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福运小夫郎

宠文网 > 杂文随笔 > 福运小夫郎

第207章 成功拜师

书籍名:《福运小夫郎》    作者:四夕夕
    《福运小夫郎》章节:第207章 成功拜师,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能够劳烦知县大人隔三差五去拜访的人是个什么身份,黎成石不敢瞎打听,也没有胡乱猜测,原本以为章老先生就是一位学识渊博,路过昌平县或者回到家乡的老人,现在看来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
  没有把自己知道的那些告诉两个孩子和爹娘,黎成石只说他也不太清楚章老先生的来历,但是他觉得章老先生学识渊博不会害人,让黎明德好好做章老先生留下来的那个题目,如果有幸成为弟子跟着他做学问应该会比学堂更好。
  这话黎成石就算不叮嘱,黎明德也会好好地做,不管能不能被收为弟子,就看着章老先生送了他这么多书,他就不想浪费老先生的一番心意。
  因为想着章老先生让他们自己想题目,不求助任何人,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把自己的题目同对方说,自己在家埋头苦思、苦读。
  半个月之后,两人捧着自己好不容易写出来的文章去到昌达街19号,一起等着章老先生。
  文章已经写了出来,也教给了章老先生,这会儿不怕被别人影响了,在等着章老先生看的时候,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悄悄地交流了一番。
  福伯和文竹就在屋外候着,他们两人虽然没有多高的读书天分,但是好歹跟着章家父子这么些年,耳闻目染也知道不少东西,听着屋里两个少年人用清亮的嗓音说着他们各自的看法,对视一眼笑了笑。
  说实话,刚开始福伯是万万想不到自家老爷会在这种小地方常住,甚至还想要收徒,京城那么多高门子弟,多少人从小就在家接受著名师指导,从小就颇有才名,他家老爷一个都看不上,怎么就对这种小地方的两个少年人有了兴趣。
  这问题让章安浩回答很好回答,那些京城里的少年因为家世不错、天分不错,从小又受到了不错的教育,确实挺好的,是天之骄子,但是就是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眼高于顶,就算有几个看上去谦虚的也只是做做样子,心里是瞧不起人的,他怎么可能看得上这样的小子。
  刚开始他说留在昌平县收徒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多想收徒,选择这个地方一是他年轻的时候在北边打仗待了不少年,老了就不想要再去北方了,一路往南走了这么多地方他觉得昌平县挺好的,还有就是因为那天他被救起来后,白志文这个小少年合了他的眼缘。
  眼缘这种东西谁都说不准,总归就是章安浩觉得白志文这个孩子不错,可以考虑收个徒弟。
  至于说黎明德,见到白志文的时候他不知道有这么个孩子,是后来了解了黎家人之后才知道的。
  合眼缘、想收徒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两个孩子在读书上并不开窍,章安浩也不想要为难自己非要收徒,才有了前面那两出小考验。
  其实说到底,章安浩这样做是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致仕,就是一个在家没事干、身子骨还不怎么好的老头子,与其在家闲着发霉,不如收两个弟子教导一番,为他们大虞朝培养人才,也能打发打发时间。
  世人都以为德辉先生、神威将军、前户部尚书——章安浩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刻板人,其实他并不完全是那样的,毕竟真正刻板的人可做不出来隐姓埋名偷偷跑去参军、刚封了将军就辞官、一大把年纪了重拾书籍考科举这样的事。
  看着摆在案板上两张风格差异挺大的文章,章安浩笑了笑,让门外候着的小厮去把两个孩子叫来书房。
  打定了主意要在这昌平县住上一段时间,福伯找到了房子之后第一时间布置的就是书房,那些陪了他们老爷半辈子的书这会儿大半都在这里,书房两面墙的书架上满满当当的全是书。
  在知道他们老爷有心收徒之后,福伯在书房里多准备了两张小书桌,也准备了两个挨着小书桌的小书架,氛围严肃的书房一下就多了一种活泼的感觉。
  这会儿,站在书房外面的白志文和黎明德有些紧张,他们两人互相看了眼,然后一起抬脚跨进去,对着章安浩老老实实地行了个学子礼。
  章安浩看着两个他都准备收下做弟子的少年,神情算不上多和蔼地说:“你们两的文章我都看过了,你们互相交换看一遍,说说有什么想法。”
  看着这样的章安浩,黎明德和白志文更加紧张了,分别走到对方的文章前站着,默默地读了起来。
  白志文更先看完,黎明德稍微落后了一些,看完文章后没有留给他们多余的思考时间,章安浩先点了黎明德让他说说他的看法。
  “先生给我们两人出的题目,看似不同,实则是有关联的,我在看到志文这个题目时脑子有两种破题的思路……”
  “志文的文章破题点很巧妙,从小处破题,环环相扣一步步解答,最后的收尾很圆满,认证了他最开始的破题点。在他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上一次先生给的书,因为学堂还有课业,我只抽空看了三本,已然感觉受益匪浅,因为志文看的比我多,他的文章写得更加全面……”
  “唯一我觉得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就是他的行文节奏好像同学堂夫子说过的稍微有些许不同,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是在县城的学堂读书,志文以前在州城读书,教学的夫子不同。”
  黎明德先说了几句自己关于这道题目的破题思路,然后才说起白志文的这篇文章的好,最后稍微说了一点点他这篇文章的问题。
  说是问题,黎明德自己也说了可能这个不算是问题,就是不同的夫子有不同的教学习惯,教出来的学生有所不同而已。
  章安浩听了黎明德的话点点头,转而让白志文说黎明德的文章。
  黎明德的文章破题点很正,就是寻常解经常用的那种破题方式,一步步平铺直叙,清楚明了地阐述清楚了他的想法。
  不论是从落在宣纸上的字迹,还是破题点、行文思路、风格,两人都不太一样,不过他们两人互相之间倒是挺欣赏的,都觉得对方的文章好。
  等他们互相点评完了,章安浩才开始说他对这两篇文章的点评。
  两个孩子的文章如果他以一位考官的角度来看都不过关,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逻辑思路都不大合格,所以,他用严厉的眼光将他们两的文章给批评了一番。
  尽管早就有这个准备,但是真的听到自己苦心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写出来的文章被说得几乎一无是处,白志文和黎明德两个少年都有些挫败感,低着头想着他们估计是没福气被章老先生收做弟子了。
  不过他们两人觉得这样一篇文章经过章老先生的指导,如果让他们再写一篇同样题目的,就算破题和立意点不变,新的文章水准绝对能够翻上一番不止。
  章安浩看着明显蔫了下去的黎明德和脸上还稳着的白志文,眼底笑意一闪而过。
  他家修远因为娘去得早,还有个妹妹,从小就表现得很稳重,孙子鸿林也跟着他爹一样,七八岁了之后就没有了什么笑脸,白志文的情况同自家有一点相似,父亲早逝的他扛起了一家人的责任,看到他就章安浩就想到了儿子章修远,有些怀念。
  黎明德则让章安浩有了另一种当长辈的感觉,京城的孩子到了他那个年龄都知道自己的生平,在自己跟前多少有些战战兢兢的,黎明德对上他的时候有尊敬,没有害怕,让他觉得挺有趣。
  说完了两个孩子的问题,打击了他们一番,章安浩话音一转又开始表扬他们,如果以教导童生的夫子的心态和水平来看他们的文章,得出结论大不一样,问题还是能挑出来,但是不大,并且可以改正,只要他们吃得了苦、下功夫学习。
  换句话说就是章安浩觉得他们两都是好苗子,两人进步空间挺大的,至于说最后的进步有多大,得看他们自己的努力。
  等章安浩说完,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的心情犹如坐了一趟过山车,本来不抱希望了,但是听章老先生的意思,好像又还可以的样子。
  章安浩没有吊他们胃口,一直板着的脸放松了下来,问道:“你们两人的拜师礼准备好了没?”
  这话听得黎明德一愣,过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老老实实回答道:“还、还没有。”
  白志文也有种惊喜的感觉,就像是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还刚巧掉在了他手上,他缓了缓心神,直接跪在地上:“老师见谅,弟子今日来得匆忙,明日一定带着拜师礼再登门。”
  黎明德也反应了过来,赶紧跟着跪在地上,说了差不多意思的话。
  章安浩将他们两人扶起来,今天不算是正式拜师,他就没有纠正他们两人错误的礼节,等到拜师的时候再教他们拜师应该是什么样子,至于说其他的他就更不用着急了,可以以后慢慢教。
  同两个即将成为自己弟子的少年说了几句,章安浩就挥手让他们离开了,提醒他们回去准备拜师礼。
  黎成志要忙米线摊位,白志文家没有成年男人,所以今天陪着两个孩子过来的人是黎成石,他这会儿正等在昌达街十九号院子外面,看到两个孩子出来时掩饰不了的激动神色,面上一喜。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