        目前的学校分级并不是为了分化学习内容,实行阶梯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分担一个太学无法承担的教育任务。
        无论是中央太学,还是各州学宫、各郡的学校,亦或是未来各县的县学,学习内容都是一致的,并没有学习内容的高下之分。
        只是为了增加就学人数,扩大学籍内的在籍人数,进一步增加受教育的人数。
        郭鹏只是规定了五年的最低学习周期,入学之后起码要过五年才能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正常最低报考年龄也被限制在了十八周岁。
        在这样的规定之中,细分第一年学什么,第二年学什么,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又要学什么。
        平时课堂学习的内容,还有课外实践的内容,农业,天文地理,天下水文等等,边学边实践,掌握,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学校中,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屯田农庄,而郭鹏在农庄内推行的扫盲识字教育行动则是所有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基础。
        他们进入学校之前唯一掌握的就是认字这个技能。
        在此之上,通过至少五年的学习,掌握科举考试要考的内容,进而参加科举考试,这是目前魏帝国索能做到的极限,再往上细分一些内容,力有不逮。
        如果年龄不到位,也想参加科举考试,并非不可以。
        朝廷也考虑到了某些神童的出现,人家就是聪明就是早慧,学了五年就已经大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就是年龄不够,那也不是没办法。
        学部会在每年科举考试之前一个月为这一类学子准备特殊的考试,通过学部准备的科举资格考试,就算年龄不到位,也可以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规则很细致,还有很多内容,大体上就是做出了此类限制和规定。
        至于何时才能达到阶梯式的教育模式,郭鹏觉得就目前来说,他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不知道郭瑾那个时候能否看到。
        但是具体的设想和下一步的改革方案,他已经亲自书写完毕,封存在了学部的档案室里,只有皇帝和学部尚书有权利观看,其他人都不能随意观看。
        眼下,他要做的是促进教育的进一步下沉,进一步扩大受教育人群的基数,扩大学校的数量,只有这一切的条件都具备了,才有进行下一步的可能。
        学校足够多,认字的人足够多,师资力量足够强悍,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以这样的基础对教育进行阶梯式的改革,一层一层往上,一层一层通过考试筛选出合格的人才。
        想着一步到位搞出小学中学大学,搞义务教育,别说有没有那么多钱和那么多老师,人们能否适应这种模式也很难说。
        农业时代,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劳工,本质上和父母拥有的生产资料没什么区别,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量,多生孩子也就成为了客观需求,没有鼓励政策他们也要生。
        小孩子长到十一二岁,乃至于岁的,就要开始下地干活给父母帮忙了。
        不帮忙的话,还真不一定养得起。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那时候又没有什么副食品,孩子长到青春期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下地干活的男主人也能吃。
        一家几张大嘴顿顿都能吃碗粮食,眼瞅着粮食一天少过一天,不吃又饿,饿的心慌,吃了的话地里又打不了那么多粮食,所以小孩子必须要一起下地干活分担父母的生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