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一个厨子的往事

宠文网 > 都市言情 > 一个厨子的往事

第220章 回家(七)

书籍名:《一个厨子的往事》    作者:猎狼啸风
    《一个厨子的往事》章节:第220章 回家(七),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五姐刚走,后院的二嫂子来了。来了也没别的事,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是她娘家侄女周晓梅的,跟我说都是亲戚里到的,叫我在省城照顾一下,一个丫头在外面打工家里也不放心。
        二嫂子说:“国华,等你回去打电话联系一下她,我哥也是不放心,这不是丫头吗,这要是和你似的是个小子,愿意在外面咋逛咋逛,家里也不用掂心,就是这丫头家里掂心”
        我说:“没事,等我回去就联系,到时候过去看看她,要是不行就把她安排到我跟前干活,到时候告诉你们一声,省得你们掂心。”
        二嫂子说:“那可怪好的,这几年你不在家也不知道,小梅头两年找个对象,是南梁老夏家的,都订婚了,后来老夏家那小子又和别人处上了,这不就黄了吗,然后小梅觉着受不了出去打工了,这都出去两年了,家里不怕别的就怕她在外面碰着坏人再学坏了,那不就完了吗。”
        我笑,说:“看你说的二嫂子,哪来那么多坏人,都是出去打工的。”
        二嫂子说:“要都是和咱家你这样的那还说啥,打工都是天南海北来的人,谁也没钻谁心看去,谁知道啥样?我家小梅还实诚,不会弯着转着的,人家说啥都信,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遇着那不是人的,谁知道啥样?咋说我是你嫂子,咱们还是亲戚,你在那照顾着点这不放心嘛。”
        我说:“行,没事,你就放心吧,我回去就联系她。”
        二嫂子走了。
        五姐家的家旭自己在那玩他的玩具,也不调皮。
        母亲坐在炕上不知道想什么。过了一会儿母亲说:“刚才你二嫂子忙着说我就没想起来,好像有这回儿事,你二嫂子倒没跟我说,还是下院你老孙婶子跟我说的。”母亲看着我说:“老孙婶子你不知道吗?就是你同学孙丽她妈。”
        我说:“我知道。”
        母亲说:“这是啥时候的事了,好像是大前年了,你孙婶过来和我唠嗑,说的就是你二嫂子娘家侄女的事。好像和你二嫂子说的差不多,你二嫂子娘家侄女找个婆家,是南梁老夏家的,你二嫂子侄女和老夏家那小子是高中同学,你念高中你应该知道。”
        我想了想,高中念到高二就不念了,有些事也不是记得很清楚,我上届是有个姓夏的,学习不好,挺爱打架的,总和社会上的一些人在一起,他爸是镇水利站的站长。
        我说:“是有个姓夏的,他爸是水利站站长。”
        “对,那就对了。”母亲说:“俩孩子都愿意就订婚了,后期听说都快要结婚了,老夏家那小子家里不是有钱吗,也不务正业,总上市里的歌厅玩去,还在那找小姐,然后你二嫂子娘家侄女就不干了,听你袁婶说知为这事两家还打起来了,闹得动静挺大,镇里派出所都去了。”
        我说:“是吗?多大点儿事,也不嫌乎丢人,这就是家里大人不懂事,看着不行就不处,不搭这门亲事不就完了,还打起来,打完了这门亲事也就彻底黄了,还整的左右四邻前村后店的都知道,到时候自己家孩子咋整?还说不说媳妇?找不找婆家?就是找婆家人家一听说这事也不愿意要,真是的,欠考虑。”
        母亲说:“要不咋说你二嫂子娘家侄女出去打工呢,那老周家是过日子人家,见不得这样的。”
        我说:“我看我二嫂子不是给我介绍她侄女,是要我照顾她侄女。”
        母亲说:“你二嫂子话都说了,你回去就打个电话,看看能找着吧,要是能找着就照顾一下,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还是个丫头,能帮一下是一下。”
        我说:“嗯,我回去就联系。”
        母亲说:“这不是你二嫂子亲侄女吗,咋说也是亲戚。”母亲说着叹了口气,说:“哎,这都是养儿女赚的,都不省心,到啥时候都不省心。”
        我听着,没吱声。
        母亲说:“下院你老孙婶也不省心。大丫头在朝阳纺织厂上班,三十了还没找对象呢。”
        我说:“现在城里都这样,三十不结婚正常。”
        母亲有点不愿意听我这么说,说:“啥正常?你看咱们这,谁家丫头三十了还不找对象,除非是有啥毛病。”
        我说:“她家大丫头那可没啥毛病,长得也好看,我记得在家时候总在下边街里晃。”
        母亲说:“就是长得好看条件好,总挑,挑来挑去,高不成低不就的,你老孙婶子知为她这事上火。”
        我问:“那她家大小子呢?结婚了吧。”
        母亲说:“人家小子可挺好的,结婚了,说的媳妇也好,结婚时我去了,那媳妇一看就是过日子人,能干,圆脸盘,听说怀孕了。”
        我说:“那我孙婶该抱大孙子了。”
        母亲说:“嗯,也就是年前的事。”
        我问:“那他家二丫头呢?”
        母亲说:“他家那老二丫头也和你似的,出去打工了,听说走的比你还远,山西呢。她不也是你同学吗?”
        孙婶家二丫头孙春和三丫头孙丽都是我同学。孙春是我初中同班同学,孙丽是我高中同班同学。在初中的时候我和孙春在二班,孙丽在一班。等考高中的时候孙春没考,直接不念了,不知道她也出去打工,母亲不说还以为一直在家呢。孙丽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去了矿山的电厂工作。
        我说:“上山西了,那可挺远的。”
        母亲说:“那丫头闯荡,在家时候就和个假小子似的,啥都不怕,出去打工也错不了,能出息个人,我看那丫头比小子都强,到时候你孙婶她们老两口都得指着二丫头养老。”
        我说:“是,孙春在家就闯荡。”
        母亲说:“他家二丫头比你大,和你五姐同岁。你孙婶还说呢,要不是丫头大,你们俩到挺合适。”
        我笑了,眼前出现孙春那张假小子的脸。记得念初中的时候一般男同学都不敢惹她,她个子高,体格也好,和男同学打架吃亏的都是男同学。
        母亲接着说:“人家她家老丫头好,文文静静的,不多言不多语,看着像个大闺女似的。”
        我问:“也结婚了吧?”
        母亲说:“都多大了还不结婚,谁和你似的。对象是下营子家属院周老师家的大小子,也是你同学吧。”
        我说:“是我同学,周英。”
        母亲说:“人家她那个对象也挺好,老实巴交的。”
        我说:“周英上学时候就老实。”
        母亲说:“人家那俩人咋找的,都那老实,老天爷给配的对,谁和谁一家人那是注定的。”
        我说:“嗯。”
        要说周英老实我知道,那孙丽不一定老实,看着老实,其实和她二姐一样,也挺能闹的。
        孙丽在高中的时候我知道,属于特有个性的那种,一般人驾驭不了,她得驾驭别人。
        又和母亲唠了一会儿天就全黑了,出去把柴火抱进来放到外屋地,省得明天早上出去拿怪冷的。
        母亲把电视打开,说这个时间湖南台该放小燕子了。母亲爱看,说小燕子长得和秋萍似的,大眼睛有神。家里的电视就固定三个台,一个是湖南台,一个是辽宁台,一个是中央台,别的台母亲不让调,说是调跑了她找不着。
        母亲看“还珠格格”。
        中午吃饭早觉得有点饿,问外甥家旭饿不,家旭说他也饿,我到外屋地把中午剩的饺子热热端上来,母亲不吃,说晚上吃多了睡不着觉。
        我倒了杯酒,和家旭我们爷俩吃。
        一边吃饺子一边喝酒,一边陪着母亲看小燕子。

底221章  回家(八)
        还有三天兰军结婚。
        今天大姐家杀猪,大姐打发兰军过来接我。
        好几年没来大姐家,大姐家变化很大。
        大门砌了大门楼,大门楼外面靠西边盖了两个车库。正房都全部沾了瓷砖,修了缓步台,还修了台阶。西厢房全都建了起来,一排六间,从北边往南依次是装粮食的闲屋、装草的料房、牲口棚、农具棚、外跨鸡舍和猪圈。
        院里停着一台三轮车,一台农用四轮子,两台摩托车。现在和五年前根本不一样,那时候院子里停的是毛驴车。
        看到大姐家发生的变化感觉自己出去打工好像错了。
        院子里有六、七个人,都是过来帮忙的。我都认识,以前在家的时候总到大姐家来,和他们营子里的人大部分熟悉。
        互相打了招呼然后开始上台阶准备进屋。
        首先进了外屋地,外屋地热气腾腾的,一东一西两口大锅冒着热气,一口大锅里炖着杀猪菜菜,一口锅里煮着刚灌完的新鲜猪肠子。老家杀猪灌的猪肠子不像省城的血肠,我们这里灌的是猪血和荞面混合在一起的面肠,吃起来筋道,有味道,我很爱吃。也许是从小吃家里边杀猪时灌的猪肠子吃习惯了,所以吃不惯省城的血肠。
        那股过年杀猪的味道飘在整个外屋地里,很浓很香,想马上吃一口那才过瘾。
        大姐扎着围裙在忙活着,还有四个家庭妇女在帮忙,也都扎着围裙,忙里忙外。
        看到我,大姐有点埋怨道:“你说你,回来了也不知道过来,还得派人去接你。”
        我笑,不吱声。
        旁边大姐的小叔子媳妇大姐亲妯娌说:“人家不是娘舅妈,不去请人家能来”
        大姐的小叔子媳妇我叫二嫂。
        我对二嫂子说:“二嫂子就你厉害,我这不是来了吗,不耽误吃猪肉就行呗。”
        “不耽误。”二嫂子笑着说:“不但吃猪肉,后天还得喝喜酒呢,到时候你可得好好喝喝,就指着你这娘舅出彩呢。”
        我说:“没问题,我大外甥结婚当老舅的必须喝酒,保证把新亲陪好、老亲喝倒。”
        大伙就笑,我进了里屋。
        里屋不少人,有在炕上坐着的,也有在地下坐着板凳的,大姐夫在招呼着。
        看我进来,大姐夫说:“过来了,回来好几天了吧。”
        我说:“是,好几天了。”
        大姐夫说:“回来就过来呗,还得去请你。”
        我说:“在家陪陪老妈。”
        屋里的人我都认识,有大姐夫的母亲,大姐夫的弟弟,还有大姐夫的几个叔伯大哥。
        和大家一一打过招呼之后我来到大姐夫母亲跟前,跟老太太说:“大娘,你身体挺好的?”
        大姐夫母亲说:“嗯,挺好的。”大娘看着我,上下打量着说:“你说你出去这几年,别的没看出变,就是胖了。”
        我说:“是有点胖,以后少吃点。”
        大娘说:“你还是有那口头福,等那没口头福的咋吃也吃不胖。”
        我说:“嗯,大娘,看你挺好的,一点都不见老。”
        大娘说:“还不老呢,都七十了,还不老?土都没脖颈了。”
        我说:“哪能呢,看您老这体格九十九都没事,这才喝孙子喜酒,咋说也得把重孙子喜酒喝完了才算完成任务。”
        大娘就笑,说:“好,借你吉言我再多活几年,等着喝重孙子喜酒。”
        我说:“对,得喝,这社会多好,好时候,你们老年人不像过去了,现在都长寿,百岁老人。”
        大娘说:“不用活一百岁,再活个十来年就行。”
        我说:“那哪行,活个十来年咱们不亏了,像你这么大岁数啥也不管,啥也不问,也不操那闲心,就是该吃吃,该喝喝,好好看看这新社会,多活几年享受享受。”
        大娘就乐,看样很开心,搁谁谁都开心,自己大孙子结婚当奶奶的能不开心吗。
        大姐夫母亲是个十分厚道的老太太,十分爱干净,有一手好女工活。小时候到大姐来玩,总看着大娘做手工,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过来跟着学,大娘做的布鞋和对襟儿夹袄在附近村子出名。现在岁数大了,也干不了了。但精神头挺好,七十岁的人耳不聋眼不花,一头白发。
        又和大娘唠了一会儿,大姐夫弟弟过来了。
        大姐夫弟弟问:“啥时候回来的,国华?”
        我说:“头两天回来的。”
        大姐夫弟弟问:“现在怎么样?还干厨师呢?”
        我说:“是,还干厨师。”
        大姐夫弟弟说:“我家那小子也不上学了,准备过完年出去打工,想学厨师。”
        我说:“咋还不上学了,要是能上学就上学,还是多念点书好。”
        大姐夫弟弟说:”我也是省思让他继续念书,可那小子说啥也不念了,这不在家都呆半年了,就想着出去打工。出去不是没人管了,自由嘛。”说完就笑了。
        我说:“二哥,准是在家你没事总熊孩子,孩子才不愿意在家。”
        大姐夫弟弟说:“在家我也不总说他,那就是不想在家,在家干山上活多累,不愿意干,想出去。”
        我说:“二哥,你这个当爹的可得跟孩子说好,实在是不愿意念书出去打工也行,但到时候可别嫌乎打工累,反过来说你这当爹的不让他念书,落埋怨。”
        大姐夫弟弟说:“是,到时候我再和他说说,要是他实在不想在家那就让他出去打工,到时候让他找你去,你是他舅舅,跟着你我也放心。”
        我说:“没事二哥,到时候你让他去找我,我带着他。”
        和大姐夫弟弟正聊着,外面又有人进院,从窗户往外看是二姐夫和五姐夫来了。
        大姐夫和二姐夫是亲表兄弟,俩人从小就好。二姐夫来到大姐夫他们营子就是回到姥姥家。
        二姐夫进屋,大姐夫弟弟说:“咋才来,杀猪时候不到,是不是就来吃现成的。”
        二姐夫说:“二哥你算是说对了,有你这当哥的在,当弟弟的就得吃现成的。”
        二姐夫和屋里人打了招呼,然后来到我跟前儿说:“听说你都回来好几天了,咋今天才过来。”
        我说:“今天来也不晚,和你一样也是来吃现成的。”
        二姐夫说:“不知道你回来这么早,要是知道这几天你在家我和你二姐早就去了。”
        我说:“哪能让你们看我去,我得看你们来。”
        二姐夫说:“那行,今天晚上上我家住去,咱哥俩好好喝点。”
        我说:“不和你喝,上你家住去行,到时候和我二姐唠会儿磕。”
        二姐夫说:“不喝酒能行吗?咱哥俩咋说也得少喝点,让你二姐给整两个好菜。”
        我说:“好菜也不和你喝,咱哥俩还是攒着点酒量等着陪客吧,这两天少喝不了。”
        二姐夫又和我唠了几句,然后过去和大姐夫母亲唠嗑儿。大姐夫母亲是他的老妗子,他是大姐夫母亲的外甥,外甥见着老妗子咋说也得唠一会儿。
        五姐夫和屋里人打了招呼之后去了院子里,院子里帮忙的有个是五姐夫同学,他出去和同学唠嗑儿去了。
        农村办事情就是这样,得热闹好几天。
        在正日子的头两天,远道的亲戚就开始来了。一般的都是舅舅、姑姑、叔叔、大爷、姨娘,同时一个营子住着的本家族的人都会过来帮忙,杀猪的杀猪,宰羊的宰羊,劈柴火的劈柴火。哥哥、弟弟、嫂子、婶子都过来帮忙。男的干着活聊着天,女的,尤其是妯娌们忙着厨房里的事,边忙着边唠着家长里短,动不动还发出开心的笑声。
        在农村谁家办事情要是没人上门帮忙,那证明这家人没什么人性,名声不好,是很丢人的事。到了现在老家办事情也是这样。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这些年一直喜欢农村办事情那个热闹场面,总感觉那才是办事情,那才是日子,那才有人情味。不像城里,就是在办事情当天客人来到酒店,参加完典礼吃点喝点就完事了,感觉不出什么人情味儿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无论怎么发展进步该有的人情还是得有,那样显得混合。
        十二点多的时候开始开饭,炕上、地下一共扣了六张桌。岁数大的,辈分高的在炕上,岁数小的辈分低的在地上。我算岁数小但辈分高的,自然坐在炕上吃。和我一桌的有二姐夫,大姐夫的两个叔伯哥哥,还有一个大姐夫的叔叔,外加大姐夫的弟弟,我们立个人一桌。
        六个菜,杀猪菜,猪肠子,蒜泥白肉,炖酸菜粉条,炖豆腐,加上一个凉菜拌黄瓜。随时吃随时往上添,都是热乎的,吃不空。喝的是小酒厂烧的小烧,入口辣嗓子,往下咽的时候就像一条火线从喉咙直冲胃里,火辣辣的。喝着头两口难喝,但是喝开了感觉还是这酒好喝,纯粮食的,喝了不上头,不怎么伤身子。当然前提是别喝多,喝多了也完蛋。
        在农村吃刚杀完猪的杀猪菜就是香,吃不够,尤其是杀猪菜里的血脖肉,非常好吃。
        还有现灌的猪面肠子,煮熟了切成大片直接蘸着蒜酱吃,那味道叫人回味无穷。老家的面肠除了直接蘸蒜酱吃之外还可以煎着吃,在我们北票家家饭店有这道菜,卖的都挺火。
        猪肉酸菜炖粉条就不用说了。从刚杀的猪身上割下来块儿五花肉,用煮肉的老汤把五花肉和自己家腌的酸菜一起炖上,再加上纯正的土豆粉条,那才叫个好吃。都是自己家养的笨猪肉,不喂一点饲料,肉吃着香,炖出来的酸菜有味儿。
        中午吃了杀猪菜,喝了半斤小烧,晕乎乎的很是享受。
        吃完饭把桌子撤了,坐在那和大伙喝会儿茶水唠会儿磕,日头偏西的时候和大姐说晚上不在她家住,去二姐家,大姐说都是自己姐姐家,上哪住去都行。
        大姐家办事情人太多,估计也住不下,我和二姐夫一起去了二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