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东汉末年枭雄志

宠文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440页

书籍名:《东汉末年枭雄志》    作者:御炎
    《东汉末年枭雄志》章节:第1440页,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郭鹏点点头。
        “那你说说?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最大的感悟……”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若要说最大的感悟?便一定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正在喝茶的郭承志一愣。
        郭鹏收敛起笑容。
        “继续说。”
        “遵命。”
        诸葛亮点头,开口道:“臣在中央为官时,时常感慨地方无能,一道政令贯彻起来如此缓慢、低效?非要中央派人督促不可?否则绝不按时按质办成。
        臣当时心中对此多有埋怨,相当不满,觉得地方官员尸位素餐,只知道拿俸禄,对朝廷政策阳奉阴违?不放在心上,理当严惩。
        而离开中央来到地方?臣却又时常感慨中央不了解地方苦楚,只知埋头制定政策?却不肯抬眼看看真实的民间,制订出一堆不合实际的空洞文章?对于地方有百害而无一利。”
        “嗯?继续说。”
        郭鹏缓缓点头。
        “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之后?臣便觉得,中央和地方之间,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衔接上的问题,使得双方无法相互明白各自的难处,最大的问题,大概就在于双方都在力求不犯错。”
        诸葛亮皱眉道:“中央官员不敢犯错,地方官员也不敢犯错,这种心态在我魏官员群体之中非常普遍,而这一心态又会直接导致上上下下大小官员只报喜,不报忧。
        政策推行下去,需要官员执行,官员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会有好的结果,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不好的结果,但是恐惧犯错的官员不敢汇报错误,只要能掩盖,那就拼命掩盖。
        上官事务繁忙,往往不能亲自确定事情究竟有没有办好,只能听属下汇报,以此作为判断汇报上去,假使有人真的汇报问题,上官就真的敢于把问题汇报给中央吗?
        这也不见得,最坏的情况下,一件事情出现错误,被层层瞒报,从上到下互相帮忙遮掩,官官相护,到最后,中央得到的就是一笔糊涂账,完全不是真实的情况。
        但是中央却以为这是真实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颁布更新的政策,要求进一步达到某个目标,可原先就没有达成的目标,如何更上一层楼?只能继续瞒报。”
        诸葛亮说的沉重,郭鹏的面色也毫不轻松,连带着郭承志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你瞒报,我也瞒报,这一定会出问题的,就算原来是小问题,从上到下层层瞒报也会造成大问题,最终,就是震动中央的大案。”
        郭鹏看着诸葛亮:“你是如此理解这个问题的?”
        诸葛亮连连点头。
        “是,问题就是这样来的,而更可怕的是,一件事情从政令形成到执行地方,无论哪一个环节,无论哪一个人,哪怕只出现一个极其微小的失误,只要有,最终极有可能导致一个巨大且难以填补的缺口。”
        “府君,各级官吏便如此恐惧于承认错误并且改正吗?这并非难事,只要勇于承认,努力改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话说到这里,郭承志终于没忍住,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在他看来,只要出现问题,那就去改正,这是最重要的。
        谁出的问题谁去改正,把错误修正了,那么问题就解决了,所有人都无需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就和他小时候上学的日子一样,犯了错,只要勇于承认,就会得到谅解,虽然的确要为此承担一定责任,需要弥补自己的过错。
        可是只要承认错误不就可以了吗?
        相反,如果瞒着,一旦被发现,那就是一顿胖揍。
        记忆中,小时候他也曾害怕犯错,犯了错误之后害怕被郭瑾责罚,就隐瞒不报,但是皇子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郭瑾知道后,十分生气,下狠手痛揍了他一顿,然后告诉他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不敢改正,这样就是错上加错!
        那顿痛打他至今记忆犹新,记得最后还是母亲蔡婉跑去皇宫把祖母曹兰请了过来,曹兰急急忙忙赶了过来,才让郭瑾停手,否则郭瑾还要继续打。
        那顿打的记忆过于深刻,于是这就成为他所认定的事情。
        承认错误很难吗?
        为什么那么简单的事情就是做不到呢?
        年轻的郭承志无法理解。
        郭鹏叹了口气,没说话。
        诸葛亮为郭承志解答了疑惑。
        “公子,官员犯错,这不是小事,这关系到官员本身的官位和未来的升迁之事,更有可能成为旁人攻讦此人的把柄,一朝把柄在手,便有可能失去权位。
        地方官员并非和和睦睦一团和气,彼此之间为了权势和利益,勾心斗角无所不为,互相之间盼着对方犯错倒台的不知凡几,几乎不可能按照正常流程来处理此事。
        一人犯错,那么盯着他权位的人就会立刻借此机会大肆诋毁此人,甚至可能发动同盟对此人大肆攻讦,非要将他扳倒不可。
        而失去官位,对于官员而言,是极为可怕的事情,包括他本人在内,整个家族,都可能遭到清算,失去所有,所以主动承认错误对于官吏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郭承志十分惊讶。
        这和他所接受的教育而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
        “怎么会……既如此,那些规定定下来又有什么用?规定定下来不就是要用的吗?小小地方,哪来的那么多勾心斗角?为什么一定要同僚倒下?
        难道弥补错误修正失误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官员斗争,受损的难道不是平民百姓?他们只顾自己,不顾百姓死活?”
        郭承志又是惊讶,又是生气。
        “虽然听上去非常可恨,但真实的地方,便是如此了。”
        诸葛亮无奈摇头:“公子所言,是极为理想之状态,官员之间和睦、团结,一心为了办事,而没有私心,人人都追求公务的完美,而不追求个人私欲。
        一人犯错,所有人一起承担、改正,上官带头承担错误,为下属开脱,然后集中全力弥补错误,将错误修正,中央也不会严惩犯错者,公子所思所想,应该就是这样得事情了。”
        “这样不好吗?”
        郭承志满脸疑惑。
        “这样非常好,可问题在于办不到,我等所设想的理想状态,从政令离开朝廷开始就一直变动,等执行到地方时,早已和初衷相隔甚远,甚至都不是同一个想法。
        官员与官员之间绝非勠力同心之关系,勠力同心之人并非没有,但是极其稀少,更多的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为一己私利不惜放大同僚之失误,宁愿让民众挨饿受损,也要将同僚扳倒。”
        诸葛亮一脸遗憾的告诉郭承志人间真味。
        郭承志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这……这简直混账透顶!这种官员应当严厉惩处!”
        诸葛亮连连摇头。
        “虽然如此说,可这样的官员又如何能发现呢?他只是不作为,而没有犯错,律法惩处犯错之人,一般不会惩处不作为之人,不作为,就意味着没有犯错。
        没有犯错,又该如何惩治呢?如此情况之下,别说一个小县,就是一个小小村庄,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某些官吏眼里,民众只是他们争权夺利的筹码。”
        诸葛亮一通话说尽了魏帝国地方政治的根本问题。

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初次见识到如此颠覆认知的真实世界,郭承志紧锁眉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郭鹏则一直沉默。
        郭承志年轻,刚刚接受完完整的精英教育,脑袋里都是那一套理想做法。
        那一套老师告诉他的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理想的国家。
        他未曾经历官场,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人心了解也不足,不知道理想的国家状态是人想象出来的,恶劣的国家状态也是人造成的。
        当理想和现实发生碰撞的时候,虚幻的理想往往无法抗衡厚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